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和議告成

他和王自齊都是一對窮光蛋,打起仗這錢又象流水一般!

原本按照柳鏡曉的估計,一個師開戰一個月大約需要三十萬元左右,現在打個半個多月,調到一線的部隊也不過是半個步兵師的規模,結果各個部隊到沈纖巧那裡一結算,總共花了四十萬大洋。

原來沂蒙山區久經戰亂,加下正值青黃不接,民間存糧一空如洗,各個部隊僱用大批民夫向前運輸糧食供應,一時間徵用了幾千名民夫,雖然沈纖巧的眼睛厲害着,一下就刪除了很多不合理的開支,可折算下來總數還是多達四十萬大洋,即使這樣,部隊仍然是吃不上飯,司馬勘向柳鏡曉訴苦說:“我們連小米都吃不上!”

實際上很多部隊一天只能吃上兩頓飯,最困難的時候甚至有一天要吃兩頓稀飯。

更要命是沈纖巧那邊也在叫苦不已,他以爲柳鏡曉是用休養生息的政策,一時半會不會打仗,發放了一大批貸款下去,結果臨時用錢就非常緊張了。

當然沈纖巧用的辦法很聰明,她發放的貸款有兩種,一種是政府性質的農業貸款,這筆錢並不直接發放,而是沈纖巧從外地買了一大批耕牛和農具,然後再發放給農民。這作法大有深意,民以食爲天,如果直接發放貸款,可能只是向有富餘耕牛和農具的人購買,在魯南地區內部調劑,而耕牛和農具的總數不會增加,所以沈纖巧寧可用這種方法。

另一種是工商業貸款,工業主要是棗莊一帶的煤礦以其附屬工業,臨沂的棉紡工業,商業貸款則遍及全魯南,加上魯南是個百廢俱興的局面,加上魯南銀行的籌碼不足,實收只有官股的二十萬元,所以由沈纖巧出面,又借給了魯南銀行三十萬元作爲週轉金,這才把市面活躍起來。

十七師內部又新設立了一個小型兵工廠,十七師原有一個小型修械所,規模很小,其沿革卻可以追述到漠北定邊軍,原本只能製造些刺刀,修理一些損壞的步槍,但是部隊規模一大起來,往往隨便一個戰鬥就是幾萬彈幾百發炮彈,而十七師的家當還是歷史上積存的那些貨色,這沂蒙戰役打下來,規模不大,消耗的彈藥卻是海量,雖然不能說是庫空如洗,也可以說是所剩無多,幾個參戰的營連,平均每枝步槍只剩下三四發槍彈,山地榴的炮彈也幾乎打光了。

再打下去,柳鏡曉的部隊只能想辦法打白刃戰,幸虧日照這個港口雖然控制在王自齊的手裡,可是柳鏡曉也有駐軍,所以才能進口了一批彈藥應急。

痛定思痛之後,柳鏡曉決心不能受制於人,魯南的輕工業頗有些基礎,他又和臺灣蕭迪吉是老交情了,當即從臺灣購置了一批製造軍火的機器,只是交情歸交情,朋友歸朋友,付出去的還是真金白銀。

這樣一來,柳鏡曉的銀從腰包裡瀉了出來,還好他當年南北征戰,到處搜刮了一大批現金,只是現在沈纖巧整天一回家就向他要我,柳鏡曉的小金庫雖然沒有見底,也就是二三十萬大洋的樣。

當然嘍,柳鏡曉叫苦,王自齊自然也不舒服,前線差不多損失了一個混成旅的兵力,再上龐大的軍費開支,王督是有心發兵把柳鏡曉的部隊剷平,沒有能力對付上門討要開苞費的第三產業代表。

別看沒錢,兩方談判的代表嘴巴上都很硬,省方大叫:“你們立即退出沂水,否則我們開動大軍就把你們剷平!”

柳鏡曉派出來的談判代表陳方仁更強硬,這傢伙大叫:“打就打!三個混成旅咱們一個上午就收拾,你們還有幾個混成旅?沂水和蒙陰是我們從土匪手裡收復回來的,決不能讓你們!”

從土匪那收復的?明明是守軍的省軍聽說司馬勘帶兵追擊,趕緊跑路了,結果司馬勘營不戰而入沂水,但是雙方不願扯破臉皮,柳鏡曉方面的說法是:“省軍換防,土匪藉機佔據沂水,我軍主動出擊,收復沂水……”

強硬到這種地步,看來是一觸即發,王自齊天天發《討伐柳賊電》、《總攻擊令》,最後把柳鏡曉定義爲“魯南匪首”,柳鏡曉也大發《爲魯南民衆請願電》、《轉沂蒙民衆告柳師長切勿撤兵電》,至於名稱也是有來有往,稱王自齊爲“省方某軍事要人”,當真是熱鬧非凡。

官意即民意,電報紙整天飛,交通部郵政總局當月大發一筆,半個月就完成了一季度的任務指標,反正都是“山東廣大尼姑告柳師長早日收兵魯南”、“臨沂佛教界、青樓界、基督教界、道教界聯合大會無限柳師長正義行動通電”,一個商會也會發出兩種完全不同的電,至於請願遊行更是家常便飯,當月濟南各小學天天只上半天,天天上街舉着小旗,大聲呼叫:“誓死討伐割據魯南的匪首柳某!”因此小學生欣喜地說:“這樣的日實在太好了!”

省方內部還有一部分以膠東四大家爲首的拆臺派,表面上王自齊,實際卻是在省議會裡大拆王自齊的臺,天天叫着“和平!和平!雙方就地脫離接觸!”

就地脫離接觸?也就是柳鏡曉不必放棄佔據的沂水,柳鏡曉當即叫大夥兒拍發熱烈的電,第二天,郵政總局特地派兩個郵遞員前來送上幾百封電,以後半個月省議會都陷身書信的海洋之,而且這些書信可分兩派,各自字相近,紙張一樣,筆跡相近,又同是一個郵筒裡發出來的。

可惜這樣廣泛的電意運動,卻無聲無息地掩蓋歷史的潮流裡,怎麼也比不過陳雲傑那一封驚天動地的電報,而且雙方既然都沒錢,這戰鬥怎麼也打不起來。

雙方談判的焦點還是沂水問題,柳鏡曉覺得這一戰,花的銀太多,不能白打,沂水一定要拿到手,而省方表示蒙陰可以讓給柳鏡曉,但沂水是十七師從省方那爭奪去,這關乎到省方的威望,絕對不能談判。

最後談了整整半個月,經過比戰場上還要激烈的脣槍舌劍,最後總算是達成一個協議,沂水的地盤交給十七師,但柳鏡曉方面的正規軍撤出沂水,只派保安部隊一個加強連留駐沂水,沂水的財政收入歸省方而不歸魯南。

這個協議也就承認了柳鏡曉在魯南的事實存在,對於魯南的財政收入,雙方達成共識,即魯南久經戰亂,財政十分困難,所以今年之內魯南的財政收入一律自行留用,不向省方解款,只在年底一次性解款十萬元,自明年開始,應解的款項雙方五五分成,至於官員任免都全由柳鏡曉負責,只是在形式報王自齊審覈一下,當然了,雙方都不提應解央的款項,反正這事情北政府無權作主。

新任的丁省長爲達成這個協議出了很大的力量,雙方都很尊重他,他一發話當即一錘定音,達成了最後協議,事後柳鏡曉對幾個團長說道:“給丁老哥點面!這年底的十萬元我本來是不想出的!”

王自齊即是握緊丁省長大聲感激不盡,過一會轉身對幾個幹部輕聲說道:“***!讓這老傢伙出面也只才刮出這點東”

當然事後還有樁趣事,濟南青樓聯合會原本舉行一次公開聲討柳某好色如狂,殘害青樓婦女多人的大會,一聽達成協議,上官立即改了口徑,可是忘記改宣傳品。

結果花枝招展的妓女一邊分發着類如“我和柳鏡曉-不堪回首的過去”、“魯南血淚史-我在臨沂的不幸遭遇”、“惡夢初醒-柳公館七日談”的宣傳品,嘴裡大叫:“王督!王督!偉大的王督軍!和平主義者!我們願意免費陪你**!”

只是考慮柳鏡曉方面的反彈,事後將宣傳品又收了回來,而白斯一聽說這麼動聽的標題,當即有了興趣,花了大把銀搞到手,準備以批判性的眼光進行評鑑,大叫:“上當!上當!我不是上個月我買的繡本青樓豔史嗎?上當了上當了!”

不過這一仗下來,大家都有一個一致的意見,也就是沂蒙山區由於後勤上的關係,不適合於展開較大的兵力,如果柳鏡曉和王自齊再度開戰,大致會在津浦路一帶開戰,柳鏡曉據騰鄒一帶,王自齊則控制着兗州和濟寧,那一帶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籌措軍需十分方便。

因此雙方都很重視這一線的軍事準備,柳鏡曉調去了自己的李何一第三團和蕭如浪第四團,又讓自己的基本部隊第二團隨時準備朝向津浦路進發,蕭馬熊也帶了他的保安部隊進駐藤鄒一帶。

而省方的調整力度也不小,死守新泰的沈鷹營長,因功特晉爲團長,王自齊讓他收容殘兵,將部隊移防濟寧,第二混成旅在此役傷亡、潰攻甚多,所部原來不足一團,但雙方達成協議後,柳鏡曉將省方官兵放回,槍支彈藥則交給保安部隊。

王自齊遂由第五師**團爲基幹重建了一個第二混成旅,而將放出的大部分官兵補入沈鷹團,同時補充武器裝備,並將沈鷹團改番號爲山東陸軍**第一團,這是掩人耳目的手法,這個**團總兵力超過三千人,沈團長一飛沖天,加上王督對他封官許願,自然是對王督感激不盡,對於側翼的泗水、曲阜,省方也增加了兵力。

而基於這次蒙陰戰役的教訓,王自齊感覺兵力不足,這個重建的第二混成旅實際比許多省軍的師還要大,居然轄三個團,編成後總兵力將達七千人。

打完仗後,王督居然奇蹟般地有了點銀,當然這不是他王自齊的功勞,而是丁重搜刮來的。

自古以來,解決財政問題,不外乎於四個字:“開源節流!”

厲行節約,這萬萬不行,現在王督是第一把手,丁重還沒喝醉,總能分清自己的位置,於是他把主意打在了“開源”二字。

他帶到財政廳的三個縣長,都是吃喝嫖賭樣樣精通的牛人,在張克張我帥的教導下,撈錢是行家裡手,只是到了財政廳,庫空如洗,賬上的錢一到賬就被划走了,這樣的日怎麼能過?

王自齊平時素喜親自管理財政,可是不長於搜刮之術而長於花錢之術,特別是對於和各位大富豪爭購清倌人有極高的熱情,生恐這些長得俏麗的小姑娘遇人不淑。

在他的管理下,濟南的第三產業自然蒸蒸日上,青樓也不忘王督的大恩大德,只要一發話,立即集衆姐妹上街遊行,當然這庫房裡,按王督自己的話說:“有一點緊張!”

現在這些前任縣長一心想着搜刮錢,到財政廳還搜刮不出錢,這多丟人啊!丁重又一向是個軟心腸,結果他們提出一個主意:“着眼於第三產業的長期發展!”

共和以來,各地曾徵過“花捐”的玩意,這錢可不是向黃花大閨女收,而是王督的日常辦公場所徵收,不過王督倒是很開明:“收妓女捐?這麼高明的主意我怎麼沒想到?”

當即頒佈實施下去,當即有人指着公告讚道:“實行花捐,這是對妓女的推崇啊!”

衆不解,皆問其因,這人當即說道:“這不是捐軀報國嗎?”

花捐既開,立時有許多名目,閨女出嫁到官府婚姻登記,得加收兩塊大洋的出閣捐,否則就不予登記,山東本有賭場若干,屢禁不絕,現在丁重提議給予合法化,每縣皆由一人包辦,按縣大小每年上交包辦費若干,美名“博彩”,衆人諷刺爲“奉旨開賭!”

爲了提升產業競爭力,青樓老闆帶着大隊警察狠抓暗娼,警察們抓到暗娼之後自然是人財兩得,其時魯南匪患已定,黃羊手裡有一個土匪頭因當地仇家太多,逃到濟南找了親戚幫忙作了警察,他上班第一天穿了件全新警服,問同事道:“幹這警察有什麼講究不成?”

一天快活下來,抓了一堆暗娼,撈了一堆銀,玩了一堆女人,還在妓院裡免費睡了一夜,這土匪頭才恍然大悟:“原來警察和我們做強盜的,完全是一模一樣!”

賭場老闆也鬧起內訌,腦活的就是當了博彩包辦,帶着大隊警察上山下鄉到處抓賭,既然是行家裡手,自然成效極好,到處抓了一批,然後警察局的獎金也有了着落。

爲何?抓進來的不論情節一律罰款再說,不交?好!老兄是練過硬氣功的,肯定身手不凡,俺這裡別的道具沒有,至於老虎凳、夾板之類還是有幾套的,來來來,給兄弟表演一番!

咱們山東老鄉孔老夫說過,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只要捱過這陣,保證放你出去!

只是凡夫俗太多了,個個怎麼都交罰款被保出去了?警察的外快是飛速上漲,這其也有練過硬氣功的傢伙,不對,暈過去了!隊長,怎麼辦?這好不辦,一桶冷水解決問題,再不行的話就扔到外面地裡,你小就是笨!

這丁重的舉措,王督是作出這樣的高度評價:“此舉大大促進了我山東省的第三產業發展,特別是歷史上屢禁不絕低級下流私自拉客的暗娼爲此一空,不是轉移到外省就是進入正式的書寓,進而爲我省的外向型經濟奠定了基石,現在樓裡的姑娘個個形象高雅,氣質動人……使廣大兄弟省市大員和外賓讚不絕口,一致稱讚我們的工作有水平,還帶動我山東經濟的快速發展……”

既然有外向型經濟,那自然就有發展內需,新時代的“博彩事業”就是如此,據說各縣不僅大開賭場,還設立什麼彩券的說法,據公開的說法是取之於民用之用民,而且獎品極其優厚,據說頭等獎還是西域寶馬拉的四駕膠**車一輛外送美女一名,只是手氣不好,這頭等大獎都讓路過的外省人給摸去,本縣本省的人就是摸到了些零碎,不過沒關係,您這錢點是爲我們的福利事業貢獻您的一份薄弱力量!

當然是,沒見養老院有翻新的跡象,也沒見給孤老送過一袋米,只見官員們和包辦人的家裡又養了幾房如意嬌妻,不過據說這錢是很快就要拔下來了。

當然了,這魯省高層是一片叫好之聲,以前那種腐朽的思想被一掃而光,現在優先要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要發展外向型經濟,要賺外省人的錢,要樹立我們山東旅遊業的良好形象。

這些林林總總的財政收入,讓王自齊手裡有幾個餘錢,趕緊多買幾個清倌人,整天晚上都泡在自己的辦公場所裡深夜不歸,大談發展第三產業和外向型經濟的關係,順便編練些部隊。

至於省方和其它勢力的關係上,也是相安無事,王自齊答應萊陽、即墨兩縣特殊情況特殊處理,縣太爺可以由膠東四大家的出任,至於魯南方面,柳鏡曉自保有餘,卻沒有向外進攻的力量,他這時候讓丁寧帶着部隊在沂蒙山裡到處圍剿款項。

不過平安無事,有人居安思危,倒是探出王自齊的一個危機,不過這個人卻不是王督的部下。

柳鏡曉看着半包的情報,問道:“這是什麼?”

熊科長恭恭敬敬地報告道:“師長!這是膠東四大家各個部隊的情報!”

柳鏡曉一呆,在他印象裡,四大家的武裝力量基本不值一提,林家的實力最強,也只有一支三十多人的衛隊而已,加起來恐怕也不足百人,怎麼熊曦專門做了一個卷宗,因此順口問道:“有多少人槍?”

能曦答道:“人只有八百人,但槍有三千多枝!不過四大家在膠東的底很深,只要他們一出手,肯定能擴到五千!”

柳鏡曉不由一驚:“這麼多?”

他知道三千多枝槍是什麼概念,柳鏡曉的一個普通步兵團轄兩個營八個連,裝備步槍不過一千出頭,只有韓信海團因爲建制齊全,轄三營十二連,步槍兵也不過一千五百,現在膠東四大家手裡有三千多杆槍,自然卻對此一無所知,當真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熊曦一一盤算膠東四大家手裡的實力:“師長,這是我讓部下好不容易纔打探出來的!表面來看,四大家不過只有一支衛隊,總數不過百人而已……實際可不同,萊陽、即墨的縣保安隊都是他們的人,隊長也是他們家的上門女婿,這一算就是四百多人,此外他們以聯莊會的名義搞了一支武裝,又有三百多人!”

柳鏡曉卻問到要點上了:“那三千支槍是怎麼回事?”

熊科長當即報告道:“他們去年購買三千枝步槍,秘密放在萊陽林家莊!”

三千枝步槍加上附具彈藥,現考慮運輸費用,可是價值十萬大洋以上,柳鏡曉可不相信林白河花這麼多銀就把武器藏在家裡打打鳥,問道:“是否屬實?怎麼查證的?”

熊科長答道:“是通過臺灣蕭司令的關係查證,雖然他們乾的很乾淨,可那貨是由呂宋公司的船運送,蕭司令說那船運的是確實是軍火,我們再從上海兵工廠找來出庫單!”

柳鏡曉倒是想到另外一個方面,他說道:“我現在擔心的是他們是不是還有屯積的軍火,還有,這麼大筆的軍火款是怎麼弄來的?你加派人手,給我查清楚!看來我們做了魯南王,有人也想作膠東王啊!”

前次柳鏡曉見過林一塵之後,順口說了句:“加派人探膠東四大家方面的情況!”

結果熊科長執行起來不遺餘力,結果還真讓他鉤到了大魚,柳鏡曉本來對軍馬統計科很有微詞,特別是這次沂蒙戰役,獲得的情報多爲過時情報,沒有什麼有質量的情報。

而且想來想去,熊科長立的最大一樁功勞,還是前段時段查出胡營長進獻了一位美男,所以他考慮要對軍馬統計科裁員,只是立了這樁大功,當即把軍馬統計科的編制從四十人擴充一倍,達到八十人之多,現在熊科長也不能那麼簡單就分類,得在科裡內部再設置幾個單位,至於經費嗎?也從八百元增到一千二百元!

第43章 四月八日第37章 川鄂戰爭(二)第34章 破弦第25章 哭秦庭第3章 泉城鏡曉第七章定邊軍部隊沿革第6章 破碎(四)第12章 湖南問題(中)新書惡霸上架拉點月票第34章 長者之風第43章 海上(下)第28章 黃羊軍第1章 雨中鐵軍第7章 南方四(下)第26章 血嶺第23章 遁逃第2章 暖風人醉第11章 借將(上)第六 卷府院之爭預告第5章 秘情第25章 起程赴魯第10章 木蘭從軍第31章 丁省長第10章 瓊音(二)第5章 故人第3章 鐵路故事第40章 北歸第41章 兩女相爭第39章 笑話戰第27章 脫困第14章 破敵第39章 有美來訪第3章 撲朔迷離第11章 有功旅長第15章 大局二十二章 黑虎軍第十五章第3章 晚間小役第12章 巧芷第18章 鐵路第20章 陣前反水第14章 馬桶機關(下)第7章 公館驚變第10章 前奏第26章 京奉鐵路第31章 丁省長第11章 陣前會議第38章 戰局第1章 烈風(下)第39章 整肅第27章 馳援第一章第20章 林鈴草第2章 棋局第5章 榮耀(一)第20章 戰端將起士兵生活的演變第19章 奪印第21章 婚事第38章 川鄂戰爭(四)第33章 橫刀奪愛第36章 兵變第30章 棟樑第14章 舊時恩怨第12章 故人來訪第10章 熊秘書第24章 奪炮第十五章第17章 不速之客第18章 世宗皇陵第7章 援鄂起因第三十章 1兩線第20章 魚龍混雜第26章 海上舊事第11章 新的征程第33章 伶人傳第27章 煽風點火中幾種火炮的射程第6章 蒙陰戰開第4章 民意運動第17章 羣魔亂舞第1章 玉人共枕第11章 海若第1章 碎雪第42章 大錯鑄成第23章 八日苦戰(七)第22章 斷後二十三章 幸福時光第8章 省軍報銷第7章 玉人情懷第8章 大海戰(下)第22章 美女高參第36章 一龍雙鳳第35章 決戰前夕(二)第8章 大海戰上(二)第8章 千望第8章 宣戰案第38章 戰局第33章 民主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