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成爲導火索的徐氏兄弟

蘇州城內。

臨時設立的總督衙門內,江蘇按察使吳其泰、江蘇督糧道員趙德轍、蘇州知府平翰、松江知府薛煥,狼山鎮總兵泊承升以及蘇鬆鎮總兵林明瑞等人赫然在座。

由於兩江總督怡良逃往無錫,原本兼任布政使的江蘇巡撫吉爾杭阿月前已經戰死在上嗨,新任江蘇布政使雷以緘還未到任,目前蘇州城內最大的官員,便成了江蘇按察使吳其泰。

吳其泰是前任督糧道員,又做過蘇州知府,在蘇州一帶爲官多年,愛惜百姓,爲官清廉,威信較高。只是朝中無人,又不好鑽營,所以才未接任布政使職務。

吳其泰面有難色,掃視衆人一眼,道:“諸位大人,如今粵賊來勢洶洶,城內雖然兵多,然畏戰如虎,各位可有什麼妙計,以退粵賊?”

聞言,蘇州知府平翰掏出一份《安民告示》,呈給吳其泰,憂心忡忡的道:“吳大人,下官聞知,粵賊雖然兵力不多,然其火器犀利,能征善戰,野戰無敵。因此,如今唯有固守蘇州城,再發動四周鄉紳,動員周邊鄉野的團練不斷騷擾,讓其疲於奔命,最終退兵。但昨夜有城外鄉紳送來信報,粵賊在蘇州府內大肆張貼賊人的安民告示,招撫鄉老官紳,勸降團練。如之奈何?”

吳其泰取過告示,細細看罷,面沉如水,道:“若粵賊真能按上面的安民,我大清危矣!鄉野百姓和鄉老,都會被其拉攏。”

“不錯!因此下官建議,不如派人聯絡郊縣幾處大的團練,約定時間,主動出擊,擊潰城外粵賊。否則,再過些時候,只怕城外鄉紳團練都被粵賊招攬過去,蘇州成爲孤城,如何能守?”蘇州知府平翰建議道。

吳其泰沉默不語,似乎是在思索。

薛煥卻是新任的松江知府,只不過,朝廷一直未能收復松江,他只能流落在蘇州城內,自然,他是巴不得能早些出擊,最好能收復松江府。便連忙附和道:“平大人所說不錯!固守蘇州城,只怕等粵賊掃清浙茳之後,再派數萬援兵前來,蘇州則必破!不若此時拼死一搏。”

薛煥說的本意是好的,也是事實,然而他這話一說出來,衆人的臉上便是一片死灰。

薛煥忽然也意識到自己好像說的有些實在了。是啊,數萬粵賊兵還在攻打浙茳,看那樣子,遲早的事情。一旦浙茳被佔領,粵賊的兵力充裕起來,隨便調個兩萬兵力來攻蘇州,在座的諸位大人,便都是城破身死的結局。

薛煥忽然也感覺有些意興闌珊心灰氣冷了。大局如此,無論是堅守蘇州城,還是主動出擊,被粵賊佔領,都是註定的事情,早晚而已。說不定,主動出擊,惹怒了賊兵,反而加快會惹來報復。

但明面上,這些話,誰也不會說出來。

江蘇督糧道員趙德轍只是平靜地說了一句:“城內糧食還充足,足可堅守兩三年。只是城外的幾處糧倉,雖藏匿了部分在民間,但還是有些恐怕是要被賊兵奪去。”

蘇鬆鎮總兵林明瑞忽道:“平大人何必漲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不如就讓本鎮和泊總兵一道領兵,掃清圍困蘇州的粵賊。”

一旁默不作聲的狼山鎮總兵泊承升卻搖搖頭,低聲道:“不妥!泊某還是覺得堅守蘇州城,等待轉機爲好。”

林明瑞不禁嗤笑道:“泊總兵要是怕了,就本鎮單獨出去應戰便可!也是,你們狼山鎮也沒多少兵馬了。”

他的一句激將的話,讓泊承升滿面通紅,怒而站起道:“你!?……”

衆人都清楚,他泊承升在上嗨城與粵賊交戰後大敗,數千人馬從,最後只餘數百人馬狼狽地從太湖逃回,後來陸續又歸攏些逃散的兵力,才湊齊千餘軍士,幾乎算是全軍覆沒。要他出兵,還真實幫不上大忙。

衆人都以爲泊承升肯定氣不過,會答應林明瑞一道出兵。

然而,讓衆人失望的是,泊承升卻臉色陰晴不定地變換了下,強行忍住,繼續坐了下來,不再吭聲了。

激將不成的林明瑞,反倒不自在了,心裡一突,暗自猜測,粵賊兵的可怕,否則不至於讓這有名的猛將泊承升也如此畏懼,不由心裡惴惴不安起來。

江蘇督糧道員趙德轍卻在此時插言道:“吳大人,各位大人,趙某覺得,是應該主動出擊,否則再多的糧食,總有耗光的一天。然而,大家都知道,粵賊兇狠,戰力不是長毛賊兵能抵擋的,否則,撫臺大人吉爾杭阿也不會連逃走都做不到慘死其手,而上嗨城的洋人也拿粵賊無可奈何。”

“因此,要想出城擊敗粵賊,必須得提前探知,尋找粵賊的薄弱之處,這就得依靠城外的鄉紳和團練了。如今恰好粵賊在招攬各地鄉紳團練,我們更要抓緊聯絡他們,不賜封賞,不能讓他們投向粵賊一方。”

衆人紛紛點頭,對趙德轍刮目相看,想不到一個督糧道居然知曉兵事了。

而泊承升更是面帶感激地看了眼趙德轍,他的慘敗,不是他指揮問題,而是,粵賊實在太強了。

見大家都不再出聲,江蘇按察使吳其泰一錘定音道:“既如此,一方面堅守城池。另一方面,便抓緊聯繫城外的鄉紳,尋找戰機。嗯,這個徐少蘧,似乎還心繫朝廷。”

蘇州知府平翰笑道:“吳大人明鑑,此人卻是個滑頭。估計朝廷和賊人兩邊都會討好,那邊強,便倒向哪邊之流。不過,卻是可以利用一番。下官會交代下去。”

……

兩天後,蘇州知府平翰收到徐少蘧傳來的消息,有部粵賊要到長洲縣東部的永昌搬運糧食,只有三千餘人,是個殲敵的好機會。

他立即稟報吳其泰。

於是,次日,由蘇鬆鎮總兵林明瑞親自率領自己本鎮標和下轄的數營清軍五千餘人,加上各地逃來蘇州城的清兵和團勇四千,一共九千清兵,半夜偷偷出城,前往不遠處的長洲縣永昌伏擊粵賊軍。

而就在清兵出城的時候,長洲城北的的黃橋山上,數名黑影,手持望遠鏡,悄悄地觀察着,而後,迅速朝山下跑去。

同一時間,永昌的徐家大宅內。

徐少蘧朝弟弟徐佩瓀怒目而視:“佩瓀,你下午幹什麼去了?你該不會是向那討虜軍告密了吧?”

徐佩瓀正色道:“兄長,要說告密,也是你先告的吧!昨天晚上,你便偷偷讓徐二跑去城門,是傳遞討虜軍要來永昌糧庫的消息吧?”

徐佩瓀撇撇嘴,接着大聲道:“兄長你糊塗啊!弟不能眼看着兄長將徐家毀了!想想看,整個長江以南,還有幾處地方沒被聖國佔領?就憑區區蘇州三萬殘兵,能守住蘇州一時,也守不住蘇州一世啊。何況我們徐家的根基是在永昌,並沒在蘇州城內,惹怒了討虜軍,便是我們徐家毀滅之時。”

徐少蘧被弟弟揭穿,有些尷尬,強自辯道:“爲兄纔是爲了徐家!你想想,那些粵賊,跟長毛賊都是一樣的,眼下因爲要拉攏我們這些鄉紳,說得好聽不會動我們的財產,但等真的攻破蘇州城,用不着我們的時候,只怕就會將我們徐家產業全部剝奪了!”

“對,兄長你說的也有一定道理!但你要明白,那是以後的事情。要不是我暗暗投靠了討虜軍,你以爲現在我們倆兄弟還能有閒暇在這爭論?恐怕早就家破人亡了!”徐佩瓀反駁道。

“原來,你真的投靠了討虜軍。你一直都知道我給城內送消息,卻不揭穿我,就是爲了…….今晚的官軍危險了!”徐少蘧恍然大悟。

“不錯!還要多謝兄長的配合!實話告訴兄長吧,今夜官軍若真前去糧倉埋伏討虜軍,在去的路上,便會被討虜軍伏擊!然後趁勢攻佔蘇州城。”

徐少蘧一下臉色蒼白起來。

第1025章 英國財政惡化第1074章 慘烈的勒蘇爾小鎮第490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下)-曾水源歸順1011章 炮兵師和諾貝爾759章 學堂的普及第1217章 會見秦日綱第1183章 勇悍的高加索軍團也抵擋不住了第五十四章 蘇三孃的柔軟(求推票、求收藏!)990章 被否的蟒蛇行動第1145章 兄弟相煎989章 上南部蓄奴州的動盪第620 章 對待恭親王和衍聖公的方法第422章 收回上嗨海關第491章 你來我往開始內訌935章 烈火照亮了夜空第1231章 司家營鐵礦950章 瓦勒夫斯基的來意第122章 攻奪廣州城(五)第178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下)第585章 咸豐驛站遇襲958章 孟買完了982章 就職典禮第1065章 法國皇帝的爲難第385章 武昌大捷讓咸豐欣喜若狂802章 佔領古晉第218章 缺錢缺人的曾國藩第261章 傅善祥讀報紙876章 國力的發展842章 上海的發展(上)第八十四章 正和鋼鐵廠(下)第1153章 英國新首相應對沙皇之死第719 章 嗣德的掙扎與後悔923章 遠離這些東方魔鬼第201章 過年,1852年第590章 有漢奸也有滿奸第319章 秦日綱封王第251章 金門鎮總兵的投靠854章 宣戰第202章 公審柏貴第1329章 法軍突圍遇阻第1164章 英國人也要插一槓子861章 阿里瑪圖堡第217章 慈禧出主意第1061章 兵力單薄的澳大利亞第十三章 戰黃沙河第1261章 不能太激進774章 日本風雲(二)910章 密約761章 朝鮮來的消息第259章 籌建黃埔軍校第六十一章 攻陷郴州(下)844章 派你做第一任爪哇總督939章? 吳士禮的俘虜命運第1346章 三年(感謝諸神老大的打賞!)1239章 瓜分奧斯曼與沙俄第十五章 分兵、分別第134章 忽悠合信(求收藏)第316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上)883章 學堂844章 派你做第一任爪哇總督第469章 大理義軍歸順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第1202章 討價還價804章 討好洋人的漢奸980章 同一天赴任的兩個總統第1111章 孟加拉海戰(下)896章 桂小五郎和日本的命運1000章 宅地法令和解放奴隸宣言第1286章 拒絕合作第1285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請求第401 章 互挖牆角(感謝諸神)第1228章 聖京城郊的大廠區753章 吾皇萬歲,帝國永昌791章 法國要找事第1293章 杜邦火藥公司碰到的麻煩第466章 昆明清軍全部歸降第十一章 毒煙反擊第296章 進攻南昌第七十九章 攻略韶州府(四)(求收藏!)第1196章 出任公使10年的布爾布隆756章 貪官第十八章 佔領道州(下)1233章 又有什麼噩耗要告訴本王第1203章 前所未有的時代 (謝無敵大燈泡賞)第256章 攻佔衡陽城(下)第563章 肅順識破馮雲山的謀算第277章 左宗棠的選擇第375章 火器和軍艦到貨第716章 小小廣南地主,竟敢稱帝?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967章 海底電纜公司的消息第1058章 大不列顛王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終結第1249章 煤鐵小能手譚廷襄(謝書友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497章 想招攬本王,做夢去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第1281章 工業部長沈桂芬第575章 劃江而治還是退出關外?第1228章 聖京城郊的大廠區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