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十字路口

肖天健攻下南直隸之後,天下人其實很快便都知道了肖天健即將立國登基稱皇的消息,可是對於這件事,不管是誰,都無可奈何,因爲刑天軍的實力在哪兒放着,現如今的刑天軍已經成了一個龐然大物,已然不可撼動。

大明朝廷上下,不管是崇禎皇帝還是那些大臣們,除了怒罵肖天健是一個逆賊之外,只能背地裡唉聲嘆氣,到了這會兒,明思宗朱由檢,也就是崇禎皇帝的政令,已經無法通令全國了,雖說時下尚有陝西部分地區、四川、雲南、貴州、兩廣、江西以及福建部分地區還名義上在朝廷的管轄之下,但是中間卻橫亙了一個肖天健建立起來的龐大勢力,使得大明皇權在這個時候,對這些區域基本上失去了管理的能力,崇禎即便是想要下旨到這些地方去,也要派人穿過肖天健控制的區域,才能抵達,可是途中往往會被大中國的軍方給抓住,使得他的聖旨很難發到京輔、山東、宣大之外的地方,所以雖然明知肖天健要在南京城登基稱皇,可是崇禎卻對此是毫無辦法可言,只能眼睜睜的坐等肖天健完成他的登基,成爲一個可以和他平起平坐的皇帝。

到了這會兒,以大明朝廷的實力,已經根本無力再對刑天軍發動任何有效的攻勢了,因爲南直隸的丟失,使得大明王朝已經失去了最爲重要的財政和糧食的來源,往日間繁忙的運河,在揚州等地被刑天軍攻佔之後,從南直隸和浙江等地朝京師方向發送物資的漕船全部都停止了下來,大批漕船的船民和漕船要麼被刑天軍控制,要麼就主動投降刑天軍轉而開始向肖天健效力。

如此一來,北方一帶不管是財政還是糧食,都開始出現巨大的缺口,要知道大明王朝在朱棣遷都北京之後,財政和糧食的耗度南直隸和浙江就佔了六成左右,現如今漕運被刑天軍斷絕,可想而知大明朝廷立即便陷入到了巨大的恐慌之中。

京師之中自從南直隸開戰之後,便接到的漕船越來越少,後來到了崇禎十三年十月之後,更是漕船斷絕,僅能從德州、徐州、淮安、臨清等漕糧倉庫之中將一些陳糧調運到京師之中使用,一時間北方到了年底的時候,便出現了大面積的糧荒,當官的、勳貴們有錢,便拿錢搶購糧食儲存起來,但是老百姓也沒有多少糧食,京輔之地和山東又連遭建奴入寇,整個北方殘破不堪,百姓人口也大減,大批百姓不是南逃就是被建奴擄爲奴隸押赴到了關外,許多地方出現了數十里無人煙的情況,想要徵糧也沒地方爭去。

缺糧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北方的官軍這個時候還有不少,這十幾萬官軍也要吃飯,朝廷撥不下來,他們便自行去搶,老百姓的日子便更苦了許多,大明官軍的纔不管老百姓有沒有飯吃的事情,他們總之是要先吃飽肚子的,所以搶起老百姓的時候,比起建奴還要厲害一些,可以說爲了找糧食,他們對能夠得着的地方,都採取了刮地皮式的搜掠,北方到了崇禎十三年底的時候,可以說再一次出現了餓殍遍地的情況。

大批百姓實在是沒法活了,乾脆棄了田地和家園,紛紛南下逃往了刑天軍控制的區域,一時間有幾十萬甚至可以說是超過百萬民衆,從朝廷控制區之內,紛紛逃入到了刑天軍的轄地之中。

這麼一來對於新成立的大中國來說,也構成了很大的壓力,大中國各地的官員們都不得不想盡辦法來安置這些流民,以防他們轉眼之間因爲沒飯吃,便成爲了流寇,這樣的話對刑天軍前些年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統治也造成巨大的破壞。

在肖天健建國之前,肖天健和諸臣便已經預料到了這種情況的出現,剛剛成立起來的各部都爲這件事忙的是不可開交,不得不從剛剛佔領的地盤上抑或是買抑或是從一些大戶人家強徵的方式,徵調糧食朝着各地轉運,來緩解這種流民涌入造成的壓力。

肖天健在登基之後,沒有得到半點喘息的機會,便開始召集諸臣商議下一步的行動計劃,這個時候朝中又一次出現了意見的分歧。

以李信爲主的軍方認爲這個時候是他們經略南方的最佳時機,趁着朝廷政令不通,南方各地的官員和官軍們都在各自爲戰,根本無法得到有效的統一調動,趁此機會他們可以將主力用在南方,儘速攻下江西、浙江全境,爭取用一年的時間將福建、兩廣以及雲南四川等地都打下來,這樣的話,北方的大明王朝也就自行垮掉了。

但是以李進德和付德明等文臣爲主的一派則力主現在最好是速速北上,直接揮師將北面的京輔、山東拿下來,這樣一來可以儘快的恢復漕運,朝北方運送糧食,儘可能的將北方百姓穩定在原來的土地上,否則的話,等經略完了南方,北方的百姓要麼餓死完了,要麼就都逃離了他們的土地,今後即便是北上攻下京師,到時候也要耗費巨大的財力物力來重新朝北方移民,正因爲如此,倒不如現在先儘快穩定北方,將大明王朝覆滅掉,南方到時候慢一點收拾也不晚。

這兩派的爭論肖天健自然也參與其中,不過現如今他已經是皇帝了,也不能太過武斷,這樣的爭論他有必要聽一下,然後再做決斷。

在打四川上,肖天健和諸臣之間都沒有意見,畢竟四川乃是一個極爲富庶之地,現如今闖賊李自成也在覬覦四川,一旦要是讓闖賊李自成捷足先登的話,四川必將生靈塗炭,今後即便是重奪過來,恐怕也已經是殘破不堪,想要恢復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所以諸臣的意見都達成了一致,就是四川必須要儘快攻取下來,最起碼要先奪佔四川北部一帶,堵住李自成南下四川。

在這一點上,其實肖天健早有安排,在他剛剛打下南京城之後,便將羅汝才和李栓柱所部都調回了湖廣到荊州一帶整兵,準備兵發四川,這幾個月下來,李栓柱已經率部開始沿着長江攻向了四川,現如今已經在年前攻至了夔州,擊敗了鎮守夔州的一支明軍,取得了一個攻入四川的橋頭堡,年後大中國立國之後,李栓柱便開始調集更多的湖廣一帶的兵力,兵發四川,至於什麼時候能取下四川,就看李栓柱的本事了。

所以在攻打四川這件事上肖天健並沒有太多去考慮這個問題,他相信有李栓柱和羅汝才,四川拿下來只是遲早的事情罷了。

肖天健其實近些年來,屢次都遇上該如何抉擇南下或者北上的事情,對於歷史的瞭解,促使他一次又一次的做出了正確的決定,這纔沒有冒然便率軍北上,並且成功的打下了南直隸和湖廣這些地盤。

現如今他也很想按照李信這幫參謀的意見,先南下將南方各地蕩平之後,然後再毫不費力的北上,把像是熟透的果子一般的北方京師之地拿下來,那樣的話,卻是似乎相當穩妥,但是他卻想到了一點,那就是他想這麼做,卻不知道建奴會不會給他這樣的時間,讓他先將南方諸省給拿下來。

畢竟皇太極那個奴酋不是人頭豬腦的東西,包括許多他手下的建奴,其實早就都對關內大好中原覬覦已久,他們能坐視他肖天健就這麼輕輕鬆鬆的將整個大明王朝給掀翻之後,然後再揮師去對付他們嗎?

李信他們只考慮到了大明的時局,卻忘記了將建奴這一個不確定因素考慮在內,暫時關外尚未傳回確切的消息,說明這陣子建奴在做什麼打算,所以在暫不能判斷出建奴的動向之前,這就如同又處於一個十字路口,該選擇何去何從了!這也是肖天健在登基之後,沒有立即作出繼續南下或者是北上決定的原因之一。

第198章 比拼腳力第40章 告慰苦主第88章 何去何從第86章 老農第32章 醋意第78章 望遠鏡和燧發槍第116章 監軍太監第93章 偵查第6章 靳夫子第141章 血腥善後第45章 靜觀其變第216章 暗戰第179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28章 撤退第36章 去留自便第225章 班底第120章 如山推進第67章 紛雜局勢第200章 建奴入寇第12章 夜襲2第170章 阻援第174章 大炮上刺刀第180章 招安風波第54章 兩強之戰10第130章 初戰第99章 決戰之地第158章 窮追敗寇第80章 憶苦思甜第70章 中套第208章 西班牙人的擔憂第38章 留髮不留頭第67章 崇禎困局第65章 求戰第141章 中華之危第147章 實兵對抗第138章 試炮第47章 盧象升的無奈第5章 口水戰第242章 意在燕雲第101章 以身涉險第8章 僥倖成功第144章 大考第53章 石橋攻防戰3第81章 進來容易出去難第44章 兩強相遇第235章 大閱兵2第146章 有話要說第168章 中計現身第52章 石橋攻防戰2第79章 依舊不休第195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八十七八 破洛陽第207章 克復臺灣第128章 兩個小朝廷第121章 內訌第44章 自殺式阻擊第109章 紙殼彈藥第145章 投靠者第79章 奴酋授首第84章 城破第93章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第76章 僱傭關係第92章 出關決戰第67章 崇禎困局第168章 先捏軟柿子第146章 有話要說第115章 水軍譁變第146章 有話要說第51章 中路軍第20章 絕地第93章 潰逃第196章 只有死韃子纔是好韃子第6章 交易第103章 慶捷第1章 重磅炸彈第17章 共同的敵人第72章 煩惱第122章 堅堡第57章 石橋攻防戰7第149章 羨慕第92章 炮襲第237章 大閱兵4第52章 危局第88章 困局第69章 堵路第40章 收心第22章 直面交鋒第118章 遺詔第143章 挽留第179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148章 再探盧象升第51章 攜美出巡第89章 三棱刺第227章 大中國第92章 雙胞小蘿莉第201章 虎大威之敗第116章 官道口兵堡第39章 勾結第49章 官軍阻路第104章 疑兵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