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

虞信這句話一說出來,在場的人就不約而同的都楞了一下,用驚訝的目光打量着虞信。

這是哪門子的機會?

相邦趙勝更是忍不住直接開口問道:“虞卿何出此言?”

虞信不急不忙的摸了摸頜下的鬍鬚,笑眯眯的反問了一句:“以平原君來看,若是刺客得手,則何人最爲受益?”

這個問題先是讓衆人的臉色爲之一變,暗罵虞信可真敢說,但是馬上衆人就又都開始思考起虞信的這個問題來了。

過了好一會之後,趙勝才用帶着幾分不確定的語氣說道:“虞卿所言,莫非指的是秦王稷?”

如今的趙國之中,其實並不存在什麼想要讓趙丹立刻倒臺的勢力,趙丹的孩子們都還沒有成年,不存在什麼二十年四十年的太子,因此也遠遠沒有要到用這種方式趕趙丹下臺的渴望和能力。

所以想來想去,最大的受益者無疑就只能夠是趙國的敵人了。

眼下趙國最大的敵人是誰?那當然就是秦王稷!

“不錯!”虞信對於趙勝的回答立刻就表示了肯定:“正是秦王稷!”

趙勝驚訝無比的看着虞信,問道:“莫非虞卿認爲,這刺客是那‘候’派來的?”

‘候’並不是一個特定的人,而是指統領秦國間諜機構的一個官職,可以理解成情報部部長。

間諜,聽起來似乎就和卑鄙、無恥、奸詐、欺騙這樣的詞語離不開關係。

但是必須要說的是,間諜在這種爭霸的時代,那是能夠起到非常大作用的。

《孫子兵法·用間篇》裡就指出:“故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爲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

具體來說,在這個時代,最爲出名而且出色的,無疑就是秦國的間諜。

不管是什麼反間、死間、離間,總而言之秦國間諜在各方面的名聲和能力,可以說是遠遠的超過了東方六國。

從歷史上的長平之戰,廉頗出走,李牧被殺,齊國君臣被迷惑等等事件之中,都有着秦國間諜和細作們出沒的身影。

又比如說前不久剛剛被誅了滿門,牽連整個家族的前趙國御史上大夫樓昌,監察衛在對於樓氏其他人的審訊之中也發現了好幾個已經成爲秦國間諜細作的人。

而統領這個秦國間諜機構的“候”,其人的真實身份從來就沒有被除了秦國以外的任何一個國家知曉過。

即便是以趙丹身爲穿越者的知識,也同樣在史書中找不到關於“候”的任何事情。

這個“候”就好像是一個潛藏在暗中的陰影,讓每一個知曉它存在的人都心生不安,但卻又不知它身在何處。

所以在趙勝說出這個名字之後,在場的人臉色不免就有些難看。

虞信聽到趙勝的話之後臉色也發生了變化,但隨後又笑了起來。

“平原君之言,恕信不能認同也。那‘候’素來行事卑鄙,怎麼會用如此光明正大的手法行刺於大王?以信之見,這行刺之主使者必定是另有其人。”

頓了一頓之後,虞信繼續說道:“但無論這行刺的主使者是否秦王稷或者是候,大王都可以將此事說成是秦國所爲,不知大王以爲如何?”

趙丹聽了這話,再看看虞信這一臉狡黠的神情,終於明白了過來。

這個虞信,他想要的其實並不是事實,而是栽贓!

虞信就是想要把這件事情栽贓到秦王稷的頭上,好敗壞秦王稷的名聲!

君王被刺殺,這種事情在春秋戰國其實一點都不少見。

但是一國的君王派出殺手去刺殺另外一國的君王,這種事情就很少見了。

像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之中最爲有名的莫過於“荊軻刺秦王”。

可是別忘了,那位被刺殺的秦王政,現在可還在雛鷹營之中嗷嗷待哺呢,荊軻估計都還沒出生呢。

所以不用想也知道,這個消息一旦傳出去的話,一定會對秦國的聲譽造成很大的打擊。

好吧,雖然說秦國、尤其是秦王稷這個人的外交名聲從來就不咋地,但是能夠利用這件事情扣一口黑鍋在秦王稷和秦國的身上,還是有好處的。

說不定就能夠因此而影響到燕、齊這種原本是秦國盟友的國君們的態度。

畢竟大家都是國君,你說戰場上決一雌雄也沒什麼,但偷偷的搞暗殺···這也太那啥了不是?

今天能殺趙王,明天就能殺齊王燕王啊。

所以趙丹在想通了之後,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的就立刻拍板做了決定:“虞卿此言,甚善!繼續說下去。”

搞這種潑髒水行爲,趙丹的心中是一點愧疚感都沒有的。

這可是你死我活的爭霸,根本就不是什麼講究君子風度的時候。

看到自己的栽贓行動得到了趙丹的首肯,虞信也更加來勁了,於是繼續侃侃而談道:“以臣之見,大王不如詐稱遇刺重傷,生命垂危。隨後再命胡衣衛將此事在諸國之中大力宣揚,如此齊、燕必定疑秦,助秦之時也定會有所保留,甚至是秦人也會對秦王稷此舉而感到不齒也。”

“善!”趙丹用力的一拍大腿,方纔心中因爲遇刺而產生的陰霾已經一掃而空。

陰,這一招實在是太陰了!

而且更絕的是,這一招只要用出去,就算秦王稷真的不是那個主使者,也同樣跳進黃河都洗不清身上的嫌疑。

誰叫秦國這時候就是趙國最大的敵人呢?趙國出事,所有人肯定第一時間懷疑秦國,這是毫無疑問的。

從趙丹本身來說,反正本來每天趙丹基本上也就是在宮城之中,沒有什麼大事基本上不出去,所以詐傷這件事情對於趙丹來說也基本上沒有任何的影響。

“就這麼辦吧!”趙丹最終拍板作出了決定,目光炯炯的看着在場的諸位趙國大臣:“追索刺客之事就交給司寇和監察衛,散播謠言之事就交給胡衣衛!”

頓了一頓之後,趙丹突然想起一事,道:“刺客之事就先如此辦理。接下來,就請諸卿和寡人商量一下這燕國之事吧。”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籤"記錄本次(第二百五十九章因禍得福?(第二更))的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蘭嵐謝謝您的支持!!

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上架感言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五百一十章 見好就收?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第一百九十一章 或許這就是穿越的意義吧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一百六十六章 趁火打劫?寡人最喜歡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三百五十四章 燕後到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九十一章 韓王然的怒火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各自較勁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戰國諸侯就是這麼牛!第三百零四章 黃歇的救命稻草第四百一十七章 蔡澤罷相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趙國人實在太強了!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九十七章 白起的真正目標第二章 會議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八十章 馮亭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四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憂慮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八百零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六百九十章 進展順利的草原攻略第七百八十二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六百五十六章 咸陽密議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五百一十五章 割地還是滅國,汝自己選吧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在懷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六百零五章 郭開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二百零七章 魏無忌爲相,寡人看行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九十一章 八牛弩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河南地的處理第三百一十二章 廉頗覺得這個計劃簡直是太扯淡了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第七百四十二章 趙丹的真正計劃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五百一十五章 割地還是滅國,汝自己選吧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十五章 秦國政壇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三百一十二章 廉頗覺得這個計劃簡直是太扯淡了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