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乾點實事兒

第594章 乾點實事兒

維也納,美泉宮。

弗蘭茨還是蠻喜歡這種局面的,雖然看起來劍拔弩張,但實際上是試探和虛張聲勢。

不過他不準備和這些人玩虛與委蛇的遊戲,弗蘭茨準備幹些實事兒。

他爲麥吉德和尼古拉一世各準備了一份大禮,與此同時身在倫敦的坎寧卻高呼“愚蠢”!

坎寧在成爲外交次長之前一直是英國駐奧斯曼大使,甚至麥吉德還是名義上的“師徒”關係。

但是前者萬萬沒想到,那個他精挑細選出來的“蘇丹”居然會和奧地利帝國主動接觸,做出這種愚蠢的事情。

其實奧斯曼人之所以會派使者和奧地利帝國接觸,一方面是因爲英國沒有和他的“盟友”搞好情報互通工作,另一方面則是世界第一攪屎棍做的事情總是會給人一種不信任感。

此時的奧斯曼帝國內憂外患不斷,改了但又沒完全改讓麥吉德這個改革的領導者裡外不是人,改革派認爲他懦弱無能,保守派認爲其背叛了自己的階級。

此外教團也是經常帶領教衆搞事,今天對付猶太人,明天對付亞美尼亞,後天又去打異端教派。

國際上幾乎所有的列強都想從奧斯曼帝國身上割下一塊肉來,法國人拿走了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奧地利人拿走了的黎波里,英國人拿走了埃及,俄國拿走的土地簡直罄竹難書。

的黎波里名義上還是奧斯曼領土,但是麥吉德任命的總督已經被驅逐,實際統治者是卡拉曼利家族,而他們背後的老闆正是奧地利。

此時更糟的消息是英俄可能會聯手,爲此麥吉德不得不預備替代方案。

而在國內還有一件事讓他很頭疼,那就是地方上的起義,尤其是在阿爾巴尼亞地區。

麥吉德所進行的改革又被稱爲“坦奇馬特改革”,很多原則是非常好的。比如建立中央集權以取代封建制度,建立國家財政機關以代替腐朽的伊爾提查姆制度。

廢除過去的封建軍事武裝,建立普遍的義務兵役制度,編練新軍等等。

但這些改革到了地方上就完全變了樣,成爲了那些帕夏、官僚的斂財工具,而且沒有觸動腐敗的源頭。

在廢除封建所有制的同時,阿爾巴尼亞的地主們迅速擴大,同時地方上的武裝被解除之後,他們就成了真正“土霸王”,完全控制了稅收、法律和治安。

這些地主既是官僚又是資本家,在完全沒有束縛的情況下將廢除了封建義務的農民趕出自己的土地。

而山民們同樣命運悽慘,雖說他們的土地官老爺們看不上,但是想要搞錢總是有辦法的。

官員們巧立名目山民們不光要交“血稅”,還得承擔以前那些他們不必承擔的稅務,比如牲口稅.

牲口稅是奧斯曼帝國針對基督徒的一種人頭稅,但傳統意義上山民只要交血稅,就可以免除其他稅收。

然而改革之後山民們交血稅是拿不到錢的,再加上其他各種沉重負擔讓其不堪重負。

與那些只會哭天搶地的平原捱餓等死的農民不同,山民們很多都是世代的“軍戶”他們並不缺乏戰鬥技巧也不缺乏勇氣。

同時山區由於比較落後很多地區還實行族長制或是教長制,這些族長和教長具有非常誇張的影響力,他們甚至能號召民衆起來直接對抗國家。

1843年在科索沃、1844年在蓋蓋里亞、1845年在託斯凱里亞,先後發生了三次上萬人的武裝起義。

山民們和失去土地的農民聯合起來,到處搶奪殺戮那些身爲官員的大地主,起初在那些族長和教長的帶領下,起義部隊攻擊的還是當地官員。

但隨着起義規模的擴大和傷亡的不斷增加,畢竟那些大地主手上可是有私人武裝的,前者的目標就不再僅限於那些名聲惡劣的地主和官員了。

起義軍隊會衝進任何有房子住的人家裡,用私刑殺死男人,帶走女人,再把財物洗劫一空。

地方上的事情傳到麥吉德耳中又是另一個版本,那就是有人反對改革還屠殺支持改革的進步人士,甚至屠戮無辜民衆。

更讓人生氣的是皈依“天方教”的人居然和那些基督徒沆瀣一氣,實在是卑劣到了極致,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麥吉德起初也派人鎮壓過,但是奧斯曼新軍的戰鬥力實在有限,而且想要將武力投射到地方是需要有賦稅和人力支撐的。

此時的奧斯曼帝國因爲改革民怨沸騰,到處都是起義,完全就支付不起一場遠征的費用。

於是乎麥吉德只能下令當地官員和地主們自籌軍餉,編練鄉勇和起義軍交戰。

這種方式實際上再一次默許了那些大地主們的封建權力,甚至讓其有了更進一步的可能,那就是成爲割據藩鎮。

這一劑猛藥下去果然奏效,地方上瞬間拉起來很多武裝把起義軍打得節節敗退,麥吉德甚至還因此下令犒賞過。

但很快他又發現不對勁,那就是這些起義軍似乎總也剿不完。

眼看地方勢力一天天做大,麥吉德這才發現自己原來是在飲鴆止渴。

只不過此時再想壯士斷腕已經來不及了,整個阿爾巴尼亞都變成了奧斯曼帝國身上的一塊爛瘡。

其實也可以形容成是一條無法被斬斷的腐化的觸手,它只會不斷侵蝕奧斯曼帝國的靈魂。

不過弗蘭茨準備送麥吉德一件禮物,那就是可以斬斷這條觸手的劍。

奧地利可以幫忙處理北部叛亂的山民,同時消滅那些可能對蘇丹不忠的割據勢力。

當麥吉德聽到奧地利使臣的提議時感到異常地興奮,阿爾巴尼亞雖然算不上什麼富庶之地,但是依然是奧斯曼帝國一個重要的糧食產區,而且在叛亂髮生之前每年至少可以爲國家貢獻200萬里拉。

(奧斯曼里拉是一種非常不穩定的貨幣,與英鎊的兌換差不多是30比1,不過隨着麥吉德的改革迅速貶值。)

此時奧斯曼帝國一年的收入僅爲1.5億奧斯曼里拉,還沒有奧地利帝國的一個沿海省份多。

“那麼代價是什麼?”

麥吉德很清楚這樣優厚的條件,必然伴隨着巨大的利益,否則也沒有人會主動接下這個爛攤子。

實際上麥吉德甚至考慮過向奧地利出售這個省份,畢竟與其爛在手裡噁心自己,不如賣出去省心止損。

(本章完)

第783章 決定第630章 切割業務第88章 相遇第84章 關於上架,想請教一下各位。第646章 禍福相依(上)第53章 沒本的買賣第631章 “交易品”第436章 推波助瀾今天更新會很晚第506章 “應許之地”第843章 拖字訣第128章 戰後處理第938章 理想與現實第593章 “騙子” “戲子”和“廚子”第146章 開門紅和閉門羹第21章 安布羅修斯第151章 勇者不孤單(爲經常投票的書友們加第1072章 熟視無睹第366章 搜身記第951章 舊瓶裝新酒第799章 讓船再劃一會兒第709章 意料之外【加更】第304章 結束戰爭的方法第188章 反對無效(下)第16章 “公平”第120章 投資之道瑞士內戰的彩蛋章 我發在第26章之前了第771章 臨近的危機第108章 司寢管家第36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51章 勇者不孤單(爲經常投票的書友們加第925章 陰差陽錯第850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下)第608章 未來之鑰第367章 民意第197章 大主教的擔憂第918章 “瀆聖同盟”第590章 利比里亞人要逆天第701章 日本勞工的正確用法第1078章 前夜第998章 高貴的蛀蟲第145章 後顧之憂第61章 北方無戰事第99章 卡洛斯的反擊第666章 雨果來了(6)第990章 英國新地中海艦隊的覆滅第801章 路易菲利普大災難第41章 一萬顆橡膠樹的種子第836章 收束的命運第608章 未來之鑰第583章 拉德茨基第224章 罪魁禍首第655章 弗蘭茨的無奈第636章 錄取通知書第888章 去哪兒?第390章 災疫擴散(上)第480章 農學家第601章 “暗殺”(上)第1094章 身敗名裂第52章 科斯塔的謀算第525章 埃斯孔迪多村之戰(下)第670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上)第361章 美國人的西進第291章 帕麥斯頓的計劃第618章 還債第739章 一萬年太久明日更新推遲,敬請期待第四卷《近東風雲》第916章 葬禮第683章 元兇第246章 奧地利之行(上)第717章 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第138章 天方夜談(上)第488章 “宰肥羊”第422章 賞光(上)第751章 忍耐第532章 意外之喜第387章 序曲第615章 關於阿爾巴尼亞(上)第60章 英國入局第133章 放火燒山第962章 虛張聲勢第497章 危機四伏第390章 災疫擴散(上)第8章 不服便戰今天沒靈感,實在寫不出來。第632章 雨果來了第516章 一場災難第130章 沙皇的苦惱第723章 圖窮匕見第996章 “參見”第58章 攝政女王克里斯蒂娜第558章 始料未及第914章 德意志人是一家第969章 開胃菜第846章 算計第49章 法國人的野望第190章 東西分治第296章 蒂羅爾兵工廠第279章 化妝品第975章 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