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反遭清算

第543章 反遭清算

慶王李琮在皇宮前跪了一天,天子李隆基始終沒有理睬他,最後被宦官連說帶勸,送回了府上。

心力憔悴加上憂慮萬分,李琮心知肚明,父皇肯定放棄自己了。

想到奪嫡無望,將來還會遭到太子清算,重壓之下,李琮回府後便病倒了。

御史中丞鄭昂也同樣聽到了消息,他感受到了危機,一般都是三司會審,這次特地把御史臺繞過去,很可能就是針對自己。

鄭昂連夜趕到楊國忠府上,懇求楊國忠替自己求情。

“相爺,這些都是慶王指使的,卑職完全按照他的指示來做,而且慶王信誓旦旦向卑職拍胸脯保證,都是天子的意思,既然他這樣保證,那卑職就按照天子的意圖的施行”

楊國忠不耐煩地擺手打斷了他的話,“既然是天子的意圖,那你擔心什麼?”

鄭昂戰戰兢兢道:“可是天子要重審讖書案,還是讓太子派系的人重審,那個案子根本站不住腳,一開審就露陷了。”

楊國忠近一年來對鄭昂也十分不滿,以前鄭昂做監察御史和侍御史的時候,非常謙卑,事事都要向自己請示,自從去年當上御史中丞,開始傲慢了,擺架子了,向自己請示變成了與自己合作。

這次鄭昂和慶王李琮合作根本沒有通過自己,張均邀請他,他就屁顛屁顛跑去了,還把自己兒子拖下水,現在情況不妙了,他就來求自己,他怎麼不去求慶王和張均?

楊國忠喝了口茶淡淡道:“鄭中丞不用擔心,這件事牽連了很多人,天子也只是走走形式,一定會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鄭昂得不到一個明確的答覆,萬般無奈,只得悻悻走了。

楊國忠望着他的背影,重重哼了一聲。他開始在考慮新的御史中丞人選,他在御史臺的心腹有很多,換掉鄭昂這個和他談合作的,換一個聽話的手下。

楊國忠現在不怎麼關心李鄴,他和李鄴交集不大,他現在全身心盯着安祿山,據說安祿山把漢將全部換成胡將,這分明是要造反了,得向天子說明這一點,這可不是自己老聲常談,而是對方切切實實的行動了。

可是楊國忠也知道天子討厭見到自己,他得找一個合適的時機才行。

房琯接過了李鄴讖書案,他當即點名讓大理寺司直的彭海鹽來協助自己。

公房內,彭海鹽對房琯道:“房侍郎,上午和我馮縣令談了談,他說這個案子太荒唐,荒唐到他都不想受理,當時就想把這個誣告的婦人打一頓板子,但御史中丞鄭昂及時出現,逼着他受理這個案子,他沒辦法只好帶御史臺的人去現場查看,到了現場後,御史臺的人就喧賓奪主,把整個案子接過去了。”

“馮縣令說有哪些可疑之處,或者說荒唐之處嗎?”房琯問道。

彭海鹽點點頭,“他說了,第一,告狀的婦人根本不識字,她說自己是聽另一個廚娘說起來,而另一個廚娘說,她去後宅上茅廁,見郡王秉燭夜看讖書,看了整整一夜,結果這個廚娘也不識字。”

房內鬨堂大笑,房琯忍住笑道:“確實很荒唐,一個廚娘盯着主人看了一夜,她在想什麼?”

衆人再次大笑,彭海鹽又道:“還有更無恥荒唐的,縣衙問兩個婦人什麼時候看到主人讀讖書,她們一口咬定是去年十月,但李鄴八月下旬就去敦煌了,十月份在哪裡看讖書?

何況這兩個婦人都是今年三月才調去園宅,所以是一派胡言,後來她們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又改口了,說是三個月前的事情,但三個月前李鄴還在安西呢!

更重要是,去年八月中旬李鄴離開園宅後,便再也沒有回去過,這個兩個婦人李鄴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就張口誣告。”

房琯點點頭,“這個案子很好審,基本上可以認定爲誣告。” 彭海鹽沉吟一下道:“其實也有麻煩的地方,這個案子真正的操縱者是慶王李琮,還有御史臺以及大理寺,相國張均也涉案,主要策劃者和參與者是慶王李琮和御史中丞鄭昂,大理寺少卿程曉準備好了監獄和各種審訊工具,因爲一直沒有抓到李鄴,所以他還沒有上場。”

房琯看了一眼衆人,緩緩道:“各位,有些話我可以對大家實言,這樁讖書案實際上是一樁政治案,是慶王、張均、鄭昂等人爲了迫害李鄴網羅出來的罪名,天子一直在冷眼旁觀,但李鄴不甘被迫害,帶着部屬和妻女離開關中後,天子又擔心李鄴被逼造反,這纔開始干涉這個案子,高翁給我說了幾個原則,大家要記住了,第一,天子是在撥亂反正;第二,不贊成涉案人員擴大化;第三,主要責任由御史中丞鄭昂承擔。”

衆人頓時明白了,這次鄭昂要倒大黴了。

房琯又道:“還是從案情本身開始,那兩個女人要重新審問,還有園宅內所有人都要記錄口供,還有那些讖書,我們要確定它的來源,所以最早發現讖書那幾個御史臺官員也要嚴審,至於御史中丞鄭昂,先嚴密監視他,一旦口供下來,就立刻抓捕軟禁!”

丹鳳門兩側緊靠皇城修建了很多官方建築,都是每個省臺官衙的對外窗口,刑部也在這裡有一座官衙,主要方便於刑部審案。

大理寺出動五十名緹騎負責協助審案,所有嫌疑人和證人都被帶到刑部官衙,一一進行審訊的提問。

兩個婦人這次害怕了,不敢再狡辯,老老實實把一切都交代了,一名御史臺官員給她們每人一百貫錢,讓她們誣告李鄴,讖書也是她們藏進書房。

這名御史臺官員很快就被兩名婦人指認出,正是御史臺掌書記陳智。

在確鑿的人證物證面前,陳智無法狡辯,只得承認了他受御史中丞鄭昂的指使,各給兩名婦人一百貫錢,同時他在一家書鋪購買了十三卷讖書,讓兩名婦人提前藏進書房內。

彭海鹽隨即找到了書鋪掌櫃,掌櫃承認陳智在自己這裡購買了十三卷讖書。

至此,所有的人證和物證都閉環了,房琯用天子所賜金牌將御史中丞鄭昂停職,隨即將他軟禁在大理寺內。

高力士找了一個機會向天子李隆基彙報,“陛下,讖書案已經查清楚了!”

李隆基眉頭一挑,“才三天就查清楚了?”

“陛下,本來就是無中生有的案子,各種漏洞百出,一查就清楚了。”

李隆基點點頭,“朕知道,這件事你處理就行了。”

“但御史中丞鄭昂怎麼定罪,需要陛下明示!”

“他是主犯嗎?”

“他是不折不扣的主犯,從策劃到執行都是他一手操縱,他對李鄴也是出於私怨,說起來他還是李林甫的女婿,李林甫死後,他立刻休妻另娶,拼命抨擊李林甫,纔得到楊國忠的重用,從監察御史升爲御史中丞,此人人品太差,無德無能!”

李隆基緩緩道:“既然如此,就將他革職爲民,全家發配嶺南!”

(本章完)

第1091章 視察流求(上)第716章 案情惡化第603章 開始站隊第638章 榮升縣令第553章 整編掌權第857章 喜得麟兒第1120章 狡兔三窟第734章 全力支持第274章 無情滅絕第143章 獵和被獵(下)第744章 出祁山道第84章 欺人太甚第956章 大膽猜測第596章 將相生惡第437章 慾壑難填第494章 激戰且末(下)第1156章 皇宮鏟閹第340章 分家之初第602章 亂象隱現第1007章 宋州逃兵第675章 滿城皆焚第237章 上師之憂第102章 瞞天過海第815章 草原佈局第1054章 軍營奪權第328章 血腥殺賊第393章 人約黃昏(一)第1007章 宋州逃兵第238章 戰爭來臨第792章 街頭偶遇第662章 用人失誤第327章 羣體事件第470章 四王議事第582章 機會來臨月底求月票和打賞第637章 糧草機會第681章 殺入長安第147章 危機難解第998章 家族之力第954章 遲到抉擇第770章 金城備戰第646章 斬首行動第422章 忍辱負重第700章 南城決戰(四)第978章 明年計劃第174章 天寶九年第932章 荊襄快信第839章 東宮出事第567章 強奪武關第758章 得罪小人第166章 千里追殺(一)第89章 抓住機會第826章 關鍵點撥第899章 兄弟翻臉第523章 撲朔迷離第1225章 順藤摸瓜第202章 狼子野心第500章 元慶提醒第326章 賞金獵人第700章 南城決戰(四)第1191章 攜美離去第685章 修補漏洞(下)第1149章 改弦易撤第991章 關隴支持第600章 未雨綢繆第776章 精英來投第946章 提前卡位第749章 洮州激戰(上)第94章 押寶祖父第1145章 檄文初發第759章 梁州論政第280章 怛城決戰(一)第191章 雷霆之怒第432章 不速之人第361章 新任幕僚第949章 唯一機會第983章 西遷隴右第880章 連夜出逃第900章 辭去相位第189章 連環出劍第871章 陰差陽錯第19章 露了馬腳第46章 人心險惡第658章 緊急商議第337章 不肖子孫第238章 戰爭來臨第1236章 意外消息第1071章 夜過函谷第969章 釜底抽薪第223章 關鍵一票第427章 鹹海邊城第1093章 雲州計劃第405章 安撫警告第256章 俱戰提城第1085章 詭異之處第497章 借君之首第1213章 商人消息第244章 兩國大戰(一)第537章 以勢勝術第535章 改變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