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兩面

說是在意料之中,那是因爲齊玄禛所詢問的人,幾乎都能一眼看清其中的利弊,知道此事對於朝廷來說,利大於弊。

至於有人不贊成現在發動,那則是爲了求穩,而並非是覺得宣平侯此人對朝廷無害。

那爲什麼又說出乎意料之外呢?

這卻是因爲贊成現在就出手,和希望先讓新朝緩一緩神,再動手的建議之人,讓齊玄禛覺得意外。

先是寒寧先生,這個平日裡對齊玄輝最淡漠的人,在此事上的反映最爲贊同。

他甚至當場就請命,要跟着齊玄輝一起去江南,甘願爲輔,協助良王爺成事。

寒寧先生是言之鑿鑿的說道:“臣願隨良王南下,爲聖上,爲江山,爲萬民除此佔山猛虎,還江南諸州縣一個灼灼晴天!”

官面上的話說完了,他緊接着就壓低聲音,湊近齊玄禛添了一句話:“聖上不妨猜一猜,若是宣平侯被抄家查辦,他那堪比皇宮般豪奢的宣平侯府裡,能抄出來多少家當?”

齊玄禛被他這句話,說的心頭一跳,“果真是朕的心腹能臣,連打的主意都和主子的一樣......”

不禁失笑,隨即卻是擔憂的言道:“若是將宣平侯府抄沒,國庫內廷定會是完美的來上一個反轉。”

“至少三五年內,咱們的手裡是寬鬆的,先不用再爲銀子發愁了。”

“可是,朕實在不放心讓十三弟擔此風險,說句不好聽的,他雖不是朕的一母同胞,但也相差無幾。”

“爲了銀子。就推他出去犯險,也太過涼薄了些啊......”

寒寧先生撫須而笑,“聖上,可知玉不琢不成器?”

“您不能護着王爺一輩子,您真的擔心王爺安危,大可多派高手隨行,到時候再在港口暗暗的佈置一艘江船。”

“萬一出了紕漏。王爺也只需退到港口。即可乘船北反,受傷也許是難以避免,但是於性命卻可以無憂。”

寒寧先生乃是齊玄禛年少時。就開始儀仗之人,這位從來都是隻爲朝廷着想,有這般的決定,沒有任何的奇怪之處。

齊玄禛覺得奇怪的。乃是先生爲什麼會這樣主動的,想要陪着齊玄輝南下。“這倆人,平日裡相處的貌似不是很好啊??”

而另一位被齊玄輝拉到自己陣營的明安侯,卻是不贊成齊玄輝的主意,覺得這個時候。做這樣的舉措,實在太過魯莽了。

他也承認,江南的隱患不是一點半點。宣平侯的心也不是一般的黑,但是奈何新君才登基沒多久。各個方面都還需要磨合,調節。

這種時候,平穩過度纔是最重要的,完全沒有必要去招惹宣平侯。

此人在江南再霸道,可是他依舊是皇上您的臣子,大面上還得尊崇大靖朝的法律。

只要您將北邊治理的和諧安寧,將軍隊和朝政完全的掌握在手中。

一旦您有了自己的勢力,和只聽您號令的大軍,到時候要怎麼處置他,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

這位卻是先帝的看中之人,對政事的見解更有其獨特的一面。

明安侯所言全都是爲新朝着想,他的意見的確很是中肯,齊玄禛聽完,對他的感覺不覺有所改觀。

寒寧先生和明安侯兩人,就是兩種不同意見的代表人,雙方都是各執己見,都想要說服文華帝,按着自己的建議來。

其實,這件事到底該怎麼做,齊玄禛的心裡早就有決斷了。

他之所以會這樣徵詢心腹的意見,也是有着自己的考量在裡面的。

齊玄禛一方面是多聽取意見,將這個好的習慣繼續的延續下去,也免得自己以後,會養成獨斷專行的不好作風。

再就是想看一看,是不是齊玄輝所提出的策略,就會被所有人支持?

要知道,齊玄禛還是晉王爺的時候,倚重齊玄輝之處,就要比齊玄禮多上一些。

固然是因爲齊玄輝辦事靠譜,也因爲齊玄禛當時的處境不是很好,必須要最大限度的,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資源。

發展到後面,齊玄輝幾乎就成了一個聯絡的中心,他代表齊玄禛出面拉攏人。

再將這些歸附之人的意見,全部都轉達回來給齊玄禛知道,齊玄輝接觸的人,實在太多,太廣。

而且這個弟弟,貌似和誰都相處的挺不錯,就沒聽人說過他的不是。

現在塵埃落定,齊玄禛已然達成心願,成爲了大靖朝的皇帝陛下,他的立場在登上寶座的那一瞬,就有了很大的轉變,

以前他希望手下的人,都能齊心合力,擰成一股繩,也好幫他拉着這艘大船,逆水而上。

現在,他最擔心的,也恰恰就是這點,大臣們都擰成一股繩,正是帝王的最大顧忌。

不過以這次的測試結果來說,齊玄禛還是很滿意的,眼下看起來,這些能臣幹吏都有着自己的立場。

他們各人有着各人的想法,因着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做的決定也都各有不同。

並沒有以齊玄輝爲首,衆人隨後的兆頭,這一點,很是讓他鬆了口氣。

終於,在五日後,齊玄禛單獨喧了齊玄輝,到御書房覲見。

不但是準他所奏,而且還將寒寧先生,暫時借給他聽用,隨他同去江南。

這位對齊玄輝來說,真可謂是一把雙刃劍啊,若是用的好了,此行有寒寧先生相助,定會事半功倍,讓他省不少的心。

但若是任何一個細節處理的不當,被寒寧先生察出不對來,那麼,這柄被齊玄禛握在手裡的利刃,非先刺傷齊玄輝不可。

咱們的良王爺少見的不淡定,一時就沒繃住。很是驚訝的脫口問道:“啊,聖上您真捨得割愛?”

“寒寧先生乃是當世大才,您一向願意聽他的主張,臣弟此去江南,一年半載能回來,都是快的,聖上您能捨得麼?”

齊玄禛淡笑着讓他坐下說話。“當然捨不得。可是朕更加捨不得你,你此去江南,要經歷的可不是觀景遊玩。且有一番驚濤駭浪等着你呢。”

“朕把寒寧先生給你,起碼也多一個人可以商量,遇見事情他也能給你出個主意不是?”

“正是因爲想到有他在你身邊,你能平安回來的機率會大得多。所以朕才同意了寒寧先生的主動請命。”

“不過十三弟,朕要你記住。能將江南的官場捋順平整,固然很重要,但是你個人的安危更加重要。”

“朕會加派得用的侍衛給你,還會讓豐隆郡的兵馬大都督。隨時等候你的號令。”

“喏,這塊是朕的金牌令箭,有此令在手。江潤自然會聽命行事的。”

“至於侍衛麼,你一會就去左右衛營去挑選吧。只要是你看上的,只管帶走。”

齊玄輝瞧着手中沉甸甸,金燦燦的令箭,心裡百感交集啊,這玩意兒上輩子,他想了十幾年啊,臨到死都沒能拿到手。

可是現在,齊玄禛就這麼輕輕鬆鬆的,賜了給他,簡直是不費吹灰之力啊!

前世裡他要是有這東西在手,大靖朝肯定是得易主的,眼見着想得到,都生出執念的物件,此刻就在自己的手掌心裡。

齊玄輝心裡的這個滋味呦,嗨,別提了,簡直是打翻了雜貨鋪子,啥滋味都混在了一起,這刺激......

他不禁納悶的想到:“難道這就是完全的信任麼?”

齊玄禛看着齊玄輝眼圈都紅了,不由得“嘖”了聲,“唉,好了啊,你現在也是大人了,等你從江南凱旋歸來,皇兄親自給你行冠禮。”

“你的字,朕也親自給你想一個好的”

齊玄輝抖了抖脣角,顫着聲應到:“聖上如此信任,臣弟敢不肝腦塗地,以報皇恩乎?”

齊玄禛登時冷哼了聲,“胡說,真給你令箭是要你保命的!可不是要你奮不顧身的!”

“你可不要給朕做傻事,也不想想,你要是有個什麼,母后就算不跟着你一起去了,也得搭上半條命。”

“爲了母后,爲了你九哥,也......也爲了朕,你定要安全的回來纔是。”

齊玄輝從御書房出來的時候,腦子裡還是感動的一塌糊塗,兄弟情漲的他心裡滿滿當當,好不興奮。

不過等他下了三層二十七級白玉臺階,吹了吹外面自然涼爽的春風,發熱的頭腦漸漸的冷卻下來,一些剛纔沒有察覺的細微小節,也逐漸在他腦海裡泛起了波紋。

第一件,就是寒寧先生,齊玄禛派此人跟着他一起去江南,名面上看起來,的確如同剛纔所言,是派自己最得用的謀士,去給齊玄輝助威幫忙的。

但是你刨開表層,往深裡去看,這人乃是皇帝的死忠,當他面臨齊玄禛的最大利益時,恐怕會毫無顧忌的,用力在背後捅齊玄輝的冷刀子。

也許他的主子並沒有這個意思,可是,齊玄輝要是真的死在宣平侯的手裡,皇上下旨征討叛逆,那是天理所在,理直氣壯啊。

反正到那會,齊玄輝都死的透透得了,齊玄禛再震怒,就算是把寒寧先生給咔嚓了,又有什麼用呢?

反正齊玄輝以前世的經驗,可以肯定地說,這種事情,寒寧先生絕對做得出來,而且還會做的得心應手。

他是永難忘記,自己喝的那無色無味的慢行毒藥,正是出自寒寧先生之手!

有這麼個隨時可能會變臉的人跟在身邊,齊玄輝有種腹背臨敵的感覺。

另一件,特別給齊玄輝加派侍衛,也是個大問題,本來人選要是齊玄禛專門指派的,那麼這些人除了要保護齊玄輝的安全,勢必還要暗中監視他的一舉一動,秘密的向齊玄禛稟報。

這一切基本就擺在名面上,毋庸置疑,也不用猜測。

可現在齊玄禛准許齊玄輝自己挑選,看起來是無比的信任齊玄輝,浙派出的侍衛,真的只爲安全着想,不爲其他。

但是實際的情況卻有所出入,要知道,能在左右衛營供職的,不是世家子弟,就是官宦人家的後人,最不濟也是走武舉出來的。

這些人的家族,家人,全部都在皇上的手心裡攥着呢,你齊玄輝就算挑出來朵來,也是齊玄禛讓他開就開,讓他敗就敗!

而最打動的齊玄輝的金牌令箭,還不是聖上的一紙手諭,就能讓其變成一個無用的金塊麼?

想到這裡,齊玄輝的興奮,登時就蕩然無存。

“嗨,齊玄輝啊齊玄輝,你還真是貪心不足,想要的越來越多呢。”

“趕緊的,收拾起你的小兒女心思,該怎麼行事就怎麼行事。”

“只需要謹記,他先是皇上,接下來纔是兄長,再別沒事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了。”齊玄輝扳正了自己的心情,總算是沒有在岔路口上,越奔越遠。

他懷裡揣着齊玄禛親自遞來的令箭,還有調動侍衛的手諭,面上淡淡的,沒有什麼多餘的表情,瞧着和平常沒什麼差別。

不過只有齊玄輝自己才知道,他原本堅硬冷酷的心,已經因着某個人,變得柔軟,容易被感情所打動了。

這是好事還是壞事?齊玄輝不知道。

他只知道,既然已經選擇了將來要走的路,就要堅定不變的繼續走完全程纔可以!

齊玄禛給他的侍衛名額,是三十個,而且沒有限制官階,也就是說,只要齊玄輝高興,他甚至可以挑選孟大將軍!

當然齊玄輝不會這麼二愣子,他靠着記憶裡印象,挑選了二九個不同等級的侍衛。

這些人都是武藝高超,頭腦靈活,各有所長的傑出人才。

其中官階最高的,乃是楊君曜楊副都尉,而最低的,只是官階最低的九品禁軍侍衛黃春國。

別看這黃春國現在纔剛進左衛營,可是十幾年後,他憑藉着高超的武藝,救駕數次,一舉成爲大靖朝的又一位新貴將軍。

而齊玄輝這最後一個名額,卻是留給了孟家五公子,孟澤朗!

要說孟澤朗失了左手,是再也無緣成爲一名將士了。

可是因着孟家父子在軍中的聲望,再加上齊玄輝特意相助。

奉令給他調派侍衛的劉指揮同知衛,連個磕絆都沒打,就給孟澤朗補了個從三品的王府一等護衛,直接將人分派在了齊玄輝名下當差。

第146章 回京第45章 選禮第70章 姨娘第31章 算計第217章 往事第40章 新家第128章 幫手第42章 施善第47章 續絃第10章 登門第102章 別苑第175章 氣忿第30章 臨別第176章 出面第12章 人氣第39章 觸動第106章 山莊第95章 代價第104章 低調第172章 生枝第72章 計劃第114章 說明第192章 聚首第36章 牆角第120章 驚夢第135 佳作第107章 等待第118章 爭奪第93章 失望第104章 感動第41章 機鋒第31章 算計第11章 消息第22章 機會第43章 消息第119章 牽掛第53章 失態第65章 算計第65章 聽曲第77章 添火第21章 暗懲第24章 辦法第89章 格局第101章 錦扣第134章 囂張第164章 西府第145章 詭異第12章 見血第一百零八章第33章 路遇第1章 春雨第76章 禍事第124章 相認第170章 迷惑第186章 動手第98章 依靠第103章 花心第167章 妒婦第213 退讓第119章 隧道第50章 明說第125章 準備第67章 糊塗第4章 激動第39章 曹棠第160章 買地第101章 詭異第76章 頂上第162章 兄弟第2章 執念第107章 戴家第71章 賞罰第135章 怒火第33章 決定第169章 處置第145章 詭異第35章 毒瘤第118章 優劣第216章 身家第136章 疑心第71章 賞罰第122章 入夢第10章 繡經第146章 憤怒第38章 海船第42章 鄰居第49章 來訪第39章 曹棠第69章 利益第42章 故事第92章 生氣第3章 張狂第42章 鄰居第129章 迷途第59章 往事第22章 準備第165章 創新第103章 信任第131章 損失第23章 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