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路難

“你可知道你今日做的事情多麼危險?”

“我是在執行教宗陛下的諭令,有什麼危險?而且您和兩位大主教不是趕過來了嗎?”

桉琳心想這孩子在青矅十三司清修多年,不問世事,果然還是這般天真。

“離宮六殿落匙三年,看似靜守,其實一直都在承受着極大的壓力。”

她斂了笑容,看着安華平靜而認真地說道:“道尊終究是國教聖人,現如今更是當世第一人,國教裡有越來越多人願意追隨他的腳步,就算教宗大人回到京都,也不見得能夠掌握局面。”

“國教只有一位教宗。”

安華看着她認真地說道:“姑母,您會一直支持陛下的,對吧?”

“三年前教宗陛下回歸星海的時候,我與茅秋雨等人都是領了遺誥的,自然會護持到底,只是……”桉琳的視線穿過神輦前壁,應該是落在前方那座神輦上,說道:“道尊終究是教宗大人的老師,我不知道別人是怎麼想的。”

安華很認真地想了想,覺得這件事情不需要去想,因爲對她來說,教宗陛下就是唯一的神聖。

……

……

凌海之王與白石道人同坐在一座神輦上。

兩位國教巨頭的視線始終沒有相遇過,很平靜,甚至顯得有些冷漠。

窗外傳來的歡呼聲、頌聖聲以及磕頭的聲音,都沒能讓他們的眼神有絲毫波動。

直到寒冽的風捲起一片枯黃的落葉,擊打在窗櫺上,白石道人的神情才稍微鬆動了些。

“看來這三年時間,陛下在世間雲遊,也不見得是在浪費時間,手段倒是老辣了很多。”

他依然沒有轉頭去看凌海之王,聲音平直的彷彿一個死人。

“我身爲文華殿大主教,居然直到昨夜才知道全部的事由,陛下連你我都能瞞得如此好,真是令人佩服。”

陳長生與離宮之間自然有聯繫方法,不然三位國教巨頭不可能帶着兩千國教騎兵這麼快便以雷霆之勢來到松山軍府。問題在於,白石道人並不知道這種聯繫方法,而在他看來,凌海之王應該和自己一樣也不知道纔對。

所有人都清楚,當年凌海之王與陳長生及國教學院之間的關係非常糟糕。

如果不是陳長生,他很可能便是當今的教宗。

白石道人的這兩句話可以說是感慨,是對教宗陛下智慧的讚美,但也可以理解爲挑拔。

凌海之王的臉上依然沒有任何表情,就像絕大多數時候的他一樣。

Wωω ▪тт kǎn ▪¢〇 就在第二片枯黃落葉擊打在窗櫺上的時候,他終於開口說話了,但卻不是回答白石道人的感慨。

“爲什麼唐家的人始終沒有出現?”

這個轉折很突然,很生硬,所以聽着有些寒意。

白石道人微微皺眉,說道:“我不知道。”

凌海之王的視線離開了窗外,轉身望向白石道人。

他轉頭的動作很慢,就像一個木偶,甚至隱隱能夠聽到頸椎磨擦的聲音,又像是一把劍正在緩緩抽出劍鞘。

“牧酒詩被逐出離宮之前,我都不認爲她算是我們國教中人,所以我一直是我們當中最小的那個。我的時間還很多,我可以等,你不要說陳長生比我更年輕這種廢話,也不要擺着這張死人臉冒充無俗無念。“

凌海之王盯着白石道人的眼睛說道:”雖然我從來都不喜歡我們這位教宗陛下,但如果他連着兩次遇刺,我會比現在憤怒無數倍,因爲這是對離宮的挑釁,對我的羞辱,而我真正憤怒起來的時候,你應該很清楚我會怎麼做。”

說完這段話,他再次轉頭望向窗外,彷彿什麼都沒有做過,也沒有說過。

……

……

國教的車輦在松山鎮沒有停留太久。

因爲朝廷欽差中山王以及那些大人物們沒有用多長時間,便商議出了結果,答應了離宮提出的條件。

前七裡溪遊騎主將陳酬,成爲了新一任的松山軍府神將。

這個消息震驚了松山鎮裡的人們,尤其是那些知道陳酬履歷以及他被貶斥過往的軍官們。

至於這件事情的緣由,則是震驚了更多地方的人們,比如擁藍關擁雪關潯陽城直至京都洛陽。

原來消失了三年時間的教宗陛下原來一直在北方的戰場上,他一直沒有忘記正在與魔族軍隊浴血戰鬥的人族士兵們,他不惜耗損壽元以真血煉製硃砂丹救人無數,然後他在雪嶺裡遇到了一場刺殺。

沉默了三年的離宮,忽然發出了自己的聲音,藉着此事極其強硬地拿下了松山軍府的位置,這又意味着什麼?

被放逐的教宗似乎將要重新出現在世人的眼前,那麼他是不是要回京都了?

……

……

松山鎮後到處都是高山,山間有無數山道,山道轉折處往往會修一些簡陋的亭子或者說草屋。

在南方繁華人間,這些草屋或者亭子應該被稱爲離亭或離舍,用來延長分離的時間,感受更多別離的悲傷。

在這裡,這些亭子或草屋只是用來避雨或者暫歇所用。

在戰場上隨時都可能天人永隔,生死別離,活着的別離很難讓人們產生太多悽苦的情緒。

羅布用兩根手指拎着小酒壺,看着山下被霧氣籠罩的松山鎮,沉默着,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陳長生和南客站在他的身邊,順着他的視線望去,發現那裡什麼都沒有。

從阪崖馬場離開,來到這裡,按照事先說好的,便到了分別的時刻。

山道在這裡分成了三條,往南往北往西。

往北便是下山,去往松山鎮,如果再往北便會到了荒野雪原,隨時可能看到魔族狼騎的身影。

往南則是翻山而過,再穿過那片綿延千里的草甸,便會抵達潯陽城。

往西是繞山而行,渡過四丫河再翻過數座小山,兩天時間便應該能看到漢秋城的輪廓。

漢秋城再往南,便是汶水。

陳長生要去的地方便是汶水。

羅布則是要去松山鎮,交割軍印,就此歸去。

在北方雪原裡戰鬥了近五年時間,不知道他會不會覺得有些不捨。

……

……

(微信答疑今天就會在公衆號放出來啦,因爲問題太多,所有加一起超過了萬字,所以分成幾部分放,今天是第一部分。)

第一百四十一章 神隱之路第十九章 秋山啊……第二十四章 離宮的人事安排第二章 拜見教宗大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赤足的少年,堅決的少女第五十六章 你不想試試嗎?第六十五章 一座山,觀一人第九十九章 小酒館裡見故人第四十五章 有跡可循的爪影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信舟來信第十二章 所思第六十五章 風雪裡走來的黑衣少女第一百零四章 萬劍大河見秋山第三十五章 他在花中央第三十二章 初雪落第二百四十七章 逆流而……(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父與子(上)第八十一章 離山的山門(上)第七十一章 楓林閣第二十八章 翻牆遇見黑袍第八章 一顆石頭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的同道者第二百七十五章鳳鳴第三十章 蘇離的信(一)第四十二章 笑聲第八十九章 霧重時,殺人無聲第三十八章 今年夏天,就看國教學院第四章 一道旨意第三十七章 首殺的目十標第二百五十七章 你挑着擔,我提着鍋的夫婦第九十八章 燃燒吧,我的劍(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血的沼澤第四十七章 山海劍第二百零九章 劃破天空的兩道火線第一百四十章 看不到的對戰第二十二章 傾傘如故否?第七十二章 第四個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那就這樣吧第七十五章 關於陳生生的一切第八十五章 蘇離的眼光(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握手第六十章 推殿而入第八十七章 亡我焉支山第一百零七章 我要離去的意思(上)第二十九章 再臨絕境,兩個小朋友第三十九章鐵刀的渴望(下)第一百零九章 曲終,刀現第一百三十三章 比聲音更快的刀第八十章 奇貨第一百二十五章 紅妝第十八章 風雪裡,接過你的傘第一百三十一章 最後交卷的兩個人第九十五章 不知何來的琴音第五十六章 真正的傳承第三十六章 一起面對第一百一十五章 生來有病第五十九章 白鶴搬救兵第五十章 地獄(上)第二十四章 思無邪第五十三章 劍從口出(二)第六十九章 一劍萬里第一百三十七章 星垂平野闊第四十三章 歸來(上)第八十四章 三息之間第三十二章 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事情第九十章 蔥州第五十六章 開卷有錢第五十一章 有些亂第一百二十六章 異變第七十四章 怒吼的亂山第七十七章 一切並非虛妄第十二章 讓人無話可說的朋友(第二十九章 來都來了的世家主第一百四十九章 汶水裡的萬片金葉第八十三章 夜車第二百二十三章 薄冊動人心第一百八十章 別樣紅之死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燃雪原第二十一章 車往何處去?第一章 生死之間回京都第二百三十章 衆妙之門第九十八章 沉重而絕望的呼吸第一百六十三章 劍域第一百七十四章 閉眼之際見湖山第五十三章 劍從口出(二)第三章 歸府,卻想着十一條街外第四十五章 在天書陵裡的約會第一百零六章 過神道第十四章 青春逼人綻光明第二十六章 少年與光陰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日看盡前陵碑第六章 七日之約第一百八十七章 開園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簡單故事第二十七章 我以我血薦姑娘第二十五章 都到了第十九章 亂彈琴第一百一十二章 簡單故事第四章 狠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