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都是被逼的

不是他皇太極沒有南下入主中原的想法,畢竟他清國剛剛建立,關外不過只有二十多萬的女真族人,即便是加上那些投降他們的漢人、朝鮮人、蒙古人,也不過一二百萬人,而大明則有千千萬人,想想就覺得有點嚇人,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他還是有點不敢想入主中原的事情。

但是這並不代表他一點都沒有想法,畢竟他們先祖女真人曾經建立過大金國,也曾經一支打到長江,和當時的南宋平分天下,而現如今的大明和當時的北宋相比,也強不到哪兒去,只是似乎這個崇禎的性格稍微要比宋徽宗、宋高宗他們強硬一點罷了,如果幹的好的話,過幾年他說不定還真的就有機會南下入主中原呢!

所以現在出了刑天軍這麼一支對他們建奴極度敵視的勢力,顯然對他來說,不是什麼好消息,這也是他在聽聞大明遣使到義州提出和他們議和之後,立即便答應了下來的原因,一是要通過這次議和,獲得一個法理上的和大明平起平坐的地位,另外一個趁機敲詐一下大明,把錦州這個大釘子先給拔掉再說,以後說不定很可能他再率部南下叩關而入的時候,少了錦州這個釘子,就少了許多後顧之憂了,再者趁機簽下和議,逼着大明以後年年效仿當年北宋對遼國、南宋對大金那樣,朝他關外輸送歲幣,這樣一來不用他們再辛苦冒險叩關南下,便可以輕鬆的獲取到大批的銀錢,這以後他們在關外的日子也就好過多了。

再有一點,也更說明了皇太極的陰險,在對待漢人方面,不管是大明的官軍,還是那支刑天軍,顯然都是他的敵人,現如今刑天軍的這個肖刑天,要和大明爭奪天下,大明朝廷裡面坐着的哪位,肯定是不答應的,也絕不會將他的天下拱手相送給那肖刑天的,而大明顯然現在是處於絕對的劣勢,被這肖刑天逼得已經是沒有了退路了,唯有調用陳駐在鬆錦和山海關以及宣大等地的邊軍入關去對付這支刑天軍,這才急拉拉的遣使來找他議和。

對於這個刑天軍,現在皇太極已經是引起了高度的警覺,在他看來,這個肖刑天同樣也是極度敵視他們建奴的一個人,而且此人善於練兵,手下掌控着一支可以直面和他們建奴軍相對抗的兵馬,甚至這支人馬在野戰之中,也照樣能打敗他們建奴軍,如此一來,肖刑天變成爲了一個對他們建奴非常具有威脅的人物。

如果他這個時候坐視大明就這麼被肖刑天掀翻的話,那麼有朝一日這個肖刑天問鼎天下之後,肯定會替而代之,繼續和他們建奴爲敵,那樣的話等到了那個時候,他們建奴恐怕日子就要不好過了!現在刑天軍僅僅擁有河南和少部分晉南這樣的地盤,便能編練出數萬精銳的兵馬,並在京輔可以和他們正面相抗,那麼以後等這肖刑天取得了中原天下,到時候還不知道能練出多少能打的兵馬呢?那樣的話他大清國僅以關外這麼一塊地方,和不到幾百萬治下的人數,去和肖刑天再爲敵,一個搞不好就可能會淪入到萬劫不復的境地之中,這剛剛建立的大清國,說不定在他手中,就直接終結了。

所以這會兒大明找他議和,可以說是正中他的下懷,大明既然要抽調北兵南下去對付這肖刑天的刑天軍,那麼對他來說可是一個非常划算的買賣,他們都是漢人,漢人打漢人,漢人殺漢人,殺的越多越好,不管誰最終打贏了誰,剩下的這個勝方,都恐怕會損失很大,到時候他完全可以趁機揮師南下,再對這個勝利者施以重擊,說不定一下就能攻取中原了!說不定最終還能一統天下呢!

可以說這纔是皇太極這一次這麼大方,一口便答應下來,大明可以暫緩一下,給他們輸送的歲幣,他要的就是大明皇帝趕緊抽調走這些關外的明軍,去對付那刑天軍去,到時候他一旦看準時機揮師南下的時候,大明留守關外的這些官軍兵力便不足以擋住他了,他完全可以以輕鬆將整個邊關都拿下來,趁勢揮師南下去經略天下了!

同時皇太極也從入關回來的韃子諸將那裡,得知了刑天軍的戰法,當聽聞刑天軍居然使用大批歷來被他們瞧不上眼的“鳥銃”,將他麾下的建奴軍打得無力還手,頗爲震驚,於是立即便對那些和刑天軍交過手的將領們詳細的瞭解了一番,多少弄清楚了一些刑天軍的作戰方式,一邊是感到驚訝,一邊令諸臣集思廣益趕緊想辦法予以剋制。

於是建奴的這些奴酋們便都琢磨了起來,後來范文程以及多爾袞等人都提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刑天軍不是以火器犀利厲害嗎?那麼他們也不是沒有鳥銃,要知道這些年來,他們在和大明邊軍交手之中,虜獲了相當多的大明的火器,同時也俘虜了不少大明的官兵,當然也又不少以孔有德、耿仲明之類的明軍將領爲代表的漢奸投降建奴,使之建奴軍中並不缺乏像鳥銃這樣的東西。

孔有德和耿仲明等明將降奴之後,不但帶來了不少麾下漢兵,同時最重要的還從登州擄了不少的善於鑄炮的工匠逃到了遼東,使得本來處於半原始人生產水平的韃子擁有了先進的鑄炮以及冶煉的能力,並且從此開始自行鑄造紅夷大炮,韃子在這一點上,倒是極爲重視,到了明末的時候,建奴軍的火藥質量和數量都已經可以正面和明軍相對抗,甚至於還壓制了明軍的火炮,特別是所鑄出來的重型紅夷大炮,在屢屢攻城戰之中,發揮出了極大的作用,往往可以集中炮火,將明軍鎮守的城池的城牆轟塌,進而攻下城池。

但是建奴以前對於鳥銃等單兵用的火器並不感冒,因爲在屢屢和明軍交手之中,明軍的火器並沒有發揮出太大的戰鬥力,而且表現的性能低下,從薩爾滸之戰中開始,明軍火器裝備數量就很多,可是卻還是屢屢被韃子軍擊敗,所以在韃子的眼中,這些明軍的火器也只有那些紅夷大炮厲害,其餘的基本上都是雞肋,所以滿人八旗之中,極少會裝備單兵使用的火器,他們相對來說,還是更崇尚刀槍劍戟這樣的冷兵器,和強弓硬弩以及騎兵的建設。

所以長期以來,像投降他們的漢兵並不受到太多的重視,更多的時候皆是驅趕他們充當炮灰使用,可是這一次當遇上了刑天軍之後,韃子們才突然間發現,其實這些以前在他們眼中不值一錢的火銃,一旦以刑天軍的方式應用的時候,還是相當可怕的,而他們大批驍勇無匹的勇士們,沒有死在對方的刀下,卻大批的被這麼毫無意義的被對方火銃遠遠的便打死在戰場上,這種死法實在是無法讓他們接受,甚至是感到屈辱,也讓他們感到刑天軍都是膽小鬼,打死他們這麼多勇士,使用的確實卑鄙的手段。

但是他們又不得不承認,刑天軍的這種戰法,確實對付他們很有效,強弓硬弩在刑天軍大量使用的鳥銃面前,已經失去了原來的威力,遠距離作戰他們不佔便宜,衝上去玩兒搏命拼殺,則更是悲催,只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勇士們被一批批的如同屠殺一般的打死,所以他們就必須要找到剋制刑天軍這種戰法的方法。

想來想去,多爾袞他們還是想到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使用他們類似的戰法,讓那些投降他們的明軍,同樣也使用和刑天軍“相同”的鳥銃,和他們正面交手,反正這些漢兵們死了也不心疼,有朝一日他們一旦再遇上刑天軍的時候,就讓漢兵們跟刑天軍死磕,然後他們滿洲八旗兵則再去對付那些刑天軍,這樣就會有把握將刑天軍擊敗了。

於是在多爾袞率部返回關外之後,孔有德和耿仲明這批大明降將們,突然間開始受到了重視,大批俘獲的明軍,以及投降他們的明軍兵將們被從包衣奴之中選出,另外還從滿洲八旗下面的漢人之中,二十人抽一丁,劃歸到了孔有德以及耿仲明他們的漢軍旗下當兵,大大的擴充了孔有德和耿仲明他們的漢軍兵力。

同時他們翻箱倒櫃的將這些年來繳獲自明軍手中的那些鳥銃、老式火銃、三眼銃,甚至於比較罕見的迅雷銃、五雷神機等火器都翻檢了出來,並且加大火藥產量,裝備到了漢軍之中,同時找一些和刑天軍交過手的人,將刑天軍的戰法告知孔有德和耿仲明他們這些降清漢將,於是孔有德和耿仲明這些自詡爲火器專家的漢奸們,便馬上照貓畫虎的開始搞出一套有點像刑天軍的戰法,開始對手下這些漢軍們進行起了操練,一起有朝一日,他們去對付那支這次讓多爾袞等清軍吃了悶虧的刑天軍。

當然皇太極這一次這麼爽快的答應和大明議和,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這個原因還是和刑天軍分不開關係。

(今日鳴謝辣死神、feng41501二位弟兄的打賞!)

第7章 捨命救主第47章 爾虞我詐第142章 瘸腿士子第91章 少年營第59章 火藥困局第71章 拋車第13章 謀主第11章 莫名其妙第110章 深層考慮第224章 勢如破竹第165章 冒險第一百八十七八 破洛陽第157章 撞破情愫第140章 殺雞儆猴2第15章 巡視第126章 老友來朝第174章 好消息第107章 秉筆太監第178章 內閣第79章 進展神速第63章 城門2第76章 僱傭關係第73章 生擒第107章 秉筆太監第97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85章 力戰第103章 無奈的放棄1第196章 闖王求援第105章 活刮之祭第167章 兵站第44章 兩強相遇第155章 崇禎那本難唸的經書第33章 危局第25章 脅迫入夥第130章 遇阻第130章 雄兵攻城第183章 皇帝乞討第145章 明清和議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24章 迷情夜2第7章 大戰四起第138章 南方戰前準備第116章 血色江水第1章 民政之議第174章 西方造船師第51章 中路軍第83章 無奈就範第238章 大龍國旗第93章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第137章 連下兩城第132章 屋檐之下唯有低頭第61章 擒賊擒王第204章 首戰第129章 擴張行動第164章 強攻敵營2第48章 調戲第207章 克復臺灣第120章 官道口決死戰3第74章 投名狀第184章 丁督師的反撲第139章 鐵範鑄炮第66章 步騎對陣1第187章 向南第46章 檢驗第52章 兩強之戰8第32章 巨寇一斗谷第42章 極其無恥第211章 乘勝追擊第83章 無奈就範第80章 圍城打援第208章 酣戰第15章 螳螂捕蟬第30章 殿後而行第51章 石橋攻防戰第125章 登門道謝第166章 吳三桂第131章 借頭示威第197章 一拖再拖第76章 受降第65章 通州第115章 山外之亂第147章 山西戰局第205章 奇兵第73章 生擒第208章 再打廬州第100章 山海關之役6第142章 窮酸秀才第107章 臥式鑽牀第237章 大閱兵5第211章 乘勝追擊第52章 石橋攻防戰2第87章 有根有據第32章 暗箭1第181章 夜訪第174章 圍點打援第183章 皇帝乞討第36章 萬安王府第170章 阻援第129章 填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