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5章 看英國笑話的拿皇

法國巴黎。聖克魯宮。

皇帝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的對面,國務大臣亞歷山大*瓦萊夫斯基顧不得行禮,便直接興沖沖地道:“陛下,有重大消息了!”

路易頓時精神一振,道:“是不是關於那中華帝國的?還是英國?沙俄?”

瓦萊夫斯基回道:“沙俄,沙俄軍隊兵敗如山倒,如今已經是亂臣一團。半個月前,那沙俄不是徹底連克里米亞半島都被那中華帝國的西征軍和奧斯曼土耳其軍隊給聯合攻佔了嗎。如今,整個黑海北岸一帶也都被奧斯曼軍隊佔領,並且,那些奧斯曼軍隊還不聽我們的警告,繼續向北方的第聶伯河下游地區進攻,看樣子,這回這奧斯曼帝國還真是下了狠心,趁機要狠狠第從沙俄身上割大塊肉啊。

不過,今天的消息是關於英國和中華帝國之間的,根據倫敦那邊傳遞過來的消息,前陣子英國派出的一名叫包令的使者,抵達中華帝國的首都聖京,同中華帝國的外交大臣簽署了停戰備忘錄,雙方約定了一些條件,並表示隨後由中華帝國的駐歐特使郭嵩燾同英國首相簽署正式的和約。另外......”

“等等,瓦萊夫斯基,那個什麼包令同中華帝國簽署停戰備忘錄的內容,或者說付出的代價是什麼?”路易一下便抓住了問題的關鍵。

“陛下英明!都怪屬下太過興奮沒講清楚。那包令同中華帝國簽署了停戰備忘錄,回頭駐歐特使郭嵩燾還要在倫敦簽署正式的停戰和約。不過,包令答應的條件,可謂不但讓英國顏面無存,還遭受重大損失,與剮心頭肉沒多少區別了。他們不但承諾以後軍艦不得進入太平洋和印度洋,還將這兩處地方的海外殖民地全部割讓給中華帝國。換句話說,英國在東方世界辛苦拼搏一兩百年的所有成果,全部忍痛割讓給東方那個帝國了。

還有,那中華帝國還認爲英國前首相羅素是挑起此次戰爭的罪魁禍首,要求英國政府將羅素,以及攻擊中華帝國商船的那幫英海軍軍官和士兵交給他們進行審判。

最後就是讓英國撤銷所有針對中華帝國的貿易關稅和禁運,全面開放英國的貿易市場。”

瓦萊夫斯基剛剛說完第一個消息,路易便驚歎地道:“這,這樣的條件,英國居然也答應了下來?該不會是那個包令被中華帝國收買了,出賣了英國才答應的吧,這樣的條件,心高氣高的維多利亞那娘們是不可能答應的,倒是那性格溫順得像綿羊一樣的首相格萊斯頓,很可能答應下來。”

“陛下說得很有道理,很可能是那格萊斯頓首相答應了,然後說服那維多利亞女王默認了。”瓦萊夫斯基有些幸災樂禍地道:“原因其實來自第二個消息,屬下剛纔還沒來得及說出來讓陛下您知曉:中華帝國的印度洋艦隊,就是擊敗英國的第二次遠征艦隊的那支強大的東方艦隊,其中還有不少軍艦當初是從我們法蘭西帝國購買的,這支艦隊在其一個瘋狂的司令官的率領下,一路追擊英軍遠征艦隊逃跑的部分軍艦,竟然從加爾各答橫跨印度洋,追過了好望角!

他們一路攻克馬斯喀特、亞丁港,然後繞過馬達加斯加島,直接抵達南部非洲,專門攻佔了英國在南部非洲的殖民據點,東倫敦、伊麗莎白港、好望角和開普敦等重要的據點,都被那支兇狠的東方艦隊攻佔。英國的當地駐軍雖然進行了抵抗,可兵力不濟,不但沒守住,還死傷近千人。

可能正因爲這個消息,讓英國女王和首相嚥下這杯苦酒,被迫同意了包令與那中華帝國的簽署停戰備忘錄的條件。”

路易點點頭,嘆道:“一向傲氣無比的維多利亞,如今她的倔強變成了一個笑柄。當初的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國的女王,如今如此落魄,向當初隨便一支艦隊就能擊敗的東方國家求饒了,還割地求和,如此低聲下氣,真是讓人感嘆啊!”

“是啊!不過陛下,我們也不能以爲這份停戰備忘錄英國就吃虧太多,若是那中華帝國宣佈停戰,不再追擊英軍艦隊,而且還釋放那些被俘虜的英軍士兵的話,英國方面並不是就吃多少虧,最多是些面子上的損失,而實際上,說不定對他們來說反倒是一件好事情。”瓦萊夫斯基的分析,讓路易大吃一驚,他連忙問道:“這個怎麼說?”

“陛下,您莫非忘了,英國如今的首相格萊斯頓,他以前是做什麼的?財政大臣啊!他天生就精於計算,而且,是個非常成功的實用主義者!包令爲何會全盤答應中華帝國的那些條件,想必就是格萊斯頓的授意。而且,此人能說服英國女王,也正是因爲,割讓那些海外殖民地,對於英國來說,反倒是減輕身上的財政負擔和包袱,對如今日漸減少的英國財稅來說,是一件大好事。

陛下不知道有沒有聽說過,前幾年,格萊斯頓還是財政大臣的時候,便提出來過,說是他們英國要倡導自由貿易,而他們的海外殖民地,除了貿易必須的原材料產地和市場,比如印度,還有貿易路線上的關鍵中轉碼頭,比如亞丁港、星加坡和香港等之外,其餘的海外殖民地基本上都可以放棄。

這些倡導自由貿易的議會議員們,認爲殖民地對於英國來說是個巨大的負擔,佔領衆多的殖民地很不划算。他們甚至鼓勵那些殖民地主動脫離英國,說殖民地的解放和脫離英國,是一件令人高興、不可避免且有利於英國和世界的好事。

甚至在1858年底,維多利亞女王的一份詔書上也寫明瞭不願擴張現有的領地,還有許多議員給內閣和首相寫信,要求放棄除印度和地中海領地的其他一切殖民地。因此,這樣說來,英國內部原本就有這種拋棄海外殖民地的想法,所有包令答應的條件,對於他們來說,除了面子難看一些外,並不是不可接受的。

更何況,英國也沒其他的辦法。如今看來,英國軍隊短期內根本就無法組織起數十萬的英軍與那中華帝國的陸軍野戰兵對抗!而海軍方面,雖然能擊敗中華帝國的印度洋艦隊,但很難徹底消滅,而且,中華帝國的海軍不止這一支艦隊,還有好幾支艦隊,並且還在不斷髮展壯大。一句話,英國根本就打不過中華帝國了,他只能接受。”

路易這纔回過神來:“原來如此,虧得那看似本份的格萊斯頓有如此算計,虧我還以爲那維多利亞會堅決反對呢!”

839章 歐洲局勢第461章 被謠言煩惱的曾國藩第1258章 羅李衝突第1028章 都柏林市政廣場對女王惡毒的羞辱第1314章 美利堅也摻合第129章 見洋人(下)第1133章 你這是親華投降派第1158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1226章 公交馬車第1250章 6萬噸的年生鐵產量912章 最危險的是東方第443章 製造磷肥的配方941章? 印度轟動第184章 和英國公使的協議(第五更)第558章 挖墳引清兵出城第450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下)第292章 兵工廠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1066章 沙皇的決定第467章 昆明收穫與芸南狀況第1161章 薩多瓦戰役第1249章 煤鐵小能手譚廷襄(謝書友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501章 翼王整軍攻佔金壇第1283章 帝國工業長足發展778章 日本風雲(六)903章 維多利亞女王問策第655章 聖京和五京第1030章 徐胡記船隊和普利茅廁港(求訂閱)733 章 四面出擊930章 取地圖來第1297章 馮癸方和唐生才第十五章 分兵、分別第656章 五大戰區的構想948章 俄軍大敗第391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下)第708章 佔領陝甘(下)第213章 開科取士(下)第1034章 它要戰,朕便戰(求不養,會養死)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第373章 琉球王覲見第107章 天地會之爭(一)第121章 攻奪廣州城(四)第1071章 南北停戰結盟第355章 馮大頭和馮小頭第326章 壟斷的南洋公司想不發財都難第551章 重回前世之地第四章 宿命之地959章 印度總督吐血772章 日本長崎的唐人坊第322章 南記五金鋪(上)第1311章 經濟繁榮(感謝諸神大大打賞)第560章 咸豐哭得像個孩子第473章 幼主被擄走第1146章 沙俄大公被刺殺第598章 載垣改名“那奴兒”第186章 左宗棠的短處第684章 佔領巴蜀第1312章 帝國雄厚的軍事工業第114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二)930章 取地圖來第400 章 他們有何資格封賞本王第708章 佔領陝甘(下)第六十九章 東王來信(求收藏!求賞,求票!)第481章 洪秀全的佈置946章 德比伯爵的屈辱849章 喀什噶爾的危局961章 大不列顛王國的兵力1010章 中華帝國的六大野戰兵團第1125章 劉勝邦犧牲919章 大勝的何伯艦隊836章 沈葆楨和沈桂芬889章 逆天改命的明治第1307章 鐵路發展章程和航運第1099章 英俄公使的失意996章 彭玉麟給南方聯盟國的建議第1073章 秦日綱又出現了第1047章 各懷鬼胎(感謝諸神大大的萬賞)第1060章 對印政策第578章 喬莊遭遇戰917章 分頭出擊的英國遠征軍978章 被打臉的北方內閣成員906章 倫敦站站長曾紀澤第231章 叛亂頭目,全部處決782章 國庫收支第324章 南記五金鋪(下)第1058章 大不列顛王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終結932章 廣州城指日可下第351章 聖國新一輪攻略(諸神兄又賞)第422章 收回上嗨海關936章?遠征艦隊的末日第460章 咸豐氣病了第455章 清兵入城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880章 年盈利1億3000萬第1263章 鋼鐵新政第二十九章 河谷伏擊(上)752章 電報總局第676章 招募民夫第590章 有漢奸也有滿奸第580章 八里橋血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