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戰前的短暫寧靜

金州城。

下午三時,城中各處的大火幾乎已經完全停息,只有滿城的廢墟和青煙的餘燼,訴說着曾經發生的災難。

第二軍的戰地醫生,隨即開始進入城內更深的區域搜索。

日軍第二聯隊的兩個步兵中隊,在途經金州城時,也主動入城,參與救援。

然而到處都是塌陷房屋的斷壁殘垣,已經完全的封堵死了所有的街道,而且那一片片接連堆積的黑乎乎的廢墟下面,隱藏着無數窖滿闇火的深坑。

“轟隆隆——”

“啊——,救命,救命!啊——”

一個野戰醫生沒有留意,腳下的一片交錯的看着似乎很結實的支撐突然塌陷,連着那個野戰軍醫一起落進深坑,濺起大篷的火星。

那些因爲缺氧而未燒盡,卻依然保持着高溫的碳化雜物,猛然躥起三四米高的熊熊火焰,伴着那個軍醫淒厲而絕望的嚎叫。

那一大堆層層壘疊,雜亂堆砌的廢墟,隨即爆發了短暫的‘青春’,‘呼啦啦’的猛烈燃燒了十幾分鍾,才漸漸收起火勢。

一旁站着的日軍士兵們,只能目瞪口呆滿眼恐懼的,看着那個軍醫被活活燒死。

“報告司令,下瀨火藥的鎂鋁粉助燃劑,能夠急速的引起高溫大火,而且會快速的耗幹周圍的氧氣,致使士兵高溫缺氧,窒息而死;金州城內的火勢,已經註定了陷入城內的帝國士兵——”

第二軍的軍醫部長梨岡壽男,一臉悲痛的向着大山岩彙報道:“無人能生還。”

大山岩臉色鐵青的沉默一會兒,詢問工兵六大隊二中隊的中隊長下山豪八大尉:“金州城還能不能簡單修葺,進行駐兵?”

“報告司令,金州城已經燒成一堆廢墟,與其清理駐軍,甚至不如在周邊擇地重建新城。”

下山豪八大聲的回答道:“除了牆磚和瓦片,金州城裡面已經沒有任何有用的物資。”

這個答案,讓大山岩極爲鬱悶卻又無可奈何,現在只能指望着大連灣別被燒得太徹底了,不然這個冬季可真不容易熬過去。

“命令部隊停止搜索。”

大山岩終於無奈的放棄了進駐金州的打算,望着大連灣方向,輕輕的吐出了三個字“何長纓!”

這個名字,已經給他帶來了太多不愉快的意外了。

假如說之前提到這個名字的時候,身爲東洋日軍陸軍二號人物的大山岩,還有帶着一絲微微的不屑的話,現在他已經把何長纓當做值得自己認真對待的對手。

金州城,城西廢墟。

“嘩啦——”

日軍東京第一工兵大隊大隊長,田村義一少佐,艱難的從曲氏井裡面爬出來,趴在地上大口的喘着粗氣,駭然四顧。

整個院落的石砌圍牆,已經被濺射過來的彈片完全擊垮,院落裡的房屋也在高爆彈的衝擊波下塌陷點燃。

到處都是大火焚燒的痕跡。

只有那十座墳塋和曲氏井完好。

在大火和熱浪之中,田中義一和一羣日軍工兵受不了熱浪的炙烤,紛紛跳下曲氏井躲避。

此時闊大的水井上面,浮了一井口的日軍屍體,只有田中義一僥倖逃過。

難道因爲我的那一跪?

田村義一望着那十座森森的新墳,感覺自己的膽子都要嚇得破裂,呼吸一亂,就此暈死過去。

四周靜謐,那棵被炮彈的彈片砸的枝斷樹殘,傷痕累累的大槐樹,此時只剩下半片主幹和一根樹枝。

而那僅剩一枝的樹枝,卻依然挺直而倔強的直指蒼穹。

西洋歷11月14日近夜時分,得到命令的日軍第二軍第二聯隊3500餘兵力,到達紀家屯。

隨即在小坨子灣到渤海的金州灣之間陸地上,建立陣地防線,徹底堵死遼南清軍的東逃之路。

11月15日,日軍第12旅團,近8000兵力進入大連灣。

雖然大連灣內的大量建築遭到烈火的焚燬,不過遠不像金州城被破壞的那麼徹底。

很多的房屋稍微整理一下,還是能夠遮風避雨。

在長谷川好道少將的命令下,日軍各大隊分路推進,最終在南關嶺東部的甦家屯建立防線,和南關嶺的抗倭軍林雲瑜部,遙遙對持。

11月16號,日軍第二軍軍部到達紀家屯,並且把這裡設爲戰時臨時指揮部。

同時大山岩命令乃木希典部的第十五聯隊二大隊,分兵階梯駐守破頭山,陳家屯,石門子,金州城外各處要道,保證後路的安全。

而第二旅團,第一旅團的第一聯隊,高崎步兵十五聯隊的三大隊,東京野戰炮兵第一聯隊,第三聯隊三大隊,東京輜重兵第一大隊,東京騎兵第一大隊,第六大隊一中隊,工兵六大隊二中隊,——,則是陸續進駐大連灣。

各部隨即在大連灣內開始大規模的建立防區和營地。

而日軍的偵查兵們,則如滿山的兔子,在大連灣的羣山之中,見縫插針的朝着旅順方向摸去。

遼南清日雙方,這些天一直緊繃着的弓弦,暫時陷入了短暫的平靜。

等待着即將到來的南關嶺攻防戰。

遼東。

而此時的遼陽戰場,卻是一片頹敗,處處都在顯現出崩塌前的徵兆。

縱觀何長纓那個時空裡的甲午戰爭。

旅順,魯東,海城,賽馬集,包括被清軍吹噓的了不得的摩天嶺,其實都是清軍全線的大潰敗。

與其說日軍止步摩天嶺,是被聶士成,宋慶聯手成功阻擊。

不如說是因爲腳氣病,痢疾,傷寒,腸胃炎等各種疾病的肆虐,加上遼東極度的寒冷天氣,不適合日軍從摩天嶺進攻遼陽。

所以當時的第一軍軍長津野道貫,選擇了從西線營口,海城突破。

這樣上能進軍遼陽,奉天,下能俯視山海關,壓迫直隸平原。

遠比在大山溝子裡,一座一座的爬山要划算。

根據戰後的統計,在整個甲午戰爭中,日軍總共動員了24萬兵力,其中17.5萬人出征了朝鮮。東北,魯東和臺灣。

其中日軍總計死亡13488人。

裡面超過1.2萬死於疾病,排在前兩位的是霍亂和腳氣病。

在日軍在開戰以前,東洋發生了局部的霍亂,很多奉召參戰的軍人已經患病,在廣島大本營集結期間,進一步加劇了擴散傳染。

日軍部隊在本土就有8481人因霍亂而失去戰鬥力,其中死亡高達5211人。

在東北戰場,日軍主食直接發放大米,幾乎很少吃雜糧,副食則是以菜金形式發放到個人手中,再交給連隊的後勤軍官。

日軍當兵的多爲貧苦平民出身,爲省下菜金補貼家用,就拼命吃以前貴族才能吃的精米,菜金只繳納最基本的金額,買一點鹽和調味品,從而導致了士兵大面積的營養缺失。

由於精米缺乏b族維生素,長期以精米爲主食很容易患上腳氣病,精神萎靡、食慾不振、胸腹腔及下肢水腫、膝跳反射消失等等病狀。

嚴重時甚至會引起‘腳氣病性心臟病’,心律不齊、心包水腫而導致死亡。

在甲午戰爭中,有1800餘日軍,是因爲腳氣病而死亡。

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要和神仙論道理第四百一十三章 雪月追蕭何第九十二章 軍歌嘹亮第五百四十一章 水師能咱也能第四百九十六章 衝鋒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山童姥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豐失陷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解詩第四十八章 總督府衙第五百五十章 萊因哈德的悲劇一第六百七十章 不再仁慈第六百六十章 津門商計(三更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火燒碉堡第二百一十七章 頭老島爭奪戰三第六十一章 英德想賣大清不買第二百四十九章 皇上聖明第五百七十四章 戰爭史上的第一次第三百三十章 兄弟們,一路辛苦第五百七十八章 祥和喜慶第五百七十六章 犯我強漢者第五百三十六章 鳥獸盡,走狗烹第六百七十七章 第11旅團第一百八十八章 平壤戰役五第六百七十四章 回通州告急第一百一十二章 途經大東溝第五百六十四章 廣島來電第三百九十二章 好大雪一第六百六十五章 入關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前的小追逐第四十六章 仰望美女第一百一十一章 野津道貫的遙望第一百九十七章 平壤戰役十第三十四章 張士珩第六百三十七章 亂戰四第七百三十八章 作戰令第八十三章 既是人傑,更是魔鬼第七百零四章 津門旅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個聲音第一百四十八章 舍人關阻擊戰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迷惑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沽口海戰三第三章 生死不渝,一生不改第二百八十八章 匪窩第五百零四章 反攻奉天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葉志超要重兵安州第三百三十一章 四百零二年第一百一十三章 跨過鴨綠江第七百零七章 津門旅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途經大東溝第二百九十一章 山縣和大山第五百七十二章 戰三城一第五百零二章 孤絕的辭賦第七百一十章 慈禧,棋局第七百八十一章 禮炮爲誰而鳴第二百五十六章 急紅了眼的大島義昌第一百零四章 紫禁城第六百三十九章 由我們抗倭軍擔待第四百三十二章 守不守得住第一百七十章 長纓君,是您麼第一百四十二章 軍功第三百零二 遙望虎山第七百一十四章 唐河口之戰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炮艇和巡洋艦第五百九十一章 九門口長城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十五分鐘的距離第四百三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五十四章 忽悠第八十三章 既是人傑,更是魔鬼第九十一章 虎賁第五百九十七章 二十六分鐘的破城戰第三百九十七張 大連灣海防戰二第七百九十四章 鴿飛旅順,戰將起第二百五十五章 分化駕馭第六百一十九章 再離奇的理由也是好理由第五百三十七章 慈禧也曾年輕過第七百六十五章 突襲戰俘營第一百零四章 紫禁城第三百零一章 進義州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作之合第二百二十六章 國有難,君來否第四十一章 國朝養士250年第六百一十章 出關一第二百五十章 回津第三百三十七章 汪有文第六百三十九章 由我們抗倭軍擔待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要俘虜第一百五十八章 太鋒利第四百六十章 營城子二第八十章 東洋女間諜第二百五十五章 分化駕馭第二百七十章 定策第五十五章 詩以明志第九十七章 大采買第四百三十二章 守不守得住第二百八十八章 匪窩第三百三十七章 汪有文第五百六十章 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連灣一第二百零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