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不求流芳但也別臭萬年

“還是躲不過去啊!”

聽到慈禧的喊聲,李鴻章艱難的站了起來,顫顫巍巍的跪了下去,一句“老臣在”,趴下的腦袋卻是怎麼也止不住的老淚橫流。

“李鴻章——”

珠簾後面,慈禧儘量的放溫和了口氣說道:“你爲大清操勞了大半輩子,按理兒這次不應該讓你去辛苦;——不過你也瞅着了,你這個大清國柱不去,倭夷就死死不開這個和談的口子,爲了咱大清,還得辛苦你走這一趟。”

這是辛苦的事兒麼?

李鴻章此時真是一肚子的怒火委屈。

死活要打的是你們,打饞了老夫幾十年的心血,罷了老夫的官職,下獄了老夫的外甥,現在連老夫這一把老骨頭,最後一點的臉子都不放過,要踩進糞坑裡面去!

可是能不去麼?

老佛爺都把話兒說道這個份兒上了,自己有着一大家子的子女,敢不去麼!

“老臣領旨——”

李鴻章嗓音沙啞滿腹的心酸。

“轟,轟——”

就在在這個時候,殿外突然傳來道道讓人膽寒的爆鳴聲,震得整個大殿裡面都是嗡嗡的轟響。

“轟,轟,轟——”

在短短十分鐘的時間裡,日軍三個炮兵聯隊近百門火炮,對着燕京外城東南城牆一帶進行了猛烈的轟擊。

一時間,整個東南城牆一帶狼煙滾滾,炸的城牆上面駐防的八旗清軍鬼哭狼嚎,紛紛逃竄。

落進城內民房的炮彈,引起了熊熊的火焰,濃煙滔天。

西洋歷2月21號下午17時許,燕京城外日軍炮兵對燕京外城廣渠門,東便門,左安門,永定門一帶城牆,進行報復警告式轟炸。

打得清軍城防兵毫無任何還手之力,紛紛潰逃。

在這場十分鐘的轟炸裡,近3000清軍死於突如其來的炮火,被炸死的平民更是不計其數。

熾熱的炮彈引發了巨大的火宅,數千無辜百姓喪生於烈火,十幾萬人無家可歸。

當夜,火光燒紅半邊天空,數十里可見。

而在燕京外城的右安門南三裡,也發生了一場小小的戰鬥。

夏青雲,馮國璋率領着馬隊,強行突破了日軍驛道上的一個關卡,擊斃了六名日軍步兵,然後在日軍大隊追趕來之前,縱馬撲向右安門。

在微微的夜色和東面城內滔天的黑煙之中,任憑夏青雲,馮國璋喊破了喉嚨,右安門的清軍都死活不開城門。

無奈之下,夏青雲提出放下吊籃讓他們先登上城樓,也被城牆上的清軍怕引火燒身,直接拒絕。

悲憤不已的夏青雲等將士,只得在日軍追擊騎兵到來合圍之前,朝西逃去。

也就在這天黑夜,在半城的火光之中,軍機大臣孫毓汶、徐用儀二人在慈禧的授意下,前往英國領事館。

兩人委託英國公使歐格衲告知城外倭夷軍隊,大清已經嚴斥寧河守軍,保證不再發生類似的‘誤會’,並且對東洋軍隊轟擊燕京表示抗議。

同時,朝廷已經下旨同意更換國書,將由文華殿大學士李鴻章任和談全權大臣。

消息被歐格衲帶到城外日軍駐地,當夜傳回廣島時已經是凌晨。

然而所有的東洋大臣們還是深夜起牀,面見明治天皇,因爲他們都知道了大清的低頭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和談終於正式的開始,而且帝國已經完全的掌握了所有的主動,就等着李鴻章過來提筆簽字畫押。

“諸君辛苦,爲帝國的偉大勝利,乾杯!”

明治天皇高高的舉起了手裡的酒杯,意氣飛揚。

“爲皇上賀,爲東洋賀!”

伊藤博文,西鄉從道,陸奧宗光,川上操六——

所有的東洋文武,都滿臉振奮的高舉起了手裡的酒杯。

2月22號清晨,李鴻章,李經方帶着國書和滿腹的悲涼,在一營皖南兵的護送下離開燕京城。

其行由兵部左侍郎王文錦,津門道李岷琛兩人陪同。

英國津門領事寶士德,煙臺領事阿林格,也在一隊英國騎兵的護衛下,一起隨同東進。

李岷琛是返回津門續職,而王文錦則是帶着密旨,趁機離開圍成鐵桶的燕京城,去尋找京郊的抗倭軍。

因爲永定門一帶已經被連夜的大火燒成一片廢墟,隊伍只能從右安門出城。

昨夜夏青雲的襲擊,讓負責這一帶圍困的日軍第18聯隊長佐藤正大發雷霆,因此隊伍一出城門,就受到日軍的騎兵圍困。

不過英國騎兵的高頭大馬,讓這些日軍不敢輕舉妄動的冒犯,弄清了情況,昨夜就得到通知的日軍隨即放行。

整個過程,李鴻章和李經方都陰沉着臉色坐在馬車裡面默不作聲,由津門道李岷琛周旋。

此時,這隊父子已經傷透了心,早已無話可說。

本來以爲被迫進入燕京當人質,就已經夠屈辱的了,誰知道現在將要面臨着比那要屈辱百倍的事情。

賣國賊?

狗漢奸?

在千百年的後華夏曆史書上,也會記載着‘大清光緒二十一年,李家父子東渡乞和,簽下賣國條約’吧。

遺臭千年!

“咕嚕,咕嚕——”

馬車聲聲,南行三裡,到達馬家堡日軍關卡。

關卡日軍提前已經得到快馬命令,連忙搬開障礙放行。

南行十里,到達西紅門。

南行三十里,到達大興鎮,經過日軍的最後一道關卡。

隊伍出大興鎮已經是下午二點,然後折向東南,朝三十里處的安定鎮行去。

“中堂,隊伍已經極爲疲憊,今夜能否在前邊的驛站歇腳。”

下午四點,隊伍東南行走十餘里,那營皖南兵加上在燕京城內的行軍,已經走了近50裡的路途,人人叫苦不迭。

看到這一幕,想着下面還有三四百里的漫長路途,帶隊的曹州鎮總兵萬本華就去求得李鴻章歇宿的命令。

“行軍上的事情由榮齋你全權定奪則可,不過需要儘快趕到大沽碼頭。”

李鴻章沙啞着聲音裡,充滿了蒼老的憔悴。

“就地宿營,就地宿營!”

在得到了李鴻章的命令,隊伍又前行了一里左右的路程,到達前大營村的驛站邊,萬本華就大聲的下令隊伍停止前進。

李鴻章在李經方的攙扶下,下了馬車,勉強和寶士德,阿林格說了兩句場面話,就進了驛站裡面的客房歇息。

除了李鴻章,李經方,萬本華,王文錦,李岷琛,寶士德,阿林格,和11名英國騎兵,進入驛站歇息,其餘的士兵都在驛站附近打開行軍帳篷,露天宿營。

夕陽西下,滿天的火燒雲。

就如昨天的大火,還有死亡士兵和無辜百姓的鮮血。

李鴻章小憩了一會兒,感覺屋裡盡是如此的憋悶,然而他也沒臉羞得出門見人。

就打開了驛站客房二樓的窗戶透氣。

這時候,他突然聽到了外面士兵的驚呼聲,大嚷着叫着什麼。

“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就是倭夷兵來了,也值得這麼驚呼,不剛從倭夷兵的虎口裡出來?老夫倒情願死在倭夷的槍下,不求流芳百世,至少也不遺臭萬年!”

李鴻章心煩意亂,悶聲大吼。

第三百零三章 晨談第六百七十三章 董福祥的自信第五百零四章 反攻奉天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東溝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頭老島爭奪戰二第七十二章 總督府衙照打沙俄男爵第十四章 惹了一身羊騷第二百八十四章 虎山夜宿第六百三十一章 唐山炮火一第五百四十八章 炮艇和巡洋艦第二百五十七章 第一個基地第五百六十五章 斬立決第六百六十七章 山谷大刀戰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炮鳴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上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總兵府第七十二章 總督府衙照打沙俄男爵第五百九十三章 九門口長城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拳拳善心第六百七十四章 回通州告急第七百六十七章 襲殺炮兵陣地一第七百九十二章 完殲奉天日軍第五百五十七章 六國論衡第三百零五章 管他風升雲起第五百一十六章 一二一,三六第五百七十七章 報大捷,過大年第四百六十五章 狼羣的屏障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唱黑臉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槍斃命第六百三十八章 激戰內城第七百零九章 慈禧對東洋的‘嚴懲’第四百四十章 對視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作之合第五百五十七章 六國論衡第四百六十四章 狼視第二百五十五章 分化駕馭第二百章 平壤戰役十三第七百五十九章 直隸最後一戰二第五百零二章 孤絕的辭賦第一百七十八章 喝魚湯第五百五十一章 萊因哈德的悲劇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七百七十九章 遼東大勢千里畫卷第五百四十五章 講道理第七百八十五章 旅順戰前會議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被埋進抽屜的電報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虎山三第三百七十章 長出翅膀的蒼蠅第七百一十三章 唐河口之戰一第六百八十三章 鴉鴻村第六章 小小的東洋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爆破第三百六十章 大廈將傾第五百零七章 分配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畔激戰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合兵第二百一十五章 頭老島爭奪戰一第六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問策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蓮花第六百八十九章 接力賽,落幕和起始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漫長的一天一第六百零八章 破關戰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林間,說理想第二百五十五章 分化駕馭第七百三十三章 問鼎和梯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島義昌又吐了一口血第七百六十八章 襲殺炮兵陣地二第七百零九章 慈禧對東洋的‘嚴懲’第七百六十九章 北望西伯利亞第一百零七章 隔水相望第一百零七章 隔水相望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個聲音第三百零八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三第四百六十六章 狼羣的屏障二第九十三章 向前向前向前第二百九十八章 口水鎮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同江岸第二百七十七章 合兵第五百一十一章 寄希望於日軍的耿直第四十七章 扶了一把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新加速第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求兵第二百九十章 縱四方固第三百二十八章 穿雲箭第四百五十三章 明犯強漢者第四百五十四章 留下一些,改變一些第三百九十八章 修枝剪葉第七百二十四章 擊殺西京丸二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行塘沽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連灣海防戰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山谷大刀戰二第一百四十章 洞仙嶺阻擊戰四第五百九十七章 二十六分鐘的破城戰第七百七十八章 夜半鐘聲到艦船第七百五十章 春帆樓第三百六十六章 將起第七百五十八章 直隸最後一戰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趙軍師出場第五百四十一章 水師能咱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