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哼!

常歲寧在一衆官員的擁簇下走進了刺史府,在前堂中坐下,立時有官差捧來了茶水。

常歲寧端起茶盞時,底下的一衆官員們,以刺史府長史爲首,依照職位高低,開始自報了官職姓名。

現任長史姓王,蓄着短鬚,四十歲出頭,是剛被京師吏部調撥過來的。

此前徐正業屠殺了許多江都官員,這便使得諸多職位空缺,此刻在場的官員當中有許多都和王長史一樣,是被臨時調撥而來,或是剛從下面升上來的。

但無論如何,他們都不是頭一日做官,紮實的履歷經驗擺在這裡,熟悉手頭上的公務,便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反倒是這位新任刺史大人……

縱不提女兒家的身份,人家都穿上這身袍服,坐在這個位置了,再多提這個也無意義了——但拋開男女之分,她一未正經途徑入仕,二來也實在年紀太淺。

半點不誇張地說,他們當中好些人做官的年頭,都比她的年紀要大!

十七歲啊,他們隨意點上三五個人,從指頭縫裡隨便漏點年紀零頭出來,加一起也不止這些啊……

且據說前十六年都養在深閨之中,出來見世面,也不過只是這一年的事……況且這世面全在戰場之上,軍營之中。

說她會打仗,他們沒意見,畢竟戰功擺着呢,這世上本就有天生將才之說,雖說是稀罕物件兒,但往前上千年裡數一數,也能數出幾個來。

但打仗和治理一方內政,它不一樣啊。

打仗這種事,舉起刀來說砍就砍,能砍死人就算本領;但治理地方內政這種事,它實在繁瑣,沒有一層層的閱歷資歷累積,莫說能否應付得來了,恐怕連聽懂都是難事!

這便是文官的選拔升遷制度,遠比武將來的要嚴苛十倍不止的緣故所在。

一州刺史之職,亦掌地方軍政,雖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文官,但也絕不能是個純粹且稚嫩的武夫。

也就是這世道危亂了……纔會有此等不合規矩的荒謬之事出現。

有官員悄悄看向那上首的少女,見她只是坐在那裡輕鬆喝茶,一時竟不知有無在聽他們講話,亦或是根本聽不懂,也分不清他們的職務——

許多官員在心底嘆氣犯愁,也有人心生不滿,亦或是站在那裡眼觀鼻鼻觀心,於心底冷眼旁觀,只當笑話來看了。

他們這與其說是做官,倒更像是在陪着一位任性囂張的稚童在玩過家家。

說起來,方纔一下馬,就玩起了炮竹呢……這不是孩童心性又是什麼?五歲,不能再多了!

也罷,橫豎他們暗中也商議過了,這位刺史大人不日便要去打倭寇了,本也不指望她來治理什麼內政的,今日只當走個恭迎對方上任的過場罷了。

哄孩子就哄吧,把孩子哄出去門,眼不見心不煩,他們再關上門商議正事便是了。

一衆官員們此刻抱着的心思大同小異,待最後一人自報罷姓名官職,有官員已準備告退離去。

剛要擡手行禮時,一聲杯盞磕碰的輕響,那坐姿閒適的刺史大人,終於捨得將她手中已經空了的茶盞放了下去。

「倉曹,田曹及法曹,三位判司何在?」她看向衆人,開口問道。

四下短暫一靜。

王長史答道:「回刺史大人……此三曹判司之職,如今尚且空懸。」

所以方纔衆人的官職介紹中,便少了這三曹判司。

揚州設七曹參軍,爲司功、司倉、司戶、司田、司兵、司法、司士,分別負責一州事務,皆爲從七品官職。

見得上方的少女瞭然點頭,有官員相互交換起了眼神,所以,她全聽進去了,且知曉缺了哪些

官員。

當然,熟悉各處官職,此乃最基礎之事,但放在一個「稚童」身上,還是會叫人意外一下的。

王長史道:「揚州到底剛經歷過一場戰禍……不過刺史大人放心,各處空缺之職,陸續都會補上的。」

常歲寧問:「王長史的補缺之法,是要等吏部陸續調撥指派嗎?」

王長史遲疑一瞬,才應了聲:「……是。」

「太慢了。」常歲寧道:「且不說如此實在耗時,而揚州正是急需用人之際,耽擱不起。單說如此漫長的選用流程,不是白白給各處***權貴運作關係,塞人過來謀私的機會嗎?」

四下又是一靜……這是可以直接說的嗎?

王長史斟酌着問:「那依刺史大人之見……」

常歲寧淡聲反問:「我記着刺史一職,是有選用舉薦之權的,對嗎?」

王長史:「是……刺史大人可舉薦人才於治下任職,然,若是要任命九品及以上有正式品級者,便還需經吏部審覈批覆。」

常歲寧點頭:「如此,我便自行選舉,再交由吏部批覆。」

底下有官員開始竊竊低語。

雖說都是要經過吏部的,但凡是由各州刺史親自舉薦上去的名單,只要沒有特殊情況,吏部便也不會去刻意刁難。

這位刺史大人……這是打算直接全都換上自己的人了?

衆人心思各異時,只聽那道清亮的聲音道:「如今朝廷事務繁忙,各處人才皆十分緊缺,與其伸手同朝廷分討本就不富餘的人才,倒不如我們自己來發掘選用——」

那年少的刺史大人向他們道:「明日,我會令人列出條件,先在江都城中張榜求才。」

衆人聽得一怔,張榜求才?

緊接着,又聽那道聲音道:「凡符合條件者,諸位也儘可大力舉薦。只要是可用之人,待經過統一考覈之後,我皆會留用。」

此言出,大多官員的神情皆有了變化。

他們也都可以舉薦?

常歲寧自然知曉,她這麼做,勢必也會給這些人塞人的機會,但同樣是塞,與其讓京師那些看不到的人來塞,她何不賣眼前這些官員一個人情呢?

她要這些人用心辦事,想要得人心,適當地將好處分出去,永遠是最實際的誠意。

如今的江都遍體鱗傷,她要先將這些官員擰成一股繩,他們大可以將這片土地當作他們的權力場,但前提是先醫好它。

當然,這些人當中必然會有其它陣營的人,甚至也不缺那位陛下的耳目,但時局變幻之下,誰又能說得準,來日一定不會變成她筐裡的瓜呢?

變不成她的瓜也無妨,如今既長在她的地盤上,若實在不聽話,又生出傷民的利刺來,她選個良辰吉日砍了拔了便是。

且經他們舉薦上來的人才,待篩選之後,她也會親自審覈,此中分寸,她會把握好平衡之道的。

見氣氛順理成章地活了起來,常歲寧才往下道:「特殊時局當有特殊治理之策,如今的揚州百廢俱興,當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江都不可損於倭寇之手,亦不能毀於內政之患。」

衆人看過去,那少女的聲音清明有力,說話間,眉眼間全無稚嫩兒戲之色,或又因這身刺史官袍有着天然的威嚴,此刻竟叫她看起來像是久居廟堂官場之人。

有官員不自覺收起了輕視之心。

也有人仍認爲她天真好愚弄,順着她方纔那句「諸位也儘可大力舉薦」,已開始琢磨着要舉薦身邊哪些人。

但常歲寧並未打算就此放人,方纔那句話,倒像是先扔了一塊熱騰騰的誘人大餅上桌,讓場子熱了起來之後,纔開始真正進入正題——

有官員留意到,刺史大人身邊的那位「女史」,已開始鋪紙研磨。

接下來,這位刺史大人從城防,糧田,城中商戶經營現狀,再到流民遷回的計劃等等……

她根據問題的職務歸屬,清晰地定位到他們每個人身上,先詢問對答,再集思商榷,再到攤派任務,可謂一氣呵成。

這些事務繁雜至極,可坐在上首的那個少女始終條理清晰。

當然,她於地方政務的細微處也會有不明白的地方,但她會坦誠地說明自己的不懂不足,而經過他們的解釋提醒之後,她卻能做到很快領會,並且融會貫通,絲毫沒有卡殼之感。

她從始至終並無威懾之言,也不曾刻意顯露過什麼武將威儀,只坐在那裡認認真真與他們商議分派差事……但只這些,便足夠叫人瞠目了。

衆人心中皆覺驚詫,大半日下來,幾乎無人再去輕視那個少女。

是的……他們已經在此處呆了大半日了!

本來打算迎接一下新任刺史就走人的,結果誰知怎麼都走不掉了……

起初他們抱着觀望檢驗之心對待這位新任刺史,可現如今……他們卻好似成了被先生考校功課的學生!

來之前,他們設想過許多可能,卻唯獨不曾料到如此局面!

中間有下人送來了茶水和吃食,這位刺史大人怕他們飯後睏倦,又使人打來了冰涼的井水,以作他們洗臉醒神之用……甚至有人懷疑,若他們再敢表現出睏倦之色,對方未必做不出頭懸梁錐刺股的惡舉來!

常歲寧的想法很簡單:「今日來都來了,一次多理一些,也能少跑幾趟,到底諸位的腿腳也是腿腳嘛。」

——這就是她一次往死裡用他們的理由嗎?!

衆官員強壓下被人當驢使的憤怒,畢竟桌子上還擺着「餅」呢……爲了來日方便舉薦親信,今次便當一回驢罷……他們不當,且有的是人想當!

如此,直至申時末,常歲寧才總算放了人。

衆人離開時,手中都多了一份見面禮,人均好幾斤地抱着——都是現場粗理出來的公務草稿。

這些且是摸得着的,摸不見的還有好些,無論官職高低,常歲寧皆使他們以「如何更快更好地重建揚州」爲題,每人寫一篇見解策論出來,不少於三千字,最遲五日後交給她。

衆官員們拖着疲憊的身軀和沙啞的嗓音回到家中,在家中焦急等待的家眷們大鬆一口氣——遲遲不見人歸,又聽說那位新任刺史是個惹不得的……原本還以爲人回不來了呢!.net

常歲寧也累得不輕,她離開前廳後,伸了個懶腰,纔在王長史的陪同下將這座刺史府熟悉了一遍。

刺史府分前後兩部分,前面用來處理公務,後面的內院則是住處所在了。

來到通往內院的月洞門前,常歲寧笑着道:「王長史止步吧,今日長史也累了,早些回去歇息。初次磨合,我若有言行不妥之處,還望長史見諒。」

王長史笑着搖搖頭,眼中有一絲欣慰之色:「不,刺史大人做得很好……」

就是這個磨合吧,多少是磨得費人了些……直接給磨出火來了。

見王長史神態,想到他今日的諸多表現,常歲寧負在身後的手指輕輕敲了敲,試着道:「說來,我有句冒昧之言,不知當問不當問——」

王長史含笑道:「大人只管問來。」

夕陽映照下,月洞門前的少女眼中幾分好奇:「不知王長史是誰的人?」

王長史笑意一凝……的確是怪冒昧的。

他頓了頓,卻是反問:「大人以爲呢?」

他身邊未帶其他人,常歲寧身側也只跟着個姚冉

,便也得以「暢所欲言」。

「長史到底是京師調撥來的,又是刺史府佐官如此要職,料想是身兼數職,不單要分我的權,還要監看我的一舉一動——」常歲寧道:「想來該是陛下的人。」

王長史笑起來,捋着短鬚:「正是……正該是。」

常歲寧眨了下眼睛:「可長史讓我覺得不單是——」

王長史不置可否,只笑着自袖中取出一封書信,遞與常歲寧後,便揖禮告辭而去。

待他走後,常歲寧將信打開來。

偌大的信紙之上,不見落款,唯有一個字在——【哼】

常歲寧:「……!」

姚冉在旁愣了愣:「……?」

她本不欲探看,但那個獨字實在很顯眼……她一眼就看到了!

「將軍……這是?」姚冉不禁發出疑惑的詢問。

常歲寧默然一瞬,無言地將信紙蓋在臉上一瞬,再放下時,轉身離開,才答道:「……是我的一位老師。」

姚冉輕「啊」了一聲——是喬祭酒麼?

自然不會是喬祭酒。

第134章 雨夜琴聲第261章 “她不是我的,但我是她的”第99章 作廢(iwannacola打賞加更518.第514章 常節使又要賺錢了第192章 殺人償命天經地義第117章 外室爹第493章 除非是聘禮!第267章 寧遠將軍(求月票)第45章 臥龍鳳雛第213章 讓阿爹從了就是第144章 最佳太子妃人選第3章 跑掉了嗎第314章 告別去(求月票)第84章 百年不遇的廢物第168章 帝心起第99章 作廢(iwannacola打賞加更第337章 刺史府不養閒人(月底求月票)第20章 她回家了第394章 大盛這是要亡了嗎?(月底求月票)第187章 他已經瘋了第304章 天不亡河洛(求月票)第64章 我的嫌疑的確很大第273章 不是還未到嗎?508.第504章 栽在畜生窩裡了第377章 一局謀劃數十年的救世之棋第426章 雅,大雅啊第87章 她就是倒黴蛋李尚第51章 一定要本人來嗎第450章 重新說一說奴的故事吧第260章 只要能將他的學生還給他第178章 等下次好奇的時候第402章 多殺幾個,給咱們擡轎第90章 揚名之捷徑(求月票)第394章 大盛這是要亡了嗎?(月底求月票)第163章 魏侍郎是賊嗎第47章 我記得你!第202章 她自己來救554.第548章 崔六郎他罪不至死第91章 她就這點兒愛好第265章 見過總教頭第144章 最佳太子妃人選第8章 常家歲寧532.第527章 崔家的決定第457章 倘若先太子是女子呢?(求月票)第359章 我會青出於藍勝於藍新年快樂571.第565章 倒反天罡(求月票)第107章 和他們一起散佈第363章 舊主之物再現(求月票)第6章 勿要碎嘴第104章 她也喜歡吃栗子嗎第342章 我喜歡讀書(求月票)第176章 她問,他都會答請假一天,勿等第408章 此生不事二主第71章 她是懂揍人的第284章 天爺哦!(求月票)第282章 我以我爲天,我意即天意第19章 哪裡聽來的第284章 天爺哦!(求月票)第84章 百年不遇的廢物第312章 她缺德的很明顯嗎?(求月票)第491章 這門戶由我清理第288章 不愧是她常妹妹第272章 噱頭十足(求月票)第266章 不對哦(求月票)第141章 堂堂正正比一場第478章 以身入局,續以白晝574.第568章 爲破局而入局(求月票)511.第507章 是天下人的節度使569.第563章 驚天之秘第430章 就是你最最景仰的常刺史第97章 以少欺多(求月票)第413章 江都常歲寧,前來討教(大章求月票第2章 初來乍到566.第560章 不要像我一樣580.第574章 願節使夙願得償第288章 不愧是她常妹妹527.第522章 原來您還活着530.第525章 希望她不要回來第81章 包殺包埋第132章 阿兄與驢與狗525.第520章 必打斷你的腿第254章 規矩是死的,人也可以是第120章 跌落神壇(求月票)第4章 贈品潦草第431章 偷狗賊元祥(求月票)第12章 歸京第217章 賜封爲公主(求月票)第353章 出了些差池第161章 相當炸裂的程度第406章 大捷(求月票)第465章 必讓我兒認祖歸宗第31章 豪門夢碎544.第538章 幫你打回來(大章求月票)第305章 她會成爲傳說的化身(求月票)第485章 煉獄鍛劍第13章 救命的來了第395章 必有大戰(求月票)第7章 難逃一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