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特使李白

馬車上,王昌齡一路給李白講解襄陽的風土人情,李白感慨道:“十年前我來過襄陽,印象不深刻,但此時再來,卻感覺比十年前繁盛了十倍,這是何故?”

王昌齡感嘆道:“安祿山造反,北方逃來百萬流民,還有大量的豪門富戶,光從長安逃來的富戶就超過兩萬戶,至少一半留在襄陽,他們帶來的財富使襄陽變得格外繁榮。”

停一下,王昌齡又笑道:“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魯王殿下下令山南東道免商稅,所以商人云集,短短半年時間,襄陽的商戶數量就翻了兩倍,現在還在增加中。”

李白沉吟一下道:“如果免了商稅,那軍費怎麼籌集?”

“目前我們還有一些錢糧底子,暫時還能養軍,轉運使劉使君提出恢復鹽鐵專賣制度,但魯王殿下認爲現在條件還不成熟,不過以後可能會實施。”

李白點點頭又問道:“少伯兄現任何職?”

“我現在是江漢節度府司馬,幕僚官而已。”

“主管何事?”

“很多很雜,招募士兵,士兵撫卹退伍,打造兵器、器具、軍屯,還兼管山南東道的刑獄,完全不搭界的事情,忙得我每天腳不沾地。”

李白笑道:“能者多勞嘛!現在永王也在招募天下英才,如果少伯兄願意,我可以爲少伯擔保,入職州縣爲實職官。”

王昌齡心中暗笑,雖然李白是好意,但他真的不懂官場啊!居然跑來挖牆角了。

“哎!賢弟的心意我領了,實在是我年紀太大,精力不濟,準備幹完這兩年,就回家養老了。”

李白這才反應過來,訕訕笑道:“我忘記了,少伯是跟隨魯王去碎葉的,自然不會輕易離開。”

王昌齡微微一笑,便不再說話了,實際上,他本來是要出任唐州刺史,但李鄴擔心他的安全,便把他留在襄陽,現在他可是李鄴手下四大主官之一,軍政皆管,權勢很大,相當於主管兵部和刑部的相國了。

至於永王李璘,還是算了吧!一點小伎倆,怎麼鬥得過自己身經百戰的主公李鄴?

來到貴賓館,王昌齡先安排李白住下,笑道:“魯王殿下正好不在襄陽,他臨走時委託我全權代表他談判。”

李白大失所望,“魯王殿下不在襄陽?”

“嶽州康楚元叛亂,他的軍隊已經入侵荊州,賢弟不會不知道吧!”

李白愕然,“此事我真不知道?”

王昌齡知道李白不會做僞,從這件事也看出來,李璘並沒有把李白當做心腹。

王昌齡點點頭道:“賢弟先好好休息,晚上我和李長史給賢弟接風,明天我們再詳談!”

李鄴不願見李白也是他把握的分寸,他可以熱情接待李白,讓自己手下和他談判,但他自己絕不露面,這其實就是一個態度問題。

這不僅是給天子李肅一個態度,同時也是給自己手下文武官員一個態度,他不會和李璘輕易翻臉,但也絕不會投靠李璘。

歷史上,李璘的割據,剛開始聲勢浩大,但短短數月就敗亡了,根本原因就是李璘名不正言不順,不想着怎麼消滅安祿山造反,反而一心想割據爲東唐,違反了天下大義,被東南各地官員圍剿。

但李鄴希望能李璘能比歷史上長久一點,這樣他就能充分利用天子李亨和李璘的鬥爭,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所以他不但不會滅李璘,還會想辦法讓他堅持更長久一些。

客堂上,王昌齡和李泌向李鄴彙報今天和李白交談的情報。

王昌齡把一封信遞給李鄴道:“這是永王李璘給殿下親筆信,實際李白就是來送信的,他不是李璘的心腹,也沒有任何決定權力,李璘只是想利用他的名聲而已。”李鄴接過信看了一遍,笑道:“永王李璘還是大方。”

“他說什麼?”李泌問道。

李鄴把信遞給他道:“他答應只要我效忠他,他就封我的安西王,把北庭和安西給我爲藩鎮,還說以此信爲憑證,絕無虛言。”

李泌搖搖頭,“此人在政治上還是太稚嫩了一點,親筆寫了這封信,把證據交給了敵人,他就失去成爲大唐皇帝的資格了,殿下要回復他嗎?”

李鄴微微笑道:“我當然要回復他,不過不是私信,而是以公開信的方式,抄送給各州刺史,要求永王以大局爲主,順應天下大勢,順應民心所向,共同平定安祿山之亂,以實際行動支持收復兩京,如果他足夠聰明,他就應該知道自己現在該做什麼。”

李泌笑道:“殿下說得大義凜然,但天子可未必高興啊!”

李鄴淡淡道:“我就是要讓天子明白,這個世界誰都不是傻瓜,他要我效忠他,不拿出來一點誠意來,光靠‘魯王府’三個字是不會有效果的。”

王昌齡沉吟一下道:“那明天怎麼向李白闡明態度?”

李鄴負手走了幾步問道:“他們帶有信鴿嗎?”

王昌齡點點頭,“好像帶了,他說隨時可以和永王聯繫。”

李鄴笑了笑便道:“明確告訴李白,永王借道可以,用沔州和鄂州來換,讓我效忠他也可以,但我必須要看到天子傳位給他的詔書。”

王昌齡擔心道:“可如果永王真的把太上皇接走,挾天子以令諸侯,那可怎麼辦?”

李鄴從懷中取出一管信筒遞給王昌齡,“王司馬看看這個!”

“這是.”王昌齡一頭霧水接過信筒。

“這是我父親給我的回信,今天中午剛剛收到。”

王昌齡打開鷹信,李泌也湊上前細看,上面只有一句話,‘收到,天子已同意!’

兩人對望一眼,一起問道:“殿下,李相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李鄴微微笑道:“五天前,我發了鷹信給我父親,建議他提醒天子,永王會派水軍入川搶奪太上皇,建議天子把太上皇轉移到漢中。”

王昌齡和李泌愣了一下,頓時同時大笑起來,李泌豎起大拇指讚道:“殿下高明,竟然釜底抽薪,永王這下真是偷雞不成,倒蝕把米了。”

馮延環聽完手下的彙報,頓時長長鬆了口氣,李鄴藉口南下平亂去了,這就意味着他不會接見永王特使,馮延環當然知道李鄴就在襄陽,並沒有南下,李鄴不見特使,就說明了他的態度,不拒絕,不翻臉,但也不妥協,不效忠。

這樣一來,自己也可以向天子交代了,馮延環當即寫了一份報告,命令手下火速趕往隴右,交給李輔國。

就在李白抵達襄陽的前一天晚上,一支萬人騎兵在南霽雲的統領下,連夜趕往江陵。

李璘既然要派人來談判,但同時又發生嶽州康元楚叛亂,說明李璘在做兩手準備,文的一手,武的一手,一旦談判不理想,文的一手失敗,康元楚就會立刻殺進江陵,武力奪取荊州。

但這恰恰給了李鄴一點點時間,讓他能以最快速度派軍隊支援荊州。

這也是南霽雲第一次獨立率軍南下,雖然讓他緊張得睡不着覺,但他堅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守住荊州。

第256章 俱戰提城第731章 騰籠換鳥第148章 黑夜化魔第234章 石屋聞警第602章 亂象隱現第269章 秘藏之銀第835章 酒樓遭辱第768章 被迫出兵第708章 三娘相媳第659章 究竟是誰第105章 道家玄學?第627章 朔方來使第742章 西遷首站第268章 聯合軍議第643章 火藥消息第466章 再度高升第516章 秘製胡藥第433章 再三警告第200章 首戰河西第249章 再出奇兵第186章 抓住把柄第58章 誰是棒槌第610章 無奈接受第302章 惡有惡報第123章 飛龍遺物(下)第480章 終成良緣(下)第407章 討價還價第51章 賽前佈局第195章 初見高帥第678章 已無退路第563章 明目挑釁第210章 會寧遇警第873章 澠池大戰(下)第99章 改變策略第65章 出線之戰(下)第841章 驚聞真兇第779章 喜迎新婦第729章 三娘之憂第239章 夜襲陷阱第252章 偷天換日第861章 難民座談第637章 糧草機會第793章 奪取甘州第653章 萌生退意第805章 天降大任第454章 匪夷所思第845章 蛇蠍女人第490章 天地不仁第443章 連環殺手第326章 賞金獵人第590章 機密外泄第30章 酒樓遭遇第341章 服軟求饒第290章 祖孫夜話第901章 隴右談判第160章 朔方大戰第425章 兵臨鹹海第745章 初遇敵情第492章 若羌四城第267章 前輩教誨第363章 榻中之物第15章 王府揚威(一)第52章 臨陣換帥第176章 殺人事件第747章 首戰部署第602章 亂象隱現第126章 坊門遇襲第758章 得罪小人第128章 內亂之根第556章 驚悉謀反第520章 再爆內幕第828章 引民入隴第425章 兵臨鹹海第154章 血戰峽谷(下)第642章 江夏戰備第71章 常樂買房第171章 金山獵酋第227章 瓦罕走廊第428章 裴家之諾第326章 賞金獵人第792章 街頭偶遇第35章 入會終試(二)第282章 怛城決戰(三)第86章 弟兄紛爭第179章 無能之輩第673章 致命弱點第480章 終成良緣(下)第371章 三娘探寶第384章 風向不利第237章 上師之憂第450章 刺客身份第909章 巧破防禦第505章 火攻奇效第736章 談判僵局第859章 巡視難民第769章 重大失誤第293章 太清遇故第905章 絕好機會第358章 改變策略第419章 遭遇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