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一節 太后不管了

“對,就是葉邑。相信楚國會提出許多要求,他們放棄了整個辰國的利益,又拿出了葉邑來,付出這麼巨大的代價,這是我秦國佔大便宜的時機,可臣弟反而怕了,怕一個不慎,就落入圈套。”

秦王低聲說道:“圈套!”

“對,就是圈套。這圈套說輕了,在大勢上秦國失了先機。說的重了,秦國可能被卡住咽喉。我越發的想不明白,楚國想幹什麼了。還有就是,魏國爲何到現在使團都沒有出大梁城,魏國在幹什麼?”

白暉的壓力確實很大。

可秦王這樣決斷力還不如白暉的王,這會猛灌幾杯後,感覺頭開始疼了。

秦王也是懵圈了,這麼大的事情他那裡敢輕易答應楚國。

又灌了兩杯,秦王說道:“要不,咱們去問問太后?”

“也只能這樣。”

秦王將地圖收回到錦盒之中,帶着白暉就往太后住的地方去。

結果,兩人還沒有進門,內史官就來傳話:“太后讓老奴帶話給王上、大河君。穰侯在咸陽處理要務不能被打擾,武安君正在爲大秦開疆擴土,任何人不能影響武安君的軍務,太后已經寫了親筆信安排人送到武安君處。”

“太,太后的親筆信?”白暉真的沒想到。

內史官點點頭:“太后信中一來是報喜,讓武安君知道母子平安。二來是鼓勵武安君爲大秦滅了箕氏侯國,也請武安君一心作戰,大秦國內一切安好。”

“還有,太后還吩咐了,說是準備去太和山遊玩。太后說太和山很是奇妙,大河君與武安君都稱讚過山之景,隱有仙在山中,所以太后準備去遊玩,預計兩日內出行。還請大河君作好安排。”

秦王與白暉愣在了那裡。

這很明顯就是太后不但自己不管,也不讓魏冉與白起插手,這是把秦王與白暉這兩個決斷力不強的人放在火上烤呢。

內史官再施一禮:“王上、大河君。這夜深,太后要休息了。”

秦王和白暉還能說什麼,只能告退。

屋內,內史官進來躬身站在一旁。

宣太后問道:“走了?”

“回太后的話,走了。”

宣太后微微的點了點頭,然後回到剛纔的姿勢看着窗外。

內史官上前兩步,跪坐在地上:“太后,老奴有話想講。”

“講!”

“老奴雖然不懂軍,也不懂政,但卻看得出來近期可能會有大事發生,王上的眉宇之中有許多愁容,這個時候太后去遊玩,王上想必很爲難!請太后三思。”

宣太后身體往後靠去,靠在軟墊之上淡淡的說道:“王上登基多久了,王上雄才大略,又有智慧過人的大河君從旁輔佐,能有什麼事情能讓我大秦難堪,只是王上有些懶散,前幾天還想着出海去遊玩呢。”

內史官跟了宣太后很久了,他可以猜到宣太后所說的不是本意。

但,宣太后心中肯定已經有決斷,這次出遊是必行的。

“老奴告退。”

“去吧!”

內史官出去後,宣太后閉上了眼睛。

宣太后瞭解自己的兒子,也瞭解白暉,她很清楚白暉是因爲年輕,而且還不習慣承擔損失,所以每每到作決斷的時候都會猶豫,害怕失誤而讓秦國損失,害怕失誤讓秦軍憑白犧牲。

而自己的兒子秦王,內心還不夠強,這樣的性格作爲王,太軟。

內史官說的沒錯,近期會有大事發生,而且有可能是改變天下格局的大事。

白暉那天馬行空的想法宣太后苦思數日,越發的感覺楚國可能就是白暉推斷的那樣,想滅了魏國。

但白暉不敢承認自己的猜測,也不敢面對。

所以宣太后決定暫時離開,也不讓白起迴歸,更不讓魏冉前來幫着拿主意。

有什麼大不了,無非就是這次輸了。

秦國輸得起。

以全盤皆輸的代價來換一次秦王與白暉的成長,宣太后認爲值得。可何況以白暉的睿智、以秦王的心性以及秦王對天下列國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縱然輸也不會太慘,所以宣太后纔會放心的暫時離開。

讓秦王真正作一個王,身爲秦國的王,來爲秦國的未來負責。

而白暉,作爲大河君,不可能永遠等着白起爲幫他作最後的決斷,白暉也需要成長爲獨擋一面的真正人傑,若能獨擋一面,白暉會比現在更強,強大數倍。

思考之後,宣太后重新睜開了眼睛。自言自語的說道:

“想滅魏,楚國果真是大手筆,縱然本宮身爲楚人,也不會讓楚國這次就如意了,縱然魏國一定會滅,相信白暉不會讓本宮失望,在這場引動天下格局的大變之中,爲秦國拿到更多的利益。”

宣太后的眼神變了,變的專注了許多。

再說秦王與白暉。

兩人回到秦王的屋,依舊是面對面坐着,然後是沉默,很長時間的沉默。

過了很久,白暉開口說道:“王兄,我猜測這次楚國可能要玩大的。”

秦王點了點頭:“太后不讓舅舅過來,也不讓白起回來,而且自己還要出去玩,這麼大的事情卻要我們兩個人扛,若是有個失誤,怕……”

秦王也沒說怕什麼,這個怕字也說出了他的內心,他在害怕。

白暉拿着酒瓶給兩人倒滿了酒:“王兄,我緊張的不得了。你知道,我才二十歲出頭,我還年輕,這動一下就是數萬人性命,數城損失的大事。不怕王兄笑話我,以往一直是我出計劃,我兄白起最後定論。”

“你!”秦王猛的擡手將杯中酒灌了下去:“你讓爲兄更怕了。”

秦王也一樣,他連計劃都沒出過,總是想那裡算那裡,說那裡到那裡。不用負責任的感覺挺好,反正有宣太后拿主意,定國策。

“王兄,我的意思是,加派人手調查一下公子渙在魏都的動向,相信應該不會有隱密的消息,僅就表面上傳出來的消息,先分析一下楚國想幹什麼。”

“好,就這麼辦。”

秦王也是沒了主意,既然白暉拿出了建議,而且這種建議對整個事件沒壞處,秦王立即就答應了下來。

第二一九節 趙國的軍需第五九六節 出門都是一家人第五零三節 倭內海第四九八節 又見鬼火第三七零節 秦軍已無敵第三十五節 虐你沒商量第五五一節 這城不好接第二二三節 王牌殺陣第三五九節 罰與不罰第六十三節 定策第九十節 論三晉換王第一七六節 拉關係(四更)第二六四節 陰謀套着陰謀第七十九節 戰神初顯威第二三五節 封號第三九一節 秦之暗子第五五一節 這城不好接第二六零節 躲第三八一節 騙一輩子不叫騙第三六九節 五百對三千第六六一節 周天子掛了第二十六節 重騎兵揚威第三七八節 中山事定第七十二節 苦練的精銳第四一零節 血書第一八九節 抉擇(加一)月底嘮嘮嗑第五一零節 銀子,銀子第六零九節 砸,砸,往臉上砸第二十九節 白氏兵法第五七二節 天下有多大第六二一節 血戰之字第八十八節 秦軍之強第四十八節 公子白第四一四節 依然談笑風聲的宴會第三九七節 楚國的重禮第五四一節 不領情第四十六節 封王稱帝 下第六五四節 再世西子第二九零節 保證不坑你第五九零節 太后密令第二三零節 偉大的趙主父(第三更)第二五六節 硬氣的林胡人第一零八節 當真是百萬大軍攻齊第一節 初到戰國第六五七節 大吃貨人生第三二八節 有喜事第四三二節 麻鎮的一體化產業第三十一節 汾城談判 下第三四二節 秦王被刺第一三四節 贏氏四老第四四六節 給個臺階下第九十二節 死了三個王第七十三節 東出之戰始第四六八節 趙國的權印第二十九節 白氏兵法第二五七節 櫟陽密庫第六十三節 定策第一三三節 一杯毒酒第一四六節 反出的門客第四八九節 燕民大逃離第三三八節 人言可畏第二三五節 封號第二五三節 珍貴的樣品第六一三節 曾經死掉的人第五十七節 戰國的醫學第三十八節 白暉出使第四十三節 秘約第二一八節 嚇跑了(第五更)第六十九節 拿城下注第六五二節 狂戰第二八八節 看寡人手中金羽令第七十一節 驚人的數量第一三零節 白暉在那?第二八三節 楚王的寵妃第四十五節 封王稱帝 上第六十三節 定策第五十六節 竟然是伊闕之戰第三零七節 反將一軍第一二七節 奔襲臨淄第三八六節 玩泥巴第四零八節 被軟禁的魏王第六零八節 不算意外的撞船事件第三五三節 倉鼠吃癟第三八一節 騙一輩子不叫騙第五九五節 忽悠屈原第五五六節 逼格滿滿第五五五節 兩大營出兵第四三一節 秦楚的親情第二六四節 陰謀套着陰謀第四一四節 依然談笑風聲的宴會第五三八節 鳳舞出動第二七二節 規矩第四六三節 二辭趙相第一二一節 倉鼠暉第六二零節 倭奴狂妄第五九四節 好學的秦王第四十四節 天機不可泄第四零六節 若不戰,搶人口第五一八節 大比武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