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老謀深算

最後還是侯嬴爲陳四解了圍,道:“先生本往花坊女閭,攜陳四者,正以其年少,人所不防也。四弟君子也,非禮不視,非禮不聽。”

陳四這才緩了神情,衆人也不再拿他開玩笑,靜下來等侯嬴往下說。侯嬴接着道:“啓封雖商埠,四方輻輳,實以大梁之稻,易四方財寶:齊之冠,楚之材,蜀之絲,秦之玉。糧非其財也。秦人一至,以財易糧,價倍於市,故四鄉之衆,爭以糧糶之,以求重價。此四兄所見四鄉糧車雲集也。”

陳四道:“然也,然也。吾見韓之華陽亦糶糧於啓封,——爲吾魏所虜也。”

侯嬴對陳四道:“汝言隨車隊離啓封,而車隊爲魏軍所虜,此隊爲韓華陽人,然否?”

陳四道:“然也。”

侯嬴道:“囊者汝言之未詳,今其再詳言之。”

陳四見侯嬴說得認真,心下也嚴肅起來。認真地回憶了一下,重新言道:“吾隨先生回花坊,於坊口見諸先生與花坊老丈相談而來。先生遂引吾隱於檐下。待衆人分散,遂命吾迎上貴客。忽見一車隊涌出,分先生與吾在兩邊。然先生先言隨呂伯——信陵君門下也,吾見呂伯示意隨行。乃引貴客隨呂伯而行。於途無礙,通關過隘,皆有前隊照應。吾與貴客隨呂伯而行,一路無事,呂伯亦不與吾交語。——直至野外,車隊露宿於野。至夜半,忽四方火起,百餘人四下圍來。隊中有人驚叫‘有賊’,四散而逃,多數驚詫,然車畜在此,皆坐不動。貴客亦驚疑不定。至者,呂伯出見,乃知魏卒也。貴客神情方安。時有人引薦於張先生曰:‘此韓人也。’乃知此乃總司之人。兩下見禮已畢,遂與先生先往營中。吾隨衛於車下,故得聞其相言。知其華陽尉之相,名不申。”

侯嬴問道:“孰識韓不申?……孰知韓不申?……聞得?”

一人道:“吾聞於長者曰,不申,韓貴家子也,家敗,不好學,多與公子等遊,喜遊於市,而爲微賤者。”

侯嬴道:“長者何人?何以知貴家子?”

那人道:“長者族父也。於市有肆。不申常客也,故知之。”

侯嬴道:“其與諸公子游,奈何知不申名,而不言諸公子名耶?”

那人道:“此非吾所知。惟聞諸長者耳。”

侯嬴道:“不申相華陽尉,而華陽尉必韓王子。以此論之,不申必非常人,但有智勇者也。”

陳四道:“其人精瘦,必非勇武之徒;目狹,有似精於算數;爲人不威,終非人之上者也。”

旁人又哄道:“四兄其善面相乎?可爲吾等一卜!”

侯嬴則滿意地點頭道:“雖言過其實,倒也在理。”得到侯嬴的稱讚,陳四很得意地環視四周,周圍的人也投來欽羨的目光。

侯嬴道:“汝但言貴客。其貴客果何人也?”

陳四道:“先生但言貴客,吾原不知。待得見於信陵君時,方知其爲啓封令、尉也。——非父之問,吾實不敢言。”

侯嬴道:“汝言是也。先生出城時,委吾探二人下處。是吾告以其二人正在花坊,先生方引汝前往。”

陳四道:“父原早知之。父未至啓封,何以知二人在花坊?”

侯嬴仍莫測高深地答道:“若要不知,除非莫爲。但有所爲,必能有知。”不等衆人再多言,侯嬴搶先問道:“信陵君何以言二人?”

陳四又仔細地回憶了下,回答道:“信陵君過來,先見韓不申,復見二貴客。二貴客甚惶恐,伏拜於地。信陵君道:‘將失亭隘,干犯軍紀。願入營佐我,將功折罪。’復有車先生晉見,張先生道:‘車先生孤身入啓封救出二公。’是故知貴客實啓封二公,失守國土,現入營戴罪立功。”

侯嬴道:“汝亦晉見信陵君乎?”

陳四一下紅了臉,道:“張先生亦曾引薦,故得晉拜見。”

侯嬴道:“張先生何以引薦?”

陳四道:“張先生曰:‘隨衛陳四,進退有方,舉措得力。二公得出虎穴,實賴二人之力也。’君上言:‘陳四兄何在?’吾即得拜見信陵君。君上言:‘陳兄家鄉何處?’吾答道:‘賤庶家戶牖,投大梁謀生,幸得車先生枉顧,追隨左右。’”

侯嬴問道:“君上覆何問?”

陳四道:“君上不復與吾言。乃令貴客先行入營,車先生、韓不申隨之,郭先生護之。惟留張先生,以護後隊。”

侯嬴道:“二公入營戴罪立功,乃出信陵君之口?”

陳四道:“然也。”又回憶了一下,立起身來,邊比劃邊學道:“信陵君道:‘卿乃王臣,孤豈能罪之。孤少年掌兵,願二卿佐之。’二人道:‘罪臣豈敢。願效犬馬之勞。’”

一人問道:“信陵君請二人相助,何二人回言‘罪臣豈敢’?是不願相助乎?”

侯嬴解釋道:“信陵君何等人也,二人若助,豈非相輔之位?故曰‘罪臣豈敢。’但盡臣子犬馬之勞耳,不敢稱輔佐。仍願入營立功,但非輔佐也。”

那人道:“口不應心,真不爽利。”這句天真的話,自然引來周圍的人一片笑聲。

侯嬴道:“兄快口直言,真真爽利。惟不行於君道也。”

衆人於笑聲中議論了一會兒庶人之禮與君子之禮,方纔消停。侯嬴才問道:“車先生亦先行入營相助信陵君?”

陳四答道:“然也。”

侯嬴道:“汝知先生何人?”

陳四答道:“此人所皆知,車先生芒將軍府智囊也。”

侯嬴道:“車先生爲信陵君謀乎?”

陳四答道:“然也。何爲而不謀?”

侯嬴道:“勿得匆忙,細思再言。車先生爲信陵君謀乎?”

陳四略一思想,即肯定地答道:“爲其謀也。點軍畢,信陵君即訪車先生於偏營帳中。吾得側身其旁,聽得明白。”

侯嬴道:“汝但言其詳。”

陳四道:“點軍方畢,君上即入營拜訪,先生親至帳外相迎,吾侍其後。君上先與先生相禮,復與吾相見。同行者有張先生、鍾先生、簫先生,領軍者二人,連先生入帳者七人。吾側身於帳口侍候。衆人先讓座位少頃,議定以軍禮,君上居中,文武分列。文列以車先生爲首,簫先生居武列末。”

見陳四說得條理分明,侯嬴滿意地點點頭,示意他繼續往下說。陳四道:“君上言:‘先生深入啓封,必有以教我。’”

一人忽問道:“何啓封令不敢當‘輔佐’,而車先生當以‘教’字?”

侯嬴解釋道:“啓封令者,魏臣也,世食粟於魏,故當效犬馬之勞;車先生,客也,請則教之,不請則不言,不和則離,無君臣之分也。其尤者,車先生,芒府之客卿也。食粟於芒府,非魏也。故公子當請教之。”見衆人有恍然之色,侯嬴示意繼續。

陳四道:“車先生道:‘有故人訪知二公在花坊,某奉主命入啓封而拔出之。二公皆願共急國難,遂與某出,幸遇公子,故得出也。’君上讚道:‘先生孤身入虎穴,援出二公,利益國家,功莫大焉。’先生道:‘非某之功也,實賴陳兄及老先生之力。’”

衆人道:“車先生亦表陳兄之功,陳兄飛騰之日有時矣!”

陳四一笑置之,繼續道:“簫先生問曰:‘啓封軍情若何?’”

侯嬴打斷道:“言及老先生,信陵君曾無一語相詢?”

陳四想了想,道:“似言之,欲先生引出晉身。先生答曰,老先生不願出士,不得爲請。”

侯嬴沉思片刻,示意陳四繼續。陳四有些赧然道:“簫先生問軍情,先生答之甚詳,惟非吾所能志,口不能言也。後先生言其多在坊中,外事不得其詳,命吾告之。鍾先生引吾赴郭先生處,郭先生別備筆帛,令吾以圖畫之。吾乃詳繪啓封形勢及諸設營關隘處。”

侯嬴詫異道:“汝能繪山川地勢圖譜?”

陳四道:“約略圖畫之,但得其大概也。”

侯嬴道:“閒時繪來一觀。”

陳四道:“又有何難!”

侯嬴道:“且言啓封之事!汝別處繪啓封關隘形勢,帳中之事知否?”

陳四道:“其後之議不得而知。”

侯嬴道:“何以歸?”

陳四道:“吾繪圖已畢,郭先生引吾歸帳。信陵君等已歸,帳中留將軍門下車、簫二先生,及君上門下靳、曹二先生。後芒少將軍至,遂引吾等離營歸城。先至長城,靳先生令備六乘,吾等各一乘。至囿中,得見囿中守、尉及樑尉公子。”

侯嬴道:“汝見樑尉公子?何以知其人也?”

陳四道:“席間相對,故知之也。其門下,人呼爲尉老。”

侯嬴道:“席間相談何事?”

陳四道:“均乃軍國大事也。”

侯嬴打斷道:“席間何人,席面若何?”

坐中一人道:“軍國大事且不言,奈席面何?”

侯嬴斥道:“孺子何知!惟知席面,乃知其會爲何。議事耶?迎賓耶?謀大事耶?……”

第91章 美酒美姬第131章 麻太公第87章 武將第90章 整頓軍務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105章 夜談第289章 堅持一月第22章 俠客第221章 除警第340章 三牲第48章 真心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173章 夜議第84章 侯嬴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13章 芒家父子第19章 邂逅第303章 韓襲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133章 呂太公第42章 失機第53章 私授第21章 籌謀第7章 圃田第264章 擊公子以動魏王第338章 祭壇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108章 故事重溫第33章 出城第85章 軍市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243章 伐兵第189章 各方動作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262章 傷營第25章 仲嶽第67章 交酒第295章 示警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87章 武將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230章 司勝第245章 入韓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151章 匯合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131章 麻太公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66章 濮陽呂氏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327章 夜守第45章 回朝第12章 張輒第20章 行刺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6章 囿中第197章 車右求計第167章 協合之策第155章 共其利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77章 聚兵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86章 尉府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353章 圃田之衆第53章 私授第246章 使命難達第162章 離啓封第288章 頑皮的曾季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143章 夜行第78章 帳議第155章 共其利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164章 失散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60章 餱糧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51章 棄民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49章 庭議第347章 爲人所陷第230章 司勝第63章 商賈第361章 車行與驛站第33章 出城第72章 節鉞第321章 管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