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驅趕清兵去緬甸

又過了兩天,杜武秀領着手下一千餘人,騎馬趕至昆明城外,當面歸降馮雲山。

馮雲山大喜,派李開芳和王闓運出城至城西幾裡外的眠山,代表自己迎接。他則在昆明城內的雲貴總督府殿前等待對方前來拜見。並不是他拿架子,而是在這位置了,沒辦法,要是太熱情湊上前去,反而會讓手下看輕了。

另一方面,義軍的這幫首領進城之前都會被檢查,不得攜帶武器,才能進城。馮雲山出城,安全方面也有很大風險。

扎着白頭巾,一個書生模樣的後生,率領着上百人,在上千討虜軍將士的注目禮下,來到了總督府。正是大理義軍首領、自封元帥的杜武秀。

看着這名後生,馮雲山起身迎接:“杜兄弟深明大義,歸順聖國,避免了戰爭,本王代表衆多的聖國將士感謝你啊!歡迎你和兄弟們的加入!”

“武秀拜見聖王殿下!”杜武秀上前便是一拜到地,身後的百餘將領也一同跟着拜倒,紛紛高呼:“我等拜見聖王殿下。願追隨杜元帥歸順聖國,還望聖王恩准!”

“好,好!本王準了!”馮雲山哈哈一笑,上前親手扶起杜武秀:“兄弟們放心,聖國就像個大家庭,在這裡,各族百姓都是平等的。以後大家共同安享世間的安寧和平。”

接着馮雲山封杜武秀爲芸南醫教局局長,負責芸南的醫療和教育之事。

其餘的各路義軍首領,大部分都願意帶領一部分能戰的手下加入討虜軍中,馮雲山便將之打散,幾路大的首領任命爲團長。

一共成立16個團,其中2個炮兵團和2個工兵團,,新成立野戰軍乙十一師和乙十二師。又從甲二師和甲六師中分別抽調2個步兵團,補入新成立的乙十一師和乙十二師中作爲主力,甲二師和甲六師缺員部分,由義軍中的4個步兵團補充。

這樣,一下子便多出了2萬兵力野戰軍,雖然武器還都是刀矛和鳥銃等,但畢竟齊全了。加上昆明城內投降的二萬清軍中又挑選了一萬精兵,由李開芳在昆明城外呈貢縣訓練,組建乙十三師,這樣一來,馮雲山此次來芸南,便爲討虜軍增加了三個乙等師,共三萬兵力。

這三個乙等師都裝備上清軍的武器,一時間,倒也像模像樣,殺氣騰騰。

這還不算,滇西10萬義軍,除挑選2萬充入乙等師野戰軍外,還有二萬精壯,馮雲山又讓李開芳派人將其統帥,組建四個旅,成爲芸南軍區的地方駐防部隊。

而原來的乙十七旅,則成爲芸南軍區第一旅,番號爲中華討虜軍第601旅。由於芸南爲太平聖國佔領的第六個省,另外的四個旅,分別爲中華討虜軍第602旅至605旅。

處理完這些事情後,馮雲山讓新任命的芸南省特使桑春榮等,將杜武秀等人安頓好。

這時,甲六師師部傳令連的兩名傳令兵騎快馬趕來稟報,說是甲六師的五個團在師長羅瓊樹的率領下,已經攻克了楚雄府城。

因爲羅瓊樹提前派人將楚雄城北包圍的關係,芸南提督文祥沒等討虜軍攻城,便從城南奪門而出,經順寧府逃往騰越廳,準備與騰越鎮清軍會合,商量出路。

原來,騰越鎮總兵常存和芸南提督文祥一樣,都是滿洲正紅旗人,芸南提督文祥見自己率領的兵少,又缺少馬匹,難以逃回四汌,於是,便反其道而行之,領三千清軍往南逃走。

果然,羅瓊樹也沒料到,清軍竟然會不逃離芸南,反而往滇西南邊疆逃走。不管怎麼樣,楚雄府城佔領了下來。於是,派人向聖王稟報,同時又派偵查兵跟蹤清軍,一路偵查敵情。

芸南提督文祥領着三千清軍,沿途搶掠馬幫的馬匹,到了永昌府城也不停留,只是將城中的糧食火藥等物資全部運走,趕往騰越廳治所騰衝城。清軍彙集一處,又擄掠了些沿途的青壯鄉勇,兵力又達到七千人。

馮雲山聞報,頓時有了個主意!原本正愁出兵緬甸如何找藉口,這下有了!

“傳令,任命甲二師師長李開芳爲主將,率領甲二師、乙十二師兩部,追擊清妖頭文祥,無需殲滅,將其趕往南邊的緬甸境內即可。”馮雲山看向地圖,指着緬甸的國都曼德勒,笑道:“若是逼迫清軍進入緬甸國都曼德勒附近,則更好不過。讓李開芳到時可以緬甸幫助清軍爲藉口,進攻緬甸,逼其投降聖國,成爲聖國的番邦。”

馮雲山想到的第一個是搶先佔領緬甸的石油產區仁安羌,將此處的佔據後,一切都好說。這纔是馮雲山出兵緬甸的最重要的目的。至於其他的,等自己兵力強大之後再說。

很快,收到命令的討虜軍將士便行動起來。李開芳率領甲二師、乙十二師共21000人,帶上熟悉緬甸的幾名嚮導和通事,取道楚雄府,趕往騰越。

途中經過楚雄府時,羅瓊樹將自己甲六師手中的洋槍一大半交付給甲二師和乙十二師,讓甲二師做到洋槍配備八千杆,乙十二師也配備了洋槍二千杆。

這是馮雲山交代的,因爲他隱約記得英國人的第二次進攻緬甸便是出動了一萬名英軍,將緬甸軍隊打得落花流水。要不是英國人還不想一口吞下緬甸,國內主動要求撤兵,這一萬人的軍隊就足以滅掉整個緬甸。

因此,爲了慎重起見,他也配備了一萬杆洋槍,再加上一萬名冷兵器和鳥銃等裝備的將士,應該能擊敗緬甸軍隊了,也不怕英軍了。

而且,關鍵是他並不想滅掉緬甸或是全部佔領緬甸,只是將之打怕,再扶持緬甸當地勢力對抗英國人,這樣輕鬆很多,也最爲有利。

處理完這些事情,馮雲山沒有再在昆明逗留。他還要去廣西的陽萬土州那處疑似油田的地方去看看。

回去的路上雖然順江坐船,會快上不少,但那個油田找不找得到,還是個問題。

就算找到了,馮雲山又怎麼可能不打出點石油來就離開?這些都要花時間的。

馮雲山擔心的是,等到他回到廣州,程嶺南已經將小孩生下來了,這個時代生小孩,可是在鬼門關前走上一遭啊。因此,他想抓緊時間往回趕。

範如增倒是趁着在昆明的十來天時間,將帶來的十幾名特務司的特務悄悄留在了昆明,芸南情報站是早在一個月前馮雲山還沒來昆明的時候便已經建立了,但人手不夠,這次加強了人手,並且,芸南大部分地區已經是聖國佔領區,發展特務自然便更容易了。

加上馮雲山捨得血本,從昆明城中繳獲的白銀中,撥付十萬兩銀子,專門用於芸南站的情報投入,發展和培養特務,並且向緬甸、印度、越南、南掌、暹羅等地發展滲透情報人員。

工務部副部長曾玉珩也將帶來的十餘名工務部主事和執事留下一大半在昆明。

一部分人,讓他們去東川府和臨安府等產銅區,察看銅礦情況,準備接管和開採銅礦,重新恢復因戰亂而停止的採銅。另一部分人,則按照聖王的命令,組織昆明城中投降的一萬民壯等,在石林興建水泥廠,並從昆明開始,修築路面,開始將茶馬古道改爲水泥路面。

第1316章 普魯士陷入困境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872章 墨西哥城四國條約第467章 昆明收穫與芸南狀況第1165章 布拉格第340章 內憂外患的大清,需要一場大捷第228章 吳如孝歸來第572章 佔領天津960章 焦頭爛額的維多利亞984章 太平洋變成內海932章 廣州城指日可下第475章 江上巧遇第379章 黃埔一期畢業典禮第1311章 經濟繁榮(感謝諸神大大打賞)第1067章 普魯士受到啓發第563章 肅順識破馮雲山的謀算第1088章 範汝增和西華德的密會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第九章 商議出征第191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上)第359章 蔣家的決斷第1333章 英國陸軍參戰(感謝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367章 咸豐籌錢第六十八章 硫酸工場(下)第360章 可憐的湘勇第575章 劃江而治還是退出關外?第170章 英軍來襲(強推,求支持!)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第321章 南記絲綢鋪1234章 女王咳血第379章 黃埔一期畢業典禮763章 緬甸傳來喜訊754章 絕緣電纜和古塔樹第703 章 陝西形勢1020章 歐洲承認美利堅南部獨立第1078章 佔領新奧爾良第1221章 馮李對861章 阿里瑪圖堡第295章 楊秀清來借兵886章 我家睦仁七歲了(打賞個月票吧)935章 烈火照亮了夜空第567章 攻陷炮臺第九十七章 發戰爭的橫財第1074章 慘烈的勒蘇爾小鎮第1045章 差不多隻剩下加爾各答了(求訂閱)第1065章 法國皇帝的爲難第601章 紛紛出逃第533章 粵賊不是賊第423章 進軍江南第1193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上)第137章 成立南洋公司(下)第五十六章 兩廣方略(求收藏!推薦!)923章 遠離這些東方魔鬼872章 墨西哥城四國條約第1082章 維克斯堡大捷805章 布洛克授首第451章 楊秀清遇刺(謝諸神打賞)983章 我們是來發戰爭財的729 章 戰爭的威脅第1129章 帝國瑣事第347章 佔金州爲王778章 日本風雲(六)第1222章 內閣定製第662章 劫胡南丁格爾第1098章 三國和平第676章 招募民夫第1059章 恭喜陛下加爾各答大捷第497章 想招攬本王,做夢去第337章 佔領琉球第628 章 殘清的內鬥第496章 聖王的大喜事第705 章 佔領陝甘(上)第1261章 不能太激進第395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下)第252章 再敗福健水師第1163章 不相信俾斯麥第1085章 戴爾斯堡血戰(端午節)第1265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五章 雜事也不斷第1063章 狠厲的維多利亞第五十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中)第365章 進軍芸南(諸神太客氣了!)861章 阿里瑪圖堡788章 廣州會館第188章 繳獲的軍艦和規劃的造船廠1002章 背後黑手是羅斯柴爾德?(感謝鬼狐毒士老大的打賞!)983章 我們是來發戰爭財的第702 章 攻伐西北918章 陷阱-伏擊第1343章 帝國的幾大階層第540章 對手喋血讓石鳳魁心發寒第219章 湘軍的雛形(陸師和水師)第394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上)987章 羅伯特*李上校第607章 登基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第343章 大沽口炮臺的陷落第643章 投不投降830章 菲律賓總督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