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不敢信

柏掌櫃走後,李家對着個大包裹納罕不已。

“年前已接到寧姐兒的年禮了,怎麼還有個包裹?難道是吉祥藥鋪送漏了?”

等一家人把包裹打開,竟看到一包裹的毛皮,還有一封厚厚的信。

信還沒展開,掉下幾張銀票,數了數,足有一千兩。再看信的末尾署名,張輔。

李石勉愣在了那裡。

七八年了,才收到張輔的來信。

當年那個在國子監天天跟着他,端茶遞水,天天討好他,磨着自己把柔兒嫁給他,人人說的好女婿,這麼多年杳無音信。讓他心生感慨人走茶涼之際,他卻來信了。

還送了這麼多銀票。

“這張輔是要幹嘛?”馬氏聲音裡透着幾許忿恨。

她一想到她的外孫外孫女這麼些年,受到的不公待遇,就心如刀絞,想到她年紀輕輕就失了性命的女兒,不能不恨。

李石勉看完了信,沉默良久。

“老爺?”

“他說逢年過節都有給咱們寄信寄東西,未得回覆,這次是從塞北親自寄來的信。”

“老爺你信嗎?”

李石勉又想起多年前跟前跟後,對自己噓寒問暖的那個少年人。他沒有說話。

馬氏卻不想信。她一想到惟一的女兒慘死,她就恨不得撕了姓張的。若當初沒有心軟,只把女兒嫁給普通人家,女兒尚有性命在。

張輔好幾夜沒睡實了。

他親自打發了人回京,詢問寄往上庸信件之事。京中卻回覆他,年年都往上庸寄的,可一直沒收到回信。

府裡都在說,定是李家看到李夫人難產死了,寧姐兒也跟着去了,李家在生侯爺的氣,所以沒打算聯繫。

畢竟李夫人沒了,連寧姐兒都沒了,李家與張家最後的一點牽絆也沒了,不想聯繫也是正常。只有忘卻纔能撫平一些疼痛。

或者李家是念着舊日情分,不想連累侯爺。

是這樣嗎?

岳父面冷心軟,當初即便想給柔兒找個文官家聯姻,但最後還是被他磨得同意了。

他以一片赤誠之心打動了岳父。

那些年,岳父岳母是真的把他當半子一樣,只要他去李府陪他們吃飯,岳父嘴角都會偷偷帶着笑。

寧姐兒會說話後,他把寧姐兒親自送到李府,岳父也手把手地細心教導寧姐兒。

是岳父不想連累他,纔不與他聯繫的嗎?

天才矇矇亮,前鋒軍拔營。張輔做爲前鋒將軍,領兵出征。

穆儼在營地遠遠地看着。

“少爺,這會李家應該收到新城侯的信件了吧?”離一站他身後,也望向大軍開拔的方向。

“嗯。”

“少爺,你爲什麼這麼做,萬一打草驚蛇,被張府發現霍娘子姐弟的存在,不是陷他們於危險之中?”

“小騙子十四歲了,以霍家的身份,能給她說什麼好親?你想看着她嫁得連張府旁支庶支家的庶女都不如?”

離一搖頭。霍娘子流落在外那麼多年,爲一家人的生計奔波,那原本不該是她的人生。她應該有更好的歸宿。

穆儼目視張輔領兵越走越遠,眼神閃了閃。小騙子做事瞻前顧後,那他就推她一把。

離一扭頭看了少爺一眼,少爺十九歲了,克妻的說辭也拖不了多久,萬一讓皇上賜婚將大大不妙。他該提醒夫人一聲了。

年一過完,楊氏開始忙活起楊福的親事。

楊福是楊家僅剩的一條根了,又是她當兒子養大的,她不想委屈了他。找了城裡名聲比較好的媒人,詢問了一番城裡嫁女都什麼規矩。

得知要過六禮,納采,問名什麼的,到成婚要走六大程序,直呼講究,但想着秦家的身份,也不敢怠慢,委託了媒人去秦家納采。

得了秦家允婚,便開始準備楊福的聘禮。

霍惜給楊氏拿了一萬兩銀票,讓她娘準備舅舅的婚事。

“要不了這麼多。”楊氏推辭着。

“娘和你爹手裡有錢。這些年收的租子你都沒拿,都在爹孃手裡。你爹也是把你舅舅當兒子養的,他交待娘,把錢拿出來給你舅舅娶妻用。”

霍惜不禁慶幸,她舅舅好命,遇上了這麼好的姐夫。

“娘拿着吧。讓爹去看看京城附近有沒有莊子,給舅舅也買一個。京城附近沒有,就往周邊城池尋。再在內城給舅舅買個宅子,剩下的娘拿着置辦聘禮。等議定了婚期,我再給娘拿些。”

“夠了夠了,不用拿不用拿。”怕霍惜還要再拿,接了銀票。

“鄉下連聘禮連婚宴及各項採買,都要不了十兩銀,現在你舅舅成個親,竟然要花這麼多錢哦。”楊氏嘖嘖肉疼幾句。

“你舅舅也給娘拿了一萬兩,讓娘拿去置辦呢。”

“舅舅給娘拿了一萬兩?”

“是啊,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存了這麼多。別不是偷拿鋪裡的錢吧?”忽然就緊張起來,鋪子裡的東西都是惜兒和念兒的。

“沒有。娘看你把舅舅想的。舅舅這些年自己攢的,和鋪裡的分成。還有這兩年他也帶了些貨去東洋,一來一回也賺了不少。不過拿出一萬兩,只怕他身子也沒幾個錢了。”

楊氏鬆了口氣:“給自家做生意,怎的還夾帶私貨。”

霍惜笑笑:“從船老大到一衆水手夥計,大家都雜帶,各船主都是知道並默許的。舅舅帶些貨也不影響,他自己攢些錢挺好的。將來他日子過得好,娘你和爹也少操些心。”

“也是。他成親了,就有懷妤管着她,娘可不管她了,只盯着你們姐弟就行。”

說到這個,楊氏對霍惜說道:“惜兒,你也不小了,這一兩年也沒到處跑,就在家呆着吧,多學些女工女活,別將來出嫁了,什麼都不會。娘聽說你秦姐姐已經在家做喜帳喜被喜服了,將來這些也得你自己來。”

也不管霍惜抗議,拉着霍惜就讓她學着裁剪縫補。

縫縫補補霍惜還是會的,簡單的針線活,她前世就會。

新買來的衣服,鈕釦都是顫顫微微的,她總是強迫症一樣,要加固一下才敢穿,新買的衣服有些連釦眼都沒開,開個釦眼補幾針,誰還不會。

衣服破了洞,自己縫幾針,也懶得拎着到處找縫補店。不過她前世的衣服就沒幾件是穿到破了才扔的。都是穿一季,不想穿了就扔了。質量槓槓的。

也沒什麼機會補洞。

刺繡她是不想學的,費眼。對着布料畫線裁片縫合,這活還能做。便耐着性子跟着楊氏學了幾天。

楊福那邊過了年,也沒空處理自己的婚事,忙着賣他從東洋帶回來的貨物。鄒勝雖被拒絕了出海,但他有心想學,便也跟在楊福身邊跑。

今年霍惜打算讓沈掌櫃在外巡鋪子,多往北邊走走,看看天津碼頭和北平廢街改造的情況,京城及南邊這邊決定讓楊福和鄒勝挑大樑。

二月底,朝中傳出消息,永康帝親征塞北,大勝。

京中一片歡騰。

雖漢人奪回政權,但北邊的草原民族一直滋擾,時刻想着復辟。誰都不想讓草原民族再統領一次,聽說大勝,京中各處歡騰一片。

文人墨客京中百姓,喜極入告,額手相慶。

此消息傳出不久,又跟着傳出消息,永康帝徵召二十萬民夫,於順天府昌平縣修建陵墓。

京中一時又靜默如雞。

第690章 成全第318章 商機第798章 虧了不少第435章 穆玠第380章 不愁嫁第351章 有喜歡的人第752章 誰擠兌誰第870章 有對策第419章 這口氣忍不了第739章 定心丸第919章 赴死第833章 自有對策第474章 我來了第62章 保不住第772章 夜裡驚坐起第740章 孤家第759章 茶馬互市第745章 要做什麼第102章 淋尖踢斛第366章 逐風踏月第469章 知情第232章 胳膊擰不過大腿第702章 回門第724章 歸寧第458章 霍惜的親事第534章 詭辯第655章 有備無患第34章 一兩私房第664章 公報私仇第373章 楊福抵倭第323章 這小童是什麼身份第366章 逐風踏月第769章 你是漢人嗎第841章 波瀾第822章 斷他財路第771章 逃脫第739章 定心丸第735章 求做主第108章 什麼目的第732章 到達第46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第723章 所求及所願第480章 臨行第409章 我送送你第817章 抉擇第473章 已是定局第900章 且等着吧第913章 去襲第433章 夜訪第824章 思親第560章 有果有因第403章 就喜歡這樣的第73章 好機會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680章 他還活着嗎第501章 得寶物第820章 穩住第8章 消息第283章 安排第815章 挖井人第232章 胳膊擰不過大腿第920章 永康十八年第917章 捨身成仁第402章 上哪找工匠第481章 我有兩個娘第767章 誰動了我的心肝第400章 找人手第900章 且等着吧第600章 你要如何第763章 不知其意第758章 有應對第172章 這一年第108章 什麼目的第93章 上岸第295章 肉疼第600章 你要如何第255章 你爹真好第252章 那雙眼睛第797章 切垮了第889章 驚聞第374章 明年還來嗎第736章 錢財不足第889章 驚聞第130章 好生養第740章 孤家第700章 喜燭高照第123章 撿芝麻丟西瓜第760章 有何用第433章 夜訪第311章 又是你第512章 媒婆第253章 能寫回信了第784章 告誡第625章 入贅的第88章 等候第546章 不理第389章 再至淮安第372章 不滿意第624章 富貴迷人眼第854章 新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