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洋人退步了

馮雲山這道理說得振振有詞,但包令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本王還未向你們提出抗議呢!上嗨城中的義軍早就宣佈歸降聖國,也接受本王珊封爲將軍,上嗨縣也歸於聖國的領地。而你們的軍隊,擅自闖入聖國的領地不說,還幫助滿清攻打我聖國,本王已經視爲你們向聖國宣戰!既然宣戰爲敵國,還率先攻擊本王的軍隊,自然得還擊。”馮雲山斬釘截鐵地咬定是他們率先攻擊,是宣戰狀態。

布爾布隆嘴角一陣苦澀,他可不想和聖國宣戰,只是法國海軍司令辣厄爾新到上嗨,自以爲是地急切想擴大法國影響,幫助滿清收復上嗨,導致如今局面。

麥蓮也是,早在來中國之前,他便被告知,要重視和聖國的關係,如今美國和聖國的貿易額越來越大,特別是在廣州,美國已經超過英國和法國,成爲第一大貿易方。這比原本廣州還在滿清手裡時,貿易額的百分之九十基本被英國佔領的格局,完全能不同了。

但若是他新接任美國駐華專員不久,便破壞了這個大好局面,可以想象,這個責任都會落在他的頭上。麥蓮十分清楚那幫貿易商人的影響力,到時即便自己是新總統皮爾斯的親信,也難以保住自己。

想到這裡,麥蓮只覺嘴裡發苦,連忙抱以笑臉:“聖王殿下,我們美國可沒參與攻打上嗨城,也沒與貴軍隊發生爭執。”

馮雲山冷笑道:“那爲何我的軍隊繳獲了一艘美國軍艦?”

麥蓮支支吾吾地道:“有嗎?這我就不大清楚了。不過,據我所知,最近我們的東印度艦隊全部被佩裡將軍率領到曰本去了,沒有美國軍艦出現在上嗨一帶,聖王說的那艘,肯定不是美國軍艦,與美國無關。”

馮雲山見麥蓮連軍艦也不要了,矢口否認,便哈哈一笑道:“既然如此,那聖國與貴國仍然是友好的夥伴。以後加強貿易合作!”

麥蓮心裡暗自滴血,當初怎麼就那麼糊塗,把軍艦租給那個吳健章呢?搞得雞飛蛋打,還一嘴雞毛。

包令見這兩人當着自己的面勾搭,心中早就詛咒了馮雲山和麥蓮千百遍:竟然蔑視我大英。

“聖王殿下,看來貴軍自認爲實力強大了,有些不將我們英國放在眼裡了。你知道我們大英的軍力嗎?出於老朋友的角度,我勸聖王收回宣戰的話,考慮下我的建議,向大英賠禮道歉,簽訂賠償協議,將那些攻打租界的兇手交給我們審判,並撤走軍隊退出上嗨。否則,大英帝國將派龐大的遠征艦隊撕碎貴國。”包令受了刺激,也有些惱羞成怒了,直接開口威脅起來。

而馮雲山正好知道英國人的底牌,知道克里米亞戰爭多半已經打響,英法兩國和俄羅斯已經全面開戰,而且,還要從國內以及海外向巴爾幹地區不斷增兵,而且,克里米亞戰爭後緊接着便是印度大起義,只不過,很快便被英軍鎮壓了。但這兩年內,英國是根本不可能再有兵力派出到遠東來了。

並且,即便是自己現在多名討好,哪怕跪舔對方,等那邊戰爭結束,騰出手來,還是會來攻打的,這是對方的殖民政策決定的。原本的歷史上,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兩國爲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逼迫滿清開放更多的通商口岸,擴大侵略利益,哪怕是滿清答應或是不答應他們的要求,他們都會發動戰爭。而事實上也是,通過戰爭,他們不但獲得了上千萬兩白銀的賠償,還割佔了九龍等土地,開放了衆多的通商口岸,成功將中國淪爲半個印度。

最可恨的是俄羅斯,通過調停的機會,割佔中國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想到這裡,馮雲山只覺義憤填膺,哪裡還會理會包令的威脅!他憤怒地道:“你要戰,本王便戰!包令,作爲老朋友,本王提醒你,若是宣戰,本王立即在我聖國範圍內驅逐所有英國商人和傳教士,同時,現在通知你,本王將收回所有租界,派兵佔領港島。”

包令臉色一變,他也是剛接任駐華公使不久,還沒站穩腳跟,便發生太平聖國攻佔上嗨的事情。不但英國租界有些損失,而且連駐上嗨的海軍英國艦隊司令賜德齡率領的三艘軍艦,也被聖國以賠償損失的名義強行佔去。

隨着滿清勢力被從上嗨趕走,原本接過來的上嗨海關管理權,也被聖國重新拿回。與吳健章維持多年的關係,也煙消雲散了。

不過,這一切他都可以推到上嗨領事阿禮國的頭上。原本,他和阿禮國之間便因爲競爭駐華公使有所矛盾,如今犯不着他爲阿禮國去擦屁股。

想到這裡,包令聲色俱厲的模樣早已消失不見,臉上陰晴不定轉變了幾下,最終換成一幅笑臉:“聖王殿下,我們也算老朋友了,我是不希望與貴國因爲這件不愉快的事情而變成敵對國。你我各退一步,我會跟倫敦好好解釋一番,不要傷了兩國的友誼。”

包令也是沒有辦法了。遇到馮雲山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君主,完全不似滿清那套,威脅沒用,關鍵的是,他手頭又沒有兵力可派,無法直接出兵以武力逼服。而且,經過這次上嗨租界之事,他也明白,港島廣州上海等這麼多英國的商人和產業,沒有足夠的兵力保護之前,還是要維持和聖國的表面上關係,因此,他唯有讓步了。

本來是興師動衆的來質問,想加以威脅撈點實際利益,卻被嗆得還要打落牙齒往肚裡咽,包令再沒臉面呆下去,以不打擾馮雲山和劉勝邦治傷爲由,告辭而去。

馮雲山清楚包令的打算,與英國,他也只要維持表面樣子便行。隨着聖國的強大,必然會威脅英國在遠東的利益,兩國之間一定會發生衝突,最終,必有一戰。因此,也顧不得那麼多了,唯有加快強大自己的實力纔是正途。

爲首的包令一走,布爾布隆一直是跟隨英國的腳步,同時也快要離任了,也顧不得那麼多,皇帝的重點還是在歐洲。於是,他也告辭而去。

倒是美國駐華專員麥蓮,一直和診所主人哈巴安德醫生聊天,死皮賴臉地留了下來。

待馮雲山傷口處理完後,麥蓮湊過來道:“聖王殿下,首先申明一點,此次刺殺事件與美利堅無關。我非常想同貴國加強合作伙伴關係。剛纔同哈巴安德醫生聊了下,我準備出資給美國長老會,由哈巴安德醫生組織,在廣州開辦三所大型學校:男子日校,女子日校,和一所寄宿混合學校;再開兩所醫院。”

馮雲山有些奇怪了,想不到,這麥蓮竟是頭腦轉得很快,爲了討好自己,這麼小會,便能通過哈巴安德這邊,以出資建學校和醫院的途徑來鞏固和聖國的關係。

不過,這正是自己需要的。

“很好!那本王代廣州百姓感謝麥蓮先生和哈巴安德醫生了。”馮雲山終於展開笑容,點點頭道:“這樣,本王也準備出些資金,開辦學校和醫院,但苦於沒有人手,希望麥蓮先生和哈巴安德醫生能幫助介紹些貴國的人才來聖國。”

“一定一定!”麥蓮連忙應聲答應下來,又閒聊了幾句,感覺跟馮雲山又近了一步,這才放心地告辭離去。

第397 章 天父下凡了第113章 廣東天地會起義(一)879章 聖油和鋼鐵產量第223章 福鍵遇襲第371章 福州滿旗老幼的處置第712章 毛奇和瓦德西第196章 聖軍改制(中)第1095章 爲何非要是7月4日第一章 成了太平天國的南王?第1227章 聖京的人口第1111章 孟加拉海戰(下)1000章 宅地法令和解放奴隸宣言單章01 太平軍制簡單說明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第八十四章 正和鋼鐵廠(下)第212章 開科取士(中)第1320章 倫敦的浩劫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968章 移民情況816章 東印度及中國聯合艦隊第420章 必須無條件投降第613章 咸豐夢遊殺人879章 聖油和鋼鐵產量第三十九章 攻佔寧遠(下)972章 黑奴並不都是悲慘的?第1117章 絕處逢生的林始發第1098章 三國和平第299章 江忠源的毒煙緣分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第721 章 世上再無越南,唯有交趾和日南兩省第318章 做好接應北伐軍的打算第1298章 這條件我們全部接受第675章 大禹託夢說黃河要決口第164章 刺殺第614章 得知北京消息的咸豐最後一次噴血第423章 進軍江南第1027章 首相你應該擺正位置第101章 形勢急變第484章 天京變亂( 下)東王之死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第1192章 四面開花第251章 金門鎮總兵的投靠第1288章 便宜兒子回來了第211章 開科取士(上)905章 歐洲各國反應837章 福州船政局第1164章 英國人也要插一槓子第1111章 孟加拉海戰(下)第280章 小鎮調研第636 章 天京城內現狀第321章 南記絲綢鋪第169章 試驗洋槍第442章 洋人退步了837章 福州船政局第586章 石達開伏擊咸豐第346章 南王的圈套勾出秦日綱的野心第1285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請求第1023章 英首相對華宣戰第1037章 韋俊和楊載福第155章 招標(下)第124章 攻奪廣州城(七)第305章 聖王賑糧救大家第328章 正式修建鐵路第635 章 洪秀全的失落第1023章 英首相對華宣戰第231章 叛亂頭目,全部處決第1051章 決不投降的坎寧總督第571章 汽油火燒滅敵第386章 樂極生悲第1041章 鎮守康提古城的英軍第596章 清軍入甕第1054章 掩體射擊與排隊槍斃第589章 千古一絕圓明園(祝大家520快樂,大章求支持)第213章 開科取士(下)第536章 崩潰的曾國藩第八十九章 永州土改試點(二)第574章 咸豐要談和?第532章 羅澤南的一封家書1013章 不服老的羅大綱第二十五章 連克兩縣(上)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第106章 破南寧(下)第681章 得天下民心第479章 天王的怒火第1057章 坎貝爾自盡第262章 腳下踩的真的是巨大的圓球?979章 東方人也想來分杯羹938章?香港駐軍指揮官逃離第192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下)第六十八章 硫酸工場(下)914章 遠征聯合艦隊第1302章 進軍南美銅礦業第八十四章 正和鋼鐵廠(下)971章 躊躇滿志的林肯第1036章 宣戰佈告985章 南北內戰爆發第421章 吉爾杭阿最後的悲壯第219章 湘軍的雛形(陸師和水師)第293章 統一火炮口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