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215章 圈套

眼見齊王要將自己往偏殿方向拽過去,崔貴妃忙壓低了聲音,急聲道:“你這是做什麼!不去攔着太子,反倒是攔着我做什麼!”

齊王被崔貴妃吵得實在是煩不勝煩,奈何此地實在不是個說話的好地方,他也只得加快腳步,往一旁的偏殿之中而去。

砰地一聲將偏殿的大門合上,齊王的臉色已然是前所未有的陰沉。

“你難道還看不出嗎?這根本就是太子的一個圈套!”

“圈……圈套……”

驟然見齊王這般怒容,再觀他神色間滿是沉怒,崔貴妃終於後知後覺,有了些不詳的預感,但仍然不願相信這個事實,搖了搖頭,張口便要否認。

“不!不會的……不會的!”崔貴妃猛地搖頭,不可置信地企圖找理由掩蓋如今的局面,揪住齊王的衣襟,急切地道,“那聖旨……那聖旨不是陛下親手給你的嗎?怎麼會有假?不可能會有假纔對啊!”

“我怎麼會知道!”

齊王煩躁地一把撥開崔貴妃的手,冷聲頂了一句。

若是他能夠想明白這一點,又怎麼會到這個時候才覺悟?!

深吸一口氣,齊王盡力壓下自己胸腔之中的怒氣,沉聲問道:“母妃,你和我說實話!舅舅那邊,到底如何了?”

“這……這……”

崔貴妃支支吾吾,可就是半晌也說不出一句齊王想要聽的話來。

齊王見她這般模樣,心頭頓時咯噔一下,急忙問道:“到底如何,你倒是說啊!到了這個時候難道還有事情要隱瞞與我不成?”

“我……”

崔貴妃雖然並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更不知道他們怎麼會走到今日這般境地,但多少也清楚,他們此時的處境已然十分危險了!

咬了咬牙,崔貴妃閉上眼,索性破罐子破摔,將自己暗中做的一切都說了出來。

“我……我看你手握先皇遺詔,便以爲勝券在握,就在……就在給哥哥的信中說……說京中局勢大定,不必憂心。因此,這才疏於趕路……”

看着齊王越來越難看的臉色,崔貴妃訕訕地住了口,片刻突然想起方纔之事忙道:“不過,我已經派人送信去催了……”

“夠了!”

齊王一聲喝斷了崔貴妃的話語,說了這麼多,他們到底揹着他做了些什麼好事,他就算是猜,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這羣人……這羣人真的是要氣死他了!

到了這個時候了,竟然還敢如此慢半拍地做事,這……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至於那封信,依着方纔的這番話來看,只怕也不過是些安撫之語,稍加催促,就算是崔家軍到了,只怕也是抱着分享戰果的心思而來的。若是這個時候陡然遇上一場惡戰,其中的結果,無法估量!

這一刻他倒是寧願像太子一樣沒有母家相助,起碼,這樣不會讓他將所有的賭注都押在他們身上,卻換得這樣的結果!

事已至此,所有

的假設都已然不可能成立,他也只能接受現實,盡力籌謀了……

深吸一口氣,齊王再度沉聲問道:“我再問你,崔家的軍隊,現在到底到了什麼地方了?若是全力前進,還要多長時間才能抵達?”

“最少……最少也有半日的時間!”

齊王聽得此話,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氣。

崔家早就有這個心思,自然不會將這批私軍放的離京城太遠。原本就不過是兩三日的時間,如今這麼長時間過去了,竟然還要最少半日!

齊王的臉色一黑到底,卻也無可奈何,只得厲聲道:“立刻給崔家去一封信,就說是京中突變,情勢危機,要他們火速趕來!晚了,就不必來了!”

滿含怒火地扔下這一句,齊王一揮衣袖,對隨在身後的貼身侍從道:“你帶上本王的信物,去百禽院,令所有暗衛火速入宮拜見,不得有誤!”

“是!”

暗衛得了令牌離開,齊王瞥了眼已然在奮筆疾書的崔貴妃,又看了看一門之隔的外間,沉聲道:“母妃,從現在起,若不是我親自吩交代的,你就安安靜靜地待在偏殿之中,哪兒都不能去!”

說着,也不顧崔貴妃的臉色如何,當即轉身破門而出,往正殿而去。

而此時的正殿之上,也已然有了結果……

齊王一步踏入,頓時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了齊王的身上,這諸般眼神之中,鄙夷有之,憤怒有之,閃爍有之……

衆生白態,人間炎涼,在這一瞬間展現得格外清晰。

一片寂靜之中,太子輕嘆一聲,道:“皇弟,認錯吧……”

齊王聞言,轉而望向太子,突然近乎癲狂地一陣大笑,道:“認錯?笑話!本王爲什麼要道歉!本王何錯之有!”

見他這般近乎癲狂入魔的模樣,太子的眉宇間閃過一絲複雜:“到了這一步,你還是不願意認錯嗎?”

“我本無錯,如何認錯!”齊王反問得理所當然,“聖旨是父皇親自交到我手裡的,就該我繼承這位子,你分明就是懦弱無能,不過有些詭計而已,憑什麼就比我有資格?”

“齊王殿下,事到如今,你就不要再執迷不悟了!”面對齊王的這般質問,李明陽上前一步,將之攔下,高舉手中儼然是缺了一角的玉璽,道,“齊王,你私自僞造玉璽,其爲罪一;假傳先皇遺詔,狼子野心,其爲罪二;收買朝臣,毒害君上,此爲罪三;還不乖乖認罪伏法!”

齊王神色間多有幾分怔然,近乎呆愣地看着李明陽手中那缺失了一角的玉璽,沉默半晌,突然苦笑一聲,喃喃道:“父皇啊父皇,你終究,還是偏心的……”

李明陽見他神態間隱隱有些異樣,不敢多耽擱,暗中看向太子,示意他早做決斷。

太子將齊王的神色看入眼中,嘆息一聲,把心一狠,道:“來人,將這罪人給本宮拿下!”

既然已經驗證了太子手中的傳位詔書爲真,加之他本就是太子這道身份,此時儼然是帝

王一般,一呼百應。

這一聲令下,守在門外的御林軍高聲應和一聲,齊齊涌入屋內,卻在靠近齊王的時候陡然分做兩股,呂家兄弟率領着大多數的御林軍,自然是站在太子這邊,但仍然有小部分的御林軍竟然倒戈相向,將槍頭對準了御林軍,護在齊王的身前!

這般場景一出,衆人頓時悚然,一衆文臣更是幾乎被這一幕嚇破了膽子,顫顫巍巍地向後縮了回去,躲在武將的身後,近乎驚慌地看着這殿上的陡變。

而對於這一切,太子的心中早有準備,如今當真見到如此場景,也不慌忙,只沉聲喝令道:“本宮可以再給你們一個機會,只要現在能夠幡然悔悟,本宮定當既往不咎!但若是執迷不悟……殺無赦!”

這番話,不僅僅是說給這些御林軍聽的,同樣也是說給身後大臣之中原本倒向齊王那方的人聽。

只要他們願意悔悟,他並非不可以給他們一個悔悟的機會!

齊王此時已然緩緩回神,整個人的氣勢愈加陰沉了幾分,沉聲道:“皇兄,你就不必再多費心思了!這些人都是我的底牌,若不是死忠,我又怎麼放心將性命交付?”

似是迴應齊王的話語,那領頭的幾位反叛御林軍首領當即折身,單膝跪於齊王面前垂首恭敬道:“臣誓死效忠王爺!”

太子對於這般結果,心中早有所預料,只嘆了口氣,道:“既如此,呂剛呂勝!”

“末將在!”

“擒拿叛逆,降者不殺!”

即便是在這個時候,太子下的命令之中仍然是留有幾分餘地的。

呂家兄弟高聲應了聲是,便揮手下了進攻的命令,大殿之上,頓時陷入一片混戰之中。

太子正要下令,命李明陽帶領不懂武的文臣暫做躲避,卻見混戰之中的局勢陡變!

幾名不知從何處竄出來的黑衣人突然加入混戰之中,大肆攻擊太子這方的御林軍,下手狠辣,招招斃命。

從出現到此時,不過是片刻的功夫,就如同一隻利箭一般撕裂呂剛等人的守護,於混亂之中爲齊王築起了一道隔離帶,凡是靠近者,一律殺無赦!

太子見衆人久攻不下,再看這突然衝出來的黑衣人的行事作風,心中一凜,已然對他們的身份有了一個大概的猜測……

“齊王府百禽院,果然名不虛傳!”

太子一語道破黑衣人的身份,齊王也並未有絲毫意外的地方。

畢竟,袁紫嫣那個叛徒早就投向了太子一黨,難道還不得拿出點投誠誠意來嗎?

而這百禽院的秘密,就是最好的誠意!

只是……

齊王掃了一眼身前的這些人,心中暗自一沉。

他心中最是清楚,百禽院下豢養暗衛三千,本不該只是這麼點人才對,而且觀這些人的行爲舉止之間,雖然伶俐依舊,但是他這個做主人的,又豈會看不出,他們分明已然經歷了一場拼殺,體力消耗殆盡。只怕,是撐不住多少時間的……

(本章完)

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47章 齊王卷六:汝南王的秘密_第78章 硬骨頭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90章 躲避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49章 聯手卷七:任職汝陽府衙知府_第95章 生死一線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84章 可怕的慕容綠萼卷四:任職大理寺檢法官_第48章 頂頭上司卷七:任職汝陽府衙知府_第89章 答應下嫁卷五:汝陽知府離奇死亡案_第69章 非去不可卷一:賑災銀兩案_第7章 放肆卷六:汝南王的秘密_第72章 刺殺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56章 驚喜交加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96章 三道聖旨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207章 給東平侯的大禮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50章 大朝會卷九:伏龍山綠林大會_第117章 宴會卷七:任職汝陽府衙知府_第95章 生死一線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218章 釜底抽薪卷八:少女失蹤疑案_第107章 一網打盡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200章 東平侯其人卷九:伏龍山綠林大會_第113章 重逢卷六:汝南王的秘密_第75章 嚴懲不貸卷九:伏龍山綠林大會_第129章 設局卷八:少女失蹤疑案_第104章 綠林標記卷五:汝陽知府離奇死亡案_第69章 非去不可卷一:賑災銀兩案_第1章 勘察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84章 可怕的慕容綠萼卷二:任命寧遠縣丞_第16章 相逢即是緣分卷三:徐老尚書遺產案_第33章 突破點卷七:任職汝陽府衙知府_第94章 遇刺卷七:任職汝陽府衙知府_第100章 消沉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56章 驚喜交加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96章 三道聖旨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221章 齊王被困卷七:任職汝陽府衙知府_第95章 生死一線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73章 沒有退路卷一:賑災銀兩案_第8章 只欠東風卷四:任職大理寺檢法官_第40章 詔書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78章 夢靨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52章 對質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70章 決斷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97章 崔貴妃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41章 裝什麼高風亮節卷九:伏龍山綠林大會_第131章 懲罰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94章 局勢緊張卷七:任職汝陽府衙知府_第94章 遇刺卷二:任命寧遠縣丞_第15章 賴上他了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39章 立誓鋤奸卷六:汝南王的秘密_第75章 嚴懲不貸卷四:任職大理寺檢法官_第45章 苦戰卷四:任職大理寺檢法官_第41章 負擔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218章 釜底抽薪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44章 難得的溫存卷三:徐老尚書遺產案_第30章 此案必有內情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210章 劍拔弩張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55章 答案是什麼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76章 故意使壞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43章 太醫的診斷卷六:汝南王的秘密_第83章 金佛包銅卷七:任職汝陽府衙知府_第89章 答應下嫁卷七:任職汝陽府衙知府_第92章 上任卷二:任命寧遠縣丞_第26章 混亂的寧遠縣卷九:伏龍山綠林大會_第119章 震撼卷一:賑災銀兩案_第1章 勘察卷四:任職大理寺檢法官_第45章 苦戰卷八:少女失蹤疑案_第106章 唸經卷七:任職汝陽府衙知府_第94章 遇刺卷三:徐老尚書遺產案_第31章 威望日重卷九:伏龍山綠林大會_第118章 醉酒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75章 壽春駙馬相邀卷一:賑災銀兩案_第9章 找到災銀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200章 東平侯其人卷一:賑災銀兩案_第9章 找到災銀卷四:任職大理寺檢法官_第49章 真正緣由卷三:徐老尚書遺產案_第34章 天大的事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96章 三道聖旨卷五:汝陽知府離奇死亡案_第64章 獵物出現卷二:任命寧遠縣丞_第13章 啓程卷二:任命寧遠縣丞_第24章 衝突卷四:任職大理寺檢法官_第42章 人肉墊子卷八:少女失蹤疑案_第106章 唸經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43章 太醫的診斷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207章 給東平侯的大禮卷九:伏龍山綠林大會_第125章 來往聯絡卷九:伏龍山綠林大會_第115章 喬裝改扮卷三:徐老尚書遺產案_第35章 徐家舊事卷九:伏龍山綠林大會_第112章 好心辦壞事卷九:伏龍山綠林大會_第129章 設局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93章 託付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66章 難題破解者卷三:徐老尚書遺產案_第36章 我有了……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216章 另有幫手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79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卷六:汝南王的秘密_第77章 不能再耽擱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33章 進京卷八:少女失蹤疑案_第101章 無法抗拒卷七:任職汝陽府衙知府_第94章 遇刺卷八:少女失蹤疑案_第105章 假和尚卷九:伏龍山綠林大會_第115章 喬裝改扮卷三:徐老尚書遺產案_第34章 天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