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不聰明

第707章 不聰明

“張兄,一路保重,我等就送至此了。”

瀋陽城郊,遼省府衙上上下下官員,及遼省總督黃得功攜衆將匯聚,儼然卸任遼省巡撫的張賀一身布衣立於馬車前,衆人寒暄不停。

此等場景,若在大恆其他省份,無疑是難得一見的,畢竟,文與武之間,哪怕不算天子刻意樹立的對立之景,兩者之間,相處也絕算不上融洽。

根本不可能出現這種文官卸任,文武齊送行之景。

但此等場景,在這遼省,無疑是極爲正常。

嚴格而言,在這遼省,文武之分,只是有名無實。

很是清晰的一點,那就是遼省是真真正正的從無至有建立而起的。

而遼省建立之時,亦是大恆與文人士紳決裂得最爲嚴重之時。

滿朝重臣,叛變大半,如此之景,縱觀青史,亦是前所未有。

如此之下,遼省建制的官員,皆爲武將就地轉文官,哪怕這些年下來,這種慣性,也依舊維持存在着,遼省,依舊是文官的禁忌所在。

遼省文武,儼然是同根同源的存在。

自然就談不上什麼對立,決裂。

此刻的這場景,儼然便清楚證明了這一點。

“現在乃非常時期,你們啊,也得注意一些。”

張賀駐足,轉身朝送行之文武拱了拱手,言語之間,張賀的目光,儼然是盯着笑呵呵的黃得功。

遼省軍事與民政,對應的,就是總督與巡撫。

若說遼省新立的前些年,遼省未穩,殘敵尚存,軍事之重要性,遠遠大於民政。

但隨着這些年的發展,遼省穩定,朝鮮穩定,在這遼省,民政之重,也早已蓋過了軍事之重。

如此之下,他這個巡撫都被削了,黃得功這個總督,那可就顯眼了。

以遼省當前幾乎是文武一體的政治環境,他這個總督,又還能存在多久?

“別擔心我,我心裡有數。”

黃得功依舊笑呵呵的,但眸中的不甘之意,卻是無比之清晰。

張賀之意,他又豈會不清楚。

但從昭武二年,到現在昭武十年,他的一切,幾乎都在這遼省!

而且,他可不同於張賀,張賀爲張默之弟,張默是何人?

武院第一任祭酒,當今的戶部侍郎,稅務司掌權人,門生故吏遍佈天下!

他張賀縱使一時落魄,要不了多久,必然就會重新起勢!

他黃得功有什麼?

他不是勇衛出生,甚至連當年京軍改制,他都錯過了,至京軍體系穩固,他才從前明禁軍調至京軍之中。

如此之下,他都在武勳之中,關係也極其有限。

且在這遼省多年,一切根基皆培植在了這遼省,這些年的戰事,也都錯過了。

шшш⊕ ttκá n⊕ CΟ

若被調走,哪怕至京城中樞,區區一伯爵,連個屁都算不上!

哪裡有在遼省當土皇帝這般爽快!

見黃得功如此之神色,張賀也不知該怎麼說了,天子的意志,又豈是做臣子能夠違逆的!

黃得功如此想法,稍有不慎,恐怕就是取死之道!

思緒只是一閃而逝,張賀留下保重一句,朝送行之文武拱了拱手,便登上馬車。

車隊前行,張賀亦是莫名的如釋重負。

巡撫之職雖好,但對他而言,也不過是錦上添花之職,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也沒什麼問題。

遼省當下,如此之是非之地,他遠離了這是非之地,對他張家,纔是最好的選擇。

思緒之間,黃得功那不甘的神態,亦是再一次浮現眼簾。

張賀抿了抿嘴脣,心中亦是驟然涌出一股不安之感。

這搞不好,恐怕就是一場風暴!

……

送行之景,很快便通過錦衣衛,傳至了天子耳中。

若在以往,這些齷齪的事情,天子自然是不願讓諸皇子接觸。

但經歷了這遼東一行,天子儼然轉變了想法。

天家子嗣,要明白明面上的那一套仁義禮智信的規則,更要清楚暗處的那一套人性之齷齪!

他不僅希望,他的子嗣,明白臣下的齷齪,更要清楚,他這個父親,也絕非偉光正!

“文武盡皆匯聚,相送於瀋陽城郊……”

“行了,朕知道了。”

聽完李若鏈之彙報,天子眉頭微皺,沉吟片刻,最終也沒多言,只是擺了擺手,示意李若鏈退下。

顯而易見,在天子眼中,遼東文武,已然有些不識趣了。

被追責削去職位,降級降職,如此之陣仗,還文武匯聚,相送一罪臣!

且,巡撫已削,總督尚存,黃得功,無疑也不識趣。

聰明人,就應該主動請辭。

如此,纔是皆大歡喜。

自削去巡撫,至今,已有大半月,黃得功卻無絲毫反應,今還組織遼東文武相送,弄出這般陣仗……

天子眸中冷色已顯,片刻之後,隨即看向諸皇子:“和朕說說,朕爲何要削去遼東巡撫?”

此言出,已然跟隨天子處理遼省事物,幾乎事無鉅細皆親身經歷的諸皇子,一個個皆是爲之思慮。

年歲尚小的幾個,尚且懵懂,年歲稍大的四個皇子,亦是接連出聲。

“回稟父皇,巡撫爲統管一省民政之職,掌一省民政大權,乃救急之用。”

“如此之職,權利太過集中,只可用來救急,而非常態………”

最先出聲的,便是天子的大兒子,璟皇子。

虛歲不過十歲的少年,一身皇子錦袍,氣質溫潤,儼然一副謙謙君子之模樣。

天子只是點了點頭,隨即看向了二皇子,不同於大皇子的溫潤如玉,二皇子從小便尚武,體格健壯,儼然和小牛犢一般,性格雖看似莽撞,但天子也看得清楚,那股子狠辣,已然是有了苗頭。

“回稟父皇,兒臣以爲,巡撫,總督之權,太過集中,若長期存在,必成禍患。”

“前明之遼鎮,便是最近的例子。”

“兒臣以爲,不僅需要削巡撫,更要削總督,削督師!”

天子依舊沒有多言,再看向了三皇子。

三皇子瘦小,從小便是二皇子的跟屁蟲,少有主見,但隨着近些年年歲漸長,以前那跟屁蟲之景,天子也是少有見過,顯然,已明事理了,野心,自然也就有了。

三皇子的一番言論,也依舊是那老一套,天子依舊沒有發表意見,再看向了四皇子。

不喜言辭!

便是天子對這四皇子的最大印象。

從孩童時的爭寵,到明事理之後爲了表現,其他皇子,皆是踊躍,唯有這四皇子從小便顯孤僻,不喜言辭,言語亦是中規中矩,少有破格之時。

天子也談不上不喜,直至如今,他對所有皇子,皆是一視同仁。

畢竟,身在天家,這麼多子嗣,國事如此繁忙,天子也不可能時時刻刻盯着。

誰又知道,莽撞是不是僞裝,誰又知道,孤僻不喜言辭,是不是也是僞裝?

天子沒有查探的心思,很是清楚的一點,那就是,不管是不是僞裝,只要對皇位有想法,那就遲早會表現出來。

天子也不介意這些,甚至,很樂意見到。

一代儲君,心思深沉也好,狠辣暴虐也罷,只要符合他的要求,都不是問題……

(本章完)

第118章 戰爭第333章 王死國亡!第32章 毒砂掌第656章 流通循環第563章 漁翁?第345章 秦公有後第320章 大同第474章 擦屁股第118章 戰爭第484章 輿論話語權第385章 祖宗之土,不可尺寸與人!第732章 風暴來襲第720章 起因經過第301章 着紅袍者,是李自成!第310章 時勢造英雄第12章 牢籠之戰第422章 必死無疑第678章 顧慮第620章 江南第231章 驚天劇變第553章 渾水摸魚?3500第267章 磨刀霍霍第106章 備戰第513章 朱元璋的心態第282章 通貨爲本,鬻奇爲末第685章 西夷第33章 大網第351章 棋手與棋子第607章 必然!第52章 大戰將臨第7章 藥房見聞第647章 都城第575章 黯然落幕第234章 抵京第242章 功成圓滿第23章 戰後第237章 這天下的心,難安了!第176章 封賞之後第318章 梟雄!第720章 起因經過第278章 安寧與動亂第712章 北與南第511章 一縣之景。第567章 一個時代的落幕第179章 賞功罰過第364章 入宮!第133章 黨爭再起第733章 利弊第701章 錦衣衛第343章 演變第257章 靖武元年第614章 最好的統治者第47章 鐵甲功第520章 如何逃?怎麼逃?第10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284章 倒黴蛋第653章 紙鈔之利!第87章 朱由檢第502章 張煌言第109章 入宮第374章 軍事貴族第546章 一戰功成,速戰速決!第72章 街面上第419章 賭一次第557章 那就……刮骨去毒!第344章 經筵……朕以爲可!第706章 巡撫被撤第241章 封賞朝議第636章 階級的鬥爭 3000第733章 利弊第652章 議策第481章 防友軍如防虎。第478章 公平與平衡第666章 時代變了第205章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第249章 兩陵貪墨之案第53章 碰撞第701章 錦衣衛第703章 天子之怒第102章 十萬大軍第514章 與國同休,世代尊榮!第53章 碰撞第693章 炸彈第699章 六朝何事,只爲門戶私計。第616章 明史……本紀第330章 大明!是朱家的大明!第287章 戰爭主導權第496章 落後就要捱打!4600第707章 不聰明第712章 北與南第632章 孤家寡人第684章 天津第308章 總攻!第468章 一切,都已經註定…(3000)第326章 少有一致的目的第315章 他們什麼都懂,卻非要裝着不懂。第285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448章 遼東治理 (3000)第22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608章 無形的道德標準 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