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銀行家”們的反擊(下)

第318章 “銀行家”們的反擊(下)

自此以後,大多數磚家都不再敢直接站臺,而是選擇了打感情牌,表示“放高利貸的人的命也是命,也需要生活。”

當然這種屁話被直接無視了。

總之在數次亂戰之中,皇室逐漸掌握了主導權,雖然被斥爲倒行逆施,專制暴政,但總體上奧地利的經濟處於復甦階段,稅收大幅增加,民衆的消費能力也在不斷攀高.

就在一些都向着好的方向發展的時候,有人看出了這個模式的破綻。

所謂的分期付款其實也是一種寅吃卯糧的做法,但只要收入符合預期,且不過度發展的話,並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消費者的壓力,促進經濟的茁壯成長,比起高利貸絕對是金融史上的一大進步。

可時下市場缺乏規範與相應法律規章依然存在空白,這種存在讓金融家和投機者們鑽空子。

由於弗蘭茨的策略,奧地利國內的商品銷售價格是要遠低於國際市場的,即便再次補交關稅依然會剩有一小部分的利潤。

這個漏洞本來是故意留下惠民的,可是在索羅斯眼裡就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他先是主動聯繫上了所羅門·羅斯柴爾德,然後又聚集了海量的資本準備對奧地利國內部分重要產業,如鋼材、鐵軌、線膛槍管、縫紉機、鐘錶、膠鞋、雨衣、玻璃等進行壟斷。

然而弗蘭茨和招攬來的大佬們早就預料到了這種狀況的發生,所以靠提升價格與擴大產量的方式就能輕鬆應對。

雖然此舉會讓民衆受到一部分損失,但是比起資本家們壟斷之後肆意哄擡物價還是要良心一些。

不過不甘心的索羅斯很快又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利用皇室的分期付款機制,讓普通民衆參與到股票投機盛宴之中。

其實對此弗蘭茨也有所防備,爲防止散戶過多便將投資門檻設在1000弗羅林每股。但是奧地利的專家們覺得他的做法阻礙了資本的集中。

在所羅門·羅斯柴爾德等一衆知名金融家與銀行大鱷的建議下,將每股的金額下調到5弗羅林,這樣就能最大程度地吸引投資。

這樣的做法果然給帝國的股市帶來了海量的資金。同時所羅門等銀行家臨時開辦了一項新的業務,那就是普通人可以利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將物品抵押給銀行獲得資金。

就是說民衆可以先到皇室的商店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商品,然後再將其轉賣給私人銀行換取資金投資股市;當然銀行會從中抽水。

但此時瘋狂的股票市場價格不斷飆升,再加上內萊塔尼亞第一期鐵路工程的模範效應,所有人都信心倍增,認爲有皇室兜底一定是一件穩賺不賠的事情。

與此同時,各大報紙與銀行還有形形色色的所謂專業人士再次對鐵路股票大肆宣傳了一番,當然之前弗蘭茨一方潑出去的心靈雞湯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哪怕是股市三天兩頭停盤,甚至設定了最高漲幅(留下的後手),大額拋單依然無法熄滅奧地利人對於鐵路股票的熱情。

海量的財富進入股市之後,所有的股票全部背離了其原本的真實價值。這正是索羅斯希望看到的景象。

他們只需要坐等它們繼續上漲,財富就能不斷攀升,這相當於整個國家在幫他們買單。屆時等漲到最高點,只需要將它們全部出售,就能完成對全境3800萬人的收割。

當然理論上,帝國也不會受到損失,到時只需要按期回收欠款便可。但所有的風險和惡名都要由它來承擔,絕望的民衆不但無法從金融投資中受益,還會因此背上沉重的債務。

只不過此時維也納的高層們居然與銀行家們主動聯繫商討該何時拋售手中的股票,畢竟只有在最高點拋售才能爲帝國賺取最大的利潤。

阿佳妮只能給弗蘭茨寫了無數封求援信,但就以現在的通訊手段來說,除了事發前對各種可能性經過反覆推演和討論的謀劃,還在海上漂泊的他很難有效地在第一時間就得到信息並作出相應決定。

一場即將吞噬天地的金融海嘯似乎已經不可避免

平靜的印度洋上,一支懸掛着奧地利帝國黑金色國旗的艦隊在緩緩行進着。

弗里德里希獨自站在被簇擁在中間的旗艦“威尼斯”號上,時不時地用望遠鏡眺望着四周。

弗里德里希作爲一名有追求的軍人,卡爾大公之子,他一直用最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並不像弗蘭茨那樣隨便。

但是這次出海遠行沒能檢驗自己的新旗艦戰鬥力讓這位海軍司令很失望。

而且他發現一個尷尬的事實,那就是每次和自己侄子出來都是斬獲了陸戰經驗,這讓他這位天天和艦船與水手打交道的奧地利帝國海軍司令情何以堪。

弗里德里希非常希望以幫助南明更快奪取根據地爲由拿西婆羅洲上的荷蘭據點當靶子。但卻很快被弗蘭茨阻止了,畢竟如此一來就等於向荷蘭東印度公司開戰了。

按照弗蘭茨的計劃,朱瓊英和她的南明應該靠自己的力量奪取加裡曼丹島。但與以往相比,這一次他似乎顯得過於吝嗇了。

不但一支最新式的後膛槍都沒提供對方,就連火炮也只應付性地拿出了四門四磅炮。左輪手槍倒是給了2000把,但這種輕武器根本派不上用場。

它自身的限制太大;雖然具有射速快的優點,但是無論射程和精準度與威力都遠不如步槍。

而那種輕型炮用來對付木門土牆還勉強湊合,但對於厚重的石牆或者是緩坡還有棱堡根本束手無策。

當然這裡面也有弗蘭茨自己打算的因素。嚴格地講,南明和蘭芳和大港和三條溝甚至還有荷蘭人之間的武力衝突和戰爭不沾邊,差不多屬於幫派械鬥一類。

再說了鄰近的真臘就有武器廠,只要南明財力還算充沛或者是有與之交換的物品都能得到軍械。

既然和幫派火拼相似,那麼巷戰必然少不了。而這種近距離交鋒顯然是射速快且輕便與易於攜帶的左輪手槍更佔便宜。

說到重型火力,在加裡曼丹島那種複雜的叢林地形中運送重炮是強人所難。

而且按照弗蘭茨的估計,他不認爲蘭芳那種一盤散沙的組織能有像樣的抵抗。

雖然那些人在面對豎起大明旗幟的奧地利軍隊面前表現得勇猛無比,但是他相信那不過是恐懼衝散了理智而已。

而且比起武器和金錢上的支援,大義和綱領上的支持才更爲重要。當然有了奧地利的軍火裝備,會讓這個進程加快很多,發生意外的可能性也會減小不少。

當真正的大明軍隊捲土重來,又有多少人願意爲大清陪葬呢?比起得不到大清承認的蘭芳,弗蘭茨覺得正統的南明王朝顯然更有吸引力。

(本章完)

第1029章 奧爾加的婚事第582章 教父月底了!誰還有月票給點!明天過期了!第1097章 有苦難言第503章 不宣而戰第1004章 匈牙利人的新政策(上)第1046章 權力的味道第567章 信仰和生意第882章 離譜回家第613章 戰爭結束第335章 求援信第350章 頭盔第122章 伊斯特萬塞切尼第366章 搜身記國慶快樂第283章 巨人之踵第854章 倔強的法蘭西第655章 弗蘭茨的無奈第102章 非與平民治天下(普魯士版)(爲上第83章 底線(下)第839章 帕爾馬風波第531章 會議開始第996章 “參見”第242章 打野結束第1046章 權力的味道第883章 一騎當千第438章 榮軍院第462章 相逢偶遇第126章 倔強的鵪鶉第191章 猶太人要建國第853章 宣戰第641章 黑船來航(下)第984章 水雷第386章 前行第563章 遲來的硬氣第621章 分一杯羹第455章 三大營第506章 “應許之地”第682章 判罰第395章 英國人後花園裡的蟲子第367章 民意第326章 騙子or瘋子?第894章 “和平協議”第671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下)第650章 一次嘗試性援助第501章 移民問題第975章 進城第364章 聖誕節第88章 相遇第861章 進城第727章 深坑裡的魔鬼第281章 鍊鋼法第503章 不宣而戰第139章 天方夜談(下)第516章 一場災難第897章 兩大難題第3章 不靠譜的一家請假,自己電腦壞了,下暴雨,網吧爆滿。第66章 賣水救人修復一個BUG第83章 重建羅馬(前篇,免費。)第170章 教堂 醫院 兵工廠第1002章 洗不清第96章 暢飲第493章 白磷燃燒彈第348章 畢業之後乾點啥第64章 兇手第965章 例行公事第322章 “救災”第604章 競爭者?第169章 各懷鬼胎(下)第828章 又是一個災年第330章 狹路相逢第657章 沙遜家族第340章 各奔前程第879章 皮爾瓦克斯咖啡館第931章 又見援軍第75章 意外?第52章 科斯塔的謀算第513章 反客爲主第194章 偷雞不成第74章 白癡 天才和瘋子第987章 奇恥大辱第727章 深坑裡的魔鬼第228章 揚帆第966章 上一課?第122章 伊斯特萬塞切尼第688章 照單全收第952章 一意孤行第372章 驚不驚喜第918章 “瀆聖同盟”第847章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第22章 亂點鴛鴦譜第45章 新阿拉莫之戰(上)不好意思之前給草第623章 殖民者第1050章 卡芬雅克第61章 北方無戰事第11章 陽光 午後和膝枕第672章 一拳打在棉花上真是抱歉,最近寫的太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