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炮灰

眼看着對面賊軍突然間發動,並且整支隊伍如山一般的朝着他們平推過來,牛泰頓時便大驚失色了起來。

他率部過來的時候,只顧着考慮下一步該如何安排,本以爲對方想要以逸待勞的等着他率軍殺將過去,於是停下行進之後,並未及時安排列陣,做好防禦的準備,可是沒成想這支賊軍根本不給他考慮和安排的時間,他們一停下行進不久,賊軍倒是先朝着他們迎了過來,這一下牛泰有點手忙腳亂了起來,這纔開始安排佈陣。

而牛泰也不是個很笨的人,否則的話也不可能在軍中爬到遊擊的位置上,而且他現在也看出來了,現在這樣的時局之下,朝廷已經開始逐漸的重視起了他們這些武將了,武將的地位比起以前上升了不少,這時候誰手裡面有兵,朝廷就輕易不會動誰,倒是文官現在的日子不太好過,稍有不慎就被當今皇上逮了,要麼流邊要麼就砍了棄市,總算讓武將們現在感覺好了一些,畢竟皇上想坐穩天下,眼下是要靠他們這些武將的,所以牛泰倒是深諳臨戰之際,保存實力的這一條。

他定睛一看這賊軍迎面推進過來,顯然是要先下手爲強,打他個措手不及,再一看對方的陣容,更是如山一般推進,即便是行進途中,對方的這個大陣也絲毫不亂,如此整肅的軍容,實乃他平生僅見,這邊更讓他驚慌了起來,單看一下對方的這陣勢,這支賊軍便不會是好對付的。

而他眼下剛剛率部趕到這裡,還沒有來得及排兵佈陣,賊軍便殺奔了過來,如果猝然交手的話,他鐵定會吃大虧的,要是他把這幫手下丟光了的話,那麼回去之後這腦袋就不用想再要了,所以他第一個反應就是先保住他的手下實力,讓那些澤州方面組織起來的鄉勇先在前面頂一下再說。

所以他立即下令官軍後撤整隊,讓鄉勇朝前列陣迎敵,美其名曰爲他的主力爭取時間。

命令一下,他手下的官軍便立即忙不迭的後撤,但是鄉勇之中的人卻是一片譁然,立即便破口大罵了起來,誰都不是瞎子,誰都看出來對面這夥賊人不是好惹的,他們官軍不但不先上去頂住他們,倒是讓他們這些鄉勇上前頂住,這事兒哪兒說的通呢?於是不少鄉勇都立即大罵着表示不願意到前面送死。

而負責率領鄉勇的是澤州的一個巡檢,他一聽牛泰要讓鄉勇頂到前面,於是也不幹了,立即便找牛泰理論。

牛泰看到鄉勇那邊不少人似乎想要抗令,當即叫道:“邵巡檢,此乃是兩軍陣前,我之所以這麼做,是要爭取時間,至於你依令行事就好了!你還是速速下去督促鄉勇們列陣爲好!休要在陣前違抗軍令!否則的話王大人也在這裡,我認識你,我的刀可不認識你!

再有給我傳令下去,如有誰敢不遵的話,休要怪我軍法無情!來人呀!令刀斧手上前督陣,誰要是敢不尊號令擅自脫逃者,立殺無赦!”

這個姓邵的巡檢氣的臉都是青的,但是這會兒這兒是他姓牛的說了算,他一個小小的巡檢,豈能違抗他的命令呀!如果他不遵命行事的話,這一仗只要一敗,這姓牛的就會把罪責推到他的身上,以他小小的一個巡檢,即便是生九顆腦袋也不夠朝廷砍的呀!看牛泰心意已決,他也不敢再多說什麼了,而且眼看着幾個牛泰的親兵虎視眈眈的看着他,手都按在腰間的刀柄上,似乎只要他再敢說個不字,就要上來剁了他一般。

這個邵巡檢只得咬牙退了下去,一邊走一邊破口大罵,招呼手下的鄉勇們朝前列陣,一邊將牛泰的話原封不動的傳了下去,緊接着一隊二百餘人的官軍便堵在了他們的後面,一個個拉出了明晃晃的腰刀,驅趕着這些鄉勇們朝前列陣禦敵。

鄉勇們之中有幾個刺頭,破口大罵着就是不肯朝前上,結果這幫督戰隊也不跟他們廢話,撲上去便亂刀將這幾個刺頭給斬翻在了地上,亂刃將其分屍於當場。

這一下鄉勇們害怕了,不敢在囂罵抗命了,於是只好被牛泰所派的督戰隊驅趕着在兩軍陣前列隊,等候迎戰直逼過來的這支刑天軍,牛泰這才趕緊安排自己的手下在鄉勇背後二百步之外列陣,做好迎戰賊軍的準備,不過考慮到鄉勇戰鬥力不強,可能會一個照面便被賊軍給衝散,所以他倒是大方了一把,將隨行帶來的幾門炮送至了陣前,以此來支援一下鄉勇,多少也安一點鄉勇的心,起碼可以讓他們多撐一會兒,消耗一些賊軍也成。

牛泰打的如意算盤可以說是相當不錯,他一眼便看出來了這支賊軍的不凡之處,心知今天遇上強敵了,如果他將自己手下排布在前面的話,以賊軍氣勢洶洶殺奔過來的架勢,他覺得假如對方保持陣型不亂的話,自己很難能率部擋住他們,一旦他擋不住這支賊軍進攻,那麼就別想指望鄉勇還會在後面幫他撐住了,到時候便會全軍潰敗。

於是他這纔會安排先讓鄉勇上前頂一陣,而他將主力放在鄉勇後面,這麼做好處不少,一是可以利用澤州的鄉勇消耗賊軍,二是可以利用自己手下的主力官兵作爲督戰隊,逼迫鄉兵作戰,再者就是他希望鄉兵在和這支賊軍交手之後,兩下最好能發生混戰,只要賊軍陣型一亂,即便是鄉勇們被打垮了,那麼他便也有率部亂中取勝的機會,所以在他眼中,澤州的鄉勇其實就是他麾下官軍的炮灰,是一種可以消耗的東西,死光了他也不會爲此擔責。

那個王監軍看不出牛泰這番安排的苦心,這會兒只剩下緊張了,於是趕緊找牛泰問他爲何要這麼佈置,僅憑鄉勇豈能擋得住如此精悍的賊軍。

牛泰於是趕忙向這個王監軍解釋了他這麼佈置的緣故,王太監不通軍事,聽罷之後覺得有理,於是連連點頭,便又跑到了更後面呆着,他也知道這會兒他再指手畫腳已經只有壞處沒有好處了,剩下的事情便交給這牛泰管好了。

第37章 劃分守地第71章 事有詭異第166章 吳三桂第16章 屎尿事件第185章 信心來源第153章 北返晉南第44章 頭疼之事第37章 震怒第104章 疑兵之計第31章 攻關受挫第83章 再敗第25章 難民潮第61章 決勝第44章 轉送民衆第73章 以殺立威第164章 強攻敵營2第27章 小事一樁第58章 石橋攻防戰8第205章 奇兵第114章 迎頭痛擊第22章 長槍直刺初顯威第10章 宿命?第86章 武裝遊行第84章 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44章 自殺式阻擊第213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第149章 羨慕第4章 北伐第136章 人選第161章 不識時務者第101章 兵敗如山倒第35章 等第131章 愧對家人第132章 脅迫投誠第169章 困坐愁城第47章 兩強之戰2第1章 重磅炸彈第233 登基.雙喜臨門第137章 驗收第115章 怎麼摟錢第85章 趙靈兒的意外抉擇第201章 拒絕受降第130章 重返南京第86章 武裝遊行第208章 再打廬州第11章 莫名其妙第69章 再戰再敗第20章 火力輸出第89章 疑竇第212章 再下兩城第55章 直撲中軍第9章 怒屠潰兵第21章 複合手雷第67章 步騎對陣2第65章 兩害相遇第112章 震服第73章 家宴?第90章 縮頭烏龜第189章 建奴的困境第30章 殿後而行第34章 隴州之戰1第205章 奇兵第55章 改進意見第91章 亂局之下第216章 天下第一城第186章 摘桃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書第7章 反中其計第114章 違紀第239章 十字路口第191章 虛實不定第200章 建奴入寇第9章 怒屠潰兵第36章 萬安王府第92章 出關決戰第5章 傳教士第119章 官道口決死戰2第166章 示弱第33章 英魂第165章 完勝第67章 慘烈屠殺第140章 紅石山2第166章 示弱第18章 後勤的麻煩第117章 盆滿鉢滿第15章 較量第38章 擴大戰果第88章 揮師汝陽第149章 濟生堂第51章 石橋攻防戰第43章 去意第127章 勸降不成第167章 游擊戰術第31章 血戰小漳河畔第23章 逼上梁山第116章 血色江水第34章 險勝第89章 三棱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