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氣宇軒昂 巧言令色

衆人均知國師八思巴有通天徹地的大神通,再加上一衆護衛,敵我實力如此懸殊,早將卓凌風當做甕中之鱉一般,哪料想他竟然不求脫身,仍敢發難?

這一排鋼針雖然微小,卻是又密又猛,彈指之間,便來到眼前。

“哧哧哧”一陣響,又有五六名護衛作了忽必烈的替死鬼。

這時正值卓凌風與八思巴劍棍相交,發出鏘然之聲。卓凌風知曉對方了得,未等二力交實,劍刃順着八思巴的布棍“刷”地劃上,一路帶起連串火花,劍鋒既削他五指,劍尖又點他咽喉,這道劍光仿如驚鴻匹練。

八思巴見卓凌風出手竟如此之快,變招這等奇妙,一瞬間就削到了五指。

但他武功也真是高強,右手鬆開布棍,仰頭避過來劍,雙掌輕飄飄的拍了出去出。

這正是他的絕技“八思巴印”,亦是密宗大手印。

只不過密密大手印共有四十九大手印,一個大手印包含四十九中手印,一箇中手印含有四十九個小手印,三者迭乘,共計印法十一萬七千六百四十九門。

八思巴天縱奇才,十五歲時,便會三千印。

但十八歲時,心中卻只記得三百手印,又過八年,僅記得三十了。現今只得一法,便是這八思巴印!

這也是武學之中登峰造極的境界,萬法歸一。

這“八思巴印”一經打出,一股降妖除魔的佛門密宗真氣罩住四面八方,朝着卓凌風洶涌而至,除了硬接外,無可閃避。

卓凌風卻是微微一笑,左掌迎上,轟的一聲暴響,猶如一個悶雷打在宮殿中,只震得衆人雙耳雷鳴,心頭狂跳。

餘力狂卷而出,幾名剛要撲近的侍衛登感頭暈目眩,跌倒於地。就連大寧宮四周巨燭也被吹得一暗。

兩人掌力雖有高下之分,功力卻是難分軒輊,八思巴蹬蹬蹬連退三步,而卓凌風被震的渾身發燒,臉紅如血,可他卻藉着這一震之勢,疾飛向忽必烈這邊。

數名護衛連忙搶上前來,舉起兵刃便朝卓凌風身上揮落。

卓凌風冷笑道:“撿便宜嗎?”黑暗中劍光一閃,就像是雷霆震怒、閃電生威。

只聽“叮叮”幾響,火星四濺,幾把單刀斷裂,五人已仰面而倒,一股鮮血泉水般從咽喉間涌出,連慘呼聲都沒有發出,就已氣絕。

待燈光暗而復明時,衆人齊聲驚呼。

劍鋒還在閃着光,閃動的劍光中,彷彿有條人影。

因爲卓凌風知道多耽擱一分,自己就多一分危險,再次持劍向忽必烈殺去。

突然旁邊搶出八名蒙古大漢,同時擁上各使蒙古摔跤手法,十六隻手抓向卓凌風。

摔跤勾打之術,蒙古人原是天下無雙,這八名大漢,更是蒙古軍中一等一的好手。

但卓凌風的劍術冠絕武林,鉉元劍更是削鐵如泥的神兵利器,手中使了一招“繁星點點”,乃是全真劍法中得精妙殺着。

但見劍光閃爍,有如浪花飛濺,千點萬點直灑下來。霎時之間四人被他刺破喉嚨,鮮血狂飆,卓凌風猛然一掌拍出,四人飛出將另四人砸翻倒地,各個噴血而亡。

衆護衛見卓凌風在剎那之間連斃八名勇士,無不膽寒,但在皇帝駕前,亦不得不與之上前爭鋒。

卓凌風掃清了一些障礙,疾撲而出,去勢好不勁急,手中長劍猶如奔雷閃電直撲忽必烈。

斜刺裡黃芒又現,卻是八思巴抓起布棍飛身攔截,兜頭向卓凌風劈來。

卓凌風左袖揮出,運上了古墓派以柔物運使剛勁之法,有如蛟龍出海,在八思巴布棍上一搭,身形略一頓挫,又猛一借勢,身子在空中又快了幾分,劍光如落地流星,往忽必烈身邊逼去。

八思巴暗自慚愧,自以爲天縱奇才,在武學一道上早巳至矣、盡矣,蔑以加矣,直到此刻見了這位也就弱冠之年的青年高手,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但他一擊無功,後招有如長江大河,綿綿而至。

這時殿外守護的大內高手,早已聞聲而進,各個愧悚交加,深恐忽必烈降罪,忙環布左右護衛。

卓凌風運氣貯力,持劍手臂上的衣袍高高鼓了起來,長劍劍身微微震動,隱隱散發着森寒而又鋒銳的光澤。

忽必烈的護衛都是武學好手,清楚知道對方長劍上彷彿水流波動,必然蘊含着極其可怕的力量,一臉驚駭,有人大喊道:“護衛聖上!”十多人身法變換,堵成三層人牆。

話音未落,卓凌風眼神一凝,真氣運行已到極致,一劍橫斬而出,一股看似無形,卻極爲鋒銳的力量,如雷似電般轟鳴而至,就連空氣也受到了摩擦切割,發出嗤嗤聲響。

最前的一衆護衛自也感覺到一股駭人氣機籠罩而來,但他們卻是面色發狠,各自持刀劈下,就聽砰然一聲巨響,

幾名護衛呈揮刀下劈之勢,呆立不動,可單刀已然斷折,斷刃飄飛空中。而也就在這時,他們腰部有一抹紅線出現,一抹血花在大殿上驟然綻放開來。

“撲通”一聲,忽必烈前方兩排護衛身子攔腰而斷,不但血如泉涌,腸腸肚肚也流了一地。

一時間,空氣中瀰漫着濃重的血腥味,卓凌風這一劍威勢之恐怖,直讓所有人都喘不過氣來,周圍一些護衛,不由泛起了噁心。

但皇帝護衛的家族命運與皇帝休慼與共,除了震撼與一種兔死狐悲,也再無其他感受,再次有人撲上護衛。

“好強的劍氣!”

八思巴一聲驚呼,身形倏然一展,只一閃已至卓凌風背後面前,說不出的快捷,手掌一晃,一招“八思巴印”直擊卓凌風背心要害。

所謂劍氣,這是內力、劍法二者最少也要俱臻大成之境,而且武學本身層次也要不低,方能催動的一種強大力量。

武者在施展劍法時,既能將內力附着於長劍之上禦敵,也可以將這股內力逼出劍體,進行遠程攻擊。

練到深處,無堅不摧,無固不破!

但一般情況下,很少有高手施展此等手段禦敵。

蓋因這種攻擊方式,需要時間蓄勢,要將全身內力凝聚到一點,出手相對就慢,敵人若是高手,很容易逃離攻擊範圍。

厚重與輕靈是武學中的兩項極端,總要相對有所取捨。

而且此招對內力消耗又大,故而沒有成熟時機,實用性並不強。

卓凌風知道自己若再殺不了忽必烈,今夜就再沒機會了,便冒着被八思巴擊中的危險,強行施展破壞力極大的戰術。

而八思巴這一掌的速度與力量已到了無與倫比的程度,偏生卓凌風剛出了一劍,再也躲閃不及,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卓凌風衣袍鼓脹如鼓,彷彿一個圓球。

“波”的一聲,八思巴只覺自己手掌彷彿陷入了棉花,自己發出的勁力也如泥牛入海,不知所蹤。

他大吃一驚,欲待變掌爲指,破了他這一招,怎料對方衣袍猛然一縮,同時右腳倏然反向後踢出,足跟徑朝八思巴前心撞去,這一腳既快且狠,正是窩心腿絕招。

八思巴單掌下捺,將這一招消於無形。

就在卓凌風衣袍一漲一縮的一剎那,便將八思巴的千鈞之力化掉大半,其餘掌力以自身苦修多年的上乘內功,給硬硬承受了。

自己雖被打得氣血翻騰,呼吸急促,但又得到了空隙,身子再次撲出,姿態怪異無倫,卻迅捷無比,朝忽必烈又近了幾分。

卓凌風這等武功直讓一衆護衛,看得瞠目結舌,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八思巴亦心中暗歎,無奈下隨之跟近,猛將袈裟運功一抖,彷彿軟鞭一般,“哧”的一聲,朝卓凌風右腳跟纏去。

與此同時,一道黃影縱躍而來,仿如俊鵠突起,一聲爆喝:“賊子大膽!”

彷彿平地起了一個炸雷。

震得衆人頭暈眼花,耳間嗡嗡作響。

卓凌風知曉這是佛門“獅子吼”功夫,哪去理會,就聽得他身上發出一陣格格異響,好像鐵鍋炒爆了豆子一般,朝卓凌風雙掌齊出。這是佛門金剛伏魔神通。

剎那間,卓凌風只覺一股剛猛無儔的力道撞來,心知後有八思巴追截,又有高手阻攔,今日要殺忽必烈幾乎不可能了。

不由得怒火狂燃,將“彈指神通”運功至巔峰,左手中指朝着掌力曲指一彈,

“嗤”的一聲,一道無形指力尖嘯破風,直接穿透對方掌風,直指來人胸前的破綻“氣戶穴”。

來人做夢也想不到自己的成名絕技,會被人一招擊破,滿臉驚恐駭然,在這防不勝防的一擊下,“哇”地吐出一口鮮血,臉色蒼白,“撲通”一聲癱倒在地。

一邊的護衛更感到不可思議。

卓凌風不認得來人,他們卻認得,

這人乃是八思巴大活佛的弟子膽巴尊者,他自幼跟隨八思巴,深得真傳,不論佛法武功,都是密宗有數人物,‘大手印’境界不凡,牆壁碑石也是一推即倒,誰知竟在一招之間,被人點倒在地,委實叫人難以置信。

其實衆人哪裡知曉,就是比膽巴更強的高手,經卓凌風這一點,也會摔落在地,根本沒有還招之力。

因爲“彈指神通”聚力爲一點,以點破面本就是對付掌功的天然優勢,而且這一指點中的剛好是他武功的破綻,就像一個有武功的人,再打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一樣。

也就是膽巴掌力雄厚,將大部分指力抵消,否則已經斃命當場。

然卓凌風人在空中,有了膽巴這一擋,八思巴的袈裟已經纏了過來,卓凌風無論收招變勢均已不及,右腳跟頓時被纏住。

八思巴猛然一聲清喝,手上一拉,“鏘”的一聲,登將卓凌風連人帶劍,甩了出去。

卓凌風在空中無從借力,登如風車旋轉一般,差點直接被扔出殿外,幸好飛行之中身側有一殿柱,長劍橫搭,“擋嗡”一響,在殿柱猛一借力,又再往忽必烈撲去。

八思巴沖天而起,一掌朝他小腹轟去,灼熱的勁風,與掌齊至,聲勢迫人。

卓凌風撲出之時便知八思巴會加以阻攔,力未使盡,“金雁功”又委實精妙絕倫,身軀竟在半空一轉,像飛翔的金雁般旋了開去,直接讓開對方掌勢,再次撲向忽必烈。

來勢比被八思巴甩出之前,還快捷三分。

此時八思巴卻由空中落下來,他功力不在卓凌風之下,輕功卻有所不及,只得再次飛身直奔卓凌風。

但卓凌風剛撲到忽必烈丈餘之處,忽聽一聲:“大膽!”

一個胖大喇嘛,肥臉上面露兇光,袈裟無風而動,高高鼓起,雙掌飛揚,掉落在大殿上的斷刃直接飛起。

斜刺裡又竄出一個高瘦喇嘛,皺紋滿面,灰眉長鬥,壓着一雙凹目,目中冷電森森,雙掌猛然揮出。

卓凌風突覺勁風颯颯,數十道火光有如流星經天,裹着熱浪滾滾,發出“嗚嗚”叫聲,直射過來。

這火光來得既快又猛,且成扇面之形,卓凌風整個身形盡在其籠罩之下,饒他神功絕世,對此也不敢以身子硬抗,急忙揮劍成圈。

就聽“鐺鐺”連響,斷刃四飛,護衛在忽必烈身前的護衛又有幾人倒地,身子上還冒着焦煙。

卓凌風揮劍一格,只覺一股剛柔並濟的無上大力襲上身來,將他震得凌空飛起。他久經戰陣,卻臨危不亂,藉着對方勁力來勢,側翻了一個筋斗。

就在這時,八思巴飛身拍出一掌,卓凌風夷然不懼,長劍反往對方手掌削去。

八思巴或布棍或掌或指連出七招,卓凌風身在空中,卻也接連擋住了他七招連攻。

砰的一聲,兩人雙掌相對,無花無假的交換了一招。

卓凌風悶哼一聲,翻落在地上,踉蹌側跌,驚覺自己只能化去對方一半奇勁,仍有一半侵入體內,已然受了微傷。

剛纔卓凌風爲了殺忽必烈,硬接了八思巴一掌,內息本就有所不暢。

那些斷刃本已含有胖喇嘛的“大慈廣度佛母神功”,又被瘦喇嘛的“大圓滿心髓”內勁裹挾,無異瘦、胖喇嘛聯手一擊,威力倍增。

這二人更是整個密宗除了八思巴之外的最強高手,卓凌風雖將之擋下,卻也不好受,再接了八思巴七招連攻,以他之能,也受了傷。

但這一切別人卻是看不出來,只是見他還是卻像個沒事人一般,生龍活虎的。

八思巴亦被震的向反方向飄出八尺,才腳下一點,回了原位。

這時就聽胖瘦喇嘛齊齊“咦”了一聲,似是對卓凌風的表現,甚感驚訝。

八思巴定力高深,這時也不由愕然道:“檀越果然好功夫,今日得見如是俊傑,某家頗甚心慰。”

這幾大高手交手到這刻,也就十幾招,但人人都生出廝殺得日月無光的感覺,實不信武學之道能精妙如斯。

卓凌風乘隙調勻氣血,正色道:“你這大活佛也是名不虛傳!”

目光向胖瘦喇嘛一掃:“卓某也是運氣不好,竟然撞進了喇嘛窩!”

這瘦喇嘛乃是龍牙上人,修煉的“大圓滿心髓”汲收烈日精華,至陽至大;

胖喇嘛乃是獅心法王,修煉的“大慈廣度佛母神功”則走陰柔一派,功力更在龍牙之上。

兩人禮佛論道雖然平平,但論及武功,卻是密宗裡第一流的高手。放在整個江湖上,除了蕭千絕、公羊羽等寥寥數人方能將之壓制。

龍牙上人森然笑道:“好小子,真有你的,待本座再來領教!”

向獅心使個眼色,對方會意,跨上數步,已與八思巴形成合圍之勢。

龍牙獅心潛心修煉,又得八思巴指點,自以爲江湖上的一流高手絕對接不下自己一掌,沒想到遇上了這麼一個年輕高手,武功之高簡直生平罕見。

若非八思巴活佛恰好在宮中,他們也一同前來,皇帝恐怕早已被刺,今日若不除去這個心腹之患,必遭皇帝怪責。

故而以三人身份之高,也要一起出手,將之拿下了。

這種情勢,也讓卓凌風生出了幾分無力之感,八思巴武功不在自己之下,更何況還有胖瘦喇嘛這兩個硬點子,今日之事看來要失敗了。

龍牙呼嘯一聲,喝道:“再吃我一掌!”舉步上前便要發掌。

就聽忽必烈喝道:“上人且慢動手!”

忽必烈手下一衆護衛變起倉促,初時微見慌亂,但隨即瞧出闖進殿來只一名敵人,殿內殿外的守衛武士呼哨相應,知道外邊更無敵人,立即堵死了各處門戶,靜候忽必烈發落。

而忽必烈見有國師八思巴、龍牙上人、獅心法王這三大高手護駕,料應無事,而且以他帝皇之尊,在這種情況下還夾屁而逃,對自己的聲望打擊太大,是以並不作逃走之計。

況且他見卓凌風武功如此高強,以他眼屆之高,也不由動了惜才之心。

忽必烈回入龍椅坐下,既不驚懼,也不憤怒,反而笑吟吟的道:“你這年輕娃娃,武功好得很哪,你叫什麼名字?”

卓凌風心想:“縱然事敗,也好叫天下人知曉,漢人有屠龍之心,怎無復土之願!”

手指在劍刃上一彈,和着劍刃振起的嗡嗡之聲,朗聲道:“卓凌風!”

忽必烈哦了一聲,道:“這個名字朕倒是首次聽聞,國師,你們知道嗎?”

八思巴合十說道:“未曾聽聞。”

龍牙與獅心也搖了搖頭。

忽必烈眉頭微蹙,道:“你來刺殺朕,是受人指使,還是和朕有仇?”

卓凌風悽然一笑,心想:“不提我漢家軍民,就是全真教亦敗落在你手中,這等血海深仇,殺你還需要人指使?”

但又一想:“全真教現在好多人仍舊存在,無非是被剃度做了和尚,我若說出全真教,反而給他們招禍!”

冷冷向衆人掃視一眼,凜然說道:“你蒙古與我大宋昔日同心結盟合力滅金,爾等又背信棄義,犯我國界。

致使我大宋百姓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多處之地白骨爲墟、血流成河。

不知有多少漢人,恨不得食汝肉寢汝皮,殺你,我卓凌風只是其中之一罷了!”

這幾句話侃侃而談,八思巴等人均是相顧變色。

但他在敵方衆高手環伺之下,竟旁若無人出此大逆不道之言,如徜徉林泉之間,說不出的神定氣閒,的確是絕世高手風範,令人不由心折。

忽必烈也是全無慍色,含笑道:“真是孩子話。”

卓凌風哼了一聲。

忽必烈見他神采飄逸,英俊勇武,豪氣過人,不自禁的喜愛,心想若能將此人羅致麾下,勝於得了大宋十座城池。淡淡道:“這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古如此。

有道是江山輪流轉,城頭變換大王旗,江山易改乃是天數!

這也是弱肉強食的本質。

我蒙古厲害,可打漢人,漢人強了,就沒打我們麼?

漢將霍去病不就說過:‘匈奴未滅,何以家爲’嗎?

大漢強,擊匈奴;大唐強,打突厥高麗;就你們大宋的太宗皇帝,不也打過契丹麼?”

他提到宋太宗時,表情很是不屑。

卓凌風明白,這是恥笑對方陣仗挺大,卻做了“高梁河車神”,從而遺臭萬年。

厲喝道:“簡直就是一派胡言!我漢家抗擊異族,哪次不是不得不爲?

永遠都是爾等侵我國土,殺我百姓在前,我漢家軍民難道不應該做出反擊?”。

忽必烈微微一笑道:“好,不提外族,就說你漢人,從春秋戰國,到三國兩晉,再到唐朝之後的五代十國,後有宋遼交鋒,再後來宋、金、夏、大理、吐蕃五國攻戰,難道沒有殺戮,難道不是白骨爲墟,血流成河?

貴邦有位孟老夫子曾道: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

夫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

你南朝主昏臣奸、將懦兵弱、南朝子民陷於疾苦之中,無人能解其倒懸。

我大元朝政清平,百姓安居樂業,各得其所。

朕揮軍南征,不憚煩勞,爲的拯救南朝子民於水深火熱之中,乃是有道伐無道!

正因爲我大元乃是正義之師,纔會所向披靡!”

卓凌風呸了一聲,道:“你想說同是國家爭雄,元滅宋有何不對,呵呵,可自古以來的屠城之舉加起來,也不比你蒙古一族多!

旁人攻城掠地,可有屠滅一城之舉?

可有將一城車輪高的的男子,不分軍民一概殺絕?

我漢人再是強盛,可有將你異族之人不當人看?

爾等現在軍力強盛,雖也爲人,卻不脫野蠻習性,將天下人強分等級。

你蒙古人最爲尊貴,我南北漢人最爲低賤,還在這裡大放厥詞,說什麼有道伐無道,你是真不知羞恥爲何物嗎?”

衆侍衛連聲呼喝:“放肆!”“大膽!”

卓凌風全不理睬。

忽必烈揮手命衆侍衛不必再喝。

這時八思巴的弟子膽巴尊者,才被人解開穴道,站起身來,只見他肩寬背闊,容貌古拙,合十笑道:“檀越武功高強,膽巴心慕之。可佛家有言,人緣前定,因因果果,人皆各有。

自古以來,有識之士莫不想廓清海內,一統天下!

爲何?

皆因他們懂得一個道理,就是四海如一,方能致以太平。

而我大元此時兵威四被,幅員之廣,曠古未有,西域疆土綿延數萬裡,中原亦已三分而有其二,自帝國中心而至四境,快馬均須奔馳一年方至。

今日大宋一日不下,南北必然征戰不息,似檀越這等人物,雖然武勇,卻是獨木難支,戰事一啓,最先吃虧的,就是兩國百姓了。

皇上乃天下至尊,所行皆是除暴安良,以利天下蒼生之舉,檀越既然有大仁之心,自該心懷蒼生,應當求懇皇上封賞公侯世爵。

才能真正爲這天下蒼生謀福,不枉你這一身本事,若是打着忠孝仁義之號,竊一國之性命,換取你千秋百世的好名聲,實非英雄好漢之所爲。”

這番話蒙古人人聽的振奮,連忽必烈也是眼放異光。

“放你媽的屁!”

卓凌風面色一寒,冷冷道:“憑你這賊禿也配論道談佛,妄談什麼英雄好漢?

爾等看似修佛,卻都是侵略者,劊子手,你以爲你們人多就厲害?”

膽巴被卓凌風一招擊敗,在衆人面前折了臉,看出忽必烈的招攬之心,想要替他完成心願,怎料換來一頓臭罵,一時間眉間煞氣鬱結。

卓凌風冷然道:“卓某今日縱然殺不了忽必烈,可若一心要走,千軍萬馬也休想留的住我,你們能護他兩年三年,卻防不了十年八載!”

說着目光中射出炯炯神光,落在了忽必烈臉上:“總有一天,我會將你誅殺!”

語聲森冷如冰,忽必烈等人聽了均覺心中一寒。

他們都知道眼前這個年輕人,身懷蓋世神功,這話還真不是吹牛。

尤其衆人不知他的根底,便捏不住他的軟肋。

忽必烈溫言道:“好,你說的有理。朕這顆腦袋,你隨時都能拿去!可拿走之後,又能怎樣?”

卓凌風幽幽道:“說來也簡單明白,只要你死了,蒙古必亂,慢說你這皇位來路不正,就是你祖父鐵木真的遺命是你二伯即位,現在不也到了你拖雷家族了嗎?”

忽必烈仍舊不惱,微微一笑道:“然後呢?我蒙古內亂,你大宋又能如何?

你想必也知道,朕跟幼弟阿里不哥爲了汗位打了好多年,可你大宋不也在穩步固守嗎?

別說大宋現在沒有嶽武穆,縱然有,就南朝的皇帝臣子掣肘,他仍舊無力迴天。

朕是主張親近漢人的,也要求漢化治民,而我大元若是讓那些排斥你們漢人的人奪了皇位,他們要將漢人的土地,都當作我蒙古草原的牧場,你說屆時又該如何?”

卓凌風一怔,心想:“他說的倒也是實情!”說道:“可兩國交戰,戰場上拼個你死我活也就罷了,但你們攻佔城池後,進行屠城之舉,那是要遭報應的,你們的長生天也不會保佑你們!”

蒙古人信奉的就是長生天,忽必烈面色一寒,冷冷道:“想當年我蒙古諸部紛爭,千餘年戰火不息,直至天縱英明的太祖出世,憑着武略神機,經歷種種艱難困苦,纔將我大蒙古合併如一,再不廝鬥。

那在這期間,不知死了多少人,車輪高的男丁也沒少殺,難道他們不是蒙古人?

而我蒙古之所以屠城,皆因某地害我損兵折將所致,若不行此法,後來的城池都紛紛效仿,天下何時才能一統?

戰亂不停,不知又要死多少人?難道士兵的父母兄弟,妻子兒女,就不是普通百姓?

那殺將殺兵與殺百姓,又有何分別?

難道不是殺人?”

他一直都是和顏悅色,這番話卻是疾言厲色,卓凌風這時氣血已順,厲聲道:“忽必烈,你雖然在巧言令色,但不可否認你的確是不世之雄主!

但你記住了,你蒙古今日強盛,也只能逞一時之快,可我漢家俊傑多有,日後定有豪傑之士重舉義旗,號令天下,復我漢家河山,將你們逐回漠北,到時你們蒙古人,也會失去現在的血性,只爲成爲一個爲人載歌載舞的民族!”

忽必烈仰天哈哈大笑起來。

卓凌風聽他笑聲中滿是不屑,看向八思巴,說道:“大國師,我要走了,你留不留我?”

八思巴雖知自己幾人定然能勝過他,可他畢竟武功太高,生怕幾人搶攻,反而被他鑽出空檔,傷了忽必烈,是以好生爲難。

而忽必烈天子之尊,又有多位高手及大內侍衛護衛,若是示弱逃遁,何談什麼一統天下?

忽必烈精通戰略,一見八思巴不言語,便明白其意思,笑聲一斂,朗聲說道:“卓英雄若是哪天想來,就再來,朕隨時歡迎。”

膽巴、龍牙、獅心等相顧愕然,一齊望着忽必烈,均想:“瘋了吧,今天若不是運氣好,你的腦袋就沒了!”

“好一個元世祖忽必烈!”

就在幾人轉頭之時,卓凌風騰空而起,向殿外直掠而去。

侍衛羣起攔截,卻被他在肩、在頭上乃至兵刃上略一借力,一縷煙到了殿口。

卓凌風長劍有若風掃落葉一般,刺倒數人,飛起一腳,將一名護衛踢出窗外。

只聽得哧哧哧彷彿急風驟雨一般,那護衛身上插滿了弓箭,成了刺蝟,重重摔在地下,不出所料,殿外有重兵把守。

而卓凌風也乘着這一空隙,長劍舞動,護住周身飛身而出,黑暗中白光閃動,四柄利刃疾刺而至,他右手刺,左掌拍,幾人瞬間斃命。

就見殿外竟然有數百人張弓搭箭,都是聽說有刺客犯駕,趕來護駕的。但他們一見有人破窗而出,第一波箭隊立刻射箭,卻射死了自己人。

卓凌風撲出後,第二波再次射箭,“哧哧哧”狂急而響亮的破空之聲,在靜夜裡聽來分外刺耳,

好在卓凌風武功不比尋常,又將一波箭鏃給浪費了,那些人還沒來得及搭上第二箭,長劍圓轉,亂箭來得雖然又多又猛,但在他長劍撥動之下,四周漫空亂箭紛紛墜落。

“雕蟲小技!”

卓凌風吐氣開聲,奮力向上一躍,一個凌空翻騰筋斗,落在了殿頂。

殿頂有幾名高手,被卓凌風長劍全部刺翻,他沿着屋脊飛奔,一瞬間便消失在了黑暗中。

龍牙、獅心二人跟着搶出來,也只看到了一抹背景,氣的咬牙跺腳。

忽必烈喝令侍衛將死屍拖出,以待重殮,在大寧宮上擺酒,答謝八思巴、龍牙、獅心護駕豐功。腦海裡一直回想:“元世祖忽必烈這六個字!”

他博學多才,精通漢史,自然猜到了這“元世祖”應該是廟號,就像祖父成吉思汗,廟號“太祖”,父親託雷廟號“睿宗”。可這應該是駕崩之後,後人追諡纔對啊!

這小年輕直接就給朕上了一個世祖,直接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當即詢問國師八思巴。

殊不知這是卓凌風有意爲之,忽必烈、八思巴何等人物,能不知“世祖”乃是廟號?

他今天沒能殺的了忽必烈,短期內肯定沒了機會。

那就要讓忽必烈想。

想了就會問帝師八思巴。

密宗最是信奉過去未來,這是他們的立教根本,若能扯到玄學上去。

自己這番話的份量,就由不得忽必烈不重視!

如此,自己這一番跋山涉水,深入龍潭虎穴還能產生一點意義。

總不能來了一次大都,就以殺了幾個大內侍衛而告終!

第217章 爭名逐利,大顯神通第30章 塞北明駝第267章 心關難過說一說第123章 黑心爛肺,人間仙境第75章 任我行第170章 簫長琴短衣流黃第59章 阿彌陀佛第186章 下馬威第209章 魚死網破第51章 上架感言第15章 教子 世情第226章 未卜先知第211章 浮生如夢亦如煙第163章 罵他,殺了他又如何第248章 還不制止第125章 給臉 得兜着第47章 種下一顆種子(感謝終於有時間書友打第21章 心無掛礙(感謝尋卿入夢來)第134章 戰起第250章 有心無力第9章 孤傲膽大林平之(求追讀)第256章 來的去不得第254章 來而不往非理也第62章 結盟(感謝終於有時間了)第237章 武林至尊第221章 一起上吧第125章 給臉 得兜着第93章 真身安在 雌雄難測第257章 算賬第185章 大義滅親 做不到第73章 請君入甕第260章 因情而恨第44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感謝終於有時間了第167章 比武奪帥第147章 焚琴煮鶴第217章 爭名逐利,大顯神通第40章 圖窮匕見掀桌子第31章 泰山掌門(感謝風武者平打賞)第190章 該喝第65章 誓言(感謝終於有時間了)第124章 神功成 見神劍第64章 王者第114章 黑水絕學第31章 泰山掌門(感謝風武者平打賞)第72章 孤山梅莊第175章 爲什麼?第193章 安有兩全第164章 恩仇難了第92章 問東方有何澤被第69章 一劍摧命寒敵膽第3章 顛倒黑白第236章 屠龍刀在我手第59章 阿彌陀佛第189章 兩件事第171章 不情之情第107章 先禮後兵意氣摧第232章 何謂絕頂說明第196章 何出此言第189章 兩件事第241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164章 恩仇難了第47章 種下一顆種子(感謝終於有時間書友打第57章 失敗讓人成長第10章 激昂奮進林平之(求追讀)第11章 半劍之威(求追讀)第230章 使命完成說一說第10章 激昂奮進林平之(求追讀)第180章 面目全非第169章 磕不磕第61章 十招之約第26章 跟不上思維節奏第168章 出師無名第182章 等候多時第228章 有情不如無情第6章 全真門下第26章 跟不上思維節奏第23章 不戒和尚第258章 能定就能破第3章 顛倒黑白第79章 名繮利鎖縛英豪第267章 心關難過第72章 孤山梅莊第101章 譏辯是非 內爭外仇第162章 青翼蝠王第106章 塵埃落定 世事難料第66章 比劍第103章 冤怨何休 天下誰尊第178章 由愛生恨第39章 混江湖的看上兵法了第222章 第105真武七截陣第29章 意氣之爭(感謝書友打賞)第150章 看看誰狠請個假第113章 黑水滔滔第178章 由愛生恨第211章 浮生如夢亦如煙第256章 來的去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