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英法的妥協

倫敦,白廳。

持續不斷的桌面敲擊聲讓人感覺心煩意亂,這很好地體現了此時約翰·羅素的心境,他不知道英國的情報部門是做什麼吃的。

這麼多年維也納的快速通訊網絡居然還沒建成,此時巴黎的消息可以在一天之內送到倫敦。

要知道以此時奧地利和德意志邦聯鐵路的密集程度,從維也納坐火車到鹿特丹,再坐船到倫敦也用不了五天。

而大英帝國的情報機構卻足足用了五天,這讓約翰·羅素不得不開始懷疑其專業性。

然而這就是這位新首相不專業了,情報傳遞都先要審批的光是兩次審覈就要兩天時間,再加上路上換車等船,三天已經很快的了。

不過這也從側面體現出了英國對奧地利這個對手的重視度依然不夠,對於老對手則要在意得多。

就好比情報傳遞的方式,維也納到倫敦的情報要層層審覈,即便是奧地利出兵瑞士這種重要情報也要按流程先確認。

但來自巴黎的消息可以走戰時機制,只做初步確認直接繞過那些複雜的審覈確認流程,先將情報送到首相辦公室。

還有一件事情讓約翰·羅素很鬱悶,那就是明明兩週之前還很膠着,怎麼突然之間戰爭就結束了,都開始分起了贓了?

德意志邦聯又是什麼鬼?這不該是奧地利和法國的問題嗎?怎麼突然變成奧地利、德意志邦聯、撒丁三方聯手對抗法國了?

帕麥斯頓對於自己的劇本被人篡改很是惱火,但不管怎麼說法國和奧地利的樑子算是結下了。

約翰·羅素卻很不滿,但是法國此時明顯弱於三方聯盟,而且路易·菲利普也不是一個非常果敢的人,難道英國要給法國人當馬前卒?

那當然是不可能的,這個時候帕麥斯頓的建議是:

“我們應該派人去維也納感謝諸國對於歐洲和平作出的努力。這樣可以減少日後我們外交的阻力。”

約翰·羅素白了一眼自己的外交部長,他很難想象世界上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而且這個人就坐在自己身邊。

不過這確實符合此時英國的外交戰略,畢竟俄國纔是英國最大的敵人,其次是法國,至於整天泡在亞得里亞海的奧地利目前還沒法入英國人的眼。

說到所謂的德意志邦聯他就想笑,這種數十個國家組成的聯盟真有戰鬥力就怪了。

至於瑞士的盟友?不好意思,我大英帝國只和勝利者做朋友。

相比之下路易·菲利普做出同意維也納協議這一舉動是下了很大決心的,實際上法國並不缺少敢戰之士和主戰派。

拿破崙分子就是堅定的主戰派,他們迫切想要重掌權力,而最好的途徑就是戰爭。

但是此時法國的財政已經瀕臨破產,國內外戰爭的持續消耗讓兵力捉襟見肘。

而且路易·菲利普爲首的奧爾良派也不想看到軍人掌權,更不想看到拿破崙家族迴歸。

正統派內部則是十分混亂,有人想唆使路易·菲利普開戰,然後藉機推尚博爾伯爵上位。

有人想要避戰,因爲此時開戰對法蘭西不利,戰爭可能不但無法扶尚博爾伯爵上位,還可能會重蹈法國大革命的覆轍。

有人想要開戰的理由則是因爲自己囤積的貨物賣不出去,有人不想開戰的原因是自己在國外還有很多生意。 最終路易·菲利普選擇了和平,因爲敵人太過強大,同時國內的叛亂分子也太囂張。

工人秘密結社,各種社會思想的小冊子遍地都是甚至引來了兩位偉人圍觀,不過進行演講的並不是一名黑人,而是一羣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社會學者。

正統派和教會、庇護九世串聯在一起,對於路易·菲利普來說簡直是噁心他媽給噁心開門,噁心到家了。

路易·菲利普親自任命了77名主教希望藉此來沖淡教會的影響,但是這種力度還沒法一次性消弭教會千年來建立的影響力。

反而是讓教會和正統派堅定地走到了一起,庇護九世更是藉機催債,要求法國補繳多年來欠下的什一稅。

奧爾良派內部同樣不穩定,比如巴羅派,他們就希望讓路易·菲利普處於統而不治的局面。

除了這種公開表示希望國王交出權力的,還有一大堆各懷心思的小派別。路易·菲利普在位18年已經換了17屆內閣,其動盪程度可見一斑。

“民主派”和共和派此時也登上了歷史舞臺,軍隊之中同樣山頭林立,比起政治派別,個人派系更爲常見。

比如首相蘇爾特爲首的騎牆派,他們誰都不想得罪,同時又堅定地維護着自身的利益。

國內的工人罷工和農民起義也不時發生,殖民地的混亂更是到了可怕的程度。

不過此時路易·菲利普覺得此時的局面還可以勉強控制得住,但要是再發生戰爭那可就不知道了,他不想冒任何風險,一次都不願意。

兩州之地也不少了,比比利時那次要好,至少他沒有損兵折將。而且路易·菲利普覺得自己發現了一個人才,夏爾·杜夏特這位草根崛起的將領。

前者覺得可以利用後者分化瓦解波拿巴派,後者也覺得前者將是自己最大的墊腳石。

於是乎1847年維也納會議順利召開,並且取得喜人的成績,爲歐羅巴的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

五大列強均派人蔘加,除英法之外,各國首腦齊聚,是1815年維也納會議之後的第一盛況。

從此瑞士從地圖上消失,與會的大多數國家都獲得了新的版圖,即便是沒有獲得土地也有金錢作爲安慰獎。

弗蘭茨則是坐在鷹堡之中愣愣出神,歷史上奧地利曾經三次嘗試奪回祖地,但均以失敗而告終。

最後爲了不讓龍興之地被瑞士人改成公廁,哈布斯堡家族不得不每年向瑞士繳納修繕資金,以保護這座久經滄桑的建築。

後世的鷹堡弗蘭茨去過,是一座建在山中不起眼的小城堡。然而此時它已經成了一座廢墟,弗雷·荷洛賽的最後一道命令是將鷹堡焚燬。

如果不是弗蘭茨要收回它,這座小城堡會作爲古蹟一直保存到21世紀。

不過現實是自己的敵人就是這樣的無恥,不是拿自己的民衆開刀就是拿一座不會動的建築出氣。

所以當弗蘭茨得知弗雷·荷洛賽並沒有自焚而死,而是選擇了中途逃生之後,弗蘭茨有了些特別的想法。

第197章 大主教的擔憂第273章 第一次奧越戰爭第1053章 裝在罐子裡的人第405章 南洋,南明。第731章 準備登場第619章 兄弟第751章 忍耐第647章 雨果來了(4)【加更】第25章 弗朗茨二世的煩惱第719章 關於俄國第787章 和平之國的烽火第741章 “暴行”第602章 “暗殺”(下)第338章 中央銀行第49章 法國人的野望第472章 第一次加裡曼丹之戰(中)第718章 歐洲呂布第168章 各懷鬼胎(上)【爲打賞投票的書友第65章 邪魔附體的醫生第848章 貝爾格萊德之謀第680章 單兵裝備第158章 康格里夫火箭第98章 餅乾 麪條 通心粉第440章 這是早飯還是晚飯第155章 死上加死(下)第659章 自投羅網第708章 庇護九世的表演第169章 各懷鬼胎(下)第498章 西里西亞(2)第1098章 猶太人問題【加更】第493章 白磷燃燒彈第526章 尾聲第1023章 添堵第5章 組建德意志關稅同盟的二三嘗試(下)第610章 拍賣(下)第554章 又一次失敗第163章 意外(上)第102章 非與平民治天下(普魯士版)(爲上第1040章 確認戰果?第544章 閒談第765章 風景這邊更好第783章 決定第1062章 開戰第1036章 大伊利里亞第497章 危機四伏第243章 動盪的世界第781章 難辦的事兒第936章 普雷斯堡戰役第233章 投名狀第57章 繼承者卡洛斯第97章 真是謝謝您(爲第二位執事加更)第261章 人人都有衣服穿第901章 殺戮的大天使第702章 夏威夷和尼加拉瓜第533章 底線第1082章 聖光下的罪孽第1112章 前奏第314章 我,大明朱家,打錢!【加更】第254章 日常第308章 道阻且長第154章 死上加死(上)第785章 新官上任點火難第313章 意外收穫第975章 進城第348章 畢業之後乾點啥第739章 一萬年太久第942章 當然!第456章 夜襲麻拉港第1022章 聚會第206章 弗蘭茨和他的小夥伴們【爲投票和打第845章 妖風第398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707章 延期的熱血第552章 忠君愛國第750章 黑吃黑第292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785章 新官上任點火難第1035章 意外的破裂第312章 意料之外第289章 帝國墳場第2章 這是一個啓示第758章 狙擊手冊第527章 西里西亞(3)第526章 尾聲第807章 夏爾的第一桶金第642章 所欲何爲?瑞士內戰的彩蛋章 我發在第26章之前了第1108章 普雷斯堡戰役第515章 歡迎來到加利福尼亞第413章 撒幣第794章 援軍第778章 舞會第9章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第374章 含淚吃了一大碗第1039章 不信第1022章 聚會第62章 蝴蝶第1106章 輪迴第721章 想錯了第11章 陽光 午後和膝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