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阿兄絕不失約(求月票)

“……何時下聘?”明謹嗤笑一聲,眼底有一縷怒氣:“這賤人選在這種時候來信催問,分明是在威脅我啊。”

他說着,將信紙連同信封一同摔在了地上。

小廝見狀嚇得趕忙跪下去。

明謹再次嗤笑:“怎麼你們如今一個個的,都這麼害怕本世子?”

想到方纔噙霜被擡走時的模樣,小廝顫聲道:“小人待世子向來忠心耿耿……”

明謹好笑地看着他:“我說要將你如何了嗎?”

他如今最恨的是那些女人們,這個貼身小廝侍奉在他身邊多年, 他用來還算順手,暫時還沒有換掉的打算。

他笑着道:“把信撿起來。”

“是……”小廝手忙腳亂地將信紙信封撿起,捧在手中。

“給我母親送去。”明謹說着,在榻上半躺了下去,嘲諷地笑着說:“母親向來最喜歡管我這些事了,便繼續讓她管個夠好了。”

他看似悠哉地閉上了眼睛, 嘆息道:“便道, 近來辛苦母親了,至於這信上之事, 她想如何處置便如何處置,我這做兒子的都聽從,只是勞煩她爲我的事費心了。”

不知如今這般,是不是他那總想要掌控一切的母親想看到的呢?

聽他語氣中似莫名有着報復的快感,小廝不寒而慄:“是,小人遵命……”

他很快捧着書信,起身退下。

“等等……”明謹忽然出聲。

小廝腳下一滯,小心翼翼地問:“不知郎君還有何吩咐?”

“今天是什麼日子?”

“今日……”小廝一時沒能領會到明謹之意, 今日並不是什麼節日。

就在小廝因答不上來而緊張時,只聽明謹“善解人意”地給予了提示:“方纔我好像聽到外面街上有什麼動靜……”

應國公府佔下了大半個坊, 府邸背街而建, 位置極佳, 於府中可遙望登泰樓。

“方纔……”小廝恍然,忙答道:“方纔那些動靜應是城中百姓在送玄策軍出城。”

“玄策軍啊,那難怪了。”明謹笑道:“甚好, 崔璟這奉旨一走, 便又少了個能救常家那個廢物的人。”

小廝不敢接話。

“在大雲寺時我聽說, 那個廢物竟考進了玄策軍的先鋒營……”明謹“嘖”了一聲:“說得本領過人, 還不是沾了他老子的光。”

誰不知常闊如今人雖不在玄策軍中任職,但與玄策軍的關係舊情還是擺在那裡的。

到底也是統領過玄策軍的人,與崔璟又走得那般近,塞個兒子進先鋒營,還不是動動嘴皮子的事。

起先他在大雲寺聽聞此事時,甚覺惱怒,芙蓉園比馬之後,憑什麼他傷成這般模樣,常歲安卻能順風順水,受人吹捧,甚至前途無量?

而現在他心中那團憋悶之氣,總算能散盡了。

明謹便又笑了起來:“可惜啊,今日本該隨玄策軍離京,被百姓們沿街相送的人,此刻卻只能呆在大理寺陰冷的牢房裡。”

“就是不知在大理寺的牢房裡,能不能聽到外頭玄策軍離京的熱鬧動靜?”明謹似認真地想了想:“想來應是不能,玄策軍豈會路過大理寺呢。”

此刻出城的玄策軍,不過千人而已, 餘下的主要兵力自玄策營點兵而出,皆在城外等候會合。

這離城的千人則是自城中玄策府而出, 其中有一隊十人在後,同隊伍暫時分開後,繞去了興寧坊,在驃騎大將軍府前下了馬。

他們皆披甲佩刀,氣勢迫人,行走間周身發出甲冑佩刀相擊之音。

常府的門人卻見慣了這陣勢,並不慌張畏懼,只客氣地將人請入府中。

常歲寧聞訊,快步而出,迎至前院。

爲首的中年男人衝她拱手:“在下嶽蹤,見過女郎。”

常歲寧點頭,向他回禮。

她對這個名字略有些印象,此人應曾在老常手下做過前鋒,這大約便是對方直稱她爲女郎的原因。

“聖命在此,北行之事不可耽擱,我等今日便要離京趕赴北境,怕是等不了小郎君了。”

再多的話此時不宜多言,嶽蹤只令一名下屬上前,將帶來的東西捧到常歲寧面前。

“此乃小郎君應領的兵服甲衣與腰牌。”嶽蹤道:“前往北境路途遙遠,若之後小郎君得以脫困,且持此腰牌快馬追上大軍即可。”

常歲寧伸出雙手將那簇新整潔而沉甸甸的甲衣與腰牌接過,捧在懷中:“多謝嶽將軍親自來此。”

現如今因她阿兄捲入此案,諸人待常府避之不及,玄策軍卻在臨行之際前來送衣,又做下如此允諾。

句句未提信任,卻句句皆是信任與不棄。

“諸位將軍且先行。”捧着甲衣的少女回以允諾:“我阿兄隨後便至,絕不失約。”

四目相對間,嶽蹤在那少女眸中似看到了一縷似曾相識的東西。

他雖說不清那是什麼,但不覺間便對那少女之言生出了說不清的信任,“那我等且等着小郎君歸列。”

常歲寧點頭:“行軍緊急,晚輩便不留諸位將軍了。願諸位將軍此行坦順,築安於北境,力懾於北狄,早日還京。”

“借女郎吉言。”嶽蹤正色擡手:“女郎也要保重,我等告辭了。”

常歲寧點頭,目送他們離去。

很快,馬蹄聲消失在興寧坊外。

常歲寧看着懷中的玄策軍甲衣,片刻,將它交給喜兒:“令人妥善保管,以待阿兄歸家。”

喜兒的眼眶莫名有些發熱,點着頭正色應下,格外鄭重而愛惜地將東西接過。

……

“都離京了?”

應國公夫人昌氏於內室中,正低聲問着面前的僕婦。

僕婦點頭:“大軍已經啓程了……”

昌氏心中微鬆了口氣,臉上則現出了一個有些諷刺的笑:“說什麼非卿不娶,如今常家出事,卻也不耽擱那崔璟行軍,這天底下的男子也並無太多區別……”

如今京中各處,甚至包括崔家在內,都不知崔璟先前已暗中離京之事,皆當今日纔是崔璟率軍北行的日子。

“也對,軍情要緊,聖命不可違啊。”昌氏說話間,眼神微動:“不過……他使人專程去了常家,就只是爲了送什麼甲衣?”

她一直使人暗中留意着興寧坊裡的動靜,嶽蹤等人去往常府之舉,被昌氏下意識地看作了是崔璟的吩咐。

“只看到他們是帶着甲衣去的,從常府出來時東西不見了,顯然是特意前去相送……”僕婦不確定地道:“至於他們在常府裡說了些什麼,便無法得知了。”

常府不同於別處,那府中縱是六十多歲的老僕脫去上衣還有結實如鐵的膀子,一拳揣死個把小賊不在話下;

且他們看似散漫無家規,實則個個戒備,據說住在一處的下人,若有人夜裡小解出去得久了些,第二日都會被同伴告發到管事跟前去。

所以,放眼線進去或加以收買這種事,近乎是癡人說夢。

退一步說,縱然許以重利收買了那麼一兩個人,只怕還沒用得上,便先被揪出來了,反倒要弄巧成拙引火燒身——這一點,早在昌氏此前令人密查常歲寧私事之時便摸得透透的了。

那時是費了好大一番力氣,才總算尋到一隻漏網之魚,常歲寧那已故乳母之子——當然,那條不乾不淨的病魚現下已是條死魚了。

這些先前之事已不必多提,眼下因不確定那一行前去常府送甲衣的玄策軍,是否得了崔璟的什麼授意安排,昌氏而感到心下難安。

此番行事,並非是她蓄意安排要陷害常歲安,而是臨時起意,爲補救她那不爭氣的兒子闖下的禍事,不得不選擇將罪名嫁禍給常歲安。

拋開她對常家積壓已久的不滿與怨憤不談,她手中有“證據”,且常家人有動機,更巧合的是常闊不在京中,常家連個擋事的人都沒有……在那種緊急關頭下,實在是沒有比這更好的選擇了。

但這種臨時決定、未經過深思熟慮的事,註定不可能安排得天衣無縫,後續總有許多漏洞要去填補……

這些天她便一直在暗中忙於填補漏洞,可總還是覺得無法安心。

這件事不是那麼好辦的,昌氏從一開始心中就有了準備。

畢竟這次死的是長孫家的嫡出女郎,不是青樓或府中的那些卑賤東西……她那逆子闖下此等大的禍事,想要善後,註定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她也沒有天真到認爲只要放一枚玉佩進去,就能解決掩蓋一切。

但事到臨頭別無選擇,走到這一步,沒有回頭的可能,縱然停下也是萬劫不復,所以只能竭力謀劃安排……

如今崔璟走了,固然是好事,但誰知他有沒有留下什麼安排?

還有與常家走得近的那些人,比如司宮臺的喻增,想來也不會完全袖手旁觀……

而那常歲寧年紀雖小,卻也不是省油的燈。

察覺到昌氏的憂慮不安,僕婦便試着問:“夫人,那咱們現下……要不要再做些什麼?”

“不急,先靜觀其變。”昌氏讓自己鎮定下來,道:“待明日大理寺審罷那常歲安之後……且看看是個什麼情形局面,再決定後續要如何做。”

縱然真到了那一步,她也還有最後一條退路可以選。

但那條路與斷尾無異……不到萬不得已之時,她不會去考慮。

“是。”僕婦應下來,頓了頓,又問:“那,馮家女郎之事……夫人打算如何應對?”

那日郎君闖下禍事從後山回來後,即被夫人敏銳地察覺到了異樣,一問才知這禍事竟然如此之大!

且除了郎君和小廝之外,還另有知情者。

確切來說,是同謀者。

昌氏掃向一旁的書信,冷笑着道:“她如此煞費苦心也要進我明家的門……若再不成全她,倒顯得我太過不近人情了。”

“我會親自回信,晚些你便使人送去。”

如今這等要緊的關頭,她不妨就先給些甜頭嚐嚐,待到此事定下,對方進了她明家的門之後……

昌氏微微笑了笑。

她這大半輩子都在掌控別人,何時竟輪得着一個小丫頭來威脅掌控她了?

討厭的小丫頭有一個就很夠了,如今偏偏一個接一個往她面前湊。

她倒要看看,這些不知所謂的小丫頭們,到底能有幾分本領。

昌氏使了女使研墨,很快寫了回信,讓人送去了馮家。

馮敏拿到信,迫不及待地拆開,待看到信上內容時,臉上的笑意卻一點點地凝滯消散。

她握緊了信紙的邊沿處,自咬緊了牙關中擠出了一聲惱羞成怒的笑。

旋即,她泄憤地將信紙揉成一團,用力扔了出去。

紙團砸在半垂下的青竹簾上,掉落在地,滾了兩圈。

恰是此時,那青竹簾被女使打起,一道茄紫色的身影走了進來。

見得那張一向肅冷的面孔,馮敏一怔:“……祖母?您怎麼來了?”

她下意識地就去看那紙團,快步走上前去。

但解氏身邊的僕婦已快她一步,彎身將那紙團撿了起來,交給瞭解氏。

“祖母,那是……”馮敏走上前,伸手就要拿過來,卻被解氏一耳光打在了臉上。

“自大雲寺歸來後,你即終日魂不守舍,頻頻犯錯,如今還敢伸手與我搶奪……你的規矩都學到哪裡去了?”

馮敏臉上火辣辣的疼,這嚴厲的斥責更是讓她不敢開口反駁,一時只能捂着臉頰站在那裡。

信紙被展開後,雖是皺巴巴的,但其上字跡仍然清晰,清晰到令解氏很快變了臉色。

旋即,她拿詰問的神態看向孫女:“應國公夫人爲何突然作此允諾?竟要聘你爲世子側夫人?”

馮敏忽然擡起眼睛:“不,我纔不要做側室!”

她要做的是應國公世子夫人,而不是與妾無異的側室!

解氏定定地看着她:“我在問你話,應國公夫人何故有此回信?此番在大雲寺,你究竟做了什麼?”

馮敏一時抿緊了嘴角,眼神閃躲,心跳如雷。

她該告訴祖母嗎?

可她答應了明世子,不會將此事再告知任何人,若她背諾……

不,是對方先背諾的!

當時分明允諾了會娶她過門,一轉頭卻又只允她做什麼側室!

第266章 不對哦(求月票)第491章 這門戶由我清理第13章 救命的來了第48章 腦袋很圓(感謝 春花秋月85 的打賞)第433章 以此自證,您可滿意了?第372章 “慣兄如殺兄”(六千字大章)第406章 大捷(求月票)第278章 她自會守好(求月票)第477章 再壞能壞到哪裡去?(求月票)第461章 從來都是同一人(求月票)第89章 她想做多大的官?(過年好!)第237章 如一顆珠,似一棵樹第103章 道德底線有待降低第76章 人均飯桶請假一天,勿等第447章 封賞旨意第154章 更討厭了537.第532章 大義而體貼的造反第54章 入寺第341章 她要兩樣東西(求月票)第282章 我以我爲天,我意即天意第44章 正確的,客觀的第4章 贈品潦草第354章 他在瞞她什麼?第112章 歲寧不許第210章 接阿兄回家新年快樂第148章 那場風雪第333章 有望不必再與阿點一桌第394章 大盛這是要亡了嗎?(月底求月票)第292章 三天到了第470章 何必舍強求弱?第71章 她是懂揍人的第431章 偷狗賊元祥(求月票)第263章 三比第129章 殿下會原諒她吧第116章 虎第387章 如日月恆長而無傷第488章 祈神佑第429章 他可以,但她不行(求月票)第486章 我與你同去第50章 樸實無華且免費第455章 將我送給常刺史吧(求月票)第278章 她自會守好(求月票)第473章 取荊州,破王庭第145章 不可窺測第32章 別院第399章 他必須要站出去(求月票)第345章 大都督那求而不得的大舅哥第158章 不如指望峨眉山的猴子(求月票)第319章 閉嘴,我自己會哭(求月票)第40章 姚家姐妹(二更)第158章 不如指望峨眉山的猴子(求月票)第435章 天高海闊,不好嗎?第185章 謀害(求雙倍月票)第163章 魏侍郎是賊嗎第477章 再壞能壞到哪裡去?(求月票)第239章 我什麼樣,女子便是什麼樣第194章 殺機(求月票)551.第545章 是否足以將她打動?第172章 她只信自己第156章 他之所求 (月底求月票)第81章 包殺包埋第338章 每字誠惠二十五萬兩(求雙倍月票)第422章 同喜,同知,同在第1章 魂歸故土第482章 我的親阿姊啊第354章 他在瞞她什麼?第39章 美得不講道理(一更)第88章 是殿下回來了第313章 他不乾淨了第51章 一定要本人來嗎第97章 以少欺多(求月票)第148章 那場風雪第159章 起兵匡復(瓊如 萬賞加更)第87章 她就是倒黴蛋李尚第104章 她也喜歡吃栗子嗎第50章 樸實無華且免費第111章 女子之師第46章 先太子“遺物”第147章 會一會那位常家娘子第213章 讓阿爹從了就是第162章 就這麼愛嗎514.第510章 最上等的風水第170章 朕只求一個真相第226章 第二種可能(求月票)第166章 她都知道什麼第204章 螻蟻的道理第348章 圓寂第111章 女子之師第14章 常闊第368章 殿下,是您,對嗎?(求月票)第363章 舊主之物再現(求月票)第26章 忽現異象第110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姑娘第167章 拿到了第317章 她才配與他並肩(求月票)第382章 發現大人的秘密了第137章 天塌下來有他嘴頂着第472章 讓我看看你的刀(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