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原點

崔婉清笑着握了握崔老夫人的手,說道:“清兒不怕的,有您和大伯母陪着,孩兒有什麼可怕的呢?”

接着她卻是微微垂了頭,頗爲不好意思的說了句,“雖不怕,可心裡老覺着沒底,怪緊張的......”

崔老夫人聞言不禁是哈哈大笑,“這就對了!好孩子,你看看這屋裡的,你幾位嫂子,你大伯母,甚至連我這個老婆子在內,又有誰不是打這裡過來的?”

“你這會要是絲毫不在意,那才叫不正常呢,祖母告訴你,太后最是溫和端莊的了,不管是內命婦,還是我們這些外命婦,就沒有人說她不好的。”

“這些祖母現在告訴你,你怕還是內心忐忑,等會親眼看到就知道了,且放寬心。”

她說話的語調極爲柔和,瞧着崔婉清的眼神,也是慈愛又欣慰,而眼底深處隱藏着的那一抹小激動,更是讓崔婉清的心裡暖暖的。

縱然是這位嫡親的祖母,永遠把家族利益擺在第一位,可是,只要不和家族利益有衝突,她還是位挺好的長輩。

“清兒,你來看看,這是你給太后準備的禮物。”身着一品夫人誥命大妝,神采奕奕的崔大夫人,指着身邊兩個丫鬟端着的紅木雕花托盤,跟崔婉清仔細的交代着,“別的禮物都是呈單子即可,只這幾樣得是你親手做的。”

“因着咱們進宮覲見的時間太緊急,大伯母跟你祖母商議了下,便將你過年時孝敬她老人家的東西,拿出來應應急。”

這個崔婉清是曉得的,昨天芙蕖親自去了她的清苑,說老夫人說了,進宮孝敬太后她老人家的禮物,不用崔婉清操心,她們自會給準備妥當的。

原本正打算去小庫房的崔婉清,聽了芙蕖這話。自然是不會罔顧長輩的吩咐,既然崔老夫人如此重視,那麼就讓她親自經辦,也好安心。

這會一見大伯母招呼。崔婉清連忙站了起來,她心裡其實也挺好奇的,不知道祖母會準備些什麼金貴物件呢?

走到兩個丫鬟跟前,她先往左手邊的托盤看去,一張正紅牡丹暗紋的禮單。端端正正的擺放在那,默默的散發着淡淡的花香。

崔大夫人隨即擡手拿了起來,笑着遞給崔婉清,“你看看這個,都是你祖母的體己,全是好東西。”

崔婉清屈膝接過,打開一瞧,東西不算多,就四樣,分別是哥窯花觚一件。梅花凌寒粉彩茶具一套,白玉福壽雕一件,田黃凍石念珠一串。

她深知,別看禮單上寫的是簡簡單單,可是這四樣物件,那一樣都是有來歷的好東西。

只不過,這件哥窯花觚卻不大妥當,崔婉清知道,別看哥窯的瓷器在市面上極爲稀缺,可是因爲太后喜愛絢麗的色彩。所以這青色的哥窯她是一點都不待見。

這樣珍貴的東西,要是送了還不討好,未免太過可惜......

崔婉清在心裡略一斟酌,拿着單子走到崔老夫人跟前。附耳言道:“祖母,孫女兒偶然聽人說,太后她老人家歡喜靚麗的顏色,這哥窯色淡怕是不爲其所喜。”

“您看......”

崔老夫人聞言心中一凜,隨即便明白過來,自家孫女這個偶然所得。必定是良王暗地裡叮囑過幾句。

估計是怕崔婉清送的禮物,犯了太后的忌諱,讓她老人家不喜。

這樣看來,良王對自己這個孫女兒還真的是很不錯呢,崔老夫人心中歡喜,拍拍崔婉清的手,示意她安心。

“老大媳婦,我看這哥窯花觚不大妥當,把你昨兒個誇好的那件,官窯美人賞花的粉彩花觚換上吧。”

“那件的顏色絢麗,看着討人喜歡。”

崔大夫人一怔,昨兒個在小庫房她就覺着這件粉彩美人花觚漂亮,可是自家婆婆卻說顏色太亮,選了那件哥窯花觚,怎麼這會卻是又改了主意呢?

她狐疑的瞧了一眼崔婉清,轉身喚了心腹婆子和潘媽媽一起去小庫房換花觚,又讓人去重新寫張禮單出來。

崔婉清在她吩咐人的時候,已經在看右邊托盤中擱着的物件了,這裡面擺的,果然是她親手做給祖母的東西。

兩雙軟底繡花鞋,兩塊繡着蓮花和牡丹的帕子,並兩條鑲嵌着貓兒眼和碧璽的抹額,只最後那一對香囊,卻不是去年過年她繡的物件,不過倒也是簇新的。

崔老夫人順着她的眼神,也是在托盤中的物件上一一滑過,不禁很是不捨的言道:“這麻姑獻壽和白鹿靈芝的香囊,都是你去年送回來的生辰禮物。”

“老身瞧着是費了大心思繡的,那般的精緻,都還沒捨得用的,這下倒正好,要去孝敬你婆婆了。”

崔婉清抿嘴一笑,轉身對祖母柔聲言道:“好祖母,您別捨不得,孫女兒回來再給您繡兩個新的,花樣由您親自點,如何?”

崔大奶奶‘噗哧’一聲笑了,“哎呦喂,我的傻妹妹,你往後要繡的東西多了去了,那裡還顧得上繡這些個?”

“祖母,您要是不嫌棄孫媳婦兒的手藝差,不如我繡兩個孝敬您好了。”

這卻是在打趣崔婉清,繡嫁妝都還來不及,哪有閒時間做別的?

被打趣的人不禁是低了頭,這屋裡可還有妹妹和侄兒,侄女呢,當着她們的面說這些個,多讓人難爲情?

崔三奶奶看着自家小姑子那羞澀樣,眼神一轉,笑着打岔道:“祖母,時辰也差不多了,今兒可是去覲見太后,宜早不宜遲,畢竟還要穿東西兩條大街。”

“您是知道的,那兩條大街向來都是車水馬龍,擠得不得了,這要是走晚了,只怕得繞遠路呢。”

崔老夫人點頭髮話,“好,那就聽我們黛兒的,現在就走吧。”

就見芙蕖和白茶一左一右扶起了老夫人,幫着崔老夫人理了理衣襟,正了正壓裙佩。瞧着處處都是妥帖的,這才摻着主子往外行去。

那邊崔大夫人趁着兩個丫鬟爲自家婆婆整理妝容,抓緊時間又叮囑了兒媳婦幾句,無非是她不在家。凡事都要小心謹慎,萬一出了大事,不妨去西府找崔三奶奶商議。

崔大奶奶一一笑着應了,便挽着自家婆婆的胳膊,親親熱熱的往外送。看着這對婆媳倆的感情,貌似比先前強了不少呢。

崔三奶奶過來拉了崔婉清跟着往外走,雖說周圍都是人,不好說什麼,但還是對着崔三奶奶感激的笑了笑。

心中暗想,“到底還是三哥的妻子,就是離我心近,關鍵時候就知道要替我解圍,也不枉我費勁心思的幫她醫病了。”

今日進宮覲見太后的人,也就只得三人。所以崔老夫人乾脆就讓兒媳婦和孫女兒與她同車。

路上,老夫人少不了要叮囑崔婉清幾句需要注意的事項,無非就是慎言少行,別亂瞧,別貪吃喝,不要好奇心太重,最重要的是不能隨意的跟着宮女離開。

“別看那些宮女一個二個的,看着都是規規矩矩的,可那心裡鬼着呢,就算她們拿着你大姐和五姐做幌子。你也不要上當。”

“只管推脫到我們身上來即可。”

崔婉清點頭受教,其實這些事情,真的不用人再叮囑她,宮裡人就沒有心思簡單的。她最是深有體會。

別說有人拿她大姐五姐做幌子,就算有人說是良王來請的,她都不回信。

至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她前世裡進宮的次數頻繁的數都數不清,什麼當沒上過?什麼虧沒吃過?又有什麼是她不懂的?

說句真格的,崔婉清自認爲自己的禮儀姿態。在衆位王妃中都是出類拔萃的,可就算是最出色的那個又能怎樣?

就因着她一直只是個側妃,名不正則言不順,每每入宮,總是少不了被人以此來譏諷,現在想起來,貌似就沒一次是讓人開心回家的經歷。

從充滿憧憬和歡喜的踏進宮門,到傷心失望的再不願踏進宮門,其中的波折坎坷,真是不足爲外人道也。

此時此刻,時隔兩生,崔婉清終究還是要踏入這個充斥着糟糕記憶的破地方,她面上看着很是受教的聽崔老夫人教導,其實一顆心是越來越沉,真是恨不得立馬掉頭回家。

慈元皇太后,這位從來對她都是客氣到極致的婆婆,終於還是要見面了......

崔婉清忘不了,再重生伊始,讓她覺得歡喜的事情,其中有一件,就是再不用面對這位無法討好的婆婆。

可惜,想的再好又如何?

終是犟不過命去,也不過是隻逃開了五年,想到以後又得是面對複雜的宮廷生活,饒是她再想要和齊玄輝雙宿雙飛,可也壓不住心裡的那股子膩味勁。

不管崔婉清的心裡再有多麼的複雜不安,孝慈宮那高挑的屋脊,終究還是出現在她們的視線裡,聖上事母至孝,年前就把孝慈宮的屋脊,全換成了明黃色的琉璃瓦,這會映着初升的太陽,看着好不光彩奪目。

因着太后她老人家體恤崔老夫人年邁,從午門走過來,怕不得走去半條命?所以便賜了恩典,讓崔老夫人乘着軟轎過來。

崔婉清和崔大夫人則是步行,好在現在的天氣還不是很熱,要不然這一通走肯定是要汗流浹背的,自己熱都還無所謂,要是把精緻的妝容給弄花了,那少不得就是一個儀容不整的罪過。

今日站在宮門口迎接她們祖孫三人的,正是太后身邊的百吉姑姑,她現在在太后身邊極爲得用,太后能使了她來接,可見對崔婉清有多在意了。

這不,百吉打從一見到崔婉清,就開始暗中留意,仔細的打量着面前的崔九小姐,在心裡暗暗的做了一番評價。

不得不說,百吉對崔婉清的第一印象還是不錯的。

此女規矩有禮,笑容親切,穿着打扮很是妥帖,這位不知道從哪裡得的消息,一釵一飾都是暗合太后心意,可見崔府對這次覲見是多麼的看重。

這位崔九小姐出手也很大方,給自己的海棠花荷包,又大又重,只憑手摸,百吉就知道,這裡面裝的是她最喜愛的金豆子。

最重要這一路行來,就連崔大夫人都有些氣喘,可崔婉清一直穩步而行,都到了孝慈宮門口了,看起來還是呼吸平穩,神清氣爽。

只是臉頰看起來泛起了霞光,不但姿容不減,反而是添了兩分豔色。

充分說明這位崔九小姐的身子骨,還是很不錯的,而且這位很是懂得把握行走間的訣竅。一呼一吸都極爲有章法,而這種法門,貌似還很眼熟,就是宮裡的姑姑們最常用的那種,百吉自己就會。

你想,在宮裡,就連等級低些的妃嬪,都只能是步行,連個步攆都沒有,是以這些姑姑們,雖然身份比宮女高,手中還很握着一些權利,但是礙於等級不夠,也只能是老老實實的走路辦事。

皇宮浩大,從這一宮到那一宮常常耗時都在半刻鐘上說話,冬日還好,夏日若是出來辦差,被汗水花了妝容,讓主子們看到,那少不了是要被問罪的。

久而久之,她們之間就有了一種以呼吸調控步伐,控制身體在一個相對平和的狀態,這樣就可以達到不流汗,不氣喘如牛的作用。

可這些一向都是師父傳弟子的,就連那些沒有關係的姑姑們,也是不會此法,怎麼這麼一位官員家的千金大小姐,卻是會呢?

莫非是崔家高價請了出宮榮養的姑姑相授?還是上次派去崔家,給崔家四小姐做教養姑姑的謝姑姑和吳姑姑教的?

這兩者倒是都有可能,只不過,一般的高門請了宮中的姑姑前去教導自家小姐,多是講規矩禮儀,接人待物,穿着打扮的。

這種法門一來是藏的深,二來是有點雞肋,所以很多人不是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不耐煩去學。

可這位崔九小姐倒好,不但是學會了,而且還掌握的很好,瞧她現在的模樣,怎麼都看不出來,是走了好幾裡地的貴家千金。

百吉心中好奇,但是又怎好詳詢?

只能是殷勤伺候着,一路談天論景的走來。(。

第121章 發作第17章 糾結第2章 客至第170章 分贓第59章 提點第133章 暗鬥第135 佳作第39章 觸動第9章 打探第32章 心境第72章 狂放第133章 婚事第1章 帝殤第77章 大的第90章 文武第60章 生意第106章 氣度第11章 迷惑第3章 張狂第147章 沉醉第116章 玩耍第42章 故事第98章 天真第19章 羨慕第148章 保證第102章 戳心第185章 再變第84章 暗探第56章 碰撞第3章 暗送第68章 爭吵第86章 送禮第139章 狠毒第180章 心酸第84章 暗探第122章 解難第175章 氣忿第90章 改變第36章 牆角第52章 來財第145章 鋪路第64章 暗鬥第68章 氣悶第131章 枕頭第126章 療傷第220章 原點第45章 趣聞第六十二章第6章 委婉第57章 交錯第36章 誘惑第181章 謝禮第5章 美啊第65章 赴約第143章 肥肉第162章 勸慰第20章 留話第101章 心累第214章 歡喜第13章 真怒第63章 前排第213 退讓第21章 錯覺第一百零八章第25章 思緒第12章 自卑第18章 忍耐第42章 驚心第30章 臨別第11章 迷惑第116章 玩耍第75章 親情第43章 挑事第67章 惦記第8章 炫耀第180章 瞎想第2章 客至第77章 用飯第159章 開戲第202章 覲見第207章 解氣!第203章 爭鬥第44章 分心第31章 同盟第123章 震撼第46章 看重第99章 山路第128章 幫手第72章 計劃第57章 擔心第90章 天意第73章 審問第47章 見客第108章 遠近第66章 膩歪第10章 周家第24章 舅母第40章 新家第132章 交往第26章 送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