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

片刻之後,君王后終於開口打破了這片沉默。

“使者方纔說,若齊國參與五國合縱,便可得秦國陶郡?”

蘇代十分肯定的點頭道:“正是!”

君王后看了看蘇代,又看了看齊王建和後勝一眼,突然長長的嘆了一口氣,站了起來。

“老婦有些乏了,這國家大事,便由大王自行決定吧。”

君王后說完這句話之後,便頭也不回的離開了這座大殿。

君王后的舉動顯然大出在場其他人的意料之外,就連蘇代也是如此。

但很快的,蘇代就明白了過來。

剛纔蘇代對君王后所說的那番話,其實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在這亂世之間,當然是只有拳頭更硬的,也就是所謂的“強者”才能夠擁有自保之力,國家當然也不例外。

所以你齊國想要自保?簡單啊,只要你能夠成爲和我趙國一樣強大的國家,成爲另外一個霸主國,那你不就已經擁有了自保之力了嗎?

君王后正是聽完了這番話,才離場的。

在這位賢明的齊國太后看來,如果五國伐秦之事真的可以實現的話,那麼齊國所要考慮的就不是怎麼去防備趙國了。

五國伐秦一結束,趙國就是毫無疑問的崛起了,怎麼防也沒用。

因此齊國的問題實際上已經從怎麼防備趙國崛起變成了怎麼在趙國前來攻打齊國之前變得強大起來。

就好像當年還不是霸主的趙國在面對秦國威脅時候所做的那樣。

當年的趙國就是先和秦國一起幹翻了霸主齊國,然後再抓住機會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在這樣的立場下,齊國參與到對秦國的瓜分之中,無疑是比跟着秦國一起被趙國幹翻要更好的選擇,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選擇。

在早死還是晚死的選擇上,絕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晚死。

因爲只要還有時間,那麼就還有機會。

君王后心中非常清楚,只要參與到這個五國伐秦之中,那麼齊國就能夠擁有一次機會。

一次可能讓齊國成爲強者,並且可以和趙國抗衡的機會!

這位溫婉賢淑的齊國太后曾經親眼見識過二十多年前的那場浩劫,所以她希望自己兒子治下的齊國能夠遠離戰火,不再讓生靈塗炭。

因此一直以來,君王后都並不喜歡讓齊國介入到戰爭之中。

但是長平之戰第一次改變了她的想法,趙國的巨大威脅讓君王后開始決定和秦國結盟。

而就在剛纔,蘇代的話又第二次改變了君王后的想法。

被動的去避免戰爭根本就是沒有任何用處,只有齊國自己強大起來,擁有令任何人都不敢輕舉妄動的力量,齊國才能迎來真正的安寧!

所以君王后走了。

雖然君王后走了,但是這位齊國太后實際上已經在走之前清楚無比的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由大王自行決定。”

齊王建之前的決定是什麼?那當然便是和趙國聯合,來一次轟轟烈烈的五國伐秦!

所以等到君王后走了之後,齊王建也不廢話,直接開口道:“既然如此,那麼還請使者儘快回報趙國,就說趙王之提議,寡人同意了!只需趙國通報一聲楚國,那麼寡人便從蘭陵前線撤軍,並抽調八萬兵馬隨同趙國伐秦!”

齊王建這一番話說出來一氣呵成毫不停頓,顯然早已經在心中打好了腹稿。

別忘了,這位齊王建雖然是齊國曆史上有名的長壽君主和亡國之君,但是在這個時候的齊王建其實只不過和趙丹一樣,是一個剛剛登基沒有幾年的年輕國君罷了。

年輕,就代表着衝動、熱血、有夢想!

一位年輕的君主,對於戰爭和開疆拓土的誘惑,那是很難抗拒的!

蘇代聞言大喜過望,朝着齊王建深施一禮:“請大王放心,臣必定以最快速度,將大王之言帶回邯鄲!”

……

當在邯鄲的趙丹聽到了蘇代的回報之後,同樣也是大喜過望。

“好,好,真是太好了!”

趙丹用力的一拍桌子,滿臉都是無比的興奮之情。

對於趙丹來說,齊國在這場五國伐秦計劃之中的重要性,甚至超出了齊國人自己的想象。

原因也很簡單,因爲如果齊國不加入,那麼趙丹就必須要保留一部分兵力保衛邯鄲。

畢竟從齊趙邊界到邯鄲的距離其實也就那麼幾天路程,邯鄲又是平原之上,除了城池本身無險可守。

而當齊國加入趙國這邊之後,邯鄲就沒有任何威脅,趙丹也就可以放心大膽的讓趙國的精銳主力盡出了。

這一次的五國伐秦,可是趙丹乃至趙國所面臨的最有利的一次機會了。

如果說之前趙丹想的還僅僅是拿下河東就好的話,那麼隨着局勢越發的順利,所有計劃的一步步實現,如今的趙丹已經爲自己制定了一個新的目標,那就是一定要在這一戰之後把秦國徹底的打殘,讓秦國徹底的從霸主的位置滾下去!

從這一仗之後,寡人要讓這整個天下都成爲聽憑寡人發號施令的天下,要讓所有的國君都只能夠在寡人的威名下瑟瑟發抖,更要徹底的取代秦王稷,成爲那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王!

趙丹的心中充滿了豪情壯志。

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趙丹聽到了一個讓他並不是那麼愉快的消息。

繆賢急匆匆的走進了龍臺偏殿,手中拿着一份急報,對着趙丹說道:“大王,魏國方面的胡衣衛密探剛剛傳來的消息,魏無忌率領兩萬精兵於數日前突然進攻秦國,如今已經佔領了大半個陶郡!”

“什麼?”趙丹聞言臉色頓時一變。

這個魏無忌,竟然在這個時候去攻擊了陶郡?

不得不說,魏無忌選擇在這個時候去打陶郡,那確實是非常聰明的決定。

而且從如今的結果來看,這個決定也已經馬上就要成爲一個成功的決定了。

但問題在於,趙丹可是已經在派出蘇代的時候,就讓蘇代把陶郡許諾給了魏國!

“該死!”趙丹用力的再次拍了一下桌子,但這一次他的臉上卻帶着極爲顯而易見的不爽。

“好一個魏國,好一個魏無忌!繆卿,速召諸大臣入宮議事!”

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牧,莫非汝只能夠胡吹大氣?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趙豹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六百八十六章 後勝的天大好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了範睢大哥還是請你閉嘴吧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丹的新政和齊王建的怒火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八百二十三章 攻城攻心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第二十二章 蘇代使齊 5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四百七十二章 紫荊關和鍊鐵廠第四百四十三章 魏王圉何德何能,和大王相提並論?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七百八十七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稅案第四百一十五章 激戰第八百九十章 趙國來使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出其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三百零八章 克岸門第八十二章 長平戰火 2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三百六十五章 曲轅犁的作用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心態轉變的韓王然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三百一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六百六十五章 奪咸陽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四百四十三章 魏王圉何德何能,和大王相提並論?第二百七十三章 虞信的主意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國人的瘋狂攻勢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八十章 馮亭第五百一十五章 割地還是滅國,汝自己選吧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四十八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2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優留的決定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二百七十二章 挑不出毛病?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三軍出征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六百四十一章 楚將亡,秦救乎第八百八十八章 亞洲大一統?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六百八十三 魏王圉的立場很堅定第一百零九章 何以自處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六百零六章 父子閒聊第九百四十三章 秦楚戰局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趙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八百五十四章 初遇第三百五十五章 和樂間的交談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四百五十八章 齊國還是魏國?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當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六百六十六章 甘泉宮之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八百二十七章 戰後處置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