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碎葉秋別

第513章 碎葉秋別

碎葉的秋天就是一個色彩絢爛的世界,大片大片山林染成紅色和黃色,在湛藍的天空下格外賞心悅目。

熱海就像一塊鑲嵌在高山中的藍色寶石,水質清澈,純淨無比。

在賀獵城不遠處的熱海旁,李鄴從大石上一縱身跳入湖中,清涼的湖水瞬間包裹了他全身,他的整個人便融入了湖光山色中。

他不是練武,而是用心來體會水的世界。

自從飛龍選擇了武亭川后,他越來越清晰地感受到了,他前世的意識來源於水,他此生最終也會消泯於水中。

李鄴像一片樹葉躺在水面上,隨波逐流,他很喜歡熱海,他經常一個人來熱海游水,尤其是在夜裡游水,他在水中仰望星辰,能感受到宇宙的遼闊,彷彿自己也和天地萬物融爲一體。

這時,遠處傳來的急促馬蹄聲打斷了他的思路,緊接着有人在岸上大喊:“節度使,天子有旨意到來!”

一名親兵跑上前,將一塊厚布展開遞給他,李鄴將厚布系在腰間,從水裡走出來,他走進一頂帳篷內,穿上了衣服。

李鄴又讓親兵擺上香案接旨,宣旨宦官展開聖旨讀道:“奉天承運,大唐皇帝詔曰,河中都督、安西節度使李鄴須在明年一月底之前在京城述職,請早作安排,儘快赴京,欽此!天寶十三年九月。”

“微臣李鄴接旨!”

宦官滿臉堆笑把聖旨遞給李鄴,笑眯眯道:“時間緊迫,節度使必須儘快安排了!”

李鄴點點頭笑問道:“公公怎麼稱呼?”

“在下程元振!”

原來此人就是程元振,中唐著名宦官,原是高力士的心腹,後來背叛高力士,投靠了李輔國,後來又參與刺殺李輔國,此人倒是很善於審時度勢,一個絕不可靠的宦官。

“程公公在路上走了多少時間?”

“走了整整五十天!”

“走了五十天就到碎葉了,太不容易了。”

“我們一路換馬,晝夜馳行,若不是獨孤使君告訴我們,節度使在碎葉,我們就去安西了。”

李鄴心中一動,問道:“獨孤節度使也要回京述職?”

“正是!這一次是所有節度使都要回京,但是分批迴京,安西和北庭是第四批,明年一月份回京述職。”

“爲什麼大家都要回京述職?”李鄴不解問道。

程元振向兩邊看看,欲言又止。

李鄴帶他來到大帳,讓親兵上了一盞熱茶。

程元振這才道:“這次節度使述職可能和安祿山有關係,現在上上下下都在說安祿山要造反,就算天子再信任安祿山,天子也會有點懷疑了,可能這次述職會宣佈一些新的規則。”

“如果安祿山不來又會怎麼樣?”李鄴問道。

程元振搖搖頭,“高翁說,安祿山不會來,他肯定會找藉口,比如說契丹入侵,反正各種理由,但朝廷拿他也沒有辦法。”

李鄴聽程元振說得東拉西扯,也知道他這種小人物不會知道內幕,便不再提安祿山之事,他又問道:“高翁還有什麼事要交代我嗎?”

程元振點點頭,“確實還有一件事,關於邊令誠,高翁讓我問問你,邊令誠在安西積累的財富到底是怎麼回事?”

李鄴一臉愕然,“邊令誠不是已經回京了嗎?難道他的財富沒有跟他一起走?” “據說是沒有,因爲吐蕃軍入侵敦煌,運財富的隊伍被迫退回,在半路就失蹤了。”

“那就是遇到沙塵暴,或者被流沙吞沒了,很正常,每年都會有人死在沙漠中,甚至一支軍隊也會消亡在沙漠中,和沙漠的狂野、浩瀚比起來,人類太渺小了,就像螞蟻一樣。”

程元振搖搖頭,“不是這麼回事,是被畢思琛搶走了,人都殺掉,但有一個小宦官去找水,逃過了一劫,他看到了整個過程,是畢思琛的兒子畢輝所爲,這個小宦官走了幾個月才逃回長安。”

李鄴搖搖頭,“這種事情肯定會很隱蔽,就算畢思琛的普通心腹都未必會知道,更不用說我了,安西將領都不知道,我也不知。”

“但節度使抄了畢思琛的府宅,據說得到了很多財富!”

“那是畢思琛貪污的軍俸,還有私下在安西開礦得到了金銀財富,你知道他貪污了多少軍俸,我接手的時候,安西軍只剩下一萬五千人,但他依舊向朝廷備案兩萬八千人,他把封常清架空了,連封常清都不知道安西軍倒底有多少人?還有,他在焉耆軍鎮開銅礦,自己鑄造銅錢,我得到的都是這些財富,從來沒有聽說過還有邊令誠的財富。”

“那會不會他把邊令誠的財富和自己財富混在一起?”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畢思琛所有的財富我都分給將士了,邊令誠財富和我沒有關係,畢思琛還有兒女在安國,邊令誠應該去問他們,或許邊令誠的財富都被他們運到安國去了。”

李鄴一口否認,程元振也沒有辦法。

他沉默片刻道:“高翁要你關注一下康懷順!”

李鄴頓時明白了,天子安插的眼線是康懷順,不用說,這一定是邊令誠安插的,此人已經被自己陰差陽錯幹掉,運氣還好。

“別的事情就沒有了,我要趕回京城覆命,希望節度使在規定時間前返回長安。”

程元振起身告辭,李鄴隨即賞他五百兩銀子,感謝他一路辛苦,程元振千恩萬謝收下走了。

李鄴隨即下令收拾物品返回碎葉

時間確實比較緊迫,現在是十月中旬,一眨眼就到天寶十四年了。

雖然安祿山是在天寶十四年年底造反,但那只是安祿山在天寶十四年選擇的時機而已,事實上,安祿山在天寶十四年就已經準備好了。

其中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就是用三十三名胡人將領換掉了漢人將領。

一旦安祿山走出這一步,那就意味着他已經準備完成了,隨時可以造反。

歷史很可能不會按照原來的軌跡走了,歷史上,安祿山並沒有殺楊國忠的兒子,李鄴有一種強烈的直覺,安祿山極可能會提前發動叛亂。

李鄴趕回碎葉,立刻召集衆人議事,聽說節度使又要趕回長安述職,衆人都很驚愕,節度使是今天春天才來碎葉,才過了半年,又要離去了,他在碎葉的時間總共不超過三個月。

但大家也理解,節度使是去年八月底從長安出發,參加幾場戰爭,中間耗費了很多時間,尤其完成了大小勃律戰爭,無論如何,也要回京述職了。

“現在我們碎葉軍有一萬五千人,其中八千人到明年就滿四年了,他們需要回長安,這是朝廷給他們的承諾,然後會有新的軍隊過來駐紮,這次我只帶一千人走,我們會和朝廷協商,一旦確定士兵們的返程時間,就由裴將軍、安將軍和許黑茂帶領他們返回。”

裴將軍就是裴琇,他剛剛被調回碎葉,李鄴需要他和安太玄以及黑矛三人統領軍隊,這三人是他的心腹,有他們在,自己才能完全控制一萬餘精銳的河中軍、

裴鏽、安太玄和黑矛三人起身承令。

李鄴點點頭又道:“我不在河中,還是按照老規矩,由副都督獨孤應主管軍務,政務由謝長史負責。”

獨孤應和謝縉點頭答應,這時,謝縉又問道:“都督是直接走北庭回長安,還是先去安西?”

(本章完)

第213章 戍堡鏖戰第25章 無主之財第1216章 遊牧消息第695章 千里之眼第762章 洗兵之計第724章 秋浦小縣第697章 南城決戰(一)第141章 打進楔子第962章 再談交易第31章 再賭一場第746章 辛氏名將第683章 緊急備戰第252章 偷天換日第916章 搶先下手第82章 求票!求打賞第813章 驅逐出境第784章 關鍵證人第902章 計輸一籌第1011章 一聲驚雷第108章 猛將之道第967章 隱秘關係第165章 仇恨難解第119章 殺人救人第923章 心悅誠服第523章 撲朔迷離第404章 戰俘大營第855章 驚聞變故第162章 新的任務第1166章 歷陽攔截第989章 壽春行動第720章 賊首之死第840章 忽聞真相第87章 妖孽之孫第659章 究竟是誰第478章 喜慶迎婚第441章 遞交辭呈第601章 強迫交易第577章 關城淪陷第1219章 陰魂不散第26章 球場綽號第196章 再獲遺留第758章 得罪小人第560章 漢中咽喉第127章 釣魚執法第646章 斬首行動第432章 不速之人第813章 驅逐出境第124章 利益之爭第1206章 收網時刻第120章 封官加爵第1152章 父子交心第95章 李岱出事第617章 先下一城第476章 姐妹之諾第538章 荒唐讖案第304章 被迫接受第1105章 一網打盡第401章 重返碎葉第444章 時間緊迫第14章 臨陣磨槍第1118章 七份密旨第225章 龜茲古城第178章 棋手交割第722章 提醒關鍵第1162章 河東異變第494章 激戰且末(下)第960章 肺腑之言第875章 草原阻截第851章 運籌帷幄第774章 激戰金城(下)第930章 異常客人第1183章 全城搜查第311章 范陽猛將第900章 辭去相位第140章 狹路相逢第583章 藏身龍武第683章 緊急備戰第407章 討價還價第626章 夜戰南陽第257章 暗度陳倉第411章 紅袍聖女第1089章 密見彭王第621章 死亡陷阱第23章 討要說法第58章 誰是棒槌第1098章 長遠計劃第1060章 忽聞匪訊第981章 聯名告狀第187章 收買人心第244章 兩國大戰(一)第556章 驚悉謀反第281章 怛城決戰(二)第228章 勇奪險堡(上)第1005章 欲加之罪第735章 談判開始第256章 俱戰提城第966章 利益不明第1055章 西海春色第889章 談判前夜第351章 人質脅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