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黑水滔滔

這邋遢窮漢正是卓凌風。

那日方證、沖虛、解風送了他“武林第一人”的匾額,集運值到達百分之百,他便有種極爲強烈的感覺,自己要離開了。

隨着那一聲不甘的怒吼,他的意識便陷入了模糊。最後聽到的聲音就是盈盈的一聲輕呼:“風郎,我等你回家!”

這一聲聽過,他彷彿陷入了一片黑暗。

但又覺得有無數的光照亮了自己,好像是因很多人都在感謝自己。

有人出於救命之恩,有人因爲免受刀兵之禍,亦有人感謝自己爲他們報了仇等等理由。

這些聲音既陌生又熟悉,未等他想明白,整個人就徹底失去了感知。

等再次有了知覺,就到了這個世界。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就是,他壓根不知道自己這次的穿越之旅,究竟是身穿還是魂穿。

之所以讓他產生這種困惑,皆因自己衣服換了,可模樣還是以前的老樣子,一身內力也都在,而且他覺得內力反而更精純了。

有內力,只要記得武學法門,武功自然也就能施展。

可腦子裡卻多了一些自己不該有的記憶。

比如自己原本是關中小富之家,但蒙古打來,家破人亡,自己當年才八歲,這些年好像一直都是要飯、做工苦過來的一樣,根本不會絲毫武功。

這種穿越方式,直接讓他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三天了,卓凌風都沒緩過勁來。

一方面在想,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莫非真讓師父說中了,這種穿越就是真性靈投?

可若是這樣,模樣爲何沒變,內力也都存在?

這不禁讓他有了一個大但的猜想,莫非真是佛家講的一花一世界。

所以有無數個世界,也有無數個卓凌風,同樣,也有無數個盈盈、任我行這類人物。

而自己的集運珠,就彷彿一個提純提練整合器一樣的功能。

但也沒個肯定,因爲它又陷入了沉寂,只有一道提示【氣運值:0】。

卓凌風之所以特別想搞清這種穿越方式,再就是因爲盈盈最後的那句呼喚。

彷彿是自己整個人都不見了,那她以後怎麼辦?

以她的身份、武功,在外力因素上不會有什麼危險,可這究竟是時間靜止,還是滄海桑田?

要知道內在的苦痛,纔是最大的敵人。

卓凌風深知這一切,但他對這一切,根本無能爲力,就連這個聲望值都不能隨心控制。

而今他所能做的,就是努力獲取聲望值。

再穿,每次都讓自己變得更爲強大。

這三天他雖然渾渾噩噩的,但也聽到不少江湖人物在討論“天眼雕王”雲萬程,還有什麼羣英盟,什麼十年前淮安王合州之戰大勝蒙哥這類的話。

他判斷出了這是崑崙世界,但他對這個世界不甚熟悉,僅僅只是知道一些主要知名人物的大致經歷,絕對沒有金庸世界那種熟悉感。

再驀地聽到長鬚道人這句“兩國交兵”,他是真的有些恍惚了。

從在笑傲達到百分百聲望的經歷來看,他不覺得只是來個武功天下第一,就能獲得百分百聲望,從而達到穿越條件。

這是南宋末年,如長鬚道人所言,這種江湖爭鋒都涉及到了兩國圖存。而自己也多了一重國仇家恨,焉能坐視蒙古統治中原?

但要改變這一切,實在是太難了。

這三天沒有任何事情打擾,也讓他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在笑傲世界中,自己能夠獲取集運珠所需要的聲望值,固然有自己的努力,實際上也多虧了盈盈。

因爲有了和她的關係,自己纔有了聯繫正魔兩道的紐帶,才能將極爲複雜的事情給簡單化了。

這就和倚天中的張無忌能化解正魔兩道的恩怨一樣,都具有強大的不可複製性。

這絕對不是某個武功、心性如他一般的人,就可以做到的。

最主要的就是他的背景。

他太師父是張三丰,外公是明教護教法王,他救魔教又救正道,才能左右逢緣,化解冤仇。

若丟了這層關係,雙方絕無和好的可能。

因爲第一個不答應的,就是武當張三丰。

張三丰生性豁達,於正邪兩途,本無多大成見,曾說:“正邪兩字,原本難分。正派弟子倘若心術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倘若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

可張翠山自刎而亡,他心傷愛徒之死,對天鷹教不由得由心痛恨,心想三弟子俞岱巖終身殘廢、五弟子張翠山身死名裂,皆由天鷹教而起,雖勉強抑下了向殷天正問罪復仇之念。

但不論他胸襟如何博大,於這“邪魔”二字,卻恨惡殊深。故而明知明教反元,張三丰也同意武當參與各大派圍攻明教之事。

這一點張無忌自己心裡都十分清楚,武當派對他爹娶他娘,很是不以爲然。

這同樣的道理,他在笑傲世界勉強做成了一件大事,其實是託了盈盈的身份,並不是他有多出色的能力。

否則他可以選擇滅魔,亦或者滅正。

但要讓雙方和平相處,那是癡心妄想。

誰能完全信你?

就這正道武林最後給他送匾額,亦是爲了上一層保險。

可在這個幾乎陌生的崑崙世界呢?

他歷史再差,也知南宋從上到下、從裡到外都爛透了,而蒙古忽必烈乃是雄才偉略之主,麾下人才濟濟,兵強馬壯,又佔據了中原半壁江山。

對於南宋小朝廷,這是碾壓之局。

在這國家大事上,豈是什麼武功高低所能左右?

其實崑崙世界的絕頂高手與神鵰世界一樣,亦是不少,卻也都被逼的孤懸海外。

那自己又該如何入手?

卓凌風腦中浮想連連。

霎時間,但覺漫天寒光大作,原來其餘四名道人眼見他眼神迷惘,這等機會焉能放過?

全將兵刃向他要害直刺,來勢好不迅疾。

扛鼎神、沒風拳知道這個窮漢武功高深,卻也不敢隨意開口。

蓋因常走江湖的人都知道,武林高手脾氣大都很怪,自己若隨意開口,弄不好給人一種小看他人之嫌。

尤其卓凌風武功高深,卻穿的破衣爛衫,說他是個脾氣正常之人,自己都不信。

這一遲疑,四名道人的長劍都刺到了卓凌風身前數寸處。

可卓凌風內力精深,再是走神,焉能被小角色給暗算了。

一覺寒風襲來,雙掌隨意一揮,四名道人頓感一股強勁至極的掌風涌來,勢不可擋,齊齊飛退。

但方一退下,併力又上,進退攻守,暗合法度,似是一套利害陣法。

卓凌風見此也不還手,只在陣中左一扭,右一滑,四人長劍再快,也都落了空。

那長鬚道人身子一轉,從樹下拔下長劍,也加入戰團,衆道士陣法威力更盛。

扛鼎神與沒風拳見這五名道士好生了得,

他們單打獨鬥或可一博,若是以二敵五,絕非對手。

但見卓凌風身形瀟灑,明顯遊刃有餘,可他們思來想去,也想不出江湖上怎會有這樣一個年輕高手?

卓凌風陪着幾人過了十幾招,便覺得沒了意思,這幅身體施展武功,還是揮灑如意。眼見五人劍來,大袖猛然一拂。

衆道士但覺疾風撲面,人人氣息閉塞,不能呼吸,遑論出劍。

卓凌風長袖輕擺,腳下如裝了滑輪般,迅捷無比地繞行一週,已在五名道士後腰的“命門穴”上拍了一掌。

他掌力輕吐,五人五臟六腑有如被移了位般,說不出的難過,盡皆軟癱在地。

這“命門穴”乃是手少陽、足少陰與三焦交匯之處,一遭重力襲擊,便武功盡失,如廢人無異。

先前不久還龍精虎猛的五人,此刻都躺在地上呻吟,臉皮好似成了精的冬瓜,青一翻,黃一翻。

扛鼎神與沒風拳,臉上也都有一種驚詫恐怖的神色。

一陣清風襲來,兩人不禁打了一個寒戰,他們也是常走江湖之人,也從未見過武功如此高強之人。

五名道士除了長髯道人功力甚深,忍痛說道:“閣下究竟是誰,何以如此心狠手辣?”

他知道自己武功被廢,比直接殺了他們還狠三分。

卓凌風斜睨了他一眼,伸手一招長髯道人手中長劍。嗖的一聲,長劍跳在了他手中。

這柄長劍寒光耀目、光華流轉,卓凌風一看便知這是一把削鐵如泥的神兵利器。

這東西對於自己,那是如虎添翼。

正好用來多殺韃子!

他看到劍柄上有兩個篆字“鉉元”,曲指一彈,清音陣陣,說道:“寶物蒙塵,看在這柄劍的份上,就饒你們一命!滾吧!”

他一劍在手,整個人也彷彿突然變的精神煥發,縱然粗布麻衣,形容邋遢,也掩不住那種雋逸鋒銳之氣,便好似文中狀元,武中至尊。

長髯道人掙扎起身,沉聲道:“我等眼拙,栽在高人手下,栽的明白。”

他語聲一頓,又道:“只不過閣下年少英俊,想必系出名門,我等都是大元四皇子麾下,你這樣做,未免有些不值吧?”

卓凌風知道他搬出靠山,嚇唬自己。冷冷一笑道:“那就去告訴你們的主子,我卓凌風專殺韃子!”

說着手中長劍揮出,在長髯道人背後一挑,將劍鞘挑了過來。

“鐺”的一聲,長劍歸鞘,往腰上一插。

這柄“鉉元劍”乃是幾道師父火真人的寶劍,他們來辦大事,才被賜了下來。

怎料被人強奪了去,但長髯道人很是識相,心中再是不甘,也不敢再說。

只好與四位師兄弟互相攙扶,向着馬匹走去,心想若能回去,便告訴師父,有四皇子撐腰,也不怕這個卓凌風能夠上天入地。

“馬和人只能走一樣!”

五道剛走到馬前,一聽卓凌風這話,腹誹不已:“我們武功盡失,沒有馬如何逃命?”

他們都知道自己破壞雲萬程的大事,神鷹門肯定在捉拿自己,這不變着法讓自己死嗎?

一時間五人都恨不得抹了脖子,但終究覺得好死不如賴活着,只好舍了馬匹,一瘸一拐出了林子。

“扛鼎神”與“沒風拳”這時才向卓凌風拱手抱拳道:“多謝卓英雄救命之恩!”

卓凌風擺了擺手道:“二位客氣了。”

扛鼎神抱拳道:“卓英雄也是要去百丈坪聚會嗎?”

卓凌風略一沉吟道:“在下沒有請帖。”

扛鼎神豪笑,一拍胸脯道:“卓英雄如此武功,此去必爲羣英盟增光添彩,我兄弟二人願意爲你當個保人。”

卓凌風也決定去這羣英盟看看。

三人將道人的五匹馬都給拉走了,一路上放馬趕路。

不到半個時辰,便抵達了百丈坪,只見人馬聚集甚衆,坪子三面臨山,剩下一方則是黑壓壓的松林,一條黃泥路不寬不窄,穿林而過,印滿了人馬足跡。

這時已過午時,過了聚會之期。

有人查驗名帖,扛鼎神與沒風拳兩人亮了名帖,三人才進了林子。

就見坪中心有一高大木臺,木臺上立着一名五旬老者,頭戴方巾,鷲鼻闊嘴,濃髯烏黑,身上一襲白袍,袖襟處滾了金邊,胸前描繡淡墨山水,雲霧中一隻大鷹張翅探爪,若隱若現,看起來很是威風。

扛鼎神對卓凌風介紹道:“這位就是天眼雕王雲萬程雲大俠。”

卓凌風還沒說話,有幾人就走了過來,

江湖人物聚集在一起,好多都是相識,扛鼎神與沒風拳都是成名人物,認得他們的人不少,又忙着打起了招呼。

卓凌風卻誰也不認識,也不想與人虛應世事,便走到一邊,抱着膀子靠在一株老鬆上,決定先看看這個世界的武林人士都是什麼樣子。

雲萬程立在臺上,心中又是焦急又是發愁,只因他的大弟子靳飛與兒子云殊,到現在還未趕到,還有“南天三奇”三位老朋友也過時未至,生怕他們在道上出了什麼事情。

他身爲神鷹門門主,消息靈通,知曉路上有人打死打傷了好多前來赴會的英雄。

便派大弟子靳飛與兒子云殊帶着人馬,務必要將行兇之人拿住,怎料現在也沒任何消息傳來。

還有“南天三奇”也過時不到,這可愁死人了。

但他也知不能因爲幾個人,耽誤了結盟大事,當即雙手連揮,衆人安靜了下來。

雲萬程氣運丹田,沉聲說道:“諸位遠來辛苦,雲某有失照應,慚愧之至。但想合州一戰,已有十載!

當初淮安一怒,天驕下席,實爲驚天動地。只可惜賢王駕鶴,不知所終,韃子欺我朝中無人,厲兵秣馬,又起南圖之心。”

卓凌風雖對崑崙世界不甚熟悉,卻也知道他口中的淮安王,便是主角樑蕭的父親樑文靖。他現在應該還沒死,只是老婆孩子熱炕頭了。

雲萬程說到這裡,頓了一頓,又道:“此次韃子蓄精養銳,不來則已,來則勢必雷霆萬鈞。

我等雖爲草莽匹夫,卻也生於大宋,長於大宋。試問各位,能眼瞧着韃子破我城池、毀我社稷、踐我良田、屠我百姓麼?”

他這番話說得擲地有聲,衆豪傑熱血上涌,紛紛叫道:“不能!”

卓凌風對這句話更是深有感觸,蒙古人統治中原之後,劃分等級,漢人成爲最低等人。

普通人取名都是數字,極盡糟踐。

“好!”

雲萬程這一字吐出,如霹靂迸發,將場上的叫喊生生鎮住。

“拿酒來!”

他將手一揮,數十名壯漢精赤上身,擡來十缸美酒,重重放在地上,酒水四濺,醉人酒香瀰漫開來。

雲萬程揮刀割破中指,將十滴鮮血分別滴入十口缸中。衆豪傑各自仿效,上前割指。

這時忽見三騎人馬急馳而來,正是雲萬程的大弟子靳飛,他翻身下馬,幾步搶到臺前。

雲萬程雙眉倒立,厲聲叫道:“爲何纔到?”

靳飛一慌,當即拜倒說道:“師父恕罪,只因事發突然,是以來得晚了。”

雲萬程眉頭蹙起,欲要細問詳情,可又礙於人多,猶豫間,身旁一個白髥老者已笑道:“罷了,事發有因,老鵰兒你先不忙計較,靳飛這孩子我瞧着長大的,說話行事,從來踏實!”

雲萬程苦笑道:“老哥哥你不要寵着他。如今還是結盟,如果交戰,慢了一時半刻,豈不貽誤軍機?”

老者笑道:“只怪你門風嚴厲,老頭子看不過去。好好好,你要打要殺,我不管了。”

這老者名叫方瀾,與雲萬程交情莫逆,又身份甚高,他一旦發話,雲萬程不得不賣面子,只得嘆氣道:“好吧,雲殊呢?”

靳飛很是驚訝道:“什麼?小師弟還沒回來?”

雲萬程怒哼一聲,道:“過時不候,不來的就不等了!”

歃血已畢,十大缸美酒殷紅盪漾。

靳飛率神鷹門弟子舀上血酒,分發衆人。

雲萬程爲發起人,捧酒向天,朗聲說道:“今日此地,雲萬程對天立誓,以此微軀,捍衛大宋,人在國在,與國偕亡!”

他念一句,衆豪傑跟一句。

千人同聲,氣衝霄漢。

卓凌風見了這聲勢,不由點頭。

不管如何,這股子血性,纔是一個國家民族,無論經歷多少危難,也不會亡族滅種的根本。

立誓已畢,雲萬程道:“而今結盟事畢,須得選出一名盟主……”

話沒說完,便有人道:“我推雲大俠作盟主。”衆人當即附和。

雲萬程卻擺手道:“方老哥德高望重,譽滿江南,不論武功人望,都在雲某之上……”

方瀾兩眼一翻,叫道:“慢來,論人望,我和你半斤八兩,說到武功嗎,嘿,你可就睜眼說瞎話了。”

雲萬程搖頭道:“雲某才德疏淺,就算老哥哥不成,武林之大,還有能人。”

白髥老者冷笑道:“你說南天三奇麼,他三人素來散漫,此次公然遲到,已經叫人寒心。他們做盟主,老頭子第一個不服!”

衆人均知“南天三奇”,各個都是當世一流高手。

一人出手,都在江湖上罕逢敵手,兩人聯手,就更是厲害了,所以有句贊言叫‘南天三奇、滿二無敵’。”

雲萬程搖頭道:“雲某是發起人,不能自居大位。”

忽聽有人叫:“這樣好了,兩位比武奪帥,誰厲害,誰做盟主。”

有人嗤笑道:“我大宋乃禮儀之邦。怎能學蒙古韃子,唯力是舉。”

前面那人抗聲道:“咱都是習武的粗人,不比武功,還比寫字作畫?”

江湖人多是好事之徒,聞言笑嚷:“是啊,比武奪帥。”

白髥老者笑罵:“由你們說去,反正老頭我不上當,贏了揀個燙手山芋,輸了只會丟人現眼。”

雲萬程聽得臺上臺下吵嚷不堪,不由發愁:“這麼一鬧,真如兒戲。這羣烏合之衆,怎麼上得了戰場。”

卓凌風自也看出了問題,這些人與蒙古士兵單打獨鬥,自是完勝。

可到了軍陣之中,就會被攪的粉碎。

用他們上戰場,這是以短擊長,並非良策。

正自思忖,忽聽“喀喇喇”四聲悶響,又快又急,好似連珠炮響。

衆人掉頭看去,合抱粗的四棵老鬆,不知因何齊根而斷。

接着折斷松樹如被巨力牽引,疊牌九似的堆成兩丈來高的樹牆,將林中的黃泥路堵死。

這一幕直讓衆人震駭莫名。

猛地眼前一花,樹牆頂上現出一頭黑色巨虎,兩眼綠幽幽如鬼火跳動,虎口中銜着一人,低頭散發,不知死活。

一個黑衣人衣似墨染,就似長在黑虎背上一般,身材並不高大,卻有一股頂天立地的氣勢。他長得深目高鼻,面白如紙,八字眉如兩把長劍,由粗而細,去勢凌厲。

卓凌風心下亦是一凜,心想:“此人武功如此高深,必是蕭千絕!”

他在想自己要將這四顆粗樹震斷,也能做到,但絕不能如他這般又快又齊,這應該就是他的絕學“天物刃”。

思忖間,黑虎又是一縱,從牆頂落到平地,慢騰騰走了過來。

黑虎所到之處,人羣讓出一條路來,黑虎行至臺前,忽地駐足。

黑衣人飄身落地,目光如兩道冷電射入人羣。

方瀾揚聲笑道:“蕭千絕,別來無恙?”

卓凌風雖已猜到來人身份,但聽他親口道出。

蕭千絕各種信息都從腦海裡蹦了出來。

每個時代都有驚才絕豔之人,蕭千絕就是這個時代最爲璀璨的人之一。

亦是崑崙世界最爲頂尖的高手之一。

自創黑水一脈,乃一代武學宗師,號稱“黑水滔滔,蕩盡天下。”

其人一手“天物刃”,化氣爲兵,無堅不摧,武功之高,世所罕見。

全天下能與之一爭長短的,也就“凌空一羽,萬古雲霄”公羊羽、“東海武庫”釋天風、“金剛行者”九如禪師、“天下第二劍”天香山莊楚仙流,等寥寥數人。

第63章 這就是江湖第80章 謝君美意 斯人憔悴第3章 顛倒黑白第88章 情思難斷一坦然第73章 請君入甕第216章 少林方丈第113章 黑水滔滔第119章 九陽真經第113章 黑水滔滔說點什麼第45章 俠名不易擔第22章 往日不悔 未來可期第104章 封禪臺上 以武踐約第144章 聽誰的?第63章 這就是江湖第204章 獨憐其慘第178章 由愛生恨第157章 偏不告訴你第133章 不出所料第48章 事了拂衣去第7章 恩情難償第158章 我之所無 你之所有第264章 人生如戲總淒涼第267章 心關難過第99章 羣山之首 山高難上第116章 劍侵大寧宮第134章 戰起第27章 羣雄會第211章 浮生如夢亦如煙第55章 大戰(感謝終於有時間了書友)第89章 狂徒胡吹第268章 尾聲第248章 還不制止第203章 敗敵奪刀第183章 美人柔情迷巫山第192章 玉成第170章 簫長琴短衣流黃第129章 同門之爭 舌利如槍第80章 謝君美意 斯人憔悴第252章 一波又起第137章 情之所趨 利心暗藏第83章 辟邪劍譜 飛蛾撲火第160章 禍福相依第186章 下馬威第80章 謝君美意 斯人憔悴第67章 劍氣之爭第198章 詭計多端第21章 心無掛礙(感謝尋卿入夢來)第220章 授意第209章 魚死網破第255章 破陣擒人第173章 技壓全真第133章 不出所料第141章 敘舊情 顯神通第151章 鬥不過 一起上第262章 公私難分第254章 來而不往非理也第105章 末路第237章 武林至尊第160章 禍福相依第244章 兄仇第139章 武林第一美人第60章 割肉飼鷹(感謝終於有時間了)第43章 癡人(大章)第180章 面目全非第165章 真正的高手第54章 七連殺第198章 詭計多端第260章 因情而恨第268章 尾聲第173章 技壓全真第124章 神功成 見神劍第198章 詭計多端第232章 何謂絕頂第260章 因情而恨第104章 封禪臺上 以武踐約第115章 童言無忌 諷心刺骨第177章 天涯陌路第141章 敘舊情 顯神通第226章 未卜先知第95章 絕冤孽 夙願得償第173章 技壓全真第52章 又當又立(求首訂)第191章 心之所安第30章 塞北明駝第114章 黑水絕學第201章 爲師而戰第111章 武林第一人第42章 告書友第37章 變故叢生(感謝圖某人書友打賞)第132章 欲言又止第228章 有情不如無情第139章 武林第一美人第195章 培養女魔頭第257章 算賬第210章 留待第61章 十招之約第176章 抉擇第263章 有所不爲,有所必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