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壯行

尉僚見樑尉公子與芒卯、魏齊等同在門外,吃了一驚,匆匆見過,即把詢問的目光投向樑尉公子。樑尉公子不好多說什麼,只得道:“魏相、段子專程相送。”尉僚見說,重新見過相謝。

魏齊道:“大梁尉已經出陣,現公子又出,尉老合當居家調停,怎地也一同出陣?”

尉僚道:“魏相見笑,有夫人當家,老臣理應隨衛公子。”

魏齊道:“尉老年高,出陣令人心憂。”

尉僚道:“年齒雖長,幸筋骨尚健。陣中之事,還不爲難。”

魏齊道:“老當益壯,令人欽羨。”

芒卯道:“尉老去而復返,想諸事已畢。”

尉僚當着多人,不好多言,只對樑尉公子道:“臣於城下已募得精壯二千,可以出征。”

魏齊聞言失驚,欲出言相詢,卻被芒卯暗踩一腳,趕緊住了嘴。樑尉公子道:“請尉老處置。”

尉僚道:“請將軍、魏相驗視訓導!”

二人齊道:“怎敢!願壯軍容!”

於是尉僚在前引導,將軍芒卯、魏相魏齊、贊軍段子幹在後而行,樑尉公子相陪。

東門外廣場上,四個方陣正在列陣,右軍將、率、司爲這支臨時調集起來的部隊指定伍、什、伴、隊長。芒卯悄悄對一名門客小聲說了幾句,這名門客離去。

少時,四個方陣列陣完畢。出陣的二率四司馬也分派完畢。一衆人等在右軍將率領下,來到芒卯等人面前。尉僚上前小聲詢問了幾句,又小聲與樑尉公子說了幾句。樑尉公子即出列,對芒卯道:“贊軍尉伯機整軍已畢,請令出征。”以芒卯爲首,魏齊和段子幹在側,同時躬身行禮:“送尉伯!”

樑尉公子再回禮後,轉身走向方陣。芒卯等、尉僚等和一干武卒將領跟在後面。被芒卯派走的那名門客引導着一名逆旅中的舍人,挑着一個擔子靜靜地跟在最後。到了陣前,樑尉公子似乎變了一個人,臉上的青澀和靦腆一掃而光,閃爍出堅毅和強悍,噪音也變得粗壯嘹亮,壓過全場:“王者養兵千日,此其用也;吾尉氏世受王恩,報在眼前。願諸公助我!”

似乎被樑尉公子所感染,陣中的武卒也挺起胸膛,以戟擊地,高叫一聲:“嗬!”

尉僚上前一步,道:“將軍、魏相送壯士!”

芒卯上前道:“壯士出征,建功立業,此其時也!薄酒一觴,以酬壯志!”一揮手,門客領着舍人,挑着擔上前。芒卯親自取盞,從擔裡甕中舀出酒來,一一遞與營司,營司自飲一口,傳到方陣中每排排頭,從排頭至排尾,各飲一口。如此從前往後,一一飲畢。最後是樑尉公子及其隨從、門客,連着隨衛出征的芒家二公子在內,俱各飲一口。酒勁上頭,人人精神煥發。芒卯單膝着地,擡手過頭,口裡高叫道:“送公子!”魏齊和段子幹不意有此,但略一遲疑,也都有樣學樣地跪下去,俯身行禮。樑尉公子意氣風發,大聲令道:“出城!”四個方陣向城門兩側散開。每隊各立在牆下暗門前。

所謂暗門,其實就是築城前預先設置的小城門,大小僅容一人通過。根據地形,一般五十步設置一個。戰時探哨就是從這裡進出,城內發動反擊也可以從這裡透出少數兵力。小城的暗門可能在外側着些僞裝,給進攻製造點麻煩;像大梁這樣的都城,暗門的位置早已不暗,也不屑僞裝,只在兩側用木門鎖閉,預防小賊或野獸出入,但通常這裡會修築環形城牆,予以特殊防護——反過來,這些特殊加強的防禦也就暴露了暗門的位置。自然,要開鎖,平時必須有一系列節符,而匙鑰通常由最高城守掌管,在大梁,便是大梁尉。

但現在是戰時,必須時時派出探哨巡視,暗門於是不再關閉,但在門邊安排了守衛,閒常人等不要說進入,就是靠近都可能被射殺,只有持有特殊節符的軍使、哨探可以使用。

東城的武卒已經換防,目前守衛在這裡的是各家府兵。見大隊武卒擁來,雖然不明所以,也自然不會自找麻煩去盤問。東城長約十里,各隊武卒按五十步依次出去,倒也嚴整不亂;最後一隊武卒出現在離城門最近的暗門前,大體上全體武卒也都運動到位。武卒即將就位,樑尉公子和剩餘的門客、舍人、芒家二公子,以及芒卯等和武卒諸將登上城樓,瞭望觀察。

月光如水,傾瀉在茫茫原野上,十多裡以外都能看得清楚。四下靜悄悄,沒有人說話。少時,東南角樓上升起一盞燈。尉僚對樑尉公子道:“啓封無事,公子可以下令。”

樑尉公子望向芒卯和魏齊,魏齊微微一笑,不置可否,而芒卯則含笑點頭。樑尉公子下令道:“擊鼓!”城門上鼓聲驟起。城外一隊隊武卒從暗門擁出,隨即停在暗門前。尉僚臉色大變,急匆匆地對公子道:“請公子速出城整軍!”右軍將和校率、營司都變了臉色:他們似乎突然意識到,這批武卒是臨時召募的,他們的什伍、伴隊都是臨時指定,他們在尉府商量得好好的行動計劃,並沒有傳達給這些人,而知道行動計劃的人都在城門樓上“指揮”。芒卯旁觀者似的在默不做聲,似乎對這一明顯的疏露毫不知情。

不多久,尉府、軍將、校率、營司,各自帶着自己的隨衛、旗幟從暗門而出,匆匆在月光下整頓隊伍。大約大半個時辰後,各校營終於以東門樓爲中心,結成方陣,尉府諸人居於陣心,正在城樓下面。樑尉公子仰面向上道:“出城武卒整軍完畢,請令而啓!”

芒卯大聲道:“啓!”

尉僚道:“敢問公子何在?”

芒卯一愣,小聲罵道:“老賊!”隨問左右門客:“可有寅兒下落?”左右俱搖頭。芒卯急中生智,大聲道:“可往囿中就糧,吾令寅兒往赴聽召。”

樑尉公子道:“得令!”隨傳令進軍。這支軍隊並無金鼓號角等物,也未備燈籠火把,更無糧草輜重,只攜隨身的戟、弩、甲、箭,在旗幟的引導下,向東而行。

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152章 賈匏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284章 巴氏車行第297章 會魏齊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96章 隻言片語第135章 打探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85章 軍市第284章 巴氏車行第190章 須賈訪計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4章 信陵君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105章 夜談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74章 將相和第375章 利害相權第46章 入國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76章 敬賢之道第128章 階父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374章 兵興滎陽第65章 梁氏賈米第243章 伐兵第144章 訪老第130章 烤肉第69章 芒氏大子第246章 使命難達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331章 築舍於管第275章 和議第316章 以溫易煮棗第344章 神蹟第299章 城外遇襲第213章 贈劍第145章 曾季第299章 城外遇襲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298章 離華陽第156章 過橋第221章 除警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174章 華陽四行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57章 樑尉公子第4章 信陵君第202章 倉城第209章 乘其隙第299章 城外遇襲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293章 韓援第15章 升帳第96章 隻言片語第36章 定奪第189章 各方動作第292章 書名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60章 餱糧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231章 戰後覆盤第84章 侯嬴第213章 贈劍第49章 庭議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30章 陷城第264章 擊公子以動魏王第295章 示警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11章 離城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66章 濮陽呂氏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264章 擊公子以動魏王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59章 拜將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94章 再入小城第37章 點兵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318章 退兵第136章 宴前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273章 練兵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8章 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