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四真龍過峽

(一四四)真龍過峽

衆人在安龍兒的帶領下,一步步地向山上走去。在山腰高一點的地方,遇到大批搭棚紮營的災民,小月過去了解情況後回來說,這裡是肇慶府地區,從這裡走上去的高山叫鼎湖山,從這裡向山下看去,泡在西江裡的小山叫羚羊山,近處腳下與羚羊山之間原來是萬頃良田,現在都被大洪水淹沒了,羚羊山之外的那一道水流纔是西江,西江外是筆架山,西江這一段由羚羊山和筆架山夾成的地形就叫羚羊峽。

阿圖格格本來在暴雨中泡了幾天已經怨聲載道,現在還要走小路上高山更是一萬個不樂意,她對安龍兒說:“你上去幹什麼呀?上去多久呀?要不我在這裡等你們下來吧……救命啊我很累……”

安龍兒說:“本來下雨不應該上山,萬一山崩,或是滑下來都很危險;可是山下正在發大水,剛纔你也見到了,下面還有災民,災民裡面也不知道夾雜着什麼壞人,如果放下你一個人我更不放心。要不這樣,一會我找一片平地,你們三個先紮下棚子等我回來,我自己上山就行了。”

“不,我和你一起去,不斯文和格格在這裡搭棚子吧。”蔡月馬上說明自己的立場。

顧思文一臉不屑地說:“這點雨算什麼呀,兄弟我兩肋插刀陪你上山,小兔兔自己搭棚子吧。”

“嗚啊~你們合夥欺負我!”阿圖格格哭喪着臉夾馬跟上大隊。

顧思文趕驢走近安龍兒問道:“龍少,上山看完就走了吧?”

“這不一定,可能看完後纔開始有事可做。”

“什麼事這般神秘呢?”

“一般情況下我不會告訴你。”

顧思文又問道:“我們這樣上去會不會有什麼危險的事呀?”

“可能會有,在廣州都來刺客了,這裡也可能會有刺客,所以我想好了,一會有適合的紮營地,你們先搭個棚子安頓下來,我自己上山。”

“不行!”

“你們不聽安排我就逃跑。”安龍兒的話斬釘截鐵。

轉過一個彎看到一片相對平緩的空地,從這裡可以看到山下更廣闊的空間,安龍兒帶領大家迅速張開油布搭棚生火。顧思文在忙裡忙外,安龍兒看出他雖然是平常說話大大咧咧,可是做這些雜務倒是麻利。阿圖格格老是跟在顧思文身後折騰,象顧思文的小尾巴。蔡月對安龍兒說,顧思文在家裡也常做家務事,砍柴挑水很熟練,讓他一個人幹就行了。

蔡月站在平地的外沿,從這裡看下去,就可以清淅地看到西江羚羊峽,也可以看到遠方的筆架山果真是山形長直,象一支數十里長的巨大的毛筆架在大地之上,她問道:

“龍哥,你剛纔說這裡風水好,我怎麼就看不出有什麼好呀?全是山山水水,有什麼區別嗎?”

安龍兒也走到山沿看下去,他指着下面說:“我們正站在鼎湖山上,這裡和羚羊山之間雖然隔着田野沒有連起來,可是距離和土石的質地、山高和山形卻依然接近,這種形斷氣不斷的山形叫過田峽;而羚羊山和筆架山雖然中間隔着一條西江,形成了羚羊峽,可是你仔細看,羚羊山和筆架山其實高度和寬度都一樣,他們本來就是一座山,只是山勢從西江下潛過,這叫崩洪過峽。在龍脈結穴之前沒有經過束咽過峽的話,龍穴那裡的風景再好看也不成真龍穴,過峽越細越小越窄,越不着痕跡,結出來的龍穴越有力。”

“嗯,怪不得你剛纔說這裡就是好風水的地方。”蔡月說道。

“好風水的條件有很多,但是龍脈過峽算是一個主要的線索,只有真龍脈纔會過峽,只有過峽後的龍脈,纔可以產生真正的龍穴。”

顧思文在身後問道:

“我在鄉下看到一些風水先生,到一片地看完就說是好地方,很快就點穴收工收錢,他們沒有跑到過峽處證明這個穴的真假,這種傢伙是騙子吧?”

安龍兒笑起來:“你都是小神仙了,人家是不是騙子你還分不清呀?”

“別這樣啦,你就告訴我吧。”

“那些沒有上山堪龍的先生,有些是不懂,完全是騙子;有些是鄉里的老風水師,他們早就瞭解了附近的地理情況,山龍水情都非常瞭解,他們就不必再上山看一次了。所以也不好說是真是假,你不懂風水的話也只好相信人家了。”

安龍兒說起風水,把阿圖格格也吸引過來,她聽後一付很明白的樣子說:“哦,原來是這樣。”

安龍兒看簡單的棚子已經搭好,他對大家說:“準備好兵器以防萬一,我如果一直沒有回來,你們在這裡過一夜,天亮按原路回廣州。不要等我,也不要到肇慶府,以這裡的水勢來看,肇慶府可能也正在大水災,去了也沒地方落腳。”

“就這樣嗎?”顧思文茫然地問道:“要不過兩個時辰你不回來,我們去找你吧?”

“不用,就這麼定了。”安龍兒說完翻身上驢向山上跑去。

蔡月從棚子裡抽出阿圖格格的長柄馬刀對顧思文說:

“我跟龍哥上山,有什麼事我可以下來和你們打個招呼,你在這裡照顧格格。”

顧思文馬上站起來說:“我也去……”

“不,阿圖格格一個女孩子在這裡危險,再說我們如果有危險,也需要有後援,你們要守在這裡……如果我沒回來……”

顧思文聽了蔡月的話,很不耐煩的說:“行了行了,你們不回來我們就回廣州,快去吧。”

上山的路只有一條,蔡月騎着蒙古馬快速追去,很快已經可以從轉彎的山路看到安龍兒的背影。

天色陡然亮起,天空中除了雨聲還夾雜了隆隆的悶雷聲,不時也傳來閃電的霹靂聲,蔡月發現四周沒有什麼樹林,自己正騎着馬奔跑在山頂上。她再加速向前跑去,就看到安龍兒在前面不緊不慢地騎驢走着,四五個男人倒在道路兩旁捂着傷口呻吟,地上散落着他們的刀槍,可見他們剛纔對安龍兒施襲而受到猛烈的反擊。

看到這個場面,蔡月心裡毫無懼意,反而有些高興。安龍兒的對手越早出現,對大家來說就可以儘快得到結果。她沒有大聲招呼,一言不發地拍馬追上安龍兒並排走在他身邊,安龍兒轉頭看看她沒有說話,只是夾夾驢肚子加快了前進的速度,這一舉動使蔡月滿心歡喜。

他們在山頂前進了半里路,雷電聲越來越近。他們驚異地發現一個奇景,山頂上居然有一個湖,湖水已經滿溢,從湖邊聚成幾道山洪向山下衝去;湖面上有一層壓得很低的濃雲,灰黑相間的濃雲象煮得沸騰的麪糊快速翻滾着,在濃雲和湖水之間有幾股小龍捲風在激烈而沒有方向地四處掃蕩,似乎把湖水不停地吸入雲中。

安龍兒展開手攔停蔡月,細心地觀察四周的景物。

從湖心突然冒出一個木平臺穩穩浮在水面上,平臺上畫着八卦圖,四周一動不動地站着八個看起來不足十歲的小孩,分別佔在八個宮位的角上。他們臉色蒼白沒有任何動作,在雷鳴電閃下也沒有驚恐閃避,直讓人感到這些小孩不是真人。

從湖邊出現一隻小船,船上站着一個打傘的男人,他身材高大,身穿藏青色長衫頭帶黑綢帽,雖然看不清樣子,可是從身形氣質也可以看出儒雅之風。船後坐着一個梢公,用一支劃龍舟的短槳慢慢地搖着,船卻飛快地向湖心木平臺接近。

當那個男人站到平臺上,安龍兒很肯定他就是安清源。

安清源向安龍兒招招手,安龍兒對蔡月說:“你先回去和他們會合,不要讓他們擔心了,我一會就回來。”

說完後翻身跳下驢子,象一枚炮彈劈開水面,衝過閃電和龍捲風,徑直跑向湖心的平臺。幾年前孫存真使出這招水上飄的時候,曾經讓他和傑克目瞪口呆,現在安龍兒在天師府修練三年,也可以踏水如履平地,這一招同樣換來安清源和蔡月的掌聲。

安龍兒輕輕踏上湖心平臺,回頭看了看岸上的蔡月。蔡月向他揮揮手,就撥馬下山。安清源打着傘,面帶微笑看着一身蓑衣的安龍兒說:“龍兒長這麼高了,那個就是你的小情人?”

安龍兒向安清源拱拱手說:“安大哥好,別來無恙?”

安清源仰天長笑說:“哈哈哈,你倒是越來越文縐縐了。

安龍兒向搖船的梢公拱拱手道了一聲“大哥好”,然後四周看看那八個小孩。他赫然發現這八個小孩中有四男四女,衣着華麗,全都雙眼緊閉,頸上都有一道深深的傷口。他們分明是八個被插在木樁上的死童,血已經被放清,屍體開始腫脹。

一千零七章 共工之魂五百零八章 魯莽袍澤第52章 巽風斬第414章 非分要求第324章 酒店有空調!第417章 英雄冢內訌一三六神仙逃跑第132章 鳧水囡囡的加入九百三十五章 魔殿騎聶羽六百六十三章 100w的一戰九百五十五章 再一次揚威戰十七兩個人綁住幾十人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吃完飯再走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皎月風暴第462章 一決勝負六百六十一章 靈墟之泉第1章 34d,女神!第68章 一筆大交易第112章 天時地利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約嗎二五二送龍峽一千三百一十章 一戰定乾坤第58章 劍盾之爭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新龍騎五百二十一章 內戰內行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唯一感興趣的事一六四撲空一千三百五十章 祭奠四泄密的臉九百八十八章 強盛兵力六百零六章 威震天第87章 雙劍流九百五十七章 酒劍流時代到來第118章 第一次團戰六百九十章 精兵三千第122章 上手沒有六百一十七章 人在江湖二四七格格的心願四百九十二章 火獄鎧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賣個人情六百九十一章 跪下叫主上第400章 眼中釘九百零一章 天時地利第208章 逐出師門第264章 不像是壞人第417章 英雄冢內訌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守山之戰第62章 果然愛我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世界總讓人心寒第194章 兄弟,終於見面了三一救回來的豔福一千零一十八章 斬殺百步弓二五四大結局斬龍七百五十二章 鎮海刀第336章 你這種雜碎!第25章 燕趙無雙第345章 鬥氣化臂第242章 寸步不讓七百一十九章 墨焰套十九制不如化八百六十七章 誰敢動你一千零三十二章 女王姿態二三八黃海風雲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畫魅五百六十九章 爲了收視率第451章 留下腦袋八百三十五章 金色盾牌熱血鑄就二二o哪吒八百七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114章 神兵出世一千零一十章 升級國器第316章 我跟你插旗了!五百二十五章 新生龍城一九五新興商機第410章 自由之翼第467章 城池建設五百八十四章 龍域的未來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煞費苦心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佩兒重生第42章 一場誤會第66章 100%卓越度第88章 龍陵護腿第366章 唐琦八百五十五章 狼性第298章 不願臣服一四七新任務五百二十章 巨犀騎兵八百六十三章 火雲帝國的智慧七百九十一章 水神戟出世八二籠中虎第471章 下輩子還是你第425章 戰國荒冢五百一十七章 有種衝我來第74章 戰私擂九一射馬九百八十八章 強盛兵力八百九十一章 力量的協議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欺君罔上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士爲知己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