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第三條路

第203章 第三條路

只不過擺在弗蘭茨面前的這兩條路,他都不想選。

弗蘭茨先是試圖用脫硫法,將那些製鞋剩下的邊角料回爐重塑,由於此時的科技水平所限,這樣做的結果只會花更多的錢,他只能放棄了。

之後弗蘭茨又試圖從源頭上做文章,採用特殊模具,以最高效利用橡膠,結果當然又失敗了,還是老問題,缺乏前置科技。

就在弗蘭茨一籌莫展的時候,阿佳妮那邊談判出結果了,巴西人決定讓步,他們願意以每噸500弗羅林出售1000噸橡膠。

這讓弗蘭茨覺得很受傷,其實他現在反而希望巴西人將橡膠的價格拉得越高越好。因爲此時的奧地利橡膠工業,已經佔據了先發優勢。

此時如果提高成本的話,無疑會大大提高進場的門檻,這樣就能減少競爭者,從而保持奧地利的領先地位。

同時,還能延緩其他國家工業的現代化進程,橡膠價格的提高,也有助於巴西人擴大產能。

歷史上,巴西人就是因爲太懶,一直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橡膠的產量才達到18000噸。

同時期,正好趕上汽車工業的大發展,發生了橡膠危機。危機最高潮橡膠的價格曾經到過6600美元一噸,即使是危機過後也長期保持在1000英鎊以上(5000美元)。

甚至逼得歐洲人不得不,自己找地方種橡膠。

最後,還是在我國人民支援下才徹底解決了橡膠危機。當年美、西等國從某東方大國騙取了大量錢財,用以投資橡膠生產。

直到大批的橡膠種植園在東南亞得以建立,世界性的橡膠不足問題才得以解決。

如果巴西的橡膠產量還是和歷史上一樣低,到時候別說供給全世界,就是奧地利帝國一家都不夠用。

弗蘭茨剛剛回到書房,塔莉婭也尾隨而至,阿佳妮悄悄地關上房門。

弗蘭茨剛剛坐下,塔莉婭和阿佳妮就笑成了一團,她們顯然是在笑之前弗蘭茨和大鹽杉音的對話。

“不要笑。”弗蘭茨說道。

“爲什麼?你也要給我們洗腦嗎?哈哈!”塔莉婭和阿佳妮一起張開雙臂,弗蘭茨只好別過頭去,不理她們。

只不過,她們並不想放過弗蘭茨。

塔莉婭和阿佳妮抱在一起,故意擡高了聲調說道。

“哦,親愛的,讓世界感受你的痛苦吧!”

“我會賜予你想要的力量!來對着這仇恨之杯,痛飲吧!”

“玩夠了沒,不要在我的牀上滾來滾去。”弗蘭茨略顯無奈地說道。

塔莉婭恢復正色說道。

“伱怎麼沒把杉音小姐帶在你的身邊,她看起來很崇拜你的樣子。”

“我爲什麼要把她帶在身邊?而且看她的成績還不錯,我想知道她能走到哪裡?萬一大鹽杉音真有什麼科技方面的才能,我倒是更希望她能留在奧地利。”弗蘭茨解釋道。

“那你覺得艾莉娜小姐怎麼樣?她也很聰明的,人也漂亮,雖然是個猶太人,但對於皇室的忠誠不輸任何人。”塔莉婭說道。

“塔莉婭小姐,你是維也納皇家女子學院的校長。你應該做一個園丁,而不是一個.。就算是最愚蠢的農夫,也不會做拔苗助長這種事。”弗蘭茨說道。

“那些孩子還小,弗蘭茨也是,她們還處於學習階段,還要看看她們的發展,日後再做決定也不遲。”阿佳妮解圍道。

敘利亞,貝魯特。

奧地利的援軍剛剛抵達港口,就受到了英軍的熱烈歡迎。

加布倫茨將軍甚至懷疑,這是不是那座亟待救援的城市。

看着英國海軍一塵不染的軍服和那氣派的軍樂隊,一度讓加布倫茨將軍覺得自己只是在參加一次派對,而不是一次軍事救援行動。

好在加布倫茨將軍在墨西哥戰爭中,已經見慣了荒唐事。

加布倫茨將軍之前和施塔迪翁伯爵一同被派往墨西哥,作爲塔桑·安納的軍事顧問,甚至還做了一段時間的墨西哥將領。

不過隨着墨西哥內戰的結束,他們也獲得了回國的機會。加布倫茨將軍並沒有施塔迪翁伯爵那麼強大的背景,沒法直接成爲一省的總督,他只能帶着兵遠渡重洋來到貝魯特,爲自己博一個前程。

此時的加布倫茨手中有3000奧地利遠征軍士兵,他的任務是配合英國人在埃及作戰,雖然梅特涅親王要求他儘量保存實力,但無論是他還是奧地利軍方都希望可以在表現上壓英國人一頭。

只不過加布倫茨很快就從英國人那裡得到了一個令人絕望的消息,埃及在敘利亞有十三萬大軍,兩者的兵力差距已經無法用懸殊這個詞來形容了,簡直就是雲泥之判。

更可怕的是,眼前的英國海軍將領,剛見面就要拉着他喝酒。沒心沒肺的英國佬,簡直要把加布倫茨將軍氣炸,他可要好好喝一杯壓壓驚。

推杯換盞之際,威廉·西蒙德向加布倫茨透露了此時貝魯特的情況,遠沒有戰報上說的危急。

埃及人的總兵力雖然有十三萬,但真正能打仗的只有七萬左右,其中五萬在北線和奧斯曼軍隊對峙,剩下的兩萬在圍攻貝魯特,還有大約六萬人的輔兵在運送物資和維持治安。

加布倫茨將軍藉着酒勁,在貝魯特城中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才到城外的要塞之中,他發現此時英國陸軍士兵正在啃土豆。

英國陸軍的卡特·懷恩上校,十分熱情地接待了他,只不過實在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只好親自爲他剝了一個土豆,撒了一點孜然和鹽巴。

加布倫茨又想起了昨夜吃的“仰望星空”,那道菜雖然嚇人了一些,但也不像英國陸軍這麼寒酸啊。

除此之外,他還發現了一個十分奇特的場景,英國人明明只有一個團的兵力,但卻有近50門大炮,這實在太不尋常了。要知道此時歐洲各國普遍一個軍的火力,也就是50-70門火炮。

後來,加布倫茨才搞清楚,這些火炮原來是英國皇家海軍借給陸軍的。當然這些炮不是白借的,陸軍要用他們的補給換,所以現在卡特上校就只能吃土豆了。

加布倫茨帶來的3000人,加上卡特上校的2000人,聯軍加在一起也不過5000人。又看到前方戰場上的滿地屍骸,他不禁開始爲自己的前途擔憂起來。

他甚至懷疑自己手下這些人,能不能在今後激烈的戰鬥中倖存下來。

“卡特上校,您真是個勇敢的人。這樣的孤城,這樣慘烈的戰鬥,您居然堅持了二十天,真是令人敬佩。”

“您誤會了,埃及人根本就沒有爲同伴收屍的習慣,反正那些屍體早晚也會被風沙掩埋。至於戰鬥,這裡從來沒發生過一場真正的戰鬥。”卡特上校回答。

“這話怎麼說?”加布倫茨有些疑惑。

“埃及人的士氣和紀律極差,只要炮聲一響,他們就會出現大面積的潰逃,然後就是單方面的屠殺。我在這裡駐守了半個多月,手下陣亡的士兵只有160人,而擊斃和俘虜的埃及軍隊總數早就超過了一萬人。”卡特上校有些得意地說道。

卡特上校的話,如果說給其他歐洲將領聽,對方一定會怒斥卡特吹牛。但加布倫茨在墨西哥內戰期間,見過比這裡更離譜的戰鬥。

如果說美國人的軍隊,是一羣烏合之衆,那麼墨西哥人的軍隊簡直就是一羣街頭混混。而被排除在西方文明之外的埃及軍隊,肯定還比不上墨西哥人呢。

事實也是如此,易卜拉欣在得知貝魯特失守的第一時間回援。他親率兩萬大軍,面對只有兩千龍蝦兵的貝魯特,本想速戰速決。

可讓易卜拉欣沒想到的是,在這裡他遭受到了難以想象的挫折。

他本想引對方決戰,趁機派死神軍(自稱不怕死的野蠻軍團)包抄對方後路,再將其徹底殲滅。

由於敘利亞戰場缺乏足夠機動的兵力,他只能用步兵代替騎兵。

可結果是他們的精銳部隊在正面被龍蝦兵的火力壓制損失慘重,而負責繞後的死神軍慘敗給龍蝦兵的刺刀,在丟下了一百多具屍體之後便落荒而逃了。

死神軍有三千人,陣亡率不到5%,士氣就徹底崩潰了。

之後易卜拉欣還嘗試過,直接偷襲貝魯特城,可那些皇家海軍和貝魯特城的志願兵也不是吃素的。不但沒有取得任何效果,反而還由於力量過於分散被英國人殲滅了不少有生力量,他現在只能臨時徵調輔兵繼續圍困貝魯特。

易卜拉欣在得知,埃及海軍在貝魯特海戰中全軍覆沒的消息之後,更是每日借酒澆愁。

他曾經向自己的父親默罕默德·阿里諫言過,乞求和平,但卻遭來一通訓斥。阿里責怪易卜拉欣沒有拿下伊斯坦布爾,致使奧斯曼人得到喘息的機會,請來外援才毀滅了埃及的海上力量。

易卜拉欣則是,覺得阿里一開始就該把所有艦隊派出,直取伊斯坦布爾,而不是幻想擊敗英國和俄國做世界霸主。

自從埃及的進攻受挫,奧斯曼人便組織起了反擊。

求援的信箋如同雪花一般,堆滿了易卜拉欣的桌子。

此刻他卻無能爲力,因爲埃及的沿海遭到了奧地利海軍的劫掠,阿里不肯支援敘利亞戰場。

再加上花廳御詔的效果十分顯著,就如同林肯的《解放黑奴宣言》一般,短時間內奧斯曼軍隊就募集了大量的少數民族士兵。

最可怕的是底層民衆的反抗,阿里的殘暴統治早就讓平民怨聲載道,他們不停地組織游擊隊騷擾埃及軍隊的補給線,甚至還給英軍以及奧斯曼軍隊傳遞情報。

就在易卜拉欣一籌莫展的時刻,突然他的副官進來稟報“英、奧聯軍動了!”

維也納,美泉宮。

就在貝魯特方面大戰一觸即發的時候,弗蘭茨收到了弗里德里希的信。弗里德里希在信中瘋狂吐槽,弗蘭茨的康格里夫火箭。

之前在偷襲埃及海軍的時候,這東西對奧地利軍隊殺傷比埃及海軍還大。最遠射程可以到達4公里,但是誤差範圍的半徑居然能達到2公里之多。

而且更要命的是,火箭發射噴出的火焰和灼熱氣體經常會灼傷士兵,甚至點燃船隻。

弗蘭茨揉了揉額頭,火箭彈這玩意就算到了二戰也無法用於精確打擊。繼續提高精確度的方式,弗蘭茨倒是想到了無杆自旋的設計。

只不過這種火箭彈的技術要求更高,而且必須使用發射架,同時製作時還需要液壓機的幫忙,否則無法實現量產。

一番調查之後,發現奧地利倒是有液壓機,不過大多被用來榨植物油,而且功率太低。

更讓弗蘭茨的吃驚的是,原來奧地利工業上用的還是水力鍛錘,明明蒸汽時代應該用蒸汽錘纔對。

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奧地利河網密佈,切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比起花錢購買昂貴的蒸汽鍛錘,簡單廉價隨處可得的水力鍛錘更受歡迎。

至於液壓機更是被認爲能榨油就行,根本就沒用於工業生產。弗蘭茨對於這些工程機械一竅不通,他只知道以後工業和軍事上液壓機的作用十分巨大。

所以他只能泛泛地拋出一個課題,交給奧地利的科學家們解決。不過弗蘭茨知道一點,液壓機真正開始發展是由於,一位工程師錯誤地將油當成了水加入液壓機之後,使得效率大幅提升,才使其真正受到重視。

很快第一臺油水混合液壓機誕生了,而弗蘭茨絕對想不到的是,這臺液壓機第一次實驗,居然是被多普勒的女兒用來壓咖啡豆,進而間接導致了速溶咖啡的誕生。

夜幕之下,地中海上一片漆黑,只有海風猛烈地吹動着。

弗里德里希坐在他的旗艦,三級戰列艦“威尼斯”號上,遙望着遠處的亞歷山大港,這座埃及最富庶的城市。

亞歷山大是一座堅城,可正因爲是堅城,他的守衛者更容易懈怠。

老實說,威尼斯人當起海盜來,還真是專業對口。再加上卡拉曼利家族的鼓動,很多早就對阿里的殘暴統治十分不滿的部族長老趁機配合奧地利海軍的行動,一時間埃及本土一片哀嚎。

默罕默德·阿里由於過量飲用鴉片酒,再加上接連不斷的打擊,讓他的脾氣越發暴躁,接連處死了兩位亞歷山大總督。

阿里認爲今天的局面,完完全全是亞歷山大港總督失職造成的,所以他就將怒氣發泄在了那兩個倒黴蛋身上。

連換四任總督,讓亞歷山大港的守軍人心惶惶,新任總督艾爾·賽義德更是不想死得不明不白,所以他一上任就四處搜刮錢財。

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向艾爾·賽義德承諾,只要他肯出一萬美元就會派船接他,接納他成爲美國公民。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還向艾爾·賽義德保證,只要成爲了美國公民就受美國法律保護,默罕默德·阿里就再也無法制裁他。

其實爲了創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還向很多埃及高官發出了同樣的邀請。

(本章完)

第368章 合縱連橫(上)第1039章 不信第738章 想要什麼第981章 老混蛋第802章 路易菲利普的救贖第276章 差分機第229章 目標科特迪瓦【加更】第570章 戰後(下)第377章 拿破崙在世第792章 故技重施第127章 護教軍第687章 難民壓境第687章 難民壓境第1043章 絕不意氣用事第181章 科學家們(1)第941章 一觸即發第827章 威廉二世的野望第1048章 崩潰邊緣第817章 英法的妥協第744章 齊山平嶽請假一天。今天休息一天,整理下思路。第242章 打野結束第897章 兩大難題第943章 您是拿破崙嗎?第555章 奇兵第346章 不安的年份第407章 老將行第516章 一場災難第1000章 焚棺慶功第785章 新官上任點火難第1037章 總有人要倒黴第790章 援助?(下)第795章 排兵第941章 一觸即發第29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1106章 輪迴第318章 “銀行家”們的反擊(下)第6章 陛下與貴族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番外 第一課第541章 加州總動員第276章 差分機第812章 英國佬的詭計第1043章 絕不意氣用事第225章 暗殺第1063章 薩維利亞諾之戰第340章 各奔前程第368章 合縱連橫(上)第41章 一萬顆橡膠樹的種子第213章 您還小第306章 美國人千瘡百孔的後花園第855章 英謀第74章 白癡 天才和瘋子第58章 攝政女王克里斯蒂娜第456章 夜襲麻拉港第466章 海味第770章 英國人的以工代賑第403章 暗流洶涌第766章 下次一定第182章 偷家(上)第672章 一拳打在棉花上第567章 信仰和生意第49章 法國人的野望第321章 驚濤駭浪第419章 卡爾大公第616章 關於阿爾巴尼亞(下)第608章 未來之鑰第980章 最安全的地方第120章 投資之道第953章 開戰日第835章 人口大國第177章 日常(一)第58章 攝政女王克里斯蒂娜第431章 海上殺機第59章 八卦國慶快樂第960章 大炮上刺刀第357章 第一次聖彼得堡會議第619章 兄弟第451章 再來一次第609章 拍賣(上)第355章 合則兩利,鬥則俱損。第994章 圍城第679章 弗蘭茨的私兵第884章 後院起火第1053章 裝在罐子裡的人第1097章 有苦難言第258章 總統競選(上)第778章 舞會第865章 白刃戰?第912章 反面教材第929章 泥潭第1101章 西班牙的事情總是那麼糟糕第527章 西里西亞(3)第891章 沙皇希望多流一些血第408章 試點教育(N)第41章 一萬顆橡膠樹的種子第384章 電報第632章 雨果來了第466章 海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