第191章 雷霆之怒

第191章 雷霆之怒

天子李隆基有兩個處理朝務的御書房,一個位於紫微殿後面,這裡叫做外御書房,還有一個位於內宮的麟德殿,這個則叫做內御書房。

從天寶三年後,李隆基便漸漸沉溺於文娛享樂,春秋之季和楊貴妃廝混在梨園中,沉迷於音樂和戲曲,冬天搬去興慶宮賞雪,夏天則去曲江池避暑。

不過偶然他也會出現在麟德殿,聽高力士給他彙報一些重要的軍國政務。

但無論如何,李隆基還有幾件大事是不會放鬆,一個是對太子的監視,一個是軍權的掌控,還有一個便是重要人事權。

尤其是人事權,三品以上高官由皇帝任命,三品以下五品以上,則由相國任命,五品以下則由吏部任命。

所以李林甫任命韋見素爲吏部侍郎,李隆基雖然很生氣,但也沒有辦法,吏部侍郎是四品朝官,屬於宰相的任命職權。

直到唐代宗李豫登基後,他把所有的職官都提一級,侍郎就變成了三品官,他用這種辦法擴張了君權。

當然李隆基也有他的辦法,你不按照朕的意思去做,那朕就換相。

所以中唐的興衰就和李隆基的性格有關,年輕時心胸較寬,容忍度較高,就會出現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這樣的名相,但李隆基到晚年後,猜忌心愈重,心胸也就越來越狹窄。

尤其大唐開國至今,大部分皇帝的上位都始於宮廷政變,這個時候李隆基越來越憎恨敢於抗拒他的相國,他開始使用能順他心意,確保他皇位的宰相,李林甫由此取代張九齡上位。

開元二十五年誅殺太子李瑛,天寶五年韋堅案、天寶六年杜有鄰案,李林甫奉旨發動了三次大案,牢牢穩固住了天子李隆基的皇位。

李林甫的宰相位子之所以能做近二十年,很大程度上就是他迎合李隆基的心意來處理朝政,任命高官。

所以李林甫從不直接任命官員,都是先寫建議,把建議遞進禁中,等天子批覆建議後,他再任命。

而李隆基大部分時間都沉迷於風花雪月,所以對各種建議的批覆權,就落在了高力士手上,這也是高力士權勢滔天的原因,天寶以後,基本上就是由他代行天子之權。

而李林甫也有他的精明之處,雖然只是建議,但他會做好功課,比如韋見素出任吏部侍郎,他便把方方面面都寫全了,讓李隆基無可辯駁,只能任命韋見素爲吏部侍郎,提前卡住了楊國忠的位子。

這可以說是李林甫極少一次對抗天子的意圖,他也是被逼到牆角了,楊國忠任吏部侍郎,楊銛任戶部侍郎,駙馬楊錡任太府寺監,朝廷的人、財、物都被楊家控制,他李林甫就是一個空頭宰相了。

李隆基也心知肚明,他生氣歸生氣,警告歸警告,也並沒有將李林甫罷相,當然,這也是高力士勸說的結果,‘楊氏盡掌權脈,於國事不利。’

次日上午,高力士匆匆走進麟德殿內書房,一名小宦官戰戰兢兢小聲道:“啓稟阿翁,聖上在大發雷霆,硯臺都摔了兩個!”

高力士點點頭,他當然知道聖上爲何發怒,李林甫在關鍵時刻出擊,使聖上打算任命宇文靖爲相的想法落空了。

高力士走進御書房,只見滿地墨跡和碎片,天子李隆基負手站在窗前,看得出他內心的憤怒。

高力士回頭向幾個小宦官擺擺手,小宦官連忙將滿地的碎片收拾走,悄悄帶上門。

“李林甫欺朕太甚!”李隆基望着窗外惱恨道。

“陛下,容老奴說句公道話,陛下這次考慮宇文靖,確實有不妥之處!”

同樣的話從高力士口中說出,就不一樣了,高力士的勸說,李隆基稍稍能聽進幾句。

李隆基看了一眼高力士,“宇文靖孫子作惡之事,朕記得你給朕說過?”

“是!那時宇文靖之孫糾結一羣惡少,對教坊女子進行摧殘,老奴嚴重警告了宇文靖,他才把孫子的雙腿打斷。”

“然後呢?”

“然後宇文靖的孫子腿好了以後,進宮當了侍衛,結果作惡更深!”

李隆基眉頭一皺,“什麼意思?”

“回稟陛下,監察御史吉溫剛剛告訴老奴,侍衛直長崔家駒揭發宇文靖的孫子在夜間當值時和宮妃有染!”

“什麼?”

李隆基驀地瞪大眼睛,又驚又怒,“他狗膽包天,竟敢碰朕的女人?他和誰有染?”

高力士把一份名單交給李隆基,一共三人,雖然都是比較低等的御女和采女,李隆基從未聽說過,也沒有幸臨過,但畢竟她們也是宮妃。

李隆基氣得眼前發黑,他咬牙道:“將三人悉數杖斃,她們家人全部發配雲南!”

這一刻,李隆基忽然對宇文靖開始痛恨起來,養了一個劣孫,不僅殘害長安小民,還讓他承受奇恥大辱。 “這件事有多少人知曉?”

“這件事極爲隱秘,除了老奴、李林甫、吉溫外,再無其他人知曉,連御史中丞王珙也不知。”

李隆基忽然反應過來,“這件事也是李林甫查出來的?”

“正是!”

高力士不敢隱瞞,現在隱瞞了,一旦聖上反應過來,自己就會失去信任。

“回稟陛下,宇文靖對李林甫恨之入骨,一旦他入相,必然會像瘋狗一樣針對李林甫,李林甫不願面對這種局面,必然會自保,陛下,這是人之常情!”

“好一個人之常情,宣李林甫覲見!”

停一下,李隆基又冷冷道:“這件事侍衛中的知情者全部秘密處死,包括直長崔家駒!”

不多時,李林甫匆匆來到御書房,躬身施禮,“微臣參見陛下!”

李隆基看了他一眼道:“李相國和宇文靖有私怨嗎?”

“回稟陛下,宇文靖原本是微臣的親家,因爲離婚之時,兩家鬧得很不愉快,但談不上私怨,當年宇文融對微臣有提攜之恩,比起舊恩,這點不愉快根本不算什麼!”

“今天宇文靖連出兩件醜聞,又算什麼呢?你敢說這不是伱的意思?”

“回稟陛下,宇文靖醜聞其實還有很多,眼看他要退仕,微臣看在過去的情分上,對他也睜隻眼閉隻眼,但如果陛下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任命他入相,那就是微臣失職了,所以微臣必須盡忠職守,把宇文靖的真實一面呈現給陛下。”

李林甫說得有理有節,關鍵是宇文靖的醜聞不是現在纔有,早就有了,只是天子李隆基不知情而已。

“你怎麼知道朕要任命宇文靖入相?”

“微臣不知,微臣只是把符合條件的人都選篩了一遍,包括宇文靖、元素、鮮于仲通、張齊丘、韓休琳等等,他們的優缺點和暗藏醜聞,微臣都會收集,呈給陛下參考,這是微臣的職責。”

李林甫從袖中取出一本摺子,呈給李隆基,“這是他們五人的簡歷和詳細情況,微臣都整理出來了,請陛下過目!”

高力士暗叫一聲漂亮,這一下就不能說李林甫專門針對宇文靖了。

李隆基看了奏摺片刻,語氣稍稍緩和一些,又道:“相國堅持自己職責,這點很好,相國剛纔說,宇文靖還有更大的醜聞,是什麼?”

“其實也談不上醜聞,微臣只是聽說,宇文家族在河東臨汾縣有一座金鹿莊園,莊園內藏匿了大量兵甲。”

李隆基臉一沉,“消息屬實?”

“回稟陛下,這個消息就是宇文嗣武和朋友喝酒時說漏嘴,宇文嗣武事發,他那些的朋友紛紛舉報他,其中就有這個消息。”

李隆基負手走了幾步,對高力士道:“速召王思禮覲見!”

高力士立刻去宣召了,李隆基又對李林甫道:“知人知面不知心,朕在宮中呆久了,外面很多事情都一無所知,這次也多虧李相國及時勸諫,朕纔沒有犯錯!”

有天子這句話,李林甫便知道阻擊宇文靖成功了,他連忙躬身道:“微臣的職責就是輔佐陛下,知而不言纔是微臣失職。”

“說得好!”

李隆基點點頭又笑道:“你孫子情況如何,聽說他在太學讀書?”

“回稟陛下,他在太學學習西域語言和風俗,他一心想去西域走一走,領略大唐的萬里河山,微臣也支持他。”

李隆基呵呵笑道:“令孫在朔方表現得那麼出色,相信他在西域也一定會有建樹,他臨走之前,你帶他進宮,朕要見見他。”

“微臣替孫子感謝陛下厚愛!”

這時,高力士帶着王思禮進來,王思禮單膝跪下行禮,“微臣參見陛下!”

李隆基冷冷道:“你親自帶一千龍武騎兵趕赴河東臨汾縣,那邊有座金鹿莊園,傳聞莊園裡藏匿有大量兵甲,你給朕掘地三尺,仔細搜查!”

王思禮抱拳道:“微臣遵旨!”

(本章完)

第817章 奇襲大斗第271章 推卸責任第170章 誤打誤撞第332章 天子態度第435章 返回京城第101章 五月一號,求雙倍月票!!第815章 草原佈局第824章 酒樓定策第401章 重返碎葉第447章 獻金訴求第85章 護身鎧甲第511章 小女玉沙第210章 會寧遇警第25章 無主之財第1239章 漏網黑魚第9章 撲朔迷離第597章 再度離間第947章 上皇駕崩第681章 殺入長安第567章 強奪武關第6章 競爭上崗第522章 密旨之謎第1193章 錢塘夜戰第302章 惡有惡報第866章 白蓮山莊第994章 捆綁銷售第422章 忍辱負重第255章 意外任命第1027章 迅速破案第188章 留有餘地第619章 漢江防禦第402章 艱鉅任務第993章 被錢逼瘋第1130章 科舉取士(上)第833章 再遇故人(下)第576章 夜踏龍武第1017章 宣召來洛第108章 猛將之道第457章 易水樓街第597章 再度離間第745章 初遇敵情第804章 枕邊之風第985章 剷除對手第1068章 直白相告第799章 兵臨隴右第1039章 兩個方案第418章 果斷出兵第873章 澠池大戰(下)第350章 暴力阻止第751章 四路出擊第657章 局勢嚴峻第536章 千金馬骨第896章 蕭關警告第140章 狹路相逢第510章 失財之恨第342章 獅子開口第1184章 三更爲號第1194章 發現秘密第341章 服軟求饒第717章 襄州世家第1112章 拜請辦學第990章 淮西兵變第784章 關鍵證人第175章 尋釁滋事第189章 連環出劍第943章 疑是阿三第852章 保存實力第759章 梁州論政第714章 孰不可忍第1040章 取捨之間第957章 發現真相第94章 押寶祖父第441章 遞交辭呈第1097章 不歡而散第876章 遭遇之戰第795章 大斗拔谷第1009章 關鍵突破第328章 血腥殺賊第1031章 官宅問題第1187章 合縱抗唐第593章 巡視難民第56章 破爛得寶第169章 千里追殺(四)第911章 舊人到來第579章 短兵相接第581章 秘密會見第188章 留有餘地第124章 利益之爭第696章 決戰風起第1089章 密見彭王第21章 睚眥必報第684章 修補漏洞(上)第6章 競爭上崗第852章 保存實力第782章 老薑彌辣第526章 稍加籠絡第853章 沙河大戰(上)第1114章 接見官員第1024章 嫁禍淮西第900章 辭去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