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有事請教太傅

此一件事,讓聖冊帝在心中反覆思考,或許阿尚還是從前那個阿尚,或許北狄三年,仍未能改變阿尚,是嗎?

或當是如此,阿尚心性堅定非常人可比。

所以,若是阿尚未變,此時不願與她相認,會不會只是一個孩子的賭氣之舉?

從小到大,阿尚很少有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孩子的機會,若阿尚只是在同她賭氣,她願意拿出自己全部的耐心,等她的孩子消氣,回到她身邊。

她們母女是彼此在這世間唯一的血親,她們從來不該是對立的,而是當一致對外。

甘露殿,御書房中,一聲通報聲,讓手持硃筆的聖冊帝微回神。

喻增帶着兩名內侍,走近聖前行禮。

聖冊帝緩緩將筆擱放下,左右兩側無關的宮人無聲行禮退下。

司宮臺一向只爲帝王辦事,上至各官員府邸後宅,下至民間傳言,皆會經司宮臺的耳目一層層傳報到帝王耳中。

喻增身側那兩名內侍,一人將近日所得京師官員權貴之間的消息風聲呈上,重點在於中原士族之亂帶來的動盪與風向。

聖冊帝垂眸翻閱間,神色平靜無波,動盪無可避免,這本就是傷敵一千自損或不止八百的局面,但無論如何,至少她是贏的一方。

接下來,她只需要將動盪的範圍儘量鎮壓縮小。

那內侍口中繼續往下稟道:“……還有一事值得留意,現下各士族人心惶惶間,各處的士族借王、盧兩家,討問崔氏教子無方,管教族中子弟不力之過,向崔氏施壓,試圖討要說法。”

這教子無方中的“子”,自然便是崔璟了。

崔璟親自帶兵踏破滎陽鄭氏大門的消息,早已傳遍四下,招來了無數士族的痛斥罵聲。

此前他們對待這位統領玄策軍的崔氏子弟,雖有不滿,但這不滿實則是真假摻半的,他們表面不齒崔氏子淪爲女帝爪牙,私下卻從未停下過對崔璟的拉攏勸說。

因爲他們都清楚,崔璟是一把極鋒利的刀,若這把刀能爲他們所用,縱說來不算好聽,卻也能算得上是一把好刀。

可鄭氏之事讓他們徹底看清,這把刀非但不會爲士族而戰,反而揮向了他們!

鄭家可是他的外家,此等事都能做得出來,此子真真是良心與臉面都不要了!

換而言之,連外家都能下得去手的人,來日又豈會對他們手軟?

國法又如何?須知宗法人倫在前!其人此舉,註定爲世人所不齒!

他們一腔怒火,燒向了崔氏,讓崔氏務必給出一個交代。

“在他們眼中,崔卿當日在滎陽,當率玄策軍起反斬殺李獻,方不算愧對士族。”聖冊帝似笑非笑,緩聲道:“只可惜崔卿不似他們一般蠢笨。”

不,也不能說他們蠢笨,更該說所處位置不同,每個人都只在意自己的利益存亡,存亡當前,他們沒得選,但崔璟卻有得選。

遺憾的是,崔璟沒有選擇與他們站在一處,至少……表面上是如此,而世人大多隻看表面。

“此乃他們士族之私事,亦是崔家之家事,朕此時不宜插手。”

後續如何,她還須從崔氏的態度中再行思量觀望一二。

另一名內侍遂將近日民間的風向稟明。

而說到這些,提及最多的,便是有關常歲寧與鄭潮祈福靈驗之事了。

喻增靜立一旁,聽着那些五花八門的說書版本,面上不露聲色。

他無法直視聖顏,心中卻在思量帝王此刻的神態。

末了,那內侍道:“四下多言寧遠將軍是爲將星轉世,是大盛之祥瑞。”

喻增無聲靜等聖冊帝的反應。

“祥瑞——”聖冊帝微微含笑,頷首道:“朕也這般認爲。”

若言“將星轉世”,放在旁人身上或只是言過其實的虛浮誇贊,但此時的阿尚,卻是真正的“將星”轉世。

她兒本就是天生的將星,來助她穩固大盛江山的將星。

聖冊帝擡手,那兩名內侍遂會意退下。

喻增在旁,將聖冊帝着重交待過的一些朝中官員近來的動向言明。

“讓人繼續盯着,凡有異動或私下往來密切者,皆及時稟於朕。”

喻增應下。

隨着局勢不斷的動亂,帝王的疑心,今已無處不在。

聖冊帝放下手中密奏,略有些疲憊的聲音裡盪出一絲少見的溫和:“朕記得,從前阿尚甚是愛酒,對嗎?”

這句話很突然,喻增反應了一下,才恭聲答道:“是,殿下從前最愛飲風知釀。”

聖冊帝含笑看着他:“阿尚的喜好,你一直都記得很清楚。”

這是十數年間一直將舊主放在心上的表現。

喻增垂眸:“奴擅釀此酒,曾得殿下誇讚,因此記得牢固些。”

“原是你親手所釀。”聖冊帝不知想到了什麼,問:“如今可還在釀此酒了?”

“回陛下,奴已多年未釀此酒。”

“得空爲朕釀幾壇吧。”聖冊帝望向那樽琉璃博山爐,緩聲道:“百日釀新酒,今夏可得嘗。”

喻增不敢遲疑地應下。

聖冊帝並未細說爲何突然讓他釀此酒,帝王行事也歷來無需同任何人解釋,更何況區區小事。

喻增退下時,聖冊帝微擡眸,看着那抹紫色袍衫消失在朱漆門檻後方。

喻增此人做事謹慎,有能力有手腕,且從不結黨,很是得用。

而她重用喻增,除此之外,亦是因爲他對阿尚忠心不二,看似冷清,實則卻極重舊情,此一類人,往往是很難另投他人,爲尋常利益所動的。

且她讓對方走上了身爲宦官所能企及的最高之處,縱然旁人如何許以重利,也無法輕易令對方動搖。

若不談利,談軟肋,對方確實有軟肋在,喻增並非孤身一人,只因幼時年貧,家鄉又遇旱災,家中姊妹餓死,只餘下他與弟弟,走投無路之下,其父母纔會使其賣身入宮爲奴。

之後,喻增成爲了得阿尚看重的內侍,阿尚得知舊事,遂令人替他尋到親人,並接到京中安置。

其父已經不在,唯獨餘下其母與幼弟二人。

多年過去,其弟早已成家,如今在京師巡捕司內任職,巡捕司屬兵部管轄,其官職不過七品統領,算不上什麼高官,但其人很是安於現狀,喻增也很清醒,未曾謀圖更多。換而言之,喻增的所有軟肋,皆在帝王的監視掌控之中。

這些皆是聖冊帝敢放心用他辦事的原因,她疑心過很多人,卻很少疑心喻增,但今時不同往日……

屏風後,有兩道暗影閃身而出,等候帝王示下。

“接下來,嚴加留意其一舉一動,不可有分毫疏忽。”

暗影退去後,宮人們陸續進了書房中侍奉左右。

其中有好幾張新的宮人面孔,甘露殿內宮人替換,在這數月間尤爲頻繁,他們誰都不敢有絲毫大意,時刻緊繃着,生怕出半點差錯,惹來帝王疑心。

聖冊帝能感受到他們的緊繃,是,她是一位多疑的帝王,但任誰坐在這個位置上,都會如此。

她時常也會爲自己“無人可用”感到悲諷,但事實上,最初她並非無人可用,她在登基數年之後,曾大肆清理剷除過一些能力手腕過人,但手中權勢兵力過盛之人。

因爲那些人不服她,或將不滿示於表面,或暗地裡包藏異心。

她不得不除去那些人。

這一路來,她未曾停下過做這件事,包括時至今日,她仍在以狠厲手段剷除異己。

該殺的不該殺的她都殺過,她的無人可用,是因她無人可信。

是,她試圖扶持親族,哪怕他們大多很平庸,但相比那些能力出衆卻不能爲她所用,甚至會反她之人,那些平庸之輩至少可以真正爲她所用,與她利益一致。

她從不後悔這一路來所殺之人,若非如此,她根本不可能在這個位置上坐到如今。

若將此比作葉子牌,那麼從一開始,她手中所握便是最爛的一副牌,她這一路走來比任何帝王都要艱難,但她於如此局勢下,能穩坐皇位十餘年,便足可證明她是一位稱職的君王,是得天命所授的君王!

近年局勢動盪,天鏡閉關許久,她向天鏡詢問,她的帝運是否將盡,天鏡自稱不敢妄言此天機。

既如此,她便不再問,她自登基來,即兢兢業業勤於政務,從未有一日懈怠,她屢遇危局,卻仍是大盛之主,眼下這一次的動盪,她必然也能解決。

此番待她掃平士族,收攏天下權勢之後……便可開啓真正屬於她的盛世。

博山爐上方煙霧徐徐漂浮間,有宮人按時捧來丹藥,交予帝王服食。

……

有關中原士族的處置,很快落定下來。

賑災之事也有了安排,聖冊帝令戶部侍郎爲此行欽差,一來代天子賑災,二來與李獻交接鄭氏各族抄家事宜。

從甘露殿離開後,魏叔易暗暗鬆了口氣。

不枉他近日主動攬下諸多事務,一時半刻實在離京不得,才得以順利躲過這樁旁人求之不得的差事。

賑災之事涉及大筆錢糧,如此時局,需要信得過的大臣前往,這位戶部侍郎姓湛,乃是御史出身,爲人清正固執,更難得的是,爲人甚是摳門,且其又是褚太傅的門生,由其前往,再合適不過。

此外,聖人另着了宦官內侍隨行監察。

再有,與中書令馬行舟商議後,聖冊帝又特意從戶部,禮部,吏部三部之中點了十餘名文書同行,這十餘人有一共同處,皆是今年的新科進士出身。

他們剛被破例投放入各部,現下便要奉旨跟隨前去賑災。

此舉是極少有的,但聖冊帝認爲,這是最快最直觀的歷練機會,她需要的不是寫就一手錦繡文章的年輕學子,而是可以做實事、儘快頂替各處空缺的臣子。

新科狀元宋顯,及譚離也在名單之上。

救災如救火,不可有絲毫耽擱,他們明日便要動身。

魏叔易負責傳達安排此事,便與湛侍郎一同回了六部。

將各處事務安排完畢後,湛侍郎向正準備下值回府的褚太傅辭別。

宋顯等人也排在後面向老太傅揖禮,他們經科舉入仕,褚太傅爲主考官,便也算他們半個恩師——雖然褚太傅並不願意承認這個說法,每每總要嫌棄擰眉。

“去吧。”看着面前那些剛破土而出的青苗,褚太傅交待道:“一切當心,不可大意,不可犯蠢。”

這交待很直白,也很實在,青苗苗們恭敬地應下,同時也不禁感慨,老太傅這輩子同“蠢”之一字當真是勢不兩立的。

褚太傅眯了眯有些昏花的眼,點了點人數兒。

“十二個……”褚太傅點罷,交待湛侍郎:“記住,無論如何,須得將他們全須全尾地帶回來。”

資質雖然也就那樣,但好歹是他親手挑出來的苗苗,可不能出去一趟全折了。

此行不是那麼安穩的。

要面對災民流民,地方勢力,以及部分仍在暗中反撲報復的士族勢力殘餘……

按說本不該讓這些苗苗們捲進去,但誰讓他們是第一茬苗苗呢,第一茬總不是那麼好當的。

褚太傅在心中嘆氣,那些苗苗們卻躍躍欲試。

不知世道兇險啊——湛侍郎內心有些發愁。

欽差他不是頭一回當,但拖着十多個剛學走路的奶娃娃,卻是實打實的頭一回。

哎,一拖十二個奶娃娃,擱誰誰不得愁死啊。

察覺到湛侍郎的愁緒,魏叔易同情之餘,不禁愈發慶幸自己逃過了這樁差事。

他並非不想見“她”,他只是還未想好要如何面對那個詭異的真相,及真相身後的“她”。

湛侍郎領着他的奶娃娃們去交待事項,魏叔易則跟着下值的褚太傅一同離開禮部。

走了一段路,褚太傅瞟向身側俊美悅目的青年:“魏侍郎有事否?”

“果然什麼都瞞不過太傅的眼睛。”

褚太傅不怎麼給面子:“有事便說,老夫的轎子就候在前頭。”

他好不容易能按時下值一回,他可不想白白在此浪費時間,他半刻鐘都不想便宜這萬惡的禮部。

“是,下官有些事情想要請教太傅。”

有些?

所以還不止一件?

褚太傅在心中瞪眼,年輕人如此貪心佔用一位老人的下值時間,何嘗不是一種歹毒?

第35章 雙胞第413章 江都常歲寧,前來討教(大章求月票第126章 聞有崇月之風(求月票)第90章 揚名之捷徑(求月票)第359章 我會青出於藍勝於藍春節放(請)假通知第167章 拿到了第217章 賜封爲公主(求月票)第455章 將我送給常刺史吧(求月票)第416章 女客深夜登門第180章 變廢爲寶新思路第436章 讓阿妮做您的刀吧第445章 揚帆凱旋第435章 天高海闊,不好嗎?第248章 草包恐懼症(月底求月票)第71章 她是懂揍人的第218章 陛下是否會強留?(月票清倉了)第281章 前方來者何人?(求月票)第263章 三比第490章 讓他怎麼死才合適第280章 殺敵(求月票)第437章 真好,又見到她了第181章 失蹤第356章 “全麻宴”(打滾求月票560.第554章 你正常時不長這樣?第353章 出了些差池第300章 爲何要救她?(求月票)第47章 我記得你!546.第540章 太子大婚第200章 她是一位卑鄙的母親嗎?第294章 願與殿下同行第209章 敢問聖上,臣女有錯嗎第272章 噱頭十足(求月票)513.第509章 貧道來遲(求月票)第451章 全部的真相(含書友iampetty打賞加更第213章 讓阿爹從了就是第174章 自此將星凋零537.第532章 大義而體貼的造反第459章 快逃吧(求月票)第29章 有佛光,但不多第189章 交易第445章 揚帆凱旋第353章 出了些差池第277章 有點擔心他(求月票)570.第564章 先皇幺女第8章 常家歲寧第420章 備一份厚禮第78章 是否有那種心思第36章 崇月舊事第493章 除非是聘禮!第202章 她自己來救571.第565章 倒反天罡(求月票)519.第515章 無我常歲寧之名第50章 樸實無華且免費第45章 臥龍鳳雛第14章 常闊第329章 哼!第363章 舊主之物再現(求月票)第290章 想有一技之長(五千字大章求月票)第1章 魂歸故土第2章 初來乍到第35章 雙胞第69章 需要很多功德傍身第168章 帝心起566.第560章 不要像我一樣第5章 病得不輕第251章 常副帥回來了572.第566章 大者(月底求月票)第490章 讓他怎麼死才合適第463章 唯有殺之(求月票)第352章 最佳分配之法第458章 幸福得有點歹毒了(求月票)第345章 大都督那求而不得的大舅哥561.第555章 是否對喬大夫有意第379章 “無絕,快過來”(求月票)第431章 偷狗賊元祥(求月票)第49章 雙向救贖第199章 這不叫交易第217章 賜封爲公主(求月票)第429章 他可以,但她不行(求月票)550.第544章 隱秘的伴生關係第68章 自詡多事之徒(求月票)第156章 他之所求 (月底求月票)第311章 可以重新考慮我了嗎第485章 煉獄鍛劍第303章 必遭天譴第420章 備一份厚禮第219章 別演了,表舅(求月票)第177章 她救過您的命嗎第394章 大盛這是要亡了嗎?(月底求月票)第339章 都怪風太大第161章 相當炸裂的程度第71章 她是懂揍人的579.第573章 至親至疏,外人活人第227章 它的主人回來了第428章 我喜我生,獨丁斯時(新年快樂)第393章 離奇荒誕的猜想568.第562章 冬月大雪第336章 好多錢呢(中秋快樂)第427章 我又非吐蕃鼠(miya2022打賞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