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1834年

第23章 1834年

維也納,美泉宮,兒童室。

弗蘭茨正在堆積如山的資料中,搜尋有用的材料。

此時的奧地利擁有30公里鐵路,普魯士鐵路6公里,法國鐵路150公里,英國鐵路600英里(約合965公里)。

關於鐵路各國都有着瘋狂的計劃,法國政府已經出臺了730公里的鐵路建設計劃,而到1848年法國鐵路的總長會越至1814公里。

但比起德意志關稅同盟諸國來說還是太保守了,整個同盟(不包括奧地利)計劃修築6000公里的鐵路。

英國人也批准了6000英里(約合8047公里)的鐵路建設計劃,到1870年英國將擁有15357英里(約合24714公里)鐵路,並且建成世界上最密集的鐵路網。

俄國沙皇政府還沒有意識到鐵路的重要性,只批准了幾條容易修築的路線,總長約合200公里,即使到了1866年俄國也只有可憐的1488公里鐵路。

美國人此時只有一個2000公里的鐵路建設計劃,但是在1850年,他們將擁有9021公里鐵路。

歷史上,奧地利只批准了約合350公里的鐵路建設計劃,直到1848年才擁有1200公里鐵路。

奧地利政府批准了所羅門·羅斯柴爾德的北方鐵路建設計劃,北方鐵路公司將在未來十年內建設700公里鐵路。

但是所羅門南方鐵路的夢想落空了,倒不是弗朗茨二世不同意。

弗朗茨二世對於所羅門·羅斯柴爾德的賄賂十分滿意,但是在南方鐵路公司歸屬權的問題上,軍方和科羅拉夫伯爵寸步不讓。

而且弗朗茨二世的特別顧問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也支持軍方和科羅拉夫伯爵的看法,並且秘密警察提供的情報也對所羅門·羅斯柴爾德十分不利。

最後,弗朗茨二世決定採取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意見,將奧地利的南方鐵路分別交給三家鐵路公司承包。

之後,軍方又以國土安全的理由向弗朗茨二世要求了幾條新的鐵路線,最後這些鐵路線的經營權在科羅拉夫伯爵和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運作下,被賣給了出價最高的商人。

只不過,科羅拉夫伯爵和拉圖爾(戰爭大臣)以及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沒想到的是,兩條重要的鐵路線落在了法國人手中。

此時,奧地利一共批准了1400公里的鐵路建設。

美國棉花產量佔世界的85%,這迫使英國人急切地想要尋找新的原料產地,他們的目標定在了埃及和印度。

蒸汽織布機數量,奧地利1324臺,普魯士223臺,法國1511臺,英國7000臺(如果算上水利織布機,英國有10萬臺織布機),值得注意的是薩克森作爲德意志地區的紡織業中心擁有450臺蒸汽織布機。

讓人欣喜的是,奧地利的機械製造業還不錯,能獨立生產蒸汽織布機,還能出口給其他德意志國家。

而薩克森就是奧地利的最大主顧,只不過出於各種意義上的考量,奧地利能獲得的利潤微乎其微。

奧地利陸軍人數45萬,法國50萬,普魯士20萬,俄國60萬。

奧地利陸軍擁有全歐陸最多的火炮數量約爲1300門,其次是俄國人約爲900門,法國人只有800門,普魯士的火炮數量不足600門,英國本土陸軍只有300門火炮。

這就造成了每年的軍費支出就佔了奧地利財政支出的一半以上,可即便如此奧地利對於軍事科技和士兵訓練的投入也逐漸跟不上歷史發展的潮流。

海軍方面,奧地利的海軍艦隻數量並不少,但是缺乏大型艦船。實際戰鬥力連俄國人都不如,而法國人的海軍實力遠勝俄國人。

只不過此時歐洲所有國家的海軍加在一起,也遠遠不是英國人的對手。

誇張到什麼程度呢,奧地利海軍可能打不過英國的一支分艦隊。而這種規模的分艦隊,英國有十幾支。

即便如此,奧地利海軍在面對非歐洲國家海軍時依然能以壓倒性優勢獲勝。

奧地利帝國此時的對外貿易總額爲3億弗羅林,法國則是10億法郎,俄國4億盧布,普魯士爲1.5億塔勒,預計這個數字將會在奧地利帝國加入德意志關稅同盟的一年以後翻倍。

不過由於部分商品關稅減少,以及管理費用增加等問題實際上對財政收入的影響只有5%左右。

當然隨着貿易的擴大和基礎設施的完善,財政收入將會穩步增長。

由於奧地利本身貨幣體制十分混亂,就連馬克都有好幾種。

本書奧地利的貨幣兌換公式

1金弗羅林=3杜卡特金幣=4.2塔勒銀幣=5弗羅林銀幣=150格羅伸=600芬尼

常用貨幣爲 1弗羅林銀幣=12克羅伊茨=30格羅伸=120芬尼=0.83塔勒

英國大型輪船“阿斯南號”和“大西洋號”正在建造當中,此後他們將成爲英國征服海洋的先驅。

奧地利有3100萬人口,但是國民素質堪憂,文盲比戰火紛飛的西班牙還多,能與奧地利比肩的只有隔壁的俄國。

不過奧地利的大學生人數,位居歐陸之冠,當然可能和奧地利的大學數量多有關。

奧地利的生鐵產量爲10萬噸,是法國的三分之一,不到英國的十分之一,略低於普魯士,甚至比不上比利時。

俄國生鐵產量爲15萬噸。

奧地利的農業實力倒是有些出人意料的強悍,糧食產量是此時法國的四倍,普魯士的20倍。

奧地利的農業使用化肥較早,同時法國農業正處於低谷期,再加上遭遇了天災。

奧地利有280萬匹騾馬,1100萬頭牛,500萬頭豬,3000萬隻羊。

在畜牧業奧地利和法國相當,普魯士在豬、牛、羊、以及家禽數量上和法奧不相上下,但是騾馬數量嚴重不足,總量只有法奧的十分之一。

奧地利的軍械,主要依賴於私人兵工廠和從外國進口。

奧地利的兵工廠主要位於波西米亞和下奧地利,其中一個叫夏曼齊的小鎮內生產了整個帝國一半的步槍。

奧地利軍方几乎壟斷了,奧地利帝國的彈藥貿易。

可如此一來又出現了一個悖論,若是彈藥的定價太低,軍方便賺不到錢,若是將彈藥價格定得太高,士兵們又用不起彈藥。

奧地利軍隊的標準軍餉,是每名士兵一年100弗羅林。

但是由於奧地利帝國的財政問題,非戰時只能按標準的一半發放,也就是50弗羅林。

省下的50弗羅林,用來更新裝備和提供給養。

更有甚者,奧地利軍隊的高官曾經抱怨過,子彈比士兵還要昂貴,爲什麼這些士兵不能使用大刀、長矛作爲武器?

這樣既能解決大街上那些遊手好閒的流浪漢,又能解決軍費開支問題。

幸運的是,這位提意見的高官被遏令提前退休。

成功挽救了一大批士兵和彈藥供應商的生命。

可能寫的很亂,但是這個是我目前爲止寫的最用心的一張。主要是查資料浪費時間。

感謝書友神州布武天下封刀、20210806232711729、s雲東八方的打賞和書友lax-X的月票,以及各位書友的支持。

(本章完)

第937章 惡鄰爲伴第944章 五路齊出祝各位五一快樂and請假一天第933章 採訪第56章 爛地雞肋第182章 偷家(上)第65章 邪魔附體的醫生第346章 不安的年份第423章 賞光(下)第50章 新阿拉莫之戰(下)第781章 難辦的事兒第6章 陛下與貴族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第621章 分一杯羹第537章 亮相第316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591章 糖衣炮彈的可怕第555章 奇兵第486章 老生重談第842章 以防萬一第1075章 掀桌子第38章 武裝傳教第455章 三大營第306章 美國人千瘡百孔的後花園第565章 吊打第679章 弗蘭茨的私兵第81章 爛攤子第1082章 聖光下的罪孽第640章 黑川來航(中)第655章 弗蘭茨的無奈第349章 誰富有,誰統一。第99章 卡洛斯的反擊第379章 那慕爾之戰第78章 所羅門之怒由於某些不可抗力,今天回不了家。第1075章 掀桌子第753章 塞萊斯蒂娜第183章 偷家(下)第856章 “聖戰”第570章 戰後(下)第1076章 硬碰硬第424章 K先生第928章 援兵第35章 未來之種(爲煙火道梵和過生日的神州第552章 忠君愛國第295章 普魯士人的前途第516章 一場災難第224章 罪魁禍首第726章 老爺不在第1049章 一次憤怒的起義第867章 提切諾河之戰(下)第785章 新官上任點火難第672章 一拳打在棉花上第93章 A計劃作廢第327章 自以爲是黑人的白人奴隸販子打算爲第106章 “暗”之女王第83章 底線(下)第481章 天道輪迴第752章 波蘭復國軍的征途第188章 反對無效(下)第83章 底線(下)第338章 中央銀行第604章 競爭者?第69章 勢不可逆(免費,沒寫完)第950章 傳播學的勝利第351章 奧地利版M42第846章 算計第1076章 硬碰硬第356章 毛熊的建議第1009章 霰彈親王第338章 中央銀行慶祝高考結束,祝各位考生前程似錦。第478章 甜菜第72章 波蘭特色白給制度第1099章 新邦聯祝各位五一快樂and請假一天第60章 英國入局第74章 白癡 天才和瘋子第947章 十成第205章 貝魯特之戰(下)第195章 消息第259章 總統競選(下)第422章 賞光(上)第496章 躁動的歐洲第526章 尾聲第598章 英國佬的反擊第390章 災疫擴散(上)第897章 兩大難題第292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992章 棄暗投明第380章 基佐倒臺第1006章 “驚喜”第1038章 皇室領地第769章 尋找希望第423章 賞光(下)第572章 蒸汽轉輪印刷機第201章 壞消息第839章 帕爾馬風波第1011章 不歡而散第679章 弗蘭茨的私兵第668章 走私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