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宇文懷德

第374章 宇文懷德

離新年越來越近,家家戶戶更加忙碌了,元旦是最重要的祭祖之日,正因爲大家都忙着新年祭祖,無暇遊玩和慶賀新年,所以把慶賀新年的時間向後推了半個月,用上元燈會來讓大家盡情歡笑迎新。

今年的祭祖對李家又非同尋常,是李林甫家族分家以來的第一次祭祖,大家各祭各的,可謂井水不犯河水。

事實上,經過了一連串的家族各自站隊後,形勢已經漸漸明朗,所有家族成員都在分割書上籤了字,不能再更改。

李氏家族分爲長安東祠和長安西祠,長安東祠以嫡子李岱爲族長,長安西祠以嫡子李岫爲族長。

整個家族一共有三十五戶人家,分爲嫡庶偏三房,東祠由一戶嫡房和十二戶庶房組成,沒有偏房。

偏房是什麼意思,就是李林甫的三個兄弟,各自子孫後人就屬於偏房,雖然有點歧視,但沒有辦法,三兄弟都靠李林甫生活,又不是李林甫的直系親人,那就只能叫偏房。

西祠由二十二戶組成,其中嫡房四戶,庶房四戶,偏房十四戶,李林甫的三個兄弟全部支持李岫。

雖然西祠看起來人多勢大,實際上面子足了,底子就薄了,很簡單,人多了,人均利益就少了,所以東祠的福利待遇明顯好,例錢高,家家都有住房。

西祠就比不上,大家怨聲載道,李岫沒辦法,只得把每月例錢漲了兩三貫錢,至於六戶人家還在租房子,他實在解決不了,主要這六戶都是偏房子弟,給他們買房子,庶房和嫡房肯定不幹,唯一的辦法,就是給這六戶人家每家每月兩貫錢的租房補貼。

也算勉強可以交代了。

臨近新年,李岫也在忙碌着祭祀之事,他現在出任東宮右庶子,完全就是一個閒官,每天去官署露個面,然後就可以回家了,他兒子李渝也成了平頭小民,李岫讓他主管店鋪,給他找點事做,讓他除了每月例錢外,還另外有一份豐厚的收入。

東祠無論嫡庶,所有人的例錢都一樣,每人每月十貫錢,十六歲以下減半,男女都一樣,這其實是李岱犧牲自己的利益,贏得了大家的擁戴。

但西祠就完全不同,嫡子每月例錢二十貫,庶子每月八貫,偏房每月六貫,十六歲以下減半,小娘子再減一貫。

所以李渝每個月有例錢二十貫,擔任店鋪大管事,每月又有五十貫的收入,他還沒有成婚,每個月就有七十貫的收入,比他當縣令時高多了。

儘管收入豐厚,李渝還是鬱鬱不樂,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泡在酒樓和茗鋪裡。

茗鋪就是茶館的意思,宣陽坊有一個萬記茗鋪,是長安十大茶館之一,唐朝茶館興起於開元年間,很快就風靡各大都市,尤其長安最盛,雖然遠沒有宋朝那樣繁榮,但已經發展起來,畢竟茶聖陸羽是唐朝人。

唐初以煮茶爲主,到了中唐便開始流行煎茶了。

先將茶製成餅茶,然後又將餅茶碾碎成粉末,然後接着用火烤茶,期間還要一直翻炒,讓它受熱均勻。

烤好後還需要用布包將茶末起來,不能讓茶的香氣流失。

等茶末冷卻之後就可以進行煎茶了。

水一沸時,適當加一點鹽,調一調味道。

二沸時,先舀出一瓢水,然後開始往壺中投茶末,接着燒水。

等三沸時,再加入二沸時舀出的那瓢水,這樣就大功告成,必須趁熱喝。

還有很多茶館放牛乳,調整奶茶,也極受人歡迎。

一間雅室內,一名茶姬正熟練的烤茶煎水,李渝沉默地坐在小桌前,而在他對面也坐着一人,不是別人,正是宇文懷德。

宇文懷德還是李淮時,和李渝的關係就最好,這次他要返回家族,自然就要從李渝這裡打開缺口。

“大哥,除夕我想回來參加祭祖!”

“祭祖?”

李渝擡頭看了他一眼,“你不是開玩笑吧?” “當初我是要照顧母親纔去宇文家族,現在母親又改嫁了,我在宇文家族怎麼說呢?很被排斥,畢竟血脈不同,祖父病危後,我一直想探望他老人家,卻沒有勇氣。”

“那你今年不打算在宇文家祭祖?”

宇文懷德搖搖頭,“我從來就沒有在宇文家祠堂裡祭過祖,說得好聽是我不忘本,說得難聽一點,是人家根本不讓我進祠堂。”

宇文懷德就是睜眼說瞎話了,他去年就參加了宇文氏祠堂祭祖,名字牌也掛上了祠堂內,他在賭李家不知情。

李渝笑道:“就算我想幫你也幫不了伱呀!你應該去東祠祭祖纔對。”

宇文懷德還是搖頭,“你沒懂我的意思,我只想回族不回家,我希望我依舊是李氏一員,但我獨立成戶了,我選擇西祠。”

“你還是不認你的父親?”

宇文懷德冷笑一聲,“他對我母親太絕情了,我母親竟然被他逼得嫁給一個商人,我怎麼可能認他,怎麼可能原諒他?”

“怎麼會是五叔逼的呢?”

“怎麼不是他逼的?他不給天子上書,天子會給宇文家族施壓嗎?我母親要麼被永遠關在籠子裡,要麼強行改嫁,她沒有選擇。”

李渝點點頭,“原來是這樣,可以理解了,我今天就給父親說一下,看他同不同意吧!”

宇文懷德從懷中取出一張櫃票,“這是一千貫錢,是母親留給我的,我捐給祠堂!”

中午時分,在李氏西祠堂內,李岫和三名長輩坐在桌前商議李淮之事,整個西祠的日常家族事務都由他們四人商議決定,但財權在李岫的手上,這是族長的權力,不容含糊。

李岫當然同意李淮迴歸,但凡有機會噁心五弟李岱,他絕不會放過。

雖然李岫曾經低三下四求過李岱父子,李鄴也幫他解決了兒子的生死危機,但李岫認爲自己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把父親的攬翠閣給了李鄴,爲這件事他被族人罵得狗血噴頭,而且他自己也後悔了,父親收藏了二十餘年的各種奇珍異寶,那是多麼大一筆財富,都被李鄴拿走了。

而且李鄴做得很絕,把它們全部運到寶記櫃坊儲存起來,大鐵門鑰匙只有他有,寶記櫃坊的人都打不開,也就意味着再也沒有希望拿回來了。

所以兒子李渝平安歸來,李岫一點都不感激李岱父子,甚至連聲謝都不想說,反正只是交易,他不欠任何人情。

二叔李林安緩緩道:“有點難辦啊!沒有這個先例,他還沒有成婚開戶吧!怎麼能用獨立一戶的資格加進來?”

李岫把櫃票放在桌上,“這是一千貫錢,是晚輩的一點心意,我把它分成四份,我們要領這個情。”

三人都心領神會地呵呵笑起來了,“既然是晚輩的心意,不收反而不好,那就收下吧!”

李岫又笑道:“我來說個理由,大家覺得有道理,就通過吧!不要爲難孩子了。”

“族長請說!”

“李淮是沒有成婚,年紀也不大,才十八歲,但他和父親已經公開斷絕父子關係了,他和母親實際上已獨立成戶,這是特殊情況,朝廷也有規定,夫妻離婚者,雙方可各自成戶,之前他母親是戶主,但他母親再嫁,那他就是戶主了,如果買了房子,官府也會承認他是戶主,和他年紀以及成婚已否無關,大家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拿了兩百五十貫錢的好處,就算沒有道理也會有道理了。

“族長說得對,官府都承認,我們更應該承認,不要傷害了孩子渴望認祖歸宗的一片赤誠之心。”

衆人一致表決通過,接受李淮爲第三十三戶族人,歸爲偏房,這也是爲了讓其他族人不反對,大家都盯着利益,只要不給李淮嫡房待遇,大家也無所謂了。

(本章完)

第1048章 秘密交易第490章 天地不仁第208章 救贖之道(下)第1241章 萬中挑一第1002章 名將之死第350章 暴力阻止第157章 奇兵行動(上)第692章 再戰北城第657章 局勢嚴峻第442章 夜間行動第981章 聯名告狀第1242章 以退爲進第504章 再徵勃律第279章 峽谷血戰(下)第712章 案情複雜第1137章 鐵腕手段第765章 將計就計第712章 案情複雜第457章 易水樓街第452章 原來是他第762章 洗兵之計第30章 酒樓遭遇第847章 抵達太原第211章 長街殺戮第695章 千里之眼第911章 舊人到來第404章 戰俘大營第941章 巡視河西(下)第336章 朝會之爭(四)第70章 約法三章第449章 捷足先登第202章 狼子野心第408章 碾壓之戰第831章 無意插柳第175章 尋釁滋事第66章 初見烈鳳第804章 枕邊之風第351章 人質脅迫第1079章 線索初現第930章 異常客人第318章 友情提醒第452章 原來是他第693章 破敵有術第302章 惡有惡報第142章 獵和被獵(上)第746章 辛氏名將第882章 墜入陷阱第740章 臣宦舌戰第527章 石破天驚第457章 易水樓街第209章 收尾之信第548章 大禍臨頭第551章 一觸即發第472章 無米侍郎第333章 朝會之爭(一)第1108章 燒兩炷香第1027章 迅速破案第145章 叛軍來襲第1049章 張平上任第920章 單獨召見第1029章 四大承諾第528章 揭穿謎底第500章 元慶提醒第598章 兵敗崤函第224章 抵達龜茲第1225章 順藤摸瓜第999章 視察工坊第457章 易水樓街第376章 王母之石第1179章 暗訪藥鋪第1201章 返回京城第624章 被迫撤退第575章 離間之計第525章 引蛇出洞第1229章 啓用名將第681章 殺入長安第222章 收拾殘局第1225章 順藤摸瓜第231章 羣山之國第747章 首戰部署第61章 爾虞我詐第689章 出擊弱點第338章 武瑛現蹤第1220章 釣魚掌櫃第102章 瞞天過海第844章 皇宮宴請第639章 巡視漢陽(上)第942章 事出有因第993章 被錢逼瘋第32章 前因後果第1121章 重結聯盟第559章 過關斬將第923章 心悅誠服第124章 利益之爭第1224章 找到線索第873章 澠池大戰(下)第510章 失財之恨第45章 規則之外第912章 凱旋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