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抵達金城

李鄴在楊嘯的陪同下攀上了長城堡,堡城距離地面足有三四十丈,攀爬一條傾斜近八十度的山道上去,回頭望下面,幾乎是筆直的峭壁,一般人絕對會嚇得雙腿發軟,好在旁邊有條長索,不過李鄴不需要。

楊嘯指着長索道:“啓稟殿下,我們自己上山下山,都必須放一條長索,要不然太危險了,就算這樣,還是先後摔死了十幾人。”

李鄴點點頭,這種接近直角的山道確實太危險,上山還好一點,下山肯定會腿軟,還真想得出,居然把城堡修建在這種絕壁上。

楊嘯明白岐王所想,便微笑着解釋道:“殿下有所不知,隴右這邊全是巍峨的高山,所以軍方和民間都喜歡建堡城,尤其軍方修建的堡城,地勢都很險要,殿下去鄯州看看,那邊有幾十個軍方堡城,一個比一個險要,也算是隴右的一大特色吧!”

這時,他們上了堡城,山上還有修一座一丈高的石牆,長十幾丈,呈扇形圍了一圈。

上了堡城才發現裡面別有天地,外面是一片十幾畝的平地,最裡面還有一條三丈寬的山谷,長約兩裡,山谷裡面建滿了小房子,幽深乾燥,兩邊都是懸崖峭壁,男女老少約有一千餘人生活在這條山谷內。

“這都是你們修建的?”李鄴見山谷內都是密密麻麻的土坯屋,着實有點震驚。

楊嘯搖搖頭,“長城堡在隋朝就有了,是軍隊修建的,不斷修繕,卑職十年前就是這裡的守將,後來朝廷財政跟不上,很多軍事設施都廢棄了。

三年前,蘭州裁減了一半州兵,長城堡也廢棄了,我利用關係把它接手過來,重新進行修繕,沒想到去年就用上了,吐蕃人殺到蘭州後,我便帶着族人和鄉親躲進長城堡中。”

“有辦法攻下它嗎?”李鄴好奇問道。

楊嘯也笑着點點頭,“其實每個城堡都有弱點,就看進攻方能不能找到它?找到了就很容易攻下,不瞞殿下,這個弱點就是水,幾乎所有的城堡都是這個弱點,沒有水源,只能大量存水,一般會存一個月的水,軍隊不可能一直包圍吧!等軍隊撤走時,我們再拼命補水,被包圍時再節儉一點,基本上就能熬過去了。”

“不是說長城堡有水源嗎?”

楊嘯苦笑道:“長城堡的水源就是山頂積雪,冬天收集積雪,積雪在春天融化後就沒有了,哎!能修建堡城的大山基本上都是石頭山,石頭山怎麼會有水源呢?”

從長城堡下來,李鄴率領大軍繼續北上,次日中午,大軍抵達了金城縣。

金城縣就是今天的蘭州,位於黃河南岸,黃河北岸有一座金城關,這裡是前往河西走廊的必經之路,也是從河湟前往朔方的必經之路,一直就是歷史上重要的商業樞紐。

當然,戰略地位更要重要,這裡同時也是唐蕃古道的必經之路,從長安去鄯州河湟谷地有兩條路,一條南線是河洮道,就是辛雲京率軍去洮州走的那條路,再從洮州到河州,再到湟州,有比較平坦的官道可行,能走輜重隊伍。

還有一條北線,就是從長安先到蘭州,在從蘭州沿着黃河到河湟谷地,距離是六百里左右,也能走輜重隊伍,

其中能走輜重隊伍是關鍵,如果沒有輜重隊伍,那麼可走的路就多了,但任何大型隊伍都必須攜帶糧草等輜重,否則走不了多遠人馬都會餓死。

所以南北唐蕃道也是吐蕃軍隊東進的必經之路,在李鄴的計劃中,只要在南北各守住一座堅城,就切斷了吐蕃軍的東進之路,南面他考慮的是岷州的溢樂縣,北面則是金城縣。

金城縣也是蘭州的州治所在地,對李鄴來說,這同時也是他打通河西走廊的關鍵之地,他已經開始考慮把河隴節度使府就放在金城縣。

按照李鄴的部署,他率大軍兩萬大街攔截狄道南下的吐蕃軍,李抱真率一萬軍隊攔截渭州的五千吐蕃軍,雙方在完成任務後,在金城縣匯合。

但出乎李鄴意料的是,李抱真的一萬軍隊竟然比他提前一天抵達金城縣,已經佔領了縣城。李抱真和左大治前來面見李鄴,兩人在馬上行禮,“參見殿下!”

李鄴笑呵呵問道:“你們好快的動作,什麼時候到金城縣的?”

“回稟殿下,我們是昨天下午抵達金城縣,守軍棄城而逃,我們隨即佔領了縣城。”

“攔截渭州的吐蕃軍,我們傷亡多少?”李鄴很關心這個問題。

李抱真目光黯然,嘆口氣道:“卑職無能,儘管伏擊成功,但最後還是傷亡慘重,一個下午的激戰結束後,一萬軍隊只剩下七千八百餘人,傷亡超過兩千人。”

這個戰果在李鄴的意料之中,李抱真統領的是荊襄籍軍隊,沒有跟隨自己去長安,這支軍隊和吐蕃軍對抗,肯定會吃大虧。

“具體傷多少,亡多少?”

“傷只有五百餘人,其他都是陣亡,吐蕃軍太強悍,要不是我們先用弩箭伏擊,削減了近兩千吐蕃軍,又將吐蕃軍一切爲二,若是正面遭遇戰,很有可能敗的是我們,吐蕃軍戰死到最後一人,最後一名士兵還殺死我們十幾人,弟兄們都膽寒了,再作戰半個時辰,肯定要全軍崩潰。”

李鄴點點頭,“我們荊襄軍一直沒有遇到勁敵,安慶緒的進攻都止步於漢水,這次遇到吐蕃軍這支勁敵,不習慣也很正常,而且這次吐蕃軍不知道我們存在,才被我們打個措手不及,基本上都是被伏擊,以後就會更加困難了,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強訓練,別無他策!”

“卑職記住了!”

李鄴率領大軍來到了金城縣城,縣城北臨黃河,是一座城牆周長三十里的大縣,城牆高大堅固,護城河寬達三丈。

和隴右其他縣城一樣,金城縣因爲吐蕃入侵而百業凋敝,人口逃亡,城內人口只剩下原來的一半。

因爲李鄴的到來,滿城歡慶,幾乎所有的百姓都上街,敲鑼打鼓,歡呼岐王大軍的到來。

走上城頭,李鄴眺望遠處,黃河水在蘭州一帶還不算渾濁,水色呈現靑黃色,河面極寬,水面上大浪翻滾,水流渾厚湍急,對面應該就是金城山,山勢巍峨起伏,儼如一座天然屏障,山下還有一座關隘,便是號稱縣城北大門的金城關。

李鄴向西望去,一條官道十分平坦,一直伸向遠方,遠處便是巍峨綿延的山脈。

雖然這裡屬於黃土高原,但唐朝的黃土高原和後世的黃土高原完全不一樣,降水充沛,氣候溫暖,目力所及,都是延綿不斷的森林,甚至官道兩側都是大片樹林。

城內也是綠樹成蔭,兩條小河穿城而過,城內街道寬敞整齊,各種建築不錯,能看到很多大型建築。

李鄴這段時間一直在考慮之前的決定,他之前在荊襄和漢中是想把節度府官衙放在張掖,

但他真正到了隴右後,他才意識到節度使府放在張掖很不合適,太遙遠了,距離會讓他失去在隴右的存在感,也失去對隴右的控制,等於拱手把隴右還給了朝廷。

他越來越傾向於把節度使府放在隴右,而金城縣正好位於河西和隴右之間,兩邊都能顧及,城池也不錯,那自己爲什麼不把節度使府放在金城縣?

 

第481章 突聞警訊第568章 路遇山匪第303章 無奈妥協第690章 曲江攻勢(上)第1096章 攜美視察第850章 殺入河北第665章 再破武關第649章 撕破臉皮第37章 入會終試(四)第879章 反擊痛處第820章 家有小女第831章 無意插柳第299章 又見貴妃第335章 朝會之爭(三)第1025章 協議漏洞第478章 喜慶迎婚第1090章 三名官員第638章 榮升縣令第660章 曲線勸諫第356章 修仙姑母第832章 再見故人第497章 借君之首第543章 反遭清算第1147章 金蟬脫殼第831章 無意插柳第831章 無意插柳第1202章 李家規矩第948章 突發情況第234章 石屋聞警第950章 智取劍門(上)月底求月票和打賞第536章 千金馬骨第154章 血戰峽谷(下)第135章 激戰隴右第1222章 功敗垂成第492章 若羌四城第1112章 拜請辦學第151章 山谷避難第1136章 犀利武器第511章 小女玉沙第232章 主動請纓第69章 無奈抉擇第470章 四王議事第266章 侵佔事件第584章 再遇舊人第945章 偷襲慘敗第550章 初到襄陽第447章 獻金訴求第1097章 不歡而散第752章 半渡而擊第1130章 科舉取士(上)第153章 血戰峽谷(中)第1213章 商人消息第712章 案情複雜第348章 果斷出手第869章 一念之間第115章 天命老人第170章 誤打誤撞第1042章 陰差陽錯第36章 入會終試(三)第1079章 線索初現第472章 無米侍郎第497章 借君之首第1063章 視察弩院第695章 千里之眼第157章 奇兵行動(上)第562章 致命刺殺第476章 姐妹之諾第1195章 矛盾化解第290章 祖孫夜話第454章 匪夷所思第983章 西遷隴右第179章 無能之輩第1006章 添丁進口第939章 寶應元年第196章 再獲遺留第599章 談判本錢第633章 談判背後第239章 夜襲陷阱第910章 土酋來見第472章 無米侍郎第873章 澠池大戰(下)第1038章 料敵在先第174章 天寶九年第872章 澠池大戰(上)第565章 全軍覆滅第921章 清君之側第679章 內應張平第290章 祖孫夜話第1135章 猛藥民用第995章 沒有選擇第1034章 疫情爆發第583章 藏身龍武第132章 還是要懇請書友們支持啊!第503章 再見阿靈第1132章 科舉取士(下)第725章 再見高適第1035章 重大改革第297章 哥奴之夢第1053章 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