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婚禮

崔婉清自打在瞭然大師那裡,和齊玄輝有過第一次小聚後,再往後,就來了個一發不可收拾。

基本上是雷打不動,初一,十五,必去大成天寺上香。

因着崔婉清是個虔誠的信女,在瞭然大師的藏經閣秘密約會,總是讓她覺得心裡十分的不安,覺得對諸位菩薩大不敬。

齊玄輝一尋思,乾脆就在大成天寺的後山,尋了個僻靜之所,買下了一所不大不小的莊院。

這樣一來,崔婉清每次先到大成天寺,給佛祖上香,接下來再去了然大師的竹樓。

在裡面兜個圈子,便帶着新來的金鈴姐妹,從後面的小路走去後山,那裡自有齊玄輝的心腹,來接她們主僕去新買的山莊。

這樣一來,他們倆既有了相見的機會,解了相思之苦,也避開了寺院之地,免得對菩薩不敬。

崔婉清心情輕鬆之下,兩個人的相處,也越發的和順了。

齊玄輝心裡愛她愛的如珠似寶,對她的喜好沒有一樣不上心的,這次特地尋來幾本,今年流行的花樣,衣裳款式的畫本子。

下次就是頂尖的茶葉,再下次又是剛出的新款首飾,就連江南那邊的遊記,都尋了一小箱。

配着一本江南的地圖,一同送給崔婉清,就是好讓她對江南有個大致的瞭解。

過去了也好知道,什麼地界有什麼出名的景色,又有什麼別具盛名的特產,或是頂頂美味的特色小吃。

崔婉清自覺,這是她兩世以來,最歡喜安樂的日子了。身邊的一切事情,都是那麼的美滿順遂。

往往是纔剛過了初一,就會在歸途上,幻想起十五那日,齊玄輝又會帶給她什麼驚喜了。

自然也少不了的,會想到兩人耳鬢廝磨的曖昧時刻,總是不自覺的會紅了面頰。點亮了雙眸。

好在她現在出門。都帶着經崔長健宛轉送到身邊的,金鈴,銀鈴姐妹倆。

這倆人對她和齊玄輝的事情。心知肚明,倒是不用防範什麼。

再加上稍微猜出來點玄機的鶯巧,和對她本就千依百順的方媽媽,這人手也就儘夠了。

對於以前不管做什麼和齊玄輝有關的事情。都要小心翼翼避開人的崔婉清來說,簡直是前所未有的輕鬆。

她的心裡越是甜蜜歡喜。就越是感激幫他們周旋,擔名聲的瞭然大師,若不是用大師當藉口,她和齊玄輝的見面。肯定不會這樣順利的。

所以說,瞭然這個大和尚,真的和別的大和尚都不一樣。他不但看得遠,想的也非常透徹。

不但不覺得這兩個小兒女。是傷風敗俗,反而覺得這對少男少女,都很合他的眼緣,巴不得有情人終成眷屬。

因此上很有些樂見其成的意思,私下還曾經打趣過齊玄輝,問他打算什麼時候,去崔家提親?

看着是說閒話,其實卻是維護崔婉清這個小姑娘,他是在提醒齊玄輝,不要始亂終棄纔是。

齊玄輝多機靈的人?

當下就開誠佈公,把給崔長健說的肺腑之言,照本宣科的跟大師講述了一遍。

聽的瞭然大師是頻頻點頭,看着齊玄輝的眼神,不禁又添了幾分讚賞。

很是滿意的言道:“按理來說,大和尚乃是佛門衆人,應該避開紅塵事纔對。”

“可是清兒這個小丫頭,大和尚很是喜歡,你這個良王爺,也很對大和尚的脾氣。”

“佛祖也有成人之美嘛,大和尚也願意看着你們倆喜結連理。”

“你剛纔所顧慮的,也都是人之常情,清丫頭的確是太小了點,先讓她長兩年再說,也是對她的愛護。”

“兩年後,若是崔家的門楣,還是略有不足,那麼等小丫頭及笄時,我便請方丈師兄,親自送上蓮花如意檀香木簪,爲她行及笄禮時用吧。”

齊玄輝聞言大喜,趕緊作揖謝過。

要知道,這蓮花如意檀香木簪,可是京城貴女及笄時,夢寐以求的好物件。

只不過,數量可不多,每年能爲自家小姐求到的人家,絕不超過五家之數。

而這些能求到蓮花如意檀香木簪的小姐們,沒有一位不是賢良和順,知書達理的名門貴女。

幾十年來,還沒有一位,簪着蓮花如意檀香木簪,行及笄禮的小姐,傳出什麼嫉妒跋扈,不孝父母公婆,與妯娌小姑不睦之類的惡名。

是以這蓮花如意檀香木簪,從另外一種意義上來說,就成了對京城貴女最大的肯定。

崔婉清若是能得上一枝,無疑是給她加重了手中的籌碼,這樣的好事情,齊玄輝怎能不喜出望外?

有了瞭然大師這句話,他原本就看好的前事,就又添了幾分光明。

在他心裡,崔婉清越是被人看重,他才越是歡喜的緊啊。

隨着時間一點一滴的前行,崔家的忙碌就更甚往昔。

首先是二月二十六那日,崔長健迎娶蔡可黛的這樁大喜事,本來理應是西府的事情,可是因着西府沒有當家主母,也只能是崔大夫人繼續一把抓下去了。

好在她已經兩府一起,管理了挺長時間,這底下的僕從,也都聽從她指揮,做起事來,算得上是得心應手。

因着蔡可黛要被迎娶到,西府最初的主院德寧院,那麼,崔婉瑩和崔婉瑜姐妹倆,就一起搬出來,被挪到了後院的文湘院。

接下來,整個德寧院裡裡外外,都被粉刷翻新的粲然一新,白牆紅窗,碧青色的石磚圍牆,看着就覺得賞心悅目。

院子裡到處都是新載的花草樹木,其中不乏名品。珍品,配着德寧院,本就生長了幾十年的那些個老樹,真可謂是花團錦簇,綠樹如蓋。

這個沉寂了十幾年的西府主院,在一番精心的收拾歸置下,終於煥發出了原有的光彩。變得生機盎然起來。

對於這個心愛孫子的婚事。崔老夫人是十分的上心,隔三岔五的的,就要帶着婆子。丫鬟,孫女們一起,來親自看一看進展。

後來還在崔婉雲的建議下,在小花廳附近的桃花林中。搭了一架漂亮的紅木雕花鞦韆,好讓蔡可黛將來可以坐在鞦韆架上。散心賞景。

宮裡的華昭儀因爲再有一個來月,就要臨產了,她心裡再着急,人也是出不來的。只能是讓初藍姑姑,來回的兩邊跑,居中傳話。

她現在心裡可穩得很。明白自己這一胎,不論男女。聖上都是要賞個妃位下來的。

所以最讓她上心的,無非是兩件事情,一件是怎麼確保腹中皇兒平安誕下,另一件就是自家兄長的婚事。

這第一件事情,崔婉華心中已經有了計較,反而是崔長健的事情,不能親力親爲,甚至不能親自看一眼,更讓她覺得掛懷。

隨着德寧院的翻新接近尾聲,還沒顧得上喘口氣,緩緩神的崔大夫人,就又在崔老夫人的吩咐下,開始給崔二老爺父女倆,打點南下的事情。

一時間,她們婆媳兩人是忙的團團轉,崔大夫人做慣了這些,該怎樣行事,還是按着章程來便是。

倒是崔大奶奶,這個原本不懂世事的長孫媳婦,隨着辦差的次數增多,拓寬了眼界,學會了管家理事。

迎來送往的多了,什麼樣的人都親自打過交道,原本糊里糊塗的腦子,大不同往昔,整個人的氣質爲此一變,看着很是大氣開朗。

一掃往日心裡只記掛夫君孩子,別的萬事都不上她心的狀態,已經很有些當家主母的氣勢了。

瞧着越來越能幹的兒媳婦,崔大夫人覺着辛苦付出,也算是有了回報,操持起西府的事情來,也不覺更有了勁頭。

崔婉清的清苑,自打傳出她要陪着父親南下的消息後,變得是熱鬧非常。

今日是大舅父送了箱籠來,明兒個又是孟家送了包袱來,收的禮太多,小庫房都堆不下。

只能是把後罩房又理出來三間,這纔算是有了安置東西的地界。

崔婉清的心裡有底,此去南邊,至少也得兩三年的時間耽擱,整理起東西來,不免便要考慮到‘長久’二字。

而江州那邊,已經在自家三舅父的幫助下,緊鄰着曹家的別苑,買好了給他們父女倆落腳的宅院。

聽說也是五進的大宅院,曹三老爺說了,這間宅子,是送給外甥女兒的陪嫁,所以崔家送去的銀票,原封未動的又被他給退了回來。

崔家這邊,素知曹三老爺的爲人,也沒敢多推辭,崔老夫人索性,就讓崔婉清大大方方的收下了。

這樣一來,有了寫在自己名下宅院的崔婉清,更是有了安家的心腸,再不敷衍了事,色色都是與方媽媽,石媽媽商量着,預備的齊整。

忙碌的日子過的是特別的快,很快就到了崔長健娶親的當天。

崔婉清天未亮就起身,在崔大夫人的吩咐下,領了陪客的差事,和家中的姐妹們一樣,各司其職,忙碌的陀螺一般。

本來以爲蔡家的豐厚陪嫁,就已經是夠讓人豔羨的了,誰知道讓人嫉妒羨慕的事情,還在後面。

德寧院裡,蔡可黛才送走崔長健去前院陪客,正想和一堆小姑子們說說話,加深一下感情。

就見芙蕖氣喘吁吁的進門,面上是壓不住的喜悅,請崔三奶奶和衆位小姐,往前面的善德院接皇太后懿旨。

原來是宮裡的慈元皇太后,居然大大的賞了崔家臉面,在這個大好日子裡,派了身邊的管事姑姑親臨。

蔡可黛本就是一身新娘子的大紅正妝,也無需再換什麼,趕緊在芙蕖的摻扶下,和嬌花般的崔家姐妹們一起,出了門往前院去接旨。

進了善德院的正廳,就見香案已經擺好,崔家有頭有臉的主子們,基本上都來全了。

崔家老夫人正笑容滿面的,陪着一位面白富態的姑姑說話,一見新孫媳婦兒到了,趕緊溫言請沈姑姑先宣旨。

就見這位孝慈宮的沈姑姑,面對跪拜過的崔府衆人,笑吟吟的口述了幾句皇太后的懿旨,自是恭賀新人百年好合,早生貴子的吉利話。

又賞賜了一對和田玉的細頸玉壺春瓶,一套紅寶石的大小八件頭面,四匹進上的綃紗尺頭,一套上等的文房清供。

崔家衆人領旨謝恩,崔老夫人少不了的奉上一個豐厚的紅包,態度無比和藹的,將沈姑姑送出了門。

崔老夫人得了這樣的彩頭,心中真是喜不自禁,回到正廳,瞧着蔡可黛越發覺得可心。

老人家拉着孫媳婦兒的手,笑道“好孩子,你倒是個有福的,沈姑姑剛纔說了,慈元皇太后最是個喜歡喜慶事兒的,讓祖母帶着你,一起去她宮裡謝恩呢。”

蔡可黛羞澀的點了點頭,很是不好意思的,低垂着一張美麗的芙蓉面,瞧着是份外的柔美。

崔老夫人不禁是憐意大起,扭臉便對崔長健言道:“健兒,以後可不許你和黛兒淘氣,你要是敢招惹她,祖母第一個不饒你!”

崔長健一身紅袍,更襯出了十分的俊美來,他聞言笑嘻嘻的湊了過來,笑道:“祖母,孫子謹記您的教導,半點不敢違背的,您就只管放心吧。”

滿屋子的人,不管心裡這會轉的是什麼樣的心思,面上都是笑的開心。

崔大夫人到底顧惜蔡可黛的身子,不過說了幾句話,便讓芙蕖親自送了她回德寧院休息。

背過人,少不了對身邊的崔大夫人言道:“老大家的,你也看到了,不過是乘着轎子來前院接個旨,那可憐孩子,就連鬢角都溼透了。”

“你是不知道,剛纔老身握着她的手,那小手涼冰冰的就不說了,還在打顫呢......”

“唉,真真是造孽啊,你也知道這丫頭,以前有多精神,現在被咱家帶累,竟成了如此景象。”

“你原本還說,等健兒成了親,就把西院的賬本子交給三奶奶,現在一看,還是先緩緩再說吧。”

崔大夫人剛纔一直跟在崔老夫人身邊,自然看的清清楚楚,知道蔡可黛不過是強撐罷了。

那孩子面上的妝容重,看不出來個好歹,但是一張口,就是一股子人蔘味,可見是口中含着參片提神,就怕萬一在接旨的時候暈倒,那可就鬧出大笑話了。

面對着這樣孱弱的侄兒媳婦,崔大夫人還真是不敢不管不顧的,就讓新媳婦兒接管家事,萬一把人累出個好歹,她真是擔不起這個名聲。

自是笑着應了自家婆婆,又體貼的說了些寬慰人心的話,哄着老夫人重又展了歡顏。

不一會,外院,內院的賓客,都知道慈元皇太后賞賜一對新人的事情了。

這下子,那些奉承的嘴臉,便越發的堆滿了十分。

不管是前院的崔大老爺,崔二老爺,還是後院的崔老夫人,崔大夫人,一時間耳邊都是奉承話不斷。

整個崔府,都盪漾在一片歡聲笑語,花團錦簇中,崔家三公子的婚禮,總算是歡歡喜喜的開始,又圓圓滿滿的落下了帷幕。()

ps:成親這麼喜慶的事情,各位大大看着高興,也打賞點子唄~~~~

第209章 打算第26章 監視第89章 格局第2章 傳遞第145章 鋪路第149章 議定第2章 傳遞第125章 準備第26章 打算第46章 拜帖第31章 回報第109章 美景第127章 死?活?第20章 拜訪第192章 聚首第61章 仇人第113章 滿意第192章 聚首第5章 不甘第25章 思緒第71章 賞罰第57章 擔心第59章 噩夢第17章 點心第185章 密鼓第9章 絕色第55章 兄弟第129章 初一第109章 晚宴第101章 詭異第90章 改變第120章 無顏第212章 吉日第128章 對陣第217章 往事第160章 買地第59章 往事第218章 見面第192章 聚首第141章 監視第15章 光彩第149章 傾訴第26章 監視第44章 修葺第47章 建議第77章 添火第121章 團年第62章 傷藥第38章 海船第159章 開戲第5章 猜想第48章 難全第93章 委屈第49章 教妹第148章 貪戀第86章 經年第95章 上墳第196章 客來第17章 帝心第53章 作怪第37章 兩面第75章 尋蹤第185章 密鼓第136章 疑心第6章 肥肉第8章 取捨第68章 喜悅第66章 弱點第151章 良機第二十五章第206章 出嫁第210章 怨念第6章 爭搶第85章 目的第99章 山路第116章 巧妙第17章 糾結第41章 謝禮第48章 做客第10章 登門第134章 囂張第46章 請求第49章 教妹第105章 激將第64章 表哥第54章 百姓第119章 隧道第8章 炫耀第98章 煎熬第130章 高枝第148章 保證第二十三章第132章 五家第33章 決定第24章 舅母第23章 鉅變第57章 交錯第76章 對比第25章 關竅第179章 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