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外祖一家

翌日,青竹準備去鎮上看望外祖一家,順便把昨日郎中開的藥給買了。

夏至昨天跟着老爺子去幹了一天的活,今日趕了車,將青竹送到了鎮上。

由於冉家人提前告訴過外祖一家青竹要回來的消息,所以外祖父、外祖母早就在家裡等着了,聽到門外騾車的聲音,外祖母親自跑來開門。

“外祖母,青竹來看你們了。”青竹下了車,就見到開門的外祖母這會兒正淚眼婆娑地看着她。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這些日子累着了吧,你這膽子也是真大,一個人就敢回來,我這些日子提心吊膽的,生怕路上出個什麼事,快,家裡坐。”

外祖母看着這個頗像自己那早逝女兒的外孫女,淚如雨下,說話都有些語無倫次了。

“青竹,你外祖母擔心你,好幾天都沒睡好,你別害怕。”舅母也跟着走了出來,她的身邊還有兩個姑娘,分別是青竹的表姐沈知心和表妹沈知意。

“青竹見過舅母,舅母多年不見,還是這麼年輕。”

“呵呵,青竹這丫頭真會說話,快進屋。”

“你外祖父和舅舅這會兒在前院收拾院子呢,過兩日那些回家春耕的學生就要來了,我已經讓人通知他們去了。”

外祖母擦了眼淚,給她解釋了一聲。

“外祖母,您看我也沒什麼事,有夏至哥陪着我來,我爹也找了靠譜的商隊跟着過來的,路上也順利,沒遇到什麼麻煩。”

“那就好,那就好,自從你娘走了以後,我就擔心你們在家裡怎麼過活,青晨還好吧,他那麼小就沒了娘,想想我這心裡就難受。”

“都好,我們都好,外祖母您可要保重身子,以後知康表哥還要考舉人,考進士,家裡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是啊,人吶,還是要向前看,看着你能立起來,我就放心了,原本我還想讓你爹把你們姐弟倆送回來,有我們看顧着放心些,不過你外祖父聽了卻說,你們挨着你爹纔是最好的,你爹那人是個好父親,必不會讓你們受委屈。”

“外祖母,您疼我們姐弟,我們心裡也都開心着呢,您以後就保重身子,我們已經沒了娘,難道您忍心讓我們小小年紀還要失去您嗎,快別哭了。”

“是啊,娘,青竹說得對,這日子啊還要過下去,您要是每天傷心,孩子們也擔憂,眼下青竹看着越發聰明能幹,外甥想來不會過得差的,以後讀了書,也去考功名,孩子們的前程還遠着呢。”

舅母也跟着在一旁勸說,總算是把外祖母的眼淚勸回去了。

青竹這會兒也有時間和表姐妹們說話,兩人都是溫和的性子,雖說和青竹多年不見,有些生疏,不過畢竟是血脈親人,沒一會兒也說起話來了。

“我這就去廚房看看,青竹大老遠回來,想必也許久沒吃到家鄉菜了,待會兒舅母親自給你做幾個菜。”

“謝謝舅母,我也攙着呢,當年回來您做的吃食,我至今都還記得味道,可好吃了,時隔多年,總算是又能吃到舅母您做的菜了。”

“娘,您看看,這丫頭這麼會說話,嘴甜得很呢,我做的菜也就是一般,竟被她誇上了天,今日不多做幾個,只怕都當不起我外甥女這一頓誇了。”

舅母這一番逗趣的話說得外祖母也心情大好,一時間,屋子裡頗有些其樂融融的感覺。

外祖父、舅舅以及表哥聽說青竹來了,也不收拾了,三人走進了後院,衆人又是一番見禮。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你外祖母擔心了好幾日。”外祖父情緒並沒有妻子那麼外放,不過看着青竹的眼神裡都帶着慈愛。

“是啊,青竹,這一次回來可要在舅舅家多住些時日,好好陪陪你外祖母,她一直唸叨着你們姐弟呢。”

舅舅人要嚴肅一些,不過看着青竹的臉上也帶着幾分笑意。

表哥知康今年十五了,一直在家裡的私塾唸書,他是整個沈家的希望,外祖父和舅舅都是考上了秀才後再無寸進,爲了養家,外祖父開了這間私塾,專門給孩童啓蒙。

舅舅在考了好幾次後也認清了自己的天賦,選擇子承父業,將這間私塾繼續開下去。

家裡人口簡單,開銷也不算大,大頭基本都是表哥讀書的書本費等等,不過因着上面兩代人都是讀書人,倒也能輕鬆應對。

興許是因着家裡的殷殷期盼,所以知康表哥整個人要沉默一些,見到青竹這個表妹,也多是沉默的。

青竹將冉老爹給外祖一家準備的禮物拿出來,外祖母又是一陣心疼,說家裡都有,他們的銀子還是要拿來養家,以後不要再帶了。

“是啊,你爹如今的俸祿,除了要養家,還要應酬,若是有什麼困難,你讓他寫信回來給我們說,我們能幫補的地方一定幫補。”

“外祖父,我爹說當年多虧了您的教導,纔有了他如今的位置,這些東西不多,但是也是他的心意,你們一定要收下。”

“這次我們就收下了,下次可別再送了,你爹啊,當年寒窗苦讀,非常節儉,頭懸梁錐刺股,那樣的刻苦沒多少人能比得上,如今能做官,那也是他踏實用功,努力讀書的結果。

知康,你要好好學學你姑父讀書的勁頭,一定要好好讀書,家裡人都盼着你能考上,光耀門楣。”

“是,爺爺,孫兒一定會好好讀書的。”

青竹發現知康表哥在回話的時候也有些麻木,神情沒有波瀾,顯然這些話應該是經常聽到,青竹暗地裡搖了搖頭,看來表哥的壓力很大啊,這對讀書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不過青竹始終是第一次登門,這時候也不好說些什麼打擊的話,也只能以後旁敲側擊提醒幾句。

吃過了飯,青竹又拿着錢,讓夏至去鎮上的藥鋪買藥,她自己繼續在這裡陪着外祖母聊天。

外祖母幾年沒見她了,有許多話想要說,想要問,得知如今家裡是她管家,又給青竹提了很多建議。

包括家裡的銀錢如何花用,還有兩個姨娘要怎麼對待等等。

“你自己也要防着那兩個姨娘,都說人心隔肚皮,如今你娘不在了,她們只怕是有許多心思呢,就怕對青晨不利,我只恨我當初,怎麼會豬油蒙了心,勸你娘給你爹納妾呢。”

第二章 家資略顯寒酸第十八章 孰輕孰重?第二十三章 關於讀書的爭論第八章 送禮難事第十章 讚許第五章 第一桶金第六章 李姨娘的惶恐第十二章 外出遊逛第五章 第一桶金第五章 第一桶金第十一章 年關難題第九章 出門採買第八章 送禮難事第十三章 出氣第十九章 生薑第八章 送禮難事第十七章 女人們的八卦之火第二十七章 要求第十章 讚許第三章 歡喜的李姨娘第十九章 生薑第二十三章 關於讀書的爭論第三章 歡喜的李姨娘第十七章 女人們的八卦之火第四章 惱怒的王姨娘第十二章 外出遊逛第十一章 年關難題第七章 冉老爹的苦惱第二十五章 外祖母的悔恨第二十章 終於到家第六章 李姨娘的惶恐第十四章 冉老爹的怒火第二章 家資略顯寒酸第十六章 走火,待客第十章 讚許第八章 送禮難事第十五章 過年第十四章 冉老爹的怒火第二十七章 要求第一章 穿成縣令長女第二十五章 外祖母的悔恨第五章 第一桶金第二十七章 要求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十一章 年關難題第三章 歡喜的李姨娘第十一章 年關難題第十八章 孰輕孰重?第十八章 孰輕孰重?第二章 家資略顯寒酸第六章 李姨娘的惶恐第二十四章 外祖一家第二十三章 關於讀書的爭論第二十三章 關於讀書的爭論第五章 第一桶金第一章 穿成縣令長女第七章 冉老爹的苦惱第十一章 年關難題第九章 出門採買第十六章 走火,待客第三章 歡喜的李姨娘第十五章 過年第二十一章 看病第二十五章 外祖母的悔恨第六章 李姨娘的惶恐第十七章 女人們的八卦之火第十七章 女人們的八卦之火第二十一章 看病第二十二章 二伯母的不滿第十二章 外出遊逛第四章 惱怒的王姨娘第一章 穿成縣令長女第十一章 年關難題第十四章 冉老爹的怒火第十八章 孰輕孰重?第十九章 生薑第十二章 外出遊逛第二十七章 要求第一章 穿成縣令長女第十二章 外出遊逛第八章 送禮難事第十九章 生薑第二十五章 外祖母的悔恨第二十七章 要求第十七章 女人們的八卦之火第十二章 外出遊逛第二十章 終於到家第二十二章 二伯母的不滿第二十八章 別有心思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十九章 生薑第六章 李姨娘的惶恐第二十章 終於到家第二十四章 外祖一家第十二章 外出遊逛第二十五章 外祖母的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