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記名弟子

時值深夜,一輪滿月遍灑清輝,將武當山照得通明,黃衫女一衆出了武當派,走到山道邊的一處密林子,八名婢女遠遠分站四方,以防傳功時有人偷聽。

黃衫女子對卓凌風說道:“丐幫幫規所限,降龍十八掌與打狗棒法的口訣心法必須以口相傳,決不能錄之於筆墨。

我先人雖與丐幫淵源非淺,但這兩門神功我也未曾修習,沒有多少心得體會,當下只能將口訣招式教給你,至於你能練到什麼境界,全憑你自己了。”

卓凌風自然知曉任何武功的心法口訣,記下不難,但想要融會貫通,那是要瞧各人的資質與悟性,卻不是師父所能傳授得了的。

所以昔日新老五絕、今日的張三丰,自己武功絕頂,可門人弟子學不到他們一半本領,這非敝帚自珍,只是弟子領悟不到。

當下躬身作揖道:“有勞世姐了。”

黃衫女拿出打狗棒,一面擺姿勢,一邊將棒法要訣說給卓凌風。

“打狗棒法”乃是丐幫鎮幫之寶,是天下一等一的功夫,棒法雖只三十六路,其中精微變化卻是奧妙無窮。

有“纏”、“拌”、“劈”、“戳”、“挑”、“引”、“封”、“轉”等八訣,聲東擊西,虛實莫測,委實令人防不勝防。

卓凌風聰慧過人,且武學精深,這路棒法恰恰湊合他全真教以柔克剛的路子,他拿起棒子依法試練,不到一個時辰,也就會了。

黃衫女跟着講述“降龍十八掌”,史火龍練了十二掌,便因內力不濟,導致雙臂癱瘓。

可對於卓凌風來說,武學中最難修習、見效最慢的內力一關已經過去,所參詳者不過如何搬運內力,集至掌上發出而已。

更何況他武學見識也高,觸類旁通之下,天還未亮,就將十八掌都學會了。

只是他以爲這降龍十八掌最多隻有十二掌了,怎料竟是全套。

黃衫女自然早已察覺出來他的疑惑,微微一笑道:“這兩門神功史幫主造詣不高,所會不學,只是限於他的資質悟性,但他死記硬背也是會的。

想當年魯有腳幫主資質悟性也是不夠,打狗棒法造詣極淺,可他也將之記了下來,所以這二者並不衝突。”

卓凌風點了點頭,他知道好多武學招式,內力不到,根本施展不出,就像自己與張無忌普天下就沒有做不到的武學招式,別人就不一定了。

而史火龍等歷代幫主,限於根底,自己只能練到十二掌,不代表只知道十二掌。

這就跟馬鈺傳授郭靖內功時、以及周伯通教練九陰真經一樣,只叫他牢牢記住,其中精奧,自然不加詳解。郭靖也就那麼記在心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直到最後才領悟透徹。

只是史火龍這些人沒有郭靖的悟性,知道歸知道,自己卻怎麼也領悟不了,這根本不是師父所能教授的,也只能將其死記硬背下來,傳給後世。

其中要是時間久了,若是死了再或受傷忘了,這就會形成失傳的情況。

但史火龍練到了十二掌,也算不凡,將後面六掌死記硬背下來,也不足爲奇。

黃衫女又道:“我是女子,不適合練這‘降龍十八掌’,但它的運勁法門與武學理念卻也讓人大有補益,依我看,你就算不會其他任何武功,單靠這十八掌,估計除了張真人,這天下也無人能勝你了!”

卓凌風赧然一笑,道:“這降龍十八掌要求料敵機先,攻敵破綻,跟我道家以柔克剛大是不同,它講究當剛則剛,應柔則柔,敵人愈強我更強,我想要恃之傲視羣雄,還得多多研習纔是。”

黃衫女見他很是謙虛,貌似不像王重陽那麼囂張。她終究對王重陽瞭解不夠,只知年輕時的他,敢爲天下先,誰都不服。可到了晚年卻是極爲謙退,對門下多有教誨。

黃衫女臻首輕點,說道:“不過這門武功之要義,是在於行有餘力。

發招之時,要想到進,更要想到退;要知道自己活,也要知道自己會死;要知道這招能勝,也要知道這招能敗。能直接勝當然很好,勝不了不要緊,敗了也不要緊。因爲行有餘力,掌力始終無盡無漏,這纔是不敗的武功。

故而這門神功極爲適合天性仁厚之人習練,當年洪幫主、郭大俠恃之威震天下,原因皆是他們心地很好。

我見你對人也處處留有餘地,本心這樣想,出招之時自然而然留有餘力,但這門武功最難的地方,在於既以強力出擊,仍然留有餘力。不過倘若一味留力,沒有力道發出去,那也不行,這就要你自己去領悟了。”

卓凌風道:“多謝世姐指點。其實‘亢龍有悔’這一招,擊敵三四分,留力六七分,以隨時應對任何突發狀況,便已道出了‘降龍十八掌’的精要。”

黃衫女點了點頭,又道:“先祖自承重陽弟子,重陽祖師與我祖師婆婆更是……

反正你我兩家其實也算一家人,史幫主又甘願捨棄自己一聲榮名,將幫主之位相托,期望你能率領丐幫行俠仗義、驅除胡虜,保障生民……”

黃衫女說到這,微微一頓,秀目轉動,兩道奇異的目光,向旁處一顆大樹看了一眼,左手一招,將一位要出擊的婢女攔了回來。

目光這才緩緩移注到卓凌風臉上,臉色突然轉變的十分嚴肅,接道:“你……算了,總之你可不要辜負,我跟史幫主的這片苦心!”

卓凌風也聽到了樹後某人蓮步輕移的聲響,苦笑了一下,道:“世事如棋,我們出世之人,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我只能說我驅逐蒙古回漠北的初心不會變,至於在所有事上,都能否不辜負二位期望,在下實在不敢斷言。”

黃衫女心中頗感欣慰,這世上哪有那麼多誠心如意之事,他不說大話,暗暗讚賞其人品,心中一動,又想到了什麼,於是說道:“滅絕師太是否對你說過倚天劍跟屠龍刀的秘密?”

卓凌風點了點頭。

黃衫女嘆了口氣,眼神中透出一絲懷念,緩緩道:“當年襄陽城破之前,先祖見過郭大俠夫婦,他們決定以死殉國,對先祖不但將九陰真經全文託付,也將刀劍中的秘密,告訴了先祖。

就是要讓他待時而動,如今天下大亂,烽煙四起,正是大好時機,你當趕快找到謝遜,依據刀劍中的秘密,取出武穆遺書,整軍經武,還我河山。”

對此,卓凌風毫不意外,要知道原軌跡中周芷若以“九陰白骨爪”與“白蟒鞭”橫掃羣雄,人人都不認得,可被黃衫女一眼道破。更是施展正宗“摧堅神爪”教周芷若做人。

而這兩門功夫“重陽遺刻”上並無所載,顯然她知道全本九陰真經,那這隻能是郭靖所傳了。當即點了點頭道:“我一定會找到屠龍刀的。”

黃衫女點了點頭,轉身就要離開,忽道:“那蒙古女子對你愛極,你對她也很是愛重,可你與她在一起,肯定會有很多人瞧你不起,也會有很多人瞧不起她,你想過嗎?”

卓凌風吐了一口長氣,說道:“我自己敢做,自是不懼他人眼光,而她也能做到,況且我一直希望她能夠愛自己!”

黃衫女眉頭微蹙:“愛自己?”回頭一看,臉色凝重。

卓凌風道:“所謂要愛自己,不是隻顧當下的擇霍放任,也不是以自我爲中心任意妄爲,而是當生活的不如意、不完美,緩緩展現在自己眼前時的,那份接納與釋然。

如此便能笑對風雨,向陽而生,逐光而行,又何懼人生滄桑!”

這幾句話情辭真摯,十分懇切。

樹後的趙敏聽了,心中感動,不由得癡了,想到了卓凌風昔日勸誡自己的言語。

說自己一定要愛自己的那一幕!

黃衫女也不由想到了先祖身上,幽幽一嘆道:“你着實了不起,難怪我比你大了近二十歲,也勝不過你。”右手一招,帶了隨來的八名少女,飄然出了林子。

卓凌風長揖相送,肅然說道:“世姐,日後有便,你我是否還有再見之日?”

“有緣自會再見!”

她身法快急,這句話遙遙送來,相距已遠,仍清晰異常。

卓凌風心下不由得一陣遺憾,他知道此女武功厲害之極,着實是個好對手。

尤其她雙手互博施展玉女素心劍法不知得多厲害,因爲種種原因,自己不能一展所學,與之真正分出高低。

而她現在都成了老姑娘,應該是玉女功練的,心中絕情,也或許沒有朝夕相處的男子,導致現在都未成婚。

這也就使得百年之後,古墓絕跡於武林,不光是對自己,就是對天下也是莫大的遺憾。

想着但覺一陣香風掠來,轉頭一看,只見趙敏衣裙飄飄,帶起一股拂面香風,急如離弦弩箭一般,奔了過來。

卓凌風迎了上去,她滿臉笑吟吟地,說道:“我今天才知道,你爲什麼要教我愛自己了。”

晨曦下但見她膚白如雪,只是稍眉間微微發紅,卓凌風知道她一夜沒睡,頓使他心生不忍,握住她的柔玉軟手,給她緩緩輸送真氣,好讓其能解解乏,柔聲道:“你應該去休息的,所謂美人都是睡出來的。又何必傻乎乎躲在這裡。”

趙敏小嘴一撇,哼道:“我現在難道就不美嗎?”

“也幸虧我來了,我若不來,你恐怕就不是說日後有便了,非得跟着去不可!”

卓凌風知道她聽了黃衫女比自己大二十歲,肯定是開玩笑,伸手摟住她的腰間,說道:“我們先回去,你應該好好睡一覺,最遲明天我們就要離開這裡了。”展開輕功,疾向武當派而去。

可回了武當派未及休息,又得齊聚一堂,畢竟丐幫與明教令屬誰家,還沒着落。而丐幫衆人見卓凌風又學會丐幫兩大絕技,底氣更足了。

反觀明教羣豪各個都是情緒低落,

卓凌風心知楊逍昨夜丟盡了臉,今日張無忌若是再敗,明教算是栽大了,不由暗道:“眼下情勢,實在不該再與明教相爭,還不如將自己心中一點抱負說出來,以後無論盟主誰屬,倒也不太重要了!”

當下一正臉色,兩道炯炯目光,環掃了四周一下,朗聲說道:“諸位,我有個想法,自覺比此時丐幫與明教相爭盟主更爲重要!”

在場羣豪齊聲應道:“我等洗耳恭聽!”

卓凌風緩步走入場中,眼神掠掃羣豪,侃侃言道:“我等今日結盟,爲的是驅逐韃虜,絕非武林爭勝,故而在結盟之前,我有四條想法,大傢伙若都能接受,我等再決號令誰屬,諸位如有不同意見,也就不搞什麼結盟了。”

他身材高大,聲如洪鐘,武功之高更是深映衆心,昨夜之敗,早被張三丰加以解讀了。

衆人便明白這非敗在武功上,而是交情上,反而讓人覺得卓凌風重情重義。

故而他一擺出架勢說話,人人只覺他神威凜凜,頓時靜肅下來,所有目光一起投注在他的臉上,場中一片肅然莊嚴。

卓凌風也不知道自己的想法,衆人是否接受,也不覺有些緊張起來。

張無忌輕咳一聲,說道:“卓幫主敬請直言!”

卓凌風臉色一正,肅然道:“蒙古人不拿我漢人女子當人,而我等起義舉事,必要有所不同。

況且萬惡淫爲首,在下第一個想法,就是要首戒淫行。

凡是霸奸良家婦女、採花傷命之人,無論以後他的地位有多高,功勞有多大,一律處死!”旁人聽了這話,還沒什麼反應,明教諸人表情極不自然,顯得場中情勢很是緊張。

卓凌風知道他們以爲自己說的是楊逍,故意打擊明教,便接着道:“我這話並非針對明教某些個人,而是我丐幫、明教乃至於所有人!

只因昔日的少林寺、全真教、丐幫都曾有人犯過這等大戒,就連武當派,日後也難免不出這等不肖弟子。

卓某之所以鄭重其事的說出來,只因我們在座諸位平日雄據一方,什麼官府王法,本就不放在眼中。

以後起義舉事,麾下人馬再經歷過殺戮,就心理而言,與常人必然不同。若沒有嚴令提前約束,只要有一人行此惡事,難免會引得效仿,勢必引起兵災,荼毒天下!”

張無忌當即拍手稱讚,說道:“卓幫主說的不錯,本教之中殺人越貨者有之、爲所欲爲,無拘無束,放浪形骸者更有之,

況且爲了改變世人對本教人物的看法,也爲安自己天良,更爲了以後獲得民心人望,這一誡,我明教上下必得遵從!”

衆人一陣低聲議論,但卻沒人出聲反對。

卓凌風目注全場,沉吟道:“第二誡,元人兇狠殘暴,屠殺無辜,我等絕不可如此行事!”

此言一出,衆人一陣浮動,不自覺地看了趙敏一眼,都不禁一皺眉頭,不知卓凌風是何用心。

韋一笑立時高聲說道:“卓幫主這話未免過於苛刻,我們江湖中人,本就是刀尖下討飯吃的人,再說元人殘暴,我們若不以牙還牙,如此束手束腳,何異於任人宰割……”

他話還未完,忽見張無忌擺手說道:“韋幅王,卓幫主之意,乃是不能妄殺好人,爛施殺伐,這樣很好啊!”

羣豪之中,突然起了一陣騷動,不少人交頭接耳,紛紛議論。

卓凌風微微笑道:“張教主說的對,在下不是禁止各位殺人,而是要殺可殺之人。

如若隨興所至,妄殺無辜,不但爲人所責,且將天理難容,這等勢力安能有以後?還談什麼驅除韃虜?

我等習武之人,比普通人強的地方,本就不在於一個人能殺多少人,而是反應、見識、體能比大多數人要強!

試問,將諸位放在一千名士兵包圍之中,我們或許可以去留隨意,但與之相爭,真殺的過嗎?

再比如,我們殺幾十個人幾百個人,或許沒什麼?但一千人、一萬人、乃至於十萬人站着不動,讓你殺,我們真能殺的了嗎?

殺到後來,恐怕自己都會瘋掉!

而元廷將天下人分四等,天然上,就有了倍受壓迫的絕大多數人,所以我們這場鬥爭,是要團結大多數人,去與那些所謂的貴族階級做鬥爭!

他們畢竟只是少數,我等必能形成星火燎原之勢,可我們若是也像元人一樣,自己就會成了少部分人,那又何以爲勝?

總之我們得以身作則,給麾下心裡種上一顆敬畏生命的種子,如若諸位能夠信得在下之言,明教在天下人的心中,當有另番面目。

但若仍像以前一樣,爲了所謂什麼目的,就濫殺無辜……”

話至此處,忽然雙眉一軒,目如冷電,厲喝道:“我卓凌風手中長劍必不容他!哪怕以後他成就九五之尊!”

趙敏眼見卓凌風面對羣豪而立,雖然威風凜凜,但卻顯得是那麼孤獨。

她突然覺着,自己應該過去,和他站在一起。心念一動,立時起身,奔了過去,站在卓凌風身邊,大聲說道:“我是蒙元郡主,也是各位口中的韃子!”

她轉頭望了卓凌風一眼,又目注羣豪,臉色異常嚴肅地說道:“我以後自然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可怎麼也改變不了,我是蒙古人的事實。

我蒙古人在馬背上揮舞着鋼刀,橫掃百國,滅族無數,這纔有了遼闊無垠的疆域,歷朝歷代無可比擬。

但是不到百年,就走到烽煙四起的地步,比之你們漢人王朝動輒數百年的氣數,大大不及。

究其原因,就是我們蒙古人從上到下,大都輕賤生命,爲了爭權奪利,各個逞強鬥狠,自相殘殺,既爲中原人所不容,也讓我蒙古國力日衰!”

說到這裡,盈盈妙目看向明教衆人:“如若不是遇得卓幫主,只怕我現在早成了滿手血腥的造孽之人。

因爲我本來不但要生擒六大派,還要將你明教一網打盡,再去滅了少林武當,徹底絕了你們漢人的習武之路。

諸位捫心自問,真要比狠絕,你們能比的上我們蒙古人嗎?”

衆人沒想到趙敏突然開口說這話,一陣沉默,每個人互相瞧望。

要知道趙敏是蒙古人,自然也愛蒙古。

而她更是見識高遠,眼見卓凌風有此大仁之心,她也想促成此事,畢竟蒙古若真的敗了,少造殺孽,對於蒙古未嘗不是一件大好事,也能讓自己求個心安。

忽聽張無忌微微一嘆,道:“卓幫主與郡主娘娘說的不錯,咱們武林中人盛名愈著,殺孽愈多,諸位捫心自問,拆散過多少家庭,製造了多少孤兒寡母,此等行徑該是不該……”

他心性仁厚,說到這裡,不由想到了父母,眼眶一陣溼潤。

丐幫衆人齊聲說道:“幫主既有此等用心,屬下必盡所能,一新天下耳目。”

明教衆人彼此一瞧,齊聲道:“我等也願!”

卓凌風微微一笑,道:“好,第三件事就是要守信重諾!

我也知道兵不厭詐的道理。可我們都是江湖人,還要結盟抗敵,彼此之間,自當固守信義,不得以機詐相處。

要是明明承諾好的事,卻一遇到利害衝突,立時棄信義於不顧,從而導致彼此勾心鬥角,無法融洽一堂,勢必會造成不可收拾之局面!

是以,不守信義之人,也當處死,絕無寬縱!”

他知道以後要結盟,可若都嘴上應承,暗地裡使絆子,必會造成莫大損失!他得將話說到明處。

衆人也都明白他的意思,對此都是齊齊響應。

卓凌風便又接着道:“我中原大地地域遼闊,最難使事令統一,而且元廷霸至百年,我等以前只是瞭解江湖之事,這與造反起義南轅北轍,所以不可操之過急,事先必需思慮周密,謀定而後動,方保萬無一失。

因爲越想爭,心越要靜,事越急,心越要穩,昨夜我之所以敗在楊姑娘手上,就是心中急切,覺得勝券在握,結果人家異軍突起,一招之下,我便連命都輸沒了。

故而今天不選丐幫、峨眉,明教之盟主,我等應該去將中原大派中人救出,再知會丐幫與明教各路首領,大家擇期相聚。

如此既能瞭解元廷動向,制定方略,也能讓明教與武林各派修好。

從而使得天下英雄匯聚一堂,我等便可以推舉出真正的武林盟主,重現當年郭靖郭大俠召開英雄大會的盛況。

屆時也就不存在我丐幫聽你明教,或是明教聽我丐幫之令,於我等顏面也無損耗!

一旦選出武林盟主,大傢伙誰若還盤算自己個人聲名,逆不受命,我行我素,天下英雄共誅之!”

話至此處,倏然而住,目光緩緩移動,掃視了全場一週,又道:“這四條想法,是我卓凌風個人想法,不敢說能依時弊,各位儘可據理爭辯,若是不同意,這聯盟也可以不搞。

可一旦同意,即盼各位都能遵照而行,不得違反!”

忽見張無忌站起身子,說道:“卓幫主雄才大略,這四條想法只爲造福天下,在下當先擁護。”

“尤其本教與丐幫十數萬弟子齊齊相會,多有曲折,但只將各路首領召集一會之事,卻是大爲必要,各位意下如何?”

明教羣豪均道:“這樣甚好!”

他們覺得張無忌此時與卓凌風爭盟主,沒可能,但再過上幾個月,爭武林盟主,把握就能大些了!

畢竟張無忌在光明頂上,對武林各派以德報怨,這是極大的優勢。

而且起義造反,終究得彙集各路消息,再研究在哪裡舉事,如何舉事!

造反之事牽扯無數條性命,這絕對不是嘴上一說,一拍桌子,那麼簡單。

卓凌風道:“各位既不反對,此案即定,就請諸位傳令各位首領匯聚之時,將這四大戒也以書文頒佈。

我在這裡誠心希望諸位,都能以一場瓢潑大雨姿態,伴隨着雷鳴電閃,以最兇狠的方式,拂過田間鄉野,能給予這世間萬物最滋潤的灌溉。

如此,轟轟烈烈,又不失溫情,纔不負諸位的雄心壯志,也不負大好男兒的風骨!”

說完緩步走回自己席位之上。

衆人一陣沉默,但每個人的神情之間,已然流露出欽服之色。

他們現在明白了卓凌風想的很遠,人想的不光是起義反元,而是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兵連禍結,乃至於趕跑蒙古人,他們又成了“蒙古人”,爲禍世間。

張無忌對卓凌風興改武林積弊的豪俠氣概,有着無比的敬佩。

他自己對於明教衆人的一些做法,明明不認可,可又念着這是明教沿傳而來的習風,沒有勇氣去指責他們的不是,是故,有卓凌風牽頭,他便可以放心支持了。

明教的一些人自然有所不滿,但又不好明言反對,只能喝悶酒。

半晌,張無忌吐了一口長氣,才道:“卓幫主仁人心懷,張無忌感佩萬分,你說在何處聚會最好?”

卓凌風抱拳說道:“張教主同意兄弟所請,已令卓某感激不盡,羣雄匯聚之事,就請貴教安排吧,在下無有不從。”

明教衆人都知道丐幫以俠義立世,他們明教卻是魔頭,讓明教定地方,丐幫率先同意,武林各派也就吃了一個定心丸,無形中就給了明教天大的體面,心下暗暗感激。

張無忌沉吟道:“本人忝掌教主,常自想起本教兩位人物的恩情。一位是常遇春大哥,另一位是蝶谷醫仙胡青牛先生,他老人家已死於金花婆婆之手。

那裡地勢曠闊,匯聚數萬人也是等閒,我等就在淮北蝴蝶谷中舉行。”

當下羣豪各無異議,言明半年後的八月中秋,明教與丐幫各路首領齊集淮北蝴蝶谷聚會,各自暢飲,就要分頭行事。

這時張三丰突然朗朗一笑,道:“老道今日見證如此盛會,極感榮幸。

老道也動了一份豪興,有一樁不情之請,不知郡主娘娘是否能夠答應?”

趙敏嫣然一笑,喝乾杯中餘酒,笑道:“張真人有什麼事,只對我家大哥說,他同意,小女子必不推辭!”

張三丰轉臉望着卓凌風,說道:“老道雖然已經收了七位弟子,但今日突發奇想,有意將趙姑娘收作記名弟子,你意下如何?”

第196章 何出此言第98章 至情至道至險第201章 爲師而戰第33章 終南一風第169章 磕不磕第71章 根子在這(感謝終於有時間了)第49章 終南山上(感謝終於有時間了書友)第147章 焚琴煮鶴第151章 鬥不過 一起上第144章 聽誰的?第133章 不出所料第211章 浮生如夢亦如煙第9章 孤傲膽大林平之(求追讀)第129章 同門之爭 舌利如槍第171章 不情之情第66章 比劍第81章 人心鬼蜮 世事無常第218章 大義當先第132章 欲言又止第96章 嘆世間權欲生狂第240章 誰的理大第172章 玉女心經第86章 爲君罷手又何妨第62章 結盟(感謝終於有時間了)第144章 聽誰的?第57章 失敗讓人成長第208章 物歸原主第70章 聖姑(求訂閱)第163章 罵他,殺了他又如何第16章 參研辟邪劍譜?第268章 尾聲第8章 青城掌門(求追讀)第139章 武林第一美人第183章 美人柔情迷巫山第235章 天下共誅之第9章 孤傲膽大林平之(求追讀)第120章 見中山狼第182章 等候多時第11章 半劍之威(求追讀)第91章 故人相見第176章 抉擇第31章 泰山掌門(感謝風武者平打賞)第62章 結盟(感謝終於有時間了)第184章 公道在哪裡?第235章 天下共誅之第255章 破陣擒人說點什麼第238章 三才劍陣第91章 故人相見第172章 玉女心經第65章 誓言(感謝終於有時間了)第266章 人生無敵 難掩寂寞第108章 臉給多了第72章 孤山梅莊第234章 英雄大會(感謝道道今日事書友打賞第145章 心有意氣陷丐幫第125章 給臉 得兜着第32章 你還是帶着遺憾去死吧(求追讀)第193章 安有兩全第191章 心之所安第39章 混江湖的看上兵法了第26章 跟不上思維節奏第14章 毀劍明志第268章 尾聲第53章 全真三連環第256章 來的去不得第189章 兩件事第97章 虛領高招第50章 口氣真大(感謝終於有時間了書友)第184章 公道在哪裡?第167章 比武奪帥第93章 真身安在 雌雄難測第7章 恩情難償第180章 面目全非第30章 塞北明駝第260章 因情而恨第188章 降龍十八掌第139章 武林第一美人第209章 魚死網破第187章 生殺予奪第80章 謝君美意 斯人憔悴第31章 泰山掌門(感謝風武者平打賞)第177章 天涯陌路第73章 請君入甕第120章 見中山狼第2章 青城四獸第90章 情難負道難行禮難尊第109章 意懶心灰第138章 大戲要開場第149章 活神仙第100章 老謀深算第173章 技壓全真第175章 爲什麼?第96章 嘆世間權欲生狂第153章 “釣魚執法”第9章 孤傲膽大林平之(求追讀)第119章 九陽真經第163章 罵他,殺了他又如何第222章 第105真武七截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