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苦盡甘來?

第691章 苦盡甘來?

後世闖關東的浪潮,闖的,就是着遼省浩瀚之地。

顯而易見的是,後世那個闖關東的時代,雖說生產力較之如今,已然有極大的進展,但那個時候的漢土,在滿清的統治下,較之如今,也並沒有先進多少。

甚至,在朝廷組織能力,執政效率之上,大恆遠比後世闖關東那個滿清時代,要強得多。

而這些,還只是對於國內的民生經濟意義。

其政治軍事意義,同樣也不可忽視。

時代在發展,那一個野心勃勃的沙俄同樣也在成長。

北方的沙俄,遲早是大恆必然要面對的大患。

遼省,顯然是首當其衝。

後世闖關東的浪潮,闖的,就是着遼省浩瀚之地。

後世那個闖關東的時代,較之如今,也並沒有先進多少,甚至,在朝廷組織能力,執政效率之上,大恆遠比後世闖關東那個時代,要強得多。

而這些,還只是對於國內的民生經濟意義。

其政治軍事意義,同樣也不可忽視。

時代在發展,那一個野心勃勃的沙俄同樣也在成長。

後世滿清平準葛爾時期,沙俄就曾入侵遼省,兵鋒甚至抵達了黑龍江流域,

哪怕至滿清滅亡,北方那一頭北極熊,對遼省之地的窺視,亦是野心勃勃。

遼省安定,那就足以建立完備的邊疆戍守體系,也足以支撐起大軍的駐紮,足以支撐大軍征伐。

遼省不發展,那這些明明可爲沃土之地,就會被沙俄侵蝕吞併。

只有遼省人口充足,人口充足,才能自給自足,也就能屯兵駐守,漢土才能永固。

這一點,尤爲重要。

同時,朝鮮安定,其意義,亦是如此。

朝鮮安定,那就意味着,足以對比鄰朝鮮的倭國,形成毋庸置疑的戰略優勢。

無論是前明時期的遠征朝鮮,對戰倭國,還是後世的抗倭之戰,都清楚證明。

倭國賊子,窺視神州之心,幾近永存不滅!

大恆吞併朝鮮,將朝鮮化爲漢土,那無論是國力巔峰的進攻,還是國力衰弱的防守,朝鮮穩定與否,都是必須之事。

思緒流轉之間,天子亦是踏入了這災民營地。

任何政策,自然都有一個從無到有,從簡陋,到完善的過程。

遷徙之策,自然也是如此。

從剛開始實行的磕磕絆絆,到現如今的井然有序。

天子關注的,向來只是程序的高效與貫徹,如此親臨災民營地,顯然還是第一次。

災民遷徙預案流程,天子心目中自然是一清二楚。

事關百姓之事,永遠都脫不了衣食住行這四項,對遷徙之民,亦是如此類比。

按擬定預案條例,遷徙過程中,每日口糧按地域供給,口糧供給數量,按營兵將士伙食條例實行。

同時,遷徙之前,當爲所有遷徙之民,發放冬,夏各兩套衣裳,四雙布鞋,衣裳鞋子材質,同樣對比冬夏軍衣軍鞋材質。

百姓遷徙之住,則一律發放軍用營帳,行的話,則安排騾馬託運糧食重物,百姓徒步而行。

想要看出有沒有問題,按照條例對比即可,很是簡單。

天子環視着眼前的災民營地,入目之景,亦是與腦海之中的遷徙條例一一對比着。

堵胤錫此人,天子很是看重,但以往,天子得知的有關堵胤錫的一切,皆是來自紙面上的信息。

如今,親眼所見,顯然更能看清楚其是真的堪大用,還只是紙面上的堪大用。

放眼望去,除了沒了聳立的寨牆外,其他的一切,幾乎都與軍隊野外駐紮的軍寨無異。

有軍帳,亦是有巡邏之將士,但更多的,卻是圍在篝火旁取暖的百姓,亦或者蜷縮在營帳之中。

可入目之景,卻是讓天子的眉頭深深的皺了起來。

一切,似乎都和天子心目中的遷徙條例規定沒有太大差異。

但放眼望去,卻盡是一片麻木之神態。

整個營寨,少說也有數萬人,卻難見人之生機,盡是一片死氣沉沉,官員麻木,百姓更是如行屍走肉一般。

濃濃的壓抑,亦是讓天子心中驟然堵得慌。

按天子之預想,朝臣之預想,將百姓從苦難之地遷徙而出,朝廷耗費海量人力物力備置遷徙,如此,可謂是歷朝歷代之罕見。

如此,百姓哪怕不是感恩戴德,但怎麼也不至於如此之死氣沉沉的麻木!

“讓堵胤錫過來。”

天子壓低了聲音,莫名的怒意,儼然清清楚楚。

如此之言,隨行之官員,哪一個不是察言觀色的老手,一個個心中也忍不住的爲堵胤錫默哀起來。

當然,默哀之餘,很多的,卻是慶幸。

這遷民之事,還真不是一個好差事。

就他們看來,如此之景,絕對算得上完善,能做到如此遷民之景,堵胤錫也絕對算得上是能臣幹臣了。

可就是如此,天子卻還不滿意。

可想而知,這種事情,有多麼吃力不討好。

亦或者說,在當今天子治下做事,有多麼危險……

無數事實,已然清晰證明,天子之怒,伴隨的,往往就是人頭滾滾。

有官員領命,滿臉憂色匆匆而去,在場之官員,亦是神色各異,但大都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之模樣。

只不過片刻,隨着看到的人與事越來越多,天子心中莫名的怒意,亦是慢慢化爲了難言的無能爲力。

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朝廷的遷徙之策,哪怕對百姓多有關注,但再怎麼好,數千裡遷徙,如此之遙遠距離,足以消磨一切的好。

眼前之景,無疑還算是幸運。

至少,朝廷的好,還貫徹落到了實處。

百姓苦歸苦,但也終究得了朝廷的好。

若是朝廷的好,打了折扣……

哪怕只是幾件衣裳的貪污,幾兩口糧的貪污,百姓的苦,也必然會躍遷式上升。

而這種事,在官場,微不足道。

甚至,都是潛規則,是衆所周知的默契。

某種意義而言,就如堵胤錫曾上奏的那般。

朝廷做的多,管得多,對百姓而言,往往並不是好事。

畢竟,很現實的一點,那就是……人,最在意的,只會是切身的利益。

而朝廷管得多,大政府體制下的好處,對百姓而言,往往都是潛移默化的。

是大環境的欣欣向榮,對百姓而言,感受微乎其微。

但朝廷管得多,對百姓的弊處,卻很是清晰,很多也是直接觸及百姓的利益。

於國而言,於百姓而言。

看似本該爲一體的兩點,可悲的是,很多時候,是難達成一致,甚至完全相沖。

治國,平天下。

很多時候,考慮的,也是這兩點的平衡。

天子想讓百姓過得好,但很多政策,卻是苦盡甘來。

這個苦,有多苦?

這個甘,何時才能來?

(本章完)

第594章 社學第388章 北疆軍備第378章 落幕第70章 源自天啓四年的劇變第661章 新學之發展第340章 密謀第336章 漢之州牧,唐之節度!第18章 出洞!第641章 天子目的第409章 不折騰了!第308章 總攻!第603章 水陸第349章 無愧於心!第549章 狂風暴雨!第86章 天子駕崩第737章 文武反應第258章 堪用,不堪用……第47章 鐵甲功第567章 一個時代的落幕第252章 朕!第398章 蒼天無眼!第324章 娶妻生子第607章 必然!第535章 秩序恢復正常。第100章 火器第664章 錯綜複雜第343章 演變第347章 瞭然於心 月初求月票訂閱!第222章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第683章 非是不願,而是不敢第703章 天子之怒第620章 江南第316章 歸京第94章 內宮變化第313章 維護利益第79章 檢閱在即第217章 史載的國運之戰第634章 天子的心思第55章 不動如山,動如雷霆第687章 發展第114章 騎兵第494章 孰輕孰重?第87章 朱由檢第133章 黨爭再起第632章 孤家寡人第241章 封賞朝議第304章 蒙古叩邊第330章 大明!是朱家的大明!第278章 安寧與動亂第116章 戰前第94章 內宮變化第88章 文武百官第212章 債多了不愁第648章 需求促進生產第498章 最後的阻礙第711章 官第296章 林丹汗之榮光!第491章 仁與苛第71章 動盪第213章 願爲將軍效死!第362章 第三百五十九 暴風雨的前夕第530章 得天之幸!第465章 前奏第2章 生死第583章 殿議3000第41章 兵法第715章 禁忌第319章 不可阻攔,放其撤退!第398章 蒼天無眼!第242章 功成圓滿第743章 可悲,莫過於此第735章 抉擇第739章 三軍易動,錢糧難行。第81章 事了第354章 滾刀肉第317章 一個消息帶來的改變!第20章 奉皇命!第669章 價值所在!第294章 一百天第239章 錢莊與戰略規劃第93章 勇衛營主將第135章 推演第419章 賭一次第653章 紙鈔之利!第265章 拉開帷幕第164章 捷報抵京第301章 着紅袍者,是李自成!第533章 皇子第312章 一個極其殘酷的事實!第341章 數千年未曾解決的難題!第511章 一縣之景。第640章 文歸文 武歸武第90章 武學第327章 改革大策。第173章 戰後收穫第292章 讓人絕望的僵持拉鋸第712章 北與南第722章 當下未來第165章 總督京薊第515章 千斤買馬骨及孔府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