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國王之憂

第403章 國王之憂

長史謝縉憂心忡忡道:“都督有沒有計劃呢?還是我們向朝廷提出,把吐火羅還給安西軍?”

李鄴搖了搖頭道:“把吐火羅還給安西軍是不現實的,朝廷不會同意,因爲吐火羅也是大食東擴的一個方向。

朝廷設立河中軍的目的,一是要阻止吐蕃西擴,二就是要防止大食東擴,但我也反覆考慮過怎麼控制吐火羅,關鍵是我們要有一個據點。”

李鄴一指地圖上的俱戰提,“就是這裡,東曹國的城池俱戰提,這裡是一個極爲重要的戰略要地,他是費爾幹盆地的南出口,這裡有條平坦的商道通往吐火羅北部小國俱密,我走過這條路,騎兵可以走,只要十天就能抵達俱密。

在俱密進行補給休整後,騎兵再沿着烏滸河南下,大概再走十五天就抵達護蜜國,然後從護蜜國到朅師國只要五天路程。

也就是說,只要我們控制了俱戰提,從俱戰提出發,只要一個月時間就能抵達朅師國,而且不用翻山越嶺,全程騎兵通行,中途可以在俱密國和護蜜國休整補給。”

衆人明白了,王昌齡笑道:“所以我們第一步是西擴,佔領俱戰提?”

李鄴微微笑道,“一點沒錯,我們現在不要考慮吐火羅,至少今年不要考慮,我們今年還是按照原定計劃,先在河中站穩腳跟,控制俱戰提,明年再說吐火羅的事情。”

長史謝縉有點擔憂道:“如果吐蕃軍利用今年的時機,殺進吐火羅怎麼辦?”

李鄴點點頭,“有這個可能,但也不用太擔心,吐蕃軍經營大勃律用了十年時間,他們進入吐火羅,信仰、風俗、氣候、語言等等各方面都不一樣,沒有二十年時間,他們站不穩腳跟,他們更可能是佔領朅師國,然後出兵搶掠吐火羅,收集大量糧食物資來供養大勃律的吐蕃軍主力。”

裴琇舉手道:“都督,鐵爾梅的軍隊就在俱密,可以讓他們進駐朅師國,抵擋吐蕃軍的西進。”

李鄴給衆人簡單介紹了吐火羅聯軍的情況,又道:“我這就派人去俱密給鐵爾梅送信,要求吐火羅聯軍進駐朅師國,防禦吐蕃軍西進。”

碎葉這邊的事情還是千頭萬緒,但最緊迫的糧食問題暫時解決了,軍隊也開始正常訓練。

另外幾件緊迫之事也在等着李鄴處理,尤其數萬大食戰俘,李鄴已經拿到了天子授權,對大食的交涉由他全權負責,這裡面就包括了數萬大食軍戰俘。

次日一早,李鄴便帶着三百騎兵和六百頭駱駝離開碎葉,前往拔汗那國。

前往拔汗那大概有十天的路程,駱駝是河中地區必不可少的運輸工具,雖然隊伍是沿着真珠河而行,但並不是所有河段都適合水路運輸,只有進入費爾幹盆地後,才適合用皮筏子運輸貨物,其他路段幾乎都在山區。

好在大自然在創造崇山峻嶺的同時,也會留下一線出路,馬匹和駱駝能夠在長達數百里的山區和森林中行走。

駱駝攜帶了充足的補給,沿途也有水源,如果武藝高強,還能在廣袤的森林打獵獲得食物。

十天後,隊伍抵達了拔汗那的王城渴塞城,怛羅斯之戰已經過去大半年,渴塞城也完全恢復了戰前的繁榮,來自各地的商隊雲集,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貨物,又從渴塞城散發到河中各國。

拔汗那是一個小國,人口只有百餘萬,但由於這裡是河中地區最大的黃金產地,它每年產出的黃金又通過貿易方式發散到粟特和吐火羅各國,

這便使得渴塞城成爲河中地區最大的物資集散中心,大家都想要它的黃金,那麼只能用貨物來交換,另外石國是河中地區最大的白銀產地,因此拔汗那和石國又被稱爲金國和銀國。

金銀礦都來自於兩國北部的千泉山脈,千泉山脈一直延伸到碎葉,所以碎葉也產金銀,安西節度府在碎葉就曾經有一座秘密的金銀礦,但去年已經停產,主要是高仙芝調走,封常清爲人謹慎,不像高仙芝那樣貪婪財富,便下令停止了開採。

隊伍進了渴塞城,一路來到了王宮,阿羅列王子親自出來迎接李鄴。

李鄴呵呵笑道:“王子回國適應了嗎?” 阿羅列搖搖頭道:“喜歡上了長安和洛陽那樣的大都城,回來後便悵然若失,我現在理解父親爲什麼一直想回長安了。”

李鄴笑道:“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長安和洛陽再好,也是他鄉,其實還是自己的故鄉更好。”

“說得好!”

默多國王也出來了,瞪了一眼兒子,對李鄴道:“這小子去了一趟大唐,開始野心勃勃了,想吞併石國,好好的怎麼會有這麼荒唐的想法?石國是粟特九國之一,粟特九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居然沒聽說過!”

阿羅列不高興道:“父親,趕緊請貴客進王宮吧!”

默多國王連忙把李鄴請進王宮,李鄴看出阿羅列很沮喪,他小聲笑道:“等會兒我會和你父親談一談俱戰提的事情。”

阿羅列笑逐顏開,精神立刻振作起來。

李鄴來到王宮的議事殿堂,國王請他坐下,李鄴問道:“大食戰俘如何?”

近三萬大食戰俘是交給拔汗那國代爲看管,默多國王道:“他們在千泉城那邊採礦,我們拔汗那待他們還不錯,能吃飽飯,有病給他們治療,戰俘還比較穩定。”

“現在還是寧遠軍看管他們?”

“一直是寧遠軍看管!”

三千寧遠軍實際上是李鄴訓練出來的軍隊,由李鄴的二十名親兵掌控,徐建和餘長陽出任左右郎將,他們是雙重效忠,既效忠拔汗那,同時也效忠李鄴。

李鄴點點頭,對默多國王道:“大唐天子已經授權我和大食談判,大食使者不用再去長安了,煩請國王讓總商會通知哈里發,請大食使者儘快來碎葉協商談判。”

默多國王點點頭,“我今天就會通知他們!“

停一下,默多國王又道:“按照去年和都督達成的協議,戰俘開採出的三成礦石屬於碎葉軍,我已經將它們粗煉,得到了四千斤黃金和十五萬斤粗銀,我會安排駱駝把它們運去碎葉。”

李鄴把三萬大食軍戰俘交給拔汗那當開礦勞工,當然是有條件的,這三萬勞工開出的礦石三七分,拔汗國拿七成,碎葉拿三成,李鄴這次來拔汗那,也是爲了這批財富而來。

一萬兩千軍隊的軍俸雖然是朝廷負擔,但邊軍軍俸都是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基礎軍俸,每月三貫錢,這是朝廷負擔,直接支付給士兵家眷,還有一半是邊疆津貼,河中這邊是每月三貫錢,這就由河中都督府自己想辦法解決。

另外還有超額兵源部分,比如碎葉原本就有的一千軍隊和一千陌刀軍,他們的全部軍俸都要李鄴解決,每月約有一萬餘貫。

李鄴不僅要解決每月四萬八千貫的軍俸開支,還要負擔軍隊的吃穿住用,而河中都督府的財政收入太少,遠遠負擔不起軍隊的俸祿和給養,所以李鄴要先拿到這筆錢,然後他還要向河中各國和拔汗那各國收保護費,再自己開礦,進行貿易,這樣才能維持軍隊的運轉。

“第三件事就是關於阿羅列王子想攻打石國之事!”李鄴笑眯眯道。

(本章完)

第816章 迎頭痛擊第845章 蛇蠍女人第160章 朔方大戰第157章 奇兵行動(上)第935章 峽道困狼(上)第1187章 合縱抗唐第387章 惡人先手第465章 節度述職(下)第473章 裴家提醒第730章 時機成熟第734章 全力支持第16章 王府揚威(二)第872章 澠池大戰(上)第849章 東敗西成第1116章 張家報道第378章 心有不甘第1074章 神龍之令第298章 家經難念第355章 喬遷新居第267章 前輩教誨第498章 裡應外合第111章 雪中送炭第1118章 七份密旨第90章 淘汰複賽(上)第257章 暗度陳倉第139章 緊急出發第670章 先下一城第1119章 八仙過海第616章 不期而遇第745章 初遇敵情第143章 獵和被獵(下)第846章 家有醜事第939章 寶應元年第1114章 接見官員第327章 羣體事件第682章 臨時節度第379章 一舉兩得第153章 血戰峽谷(中)第1111章 身份確定第597章 再度離間第288章 撲所迷離第206章 救贖之道(上)第740章 臣宦舌戰第821章 調船之困第261章 燙手之銀第1104章 引賊入甕第968章 談判僵持第91章 淘汰複賽(中)第304章 被迫接受第80章 三十七郎第465章 節度述職(下)第685章 修補漏洞(下)第668章 緊急部署第60章 坊門意外第225章 龜茲古城第935章 峽道困狼(上)第1043章 戰書示警第431章 惡念不斷第140章 狹路相逢第262章 回京述職第1041章 偷襲黎陽第632章 特使李白第1191章 攜美離去第270章 黑夜偷襲第794章 交換俘虜第644章 新奇事物第85章 護身鎧甲第259章 銀庫之謎第1003章 下定決心第1105章 一網打盡第888章 史系覆滅第778章 附骨之疽第977章 等級制度第1161章 洛陽新政第553章 整編掌權第419章 遭遇夜戰第925章 新豐殲敵第749章 洮州激戰(上)第712章 案情複雜第482章 臨危授命第16章 王府揚威(二)第680章 再抵長安第47章 家有難經第674章 火攻藍田第513章 碎葉秋別第846章 家有醜事第282章 怛城決戰(三)第956章 大膽猜測第481章 突聞警訊第252章 偷天換日第418章 果斷出兵第1115章 佈置任務第1146章 情報欺騙第1199章 緊急事態第11章 樂極生悲第431章 惡念不斷第753章 抵達金城第1034章 疫情爆發第19章 露了馬腳第147章 危機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