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瑕不掩瑜

另一個意外的情況出現了,沒有唐軍士兵阻擋,兩架攻城梯上的燕軍士兵開始源源不斷衝上了城頭。

事實證明,組建重錘鉤連槍軍隊是李鄴的一個重大失誤,完全是多此一舉,反而成了重大隱患,唐軍重甲步兵把大量敵軍讓給他們,重錘鉤連槍士兵不但沒有能消滅敵軍,反而被對方大量殺死。

不光是一部巢車出現問題,其他巢車都出現了同樣的問題,儘管唐軍重甲步兵及時改變了策略,不再把敵軍放出去。

但還是兩百多名燕軍重甲步兵在城頭上肆虐,他們又帶動了三千多名燕軍士兵衝上城頭,唐軍的防禦線連連被撕開口子,城頭出現重大危機。

李鄴也意識到自己輕敵了,應該早點下手,他厲聲大喊:“傳令放火!”

“嗚——”號角聲吹響。

五百名噴火士兵一起向二十部巢車內噴射火油,數十根火把扔了進去,巢車頓時燃燒起來,又有不少士兵將大捆大捆的麥秸扔進去,烈焰高漲,終於把巢車內的敵軍逼了下去,唐軍得到了喘息的機會,迅速將大量火油罐也扔了進去。

與此同時,唐軍將最後數百罐火油潑在敵軍突破的十七架攻城梯上,點燃了烈火,大火阻斷了後續燕軍的上城之道,城內的火油已經用盡,下面的民團士兵迅速送來五千捆麥秸,使巢車內和城下的烈火越燒越猛。

解決了敵軍增量問題,剩下的就是城頭上敵軍的存量問題,兩萬唐軍在和三千名燕軍士兵激戰。

李鄴手執弓箭,箭矢如連珠箭般射出,專射燕軍重甲步兵的眼睛,一口氣射殺了三十餘名落單的燕軍重甲步兵,其餘燕軍重甲步兵都被唐軍四千重甲步兵包圍隔斷,很快便斬殺殆盡。

二十部巢車已完全被烈火吞沒,燕軍士兵都遠遠逃離,城頭上的燕軍士兵越戰越少,最終被唐軍士兵吞沒了。

三個防區又迅速重建了防禦體系,繼續和八十架攻城梯上的燕軍士兵作戰。

這次失誤使唐軍損失了三千五百餘人,大部分都是重錘士兵和勾連槍士兵。

鷹揚郎將左大治跪在李鄴面前,滿臉淚水請罪,五千重錘勾連槍士兵只剩下不到兩千人,讓他痛徹心扉。

李鄴扶起他,嘆了口氣道:“不是你的問題,是我的責任,我輕敵了,小看了燕軍的悍勇。”

李晟在一旁安慰道:“殿下,重錘勾連槍士兵的思路本身很不錯,還是因爲訓練時間太少的緣故,沒有能配合起來。”

李鄴搖搖頭,“這些只是表象,本來就不該輕率組建軍隊,又輕率投入戰場,還在關鍵時刻委以重用,加上我遲遲沒有下令火攻巢車,想全殲燕軍重甲步兵,本質上是我輕敵了,我會向全軍承認錯誤,罰俸一年,並降軍職一級,上將軍的稱號我配不上。”

李晟嘆口氣,“勝負乃兵家常事,殿下何必如此自責?”

李鄴神情肅然道:“不這樣做,我就不會記住這個教訓,不這樣做,我又怎麼對得起因我輕敵而慘死的數千弟兄?你不用勸了,我心意已決!”

李鄴轉身大步離去,望着主帥離去的身影,李晟一時間百感交集。

這時,遠處退兵的鐘聲敲響,“當!當!當!”

燕軍士兵如退潮般的撤退了,高尚先後投入了六萬攻城大軍,最後損失了兩萬五千餘人,攻城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城頭上的唐軍士兵一起振臂歡呼起來,這一戰他們付出了六千餘人陣亡的代價,最終還是戰勝了強大的燕軍。

燕軍大營內,高尚帶着衆將在安祿山榻前跪下請罪。安祿山躺在榻上,眯着眼睛望着帳頂,徐徐道:“朕二十萬大軍攻打長安,損兵折將五萬餘人,卻進不了長安一步,李鄴只是一介地方軍閥,卻能打我燕軍灰頭土臉,朕深深懷疑,我們還能奪取天下嗎?”

高尚連忙道:“陛下,天下只有一個李鄴,他雖然驍勇善戰,但微臣相信,唐朝皇帝絕不會用他,相反,還會千方百計打壓他、削弱他,陛下也不用太過於多慮。”

安祿山輕輕嘆口氣,“你說有道理,李亨確實是這樣的人,對下屬天性涼薄、寡恩多疑,李鄴立下的功勞越大,就越讓他憎恨,朕也相信,李鄴絕不會有好下場,各位將軍,我們還要戰下去嗎?”

衆將都低頭不語,安祿山道:“歸仁將軍,伱先說吧!實話實說。”

李歸仁低聲道:“本來我們今天是有機會奪取長安城,但最後還是功虧一簣,卑職認爲,並非我們的將士不肯死戰,主要原因還是對方的火油武器太強大,如果我們再造巢車,最終還是逃不過被火燒燬的結果,最後白白犧牲了將士們的性命,所以卑職不建議再戰。”

“朕明白了,守忠將軍的意思呢?”

安守忠連忙道:“看唐軍的兵力至少有十萬人,還有數萬民夫,和我們相差不遠了,卑職認爲,以長安城的堅固和對方的十萬大軍,我們至少需要三十萬大軍才能壓制住對方,現在我們只有十五軍隊,陛下,卑職也認爲取勝的機會不大。”

“張通儒,你是謀士,你來說說看!”

張通儒連忙出列道:“陛下,攻城無非是強攻和軟困兩種辦法,我們如果繼續強攻,肯定能攻下,只是損失會太大,爲一城而損全局,微臣絕不贊成,如果放棄強攻,那麼就只剩下軟困一個選擇。

我們困對方一年,使對方糧食盡絕,最後李鄴肯定將不得不突圍撤退,但問題是,我們糧食也不多,目前只能維持半個月了,所以軟困也無法實施,那麼卑職就只能建議陛下儘快撤退,要不糧食補給會出大問題。”

張通儒畢竟是謀士,懂得要給安祿山一個退兵的臺階,安祿山嘆了口氣道:“想不到我安祿山最終還是敗在糧食不足之上,傳朕的旨意,全軍開始收拾,三更時撤退回洛陽,另外,高相國留下,其他人都回去收拾吧!”

衆人行一禮退下走了,安祿山忽然道:“太子讓朕很失望!”

高尚連忙對安慶緒狠狠補刀,“回陛下的話,其實攻打襄陽是迫使李鄴撤退的最好辦法,長安不是他的地盤,他作爲臣子不得不出兵,現在李亨已經退到漢中,接下來還可以退到巴蜀,李鄴的任務已經完成了,那麼只要襄陽那邊稍微有點危機,李鄴肯定會撤兵回去救老巢,遺憾的是,襄陽那邊沒有給李鄴一點壓力。”

安祿山重重哼了一聲,“他甚至連漢水都沒有能攻過去,朕這個兒子還真是得力啊!”

高尚忽然意識到,安慶緒畢竟是安祿山的兒子,自己不能挑撥父子關係,否則安祿山會對自己不滿。

他立刻改變了策略,先斬斷安慶緒左膀右臂。

“陛下,漢水沒有攻打過去,其實是有原因的,說不定和嚴相國有關!”

安祿山一怔,“爲什麼和嚴莊有關?”

“陛下,商州刺史是嚴莊的長子嚴瀚海,卑職已經確定,他被李鄴俘虜了,那麼李鄴會不會利用嚴瀚海和嚴莊達成某種交易呢?”

安祿山立刻明白了,他頓時勃然大怒,“好一個嚴莊,壞我大事,朕非要剝了他的皮不可!”

高尚沒有把握讓安祿山下決心廢太子,但他卻有把握先幹掉嚴莊。

第1149章 改弦易撤第689章 出擊弱點第410章 滅國之財第589章 驗明正身第530章 尋找同盟第897章 烽火夜起第85章 護身鎧甲第199章 再遇佳人第1215章 強勢競爭第561章 棄權談判第918章 中間之人第902章 計輸一籌第314章 歸途聞警第1060章 忽聞匪訊第109章 再遇程家第833章 再遇故人(下)第34章 入會終試(一)第847章 抵達太原第491章 破城之策第873章 澠池大戰(下)第768章 被迫出兵第496章 戍堡示警第480章 終成良緣(下)第715章 帝王心思第1230章 交釋兵權第1171章 江淮來人第50章 酒後失言第687章 黑雲壓城第683章 緊急備戰第452章 原來是他第863章 知微見著第664章 黑鳥越城第1177章 軍功機會第399章 穿針引線第216章 出兵態度第1144章 太后臨朝第592章 喬彬要官第1232章 引蛇出洞第260章 新官上任第460章 最後遺留第201章 不速之客第1051章 水軍摸底第36章 入會終試(三)第854章 沙河大戰(下)第123章 飛龍遺物(下)第1027章 迅速破案第806章 文吏招募第864章 貪者必潰第435章 返回京城第107章 臨陣磨刀第994章 捆綁銷售第616章 不期而遇第841章 驚聞真兇第586章 緊鑼部署第532章 又見張平第35章 入會終試(二)第668章 緊急部署第318章 友情提醒第236章 峽谷遇劫第274章 無情滅絕第828章 引民入隴第1140章 天子駕崩第660章 曲線勸諫第664章 黑鳥越城第180章 再次上場第851章 運籌帷幄第515章 枕邊勁風第804章 枕邊之風第1158章 韋公之策第138章 刺頭尉遲第169章 千里追殺(四)第251章 碎葉疑影第286章 返回長安第1138章 效率猛增第668章 緊急部署第514章 世事難料第564章 畫蛇添足第358章 改變策略第1035章 重大改革第825章 緊急運作第551章 一觸即發第201章 不速之客第531章 特殊禮物第131章 嚴厲警告第1225章 順藤摸瓜第714章 孰不可忍第450章 刺客身份第574章 激戰魯陽第881章 北軍到來第15章 王府揚威(一)第699章 南城決戰(三)第713章 關鍵線索第1233章 曠野激戰第552章 斬盡殺絕第1215章 強勢競爭第245章 兩國大戰(二)第722章 提醒關鍵第618章 失守魯陽第707章 逐步撤退第311章 范陽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