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總攬福建軍政

皇上的子侄輩中,朱文正就是因爲偏激,才導致終身監禁;李文忠勇冠三軍,百戰百勝,卻只是單純的武將;皇上的幾個親生兒子,都因年少暫未露出鋒芒。唯有這個沐英,武能攻城略地,文能治國安邦,每每經略地方,總是讓人有驚奇的發現,其辦事手段,駕馭文武官員的能力,對付地方上的頑劣之輩,手段齊出,最終讓人不禁拍案叫絕、耳目一新。

沒過幾天,朝廷的旨意下來了,繆永安總攬廣東軍政事務,與俞通海一起組建廣東水師;沐英節制福建軍政事務,包括泉州水師和福州水師在內,總攬遠洋商隊事務,欽此!

沐英這才明白,皇上讓繆永安到廣東,不光是組建廣東水師,而是總攬廣東的軍政大權,所以,泉州水師和福州水師,還得自己代管下去,皇上這是爲了讓自己沒有掣肘,一心一意的辦理好水師與遠洋商隊的事務,可見皇上也急了,讓他加快進度,今早出成果。

廣東全省剛被湯和將軍拿下,湯和將軍不願摻和地方事務,他還要向廣西進發,打戰是他一生的追求,其它的都不重要。所以,廣東需要人來治理,將繆永安調至廣東,節制廣東軍政,組建廣東水師,也是皇上的欽點,將來的兩廣也是朝廷的重中之重,也就只有繆帥坐鎮,皇上纔會放心。

當年,俞通海父子和繆家兄弟,在巢湖拉起了一幫人,組建巢湖水師,跟隨劉福通他們幹得不甚開心,適逢朱元璋派徐達取廬州。於是,俞通海父子和繆家兄弟,就前往投奔朱元璋,幫助朱元璋攻下了集慶府,就是應天城,也就是現在的京城。

爾後,西征陳友諒、東討張士誠、北伐元大都,巢湖水師立下了汗馬功勞。俞家兄弟三人,在西征陳友諒時戰死一人;繆家繆永忠,也就是沐英的老丈人,在東討張士誠時,戰死在湖城。

這幫最早跟隨朱元璋起事的老兄弟們,哪家不是滿門忠烈?哪家沒有戰死的兄弟、子弟?這就是繆家、俞家深得朱元璋信任的原因。那些在劉福通時期,排擠朱元璋和郭子興的老將、老帥們,明朝建立後,他們的墳地一個個都分別長滿了野草。

廣東交給繆永安,朱元璋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繆家值得信任。廣東剛拿下不久,人心尚未收服,不能讓胡惟庸他們派人去胡搞,還得讓繆永安這班老兄弟們去感化民心,經略好廣東這塊未開化之地,還有湯和正在進軍的廣西,都是蠻夷之地,需要繆永安這樣的老帥坐鎮纔好。

繆永忠、俞通海經略廣東,一旦有事,以他們與沐英的交情,沐英好意思置之不理?朱元璋善於用人,看人的眼光也非常毒辣。劉福通在彭城一帶,當初陷於元軍與張士誠的幾麪包圍時,向朱元璋求救,而朱元璋當時正與陳友諒激戰,自顧不暇時,不顧應天城的安危,率二十萬大軍馳援。

爲此,當時將士們都勸阻朱元璋,守住自己的江南就行了,就連劉伯溫也建議不要北上,說這樣做得不償失,是無用功,當初他們牛皮哄哄的將朱元璋擠出了彭城,現在有難了,就想起朱某人了,不去救援,讓他們去死吧。

結果,朱元璋還是去了,導致應天城、洪都城危在旦夕,其它剛佔領的城鎮接連丟失。要不是朱文正堅守洪都城八十三天,沐英以命相拼,都差點打光了自己的老底子,才保住了應天城,保住了將士們的家眷。

朱元璋解了北方劉福通的圍後,適逢劉福通戰死,北方將士們羣龍無首,互相不買賬,只好推舉朱元璋爲帥,都投了朱元璋的賬下,朱元璋一下子就得到了幾十員身經百戰的大將,如虎添翼。

直到這時,劉伯溫和衆大將才明白朱元璋的良苦用心,這哪是去解圍?這純碎就收拾遺產去了,幾十員猛將啊,這勢力一下子發展的也太快了,戰爭就是如此,此消彼長,證實因爲這麼多戰將的加入,纔有了後來勝利的保障,這就是朱元璋獨有的眼光,這一點令劉伯溫他們佩服的五體投地。

李善長他們更佩服朱元璋的是,郭子儀對朱元璋有知遇之恩,並將自己的義女嫁給了朱元璋,就是今天的馬皇后。後來,郭子儀死後,其子郭天敘接任大帥,百般排擠朱元璋,朱元璋感念老帥的恩德,不便對其下手,卻利用沐英的家仇,讓沐英殺掉了郭天敘,這一連環套,讓李善長他們拍案叫絕。

也就是胡惟庸不知道朱元璋的手段,整天介在朝中玩弄權術,你見過朱元璋的老臣們搞過事嗎?他們都知道,玩弄心計,朱元璋是老謀深算,玩死你你都不知道咋死的。

福建的這一切終於走上了正軌,水師正在實戰中成長,地方衙門各司其責,遠洋水師的船隻也快營造完了,貨物也儲備的差不多了,船員們的培訓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沐英反而閒了下來,既然沒什麼事,就窩在府裡陪着兩位如夫人,顧慧茹懷了,有了身子,這讓寧曉曉眼紅不已,女人嘛,生兒育女了才叫女人,母以子貴,這是女人的最爲驕傲的地方。

沐英安慰寧曉曉,遲早的事,總歸是會懷上的,寧曉曉這才破泣而笑。顧慧茹有了身子後,反而不愛出門了,整天介賴洋洋呆在自己的房間了,不是躺着,就是想吐,想吃酸的。沐英讓老媽子陪着她,儘量滿足她,自己就和寧曉曉聊聊天,逗逗樂來解悶。

二墩來信了,這兩年來,他在北方吃了很多苦,總算不負所望,將一千多內地的神機營坐探衛,安插在了北方各地,都是些重要的城鎮,有些重要的關隘,也都安置了些人,也花費了不少銀子,王正明抱怨他太能花消了,沐英存在黑龍洞中的銀子少了一半,而且爲了收買些重要的人物,黑龍洞三分之一的書畫、古董,也被二墩拿走了。

王正明就是一副奸商的嘴臉,看見二墩的花銷,心疼不已,沐英看着心裡寫的王正明抱怨,不由得暗自好笑,銀子花在關鍵的地方,王正明認爲,關鍵的地方是將士們的裝備,其實裝備已經由戶部在總攬,無需花自己的銀子,恰恰在諜網上,沐英一項捨得花錢,這種投入,能讓將士們少流血、少送命。

目前,因沐英對北方沒有職責,所以這些關係暫不啓用,都處於蟄伏的狀態,所以,二墩辦完事後就回到了懷遠老營,向先生虛心求教去了,北地的諜網,目前處於蟄伏截斷,只有重大的事情,才一級一級的用信鴿傳回來。

黃緹敏上任福建水師統領後,來拜訪了沐英一次,他向沐英談了自己強化水師訓練的想法,他的辦法是,將沒有經歷過實戰的艦隊,全部撒網出去,自己去尋找戰機,在戰鬥中迅速成長。

初步方案是:家裡暫時有久經戰陣的張印文艦隊值巡,其餘艦隊全部出去,分成兩路,一路順着高麗國與倭國海峽向東行進,自己尋找戰機,艦隊之間相隔一百海里;另一路,沿着琉球羣島向東行進,艦隊之間同樣相隔一百海里。

沐英對黃緹敏的做法表示贊同,他也認爲,在溫室裡是培養不出戰將的,只有歷經生死,才能真正的磨鍊一名戰士,只有死裡逃生的戰鬥經歷,才能鍛鍊軍人的膽量,只有拼死一戰,一支艦隊才能真正的成長起來。

黃緹敏與林大猛都是以前陳友定的部將,他們之間只有個人的矛盾,沒有生死仇怨,所以,當沐英提出調解的時候,雙方之間就一笑泯恩仇了,當然,首先是沐英的面子大,這個面子必須給,對他們二人來說,沐英對他們是有知遇之恩的。

其次,官當到這一步,都是有大局觀的,這就是個人服從上司,私人服從整體,都不是那種毛頭毛腦的小夥子了,到了這一步,不用勸,都懂的。

林大猛說:“黃大人,雖然我們現在都是一個陣營,同在沐帥手下辦差,但相互間的競爭還是有的,大家在在戰鬥中見真章,看誰的水師艦隊打的勝仗多,成長的快,你看成嗎?”

黃緹敏微微一笑:“小林子,翅膀硬了咋地?敢跟老上司叫板?好吧,我接受你的挑戰,我會讓你知道,老上司還是老上司。”

沐英在一旁饒有興致的看着,這兩位水師統帥的鬥嘴,嘴邊露出了弧形,他不會干預,良性的競爭,只能會帶來好的效果,他希望部下有競爭心,不甘落後的人,都是有上進心的人、都是有朝氣的人,他很欣賞這樣的部下。

第一百零九章 利慾熏天第一百六十二章 迎接使者第一百二十章 血染福安第八十八章 朱文正的下場第一百零一章 調兵遣將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使琉球島第八十章 再見林忠豪第七十九章 平江城的五大家族第一百零四章 沈家態度的改變第八十八章 朱文正的下場第一百三十四章 神機衛的移交第十五章 深陷險境第十三章 另闢蹊徑第六十六章 洪都保衛戰三第三十一章 備戰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水師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陳氏一族第五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四十三章 丹徒悲歌第十三章 另闢蹊徑第一百三十二章 經略閩東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水師十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安南海戰四第四十九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八十二章 大運河上的畫舫第一百八十二章 安南海戰五第五十二章 來自孃家的支持第九十七章 突襲遂寧城第八十二章 大運河上的畫舫第二章 棋子、棋局、格局第八十四章 遇救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王朝建立第六十四章 洪都保衛戰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陳氏一族第九十六章 皇蒲山下的夜襲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王朝建立第七十九章 平江城的五大家族第八十三章  殺出重圍第一百五十四章 誤闖琉球中山島國第八十一章 沈家的立場第一百二十一章 夾擊寧德城第一百零二章 三入平江城第一百二十章 血染福安第一百四十九章 福州新任知府第一百五十章 沐帥判案第一百二十二章 攻克寧德第四十四章  丹徒城三大家族第九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九十二章 獲救第一百零四章 沈家態度的改變第一百零八章 禍亂閩西第一百三十一章 組建閩東四府第十五章 深陷險境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和諧的聲音第七十一章 約戰陳友諒第六十章 涇江口阻擊戰一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王朝建立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明水師二第七十二章 鄱陽湖大戰一第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章 一院不掃 何以安天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水師進入安南海域第十九章 練兵第三十章 初探黑龍洞第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密令第十六章 朱元璋收義子第八十四章 遇救第二十二章 劫富富不離第一百八十章 安南海戰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福州新任知府第九十七章 突襲遂寧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長途奔襲戰第八十四章 遇救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陳氏一族第一百九十章 和談三第五十四章 途中遇刺第一百零六章 閩西突變第九十章 懲治惡少第一百一十三章 杉城殲滅戰第三十七章 大戰滁州五  鏖戰滁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山、南山兩國臣服第七十五章 鄱陽湖大戰四第六十章 涇江口阻擊戰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杉城殲滅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安南海戰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全殲張山部第一百零三章 籌募資金第三十三章 大戰滁州一  圍城打援第一百零四章 沈家態度的改變第四十九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組建閩東四府第三十五章 大戰滁州三  再克兩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征戰北山國第一百三十二章 經略閩東第一百五十六章 降服中山國第一百二十三章 福州之戰一第一百零一章 調兵遣將第四十六章 囤田墾荒第一百五十一章 胡惟庸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