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道路之爭!(3400)

第459章 道路之爭!(3400)

大雪紛飛,暮色尚未徹底散去,天穹還是一片昏暗,午門之外,文武百官匯聚。

銀霜染身,文武涇渭分明而立。

而隨着天子御駕親征歸來,原本看上去大小貓兩三隻的京城武勳,已然愈發龐大起來。

武將着甲垮刀,三兩匯聚,談笑之間,已然盡顯豪邁,那桀驁之意,更是無比之清晰。

反觀曾經主宰天下的前明文臣,此刻卻是一片靜悄悄,羣臣噤聲,不曾言語一句。

本來黨爭不休的前明文臣經歷數次人心動盪之後,再一次的被迫放下了派系之間的矛盾,匯聚抱團,在這開國之初,武勳勢隆的時代,艱難生存。

而在前明文臣一側,還有十數名文臣佇立,和一衆前明舊臣相比,這些文臣,反倒是顯得自在得多,甚至,還有人與一旁武勳相談甚歡。

而這些文臣,則是屬於這個時代的特殊存在,武轉文,或武院民科出生,這些已是文臣的存在,與武勳相處愉快,卻與本該爲一體的前明文臣,形同陌路。

顯然,這兩種,無論哪一種,都不被主流的文人所接受。

若說在文貴武賤的思想下,傳統文人對武勳大都是還未徹底轉變思想,對武勳的存在,還保持着文人天生的,戒備與輕視,當然,也有不少文臣,早早的便看清楚了時勢,轉變了態度。

但對這些非主流存在的文臣,一衆文臣,態度卻是出奇的一致。

抵制!

無論從哪一方面,皆是毫不猶豫的抵制!

貫徹人心數千年的科舉之路,相比較野路子出生的所謂民科,其中人心會如何,亦是顯而易見。

當城門緩緩打開,原本的喧囂,瞬間爲之消散,伴隨着一道鐘鼓聲響起,百官列隊,緩緩朝宮內而去。

最終,於承天殿,即曾經的皇極殿外佇立。

“百官上朝!”

宦官高呼,百官入殿。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諸卿平身!”

天子出聲。

“謝陛下!”

百官叩謝,隨即緩緩起身。

“朕御駕親征一年有餘,朝政之事多有疏漏,諸卿有本,無需忌諱,儘管上言。”

“臣,有本啓奏!”

天子聲音剛落,文臣中間位置的一名文臣,便站了出來。

李修定睛一看,卻是吏部右侍郎張維中,其亦是曾經武院的司業,掌武院人事,後被調至吏部,任右侍郎。

“啓稟陛下,今朝堂各部官員空虛,空額已近三一,地方各府縣亦是有不少官員空額……”

“年中之時,內閣曾調部分待選調之官入各地填補空額,可亦是有官員不服王化,與僞明多有勾結,或禍亂一方,或棄官南下,直至如今,地方各府縣,空額已近十一。”

“臣請調武院民科學子,填補各府縣之官空額。”

“陛下不可!”

張維中話剛說完,便立馬就有一名督察院文官出聲:“陛下,武院民科之學子,大都爲科舉失意,屢試不中的無才之輩。”

“自武院民科成立,至現如今,學子爲官者,已有兩百餘數,可經督察院查辦,其中貪贓枉法者,近五三之數!”

“如此,足以可見武院民科這些學子不堪其用!”

“狗屁,貪贓枉法,你怎麼不說那麼多叛逃之官,督察院怎麼不查下你們自己!”

“陛下,臣要彈劾督察院玩忽職守,徇私枉法!”

“督察院本爲督察百官而立,此乃督察院正常履行職責,談何玩忽職守,徇私枉法?”

“只盯着咱們這些武院出來的官員,你們自己人捅破天了都不管?”

“伱們這是叫正常履行職責?”

“什麼叫督察院只盯着你們武院出來的官員?”

“陛下,臣彈劾吏部侍郎張維中,於朝堂勾結朋黨,結黨營私,無視陛下天威……”

眼看着局勢愈發朝不可控的方向滑落而去,天子瞥了一眼吏部侍郎張維中,隨即再看向內閣首輔次輔,兩人皆是眼觀鼻,鼻觀心,似恍若未聞。

這般場景,李修亦是有些無奈,刻意的拔苗助長,就是這般後果,在制度的圈子裡,隨便一個小官,就能將這羣權謀的菜鳥給玩得團團轉,若非顧忌他這個天子臉面,他不用想都知道,恐怕早就被掃出朝堂了。

而這,還不是他最在意的,這爭鋒相對中,清晰顯露出的兩派人之間的水火不容,纔是最重要的關鍵!

毫無疑問,這個又是一個天大的隱患!

若說武勳崛起,是歷史的輪迴,縱使不少文官還未轉變觀念,但,也絕對不至於水火不容,頂多就是涇渭分明,你幹你的,我做我的,惹不起你還躲不起你這種觀念。

但當科舉與非科舉當官,這儼然就是路線之爭,是生死之爭了。

一千多年科舉制度的延續,對人心的貫徹,豈能容忍非科舉制度體系出來的官員存在。

這一點,他自然看得清楚,但,毫無疑問,這又是一筆被逼無奈的爛賬,且註定會延續很久的爛賬!

“行了,朝堂喧譁,成何體統!”

天子呵斥一句,目光,卻是再次看向了老神自在的來宗道。

天子再次看來,來宗道哪裡還不知道,再裝聾作啞,那可就真的要被天子記恨了。

“陛下!”

來宗道站出身,朝天子一拜:“如今朝堂,以及各地府縣官員空虛,朝堂及各省府官員空虛倒也好解決,考覈政績,擇優者升遷即可。”

“當務之急的,便是各縣之官,吏部侍郎所言有理,督察院亦是所言不差,如此,何不選一擇中之法。”

“說聽聽。”

李修很是淡然。

見天子這般模樣,來宗道心中亦是一嘆,硬着頭皮道:

“臣以爲,陛下可組織一場考覈,而考覈的對象,則是武院民科學子及吏部待選之官,從中擇優而選,爲各地牧民之官。”

此言一出,朝堂譁然,科舉者本就不屑武院民科這種野路子出來之人,視其爲歪門邪道,哪裡比得上他們這根正苗紅之官。

而民科者,則倚仗武勳之勢,以立國從龍之功,對傳統文官更是輕視,同朝爲官都是水火不容,那更別說同場考覈了!

“行,就按你的意思辦,責內閣統轄吏部,禮部,督察院督辦此事。”

天子卻恍若沒有聽到羣臣之譁然,便直接順着來宗道的話借坡下驢,直接定了下來。

對天子而言,如今天下已然接**定,單純的打壓某一個羣體,就不可行了,朝堂,要講究平衡,

不管是民科者也好,還是科舉者也罷,都是大恆臣子,一視同仁,纔是穩定之道。

況且,武院民科,終究不是長久之策,最終,還是得迴歸到科舉這個正統路線上來。

畢竟,入學,畢業就當官,這種制度,缺陷太大太大,可以鑽的空子,也太大太大。

牧民之事,終究不是軍中領兵那麼單純的事情。

朝廷的學院,最多,只能作爲官員進修之地,而不能成爲官員誕生之地。

他心目中最好的流程,當是各地皆開設公塾,將武院中的種種科學知識,皆放在各個塾中去,讓那些足以徹底奠定民族崛起之根基的知識,在這片土地紮根。

再以傳統文化爲核心,重新塑造一個屬於這個民族的獨有的新文化體系。

百姓們入公塾讀書,沐浴在傳統文化之中,學習着傳統文化的同時,更接受着最先進的科學知識。

而當畢業之後,便走向這個國家的各處崗位,從事各行各業之事。

至於當官,再由國家設立統考,也就是科舉,只不過,如傳統科舉那般,考中後最低都是一縣縣令這種制度,自然也要改變。

皇權要下鄉,官員之最低品級,就不能侷限於縣令!

還要再往下細分!

況且,他也不願他統治之下的縣令,會是一個從未有過任何治政經驗的人。

任何一個官員,都要從最基層做起!

只有這樣的官員,才能更深刻的瞭解最底層的情況,若走上高位,若還有爲國之心,也能更好的爲國爲民。

當然,這注定還是很漫長的事情,就如現如今的這場改革,縱使貫徹落實,未來很多年,也註定會隨着天下的變化,而隨之變化,絕非定製後便一成不變。

天子思緒重重,來宗道卻是心中發苦,以科舉與非科舉之間的矛盾,這事,可不是什麼好的差事。

稍有不慎,搞不好就弄出了天大的

問題。

他這是被逼着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臣遵旨!”

最終,來宗道也只能硬着頭皮領命。

“大恆初立,禍患無窮,今時至今日,禍患終平定部分,天下將寧……”

羣臣不忿之際,天子卻是緩緩出聲,這話,卻頓時吸引了羣臣注意,尤其是本還極爲不忿的傳統文臣,更是心頭一跳,不忿瞬間消失,一道道期待的目光,亦是看向了天子。

“今時已到冬至,明年開春開科取士的話,時間上恐怕來不及,這樣,明年立夏,開始本朝第一次開科取士!”

天子此言一出,一道道期待之目光,頓時化爲了濃濃的欣喜!

“陛下英明!”

沒待衆武勳反應過來,一衆文臣,頓時高呼拜倒!

科舉與非科舉之爭,爭得是什麼?

是新朝的道路之爭!

新朝新制度!

天子將一切皆是改得面目全非!

如今民科愈發勢大,但凡科舉出來的官員,只要還在爲大恆效力,誰不擔心天子一紙令下,直接將科舉取締了!

如今,天子金口玉言,確定新朝開科取士,如此,他們又豈能不歡喜!

而一衆武院出來的官員,面色顯然有些難看了,但在天子諭旨之下,也沒人敢多言,接連拜倒高呼。

天子注視羣臣,目光閃爍,若是可以,他自然不願這個時候開科舉。

但,他已經狠狠的砍了文人士紳一刀,甚至都要直接掘了文人士紳的根,如此局勢,卻還有文人士紳留在大恆,也還有文臣爲大恆效力。

如此,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他這個天子,該安撫的,也必須要有。

況且……

天子瞥了一眼一衆武勳,武勳勢頭,隨着一場場大捷,本就堪稱昌隆,再加之武轉文的出現,以及武院民科官員,如此,武勳之勢,已然堪稱極盡昌隆。

他必須未雨綢繆,才能以防萬一。

他殺得人夠多了,功臣的血,他是着實不願沾上……

……

(本章完)

第322章 大明威武!第318章 梟雄!第616章 明史……本紀第17章 成長第665章 打生打死!第436章 終了第705章 仁義禮智信第299章 攻守轉換第66章 突破第642章 農與商,文與武第217章 史載的國運之戰第250章 大局,便已定第284章 倒黴蛋第351章 棋手與棋子第724章 三代之治第177章 鎮北侯府第36章 魯密銃第211章 遼鎮與山西第79章 檢閱在即第87章 朱由檢第572章 大恆,需要海瑞第590章 殺猴給雞看第384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459章 道路之爭!(3400)第576章 舊與新第684章 天津第425章 魚死,網可不一定會破第612章 漢文化第575章 黯然落幕第77章 如魚得水第83章 歷史的分岔第360章 絕對不會!第510章 四皇子第284章 倒黴蛋第64章 藏經閣第68章 少年第104章 農民軍的本質第121章 京城動盪第25章 蠻牛勁第414章 夢魘第659章 起因第448章 遼東治理 (3000)第578章 無能爲力第471章 情理人心第12章 牢籠之戰第467章 東風已起!(6000)第589章 西夷與內廷 3000第305章 大明,氣數已盡!第68章 少年第140章 李自成,高迎祥第332章 朝鮮第658章 草原第591章 稅法與稅案第599章 文武動向第257章 靖武元年第144章 煉體圓滿第16章 特殊的存在第699章 六朝何事,只爲門戶私計。第602章 教訓第382章 武淵閣第130章 演軍第358章 草原劇變第106章 備戰第362章 第三百五十九 暴風雨的前夕第338章 文明輝煌的土壤!第207章 天子的默認第734章 議事第250章 大局,便已定第380章 海外第501章 密摺第149章 回京難第242章 功成圓滿第21章 山匪第584章 第一步!第278章 安寧與動亂第219章 初戰第169章 奇景第205章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第562章 大同戰事 3000第560章 流星般耀眼!第141章 將對將第555章 風暴來襲第565章 南北戰事第255章 有失有得第374章 軍事貴族第101章 對奏第405章 江南,亦或者遼東?第283章 破局之機第232章 他,就是信仰!第270章 一手擎天第241章 封賞朝議第567章 一個時代的落幕第498章 最後的阻礙第684章 天津第191章 英國公第698章 百姓第198章 遼東的新篇章第12章 牢籠之戰第22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724章 三代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