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洪仁軒和容閎來廣州

回廣州時,馮雲山沒有再走陸路,而是乘坐王府衛士早就準備在珠江邊上的渡船,倒是讓劉勝邦一陣擔憂。自從上次馮雲山被刺殺過後,每次聖王離開王府,他都是提心吊膽地。

一路無事。由於是順流而下,乘船倒是比坐轎子快捷多了,也舒服多了。

才大半個下午,便抵達十三行碼頭。

碼頭邊上非常的熱鬧。停靠的船隻太多,負責看管碼頭、維護治安的一隊水師,安排船隻按先後客船、貨船和抵達的先後順序,進行安排,協調着幾艘幾艘的在指定地點靠岸登陸。 ωωω ⊕тт kдn ⊕¢ o

馮雲山乘坐的船隻,並未將他聖王的旗號儀仗打出來,那些水師將士倒也沒認出聖王在這艘不大起眼的船上。

劉勝邦正想上前亮明身份,以便優先靠岸,馮雲山阻止了他:“勝邦,左右等不了多久,就等等吧。本王正好看看這十三行碼頭,到底有多繁忙!”

劉勝邦正好也擔心亮明身份後會引起騷亂,便作罷。

還別說,十三航碼頭的船隻,還真的是進出都絡繹不絕。因爲是下午,出港還好點,入港的船隻排成了長隊。尤其是大小貨輪,還有許多明顯是西洋那邊過來的中大型貨輪,還在不斷地從遠處江面駛來碼頭。

自從聖國佔領了上嗨後,斷絕了滿清的出海港口,也斷絕了洋人從上嗨偷稅漏稅的途徑,上嗨和廣州都是一樣在聖國的掌控之下,一樣的關稅,無奈之下,他們便選擇更近一些的廣州進行交易了。也正因如此,將上嗨的許多客流又重新拉回到廣州來,並且,伍崇曜出任外務部副部長及南洋公司總經理後,加大了對外貿易,極大地提高了與洋人的交易頻率和貨物量,也更促使來廣州貿易的客商和貨船大增。

看着這些船隻,馮雲山便是一陣喜悅,這些貿易的船隻越多,聖國的國力便會越強。

好不容易輪到了他們乘坐的這艘客船,馮雲山在衆王府侍衛的簇擁護衛下,走下船,正想離開碼頭,不知是誰認出了馮雲山和劉勝邦,喊了聲:“是聖王!還有王府的衛士,還真是聖王出來了!”

這下好了,呼啦啦的數十人圍攏過來,緊接着,還沒等馮雲山反應過來,便是數百人圍過來,而且,還在繼續。

劉勝邦慌了!

他害怕一旦發生意外情況,人員太多,要是被人趁亂刺殺聖王,那可就遭了。於是,他當機立斷,命令王府衛士亮出武器,將馮雲山團團圍在中央,又亮明身份,讓碼頭執勤的討虜軍士兵驅散民衆。

不過,士兵們還沒來得及執行,最裡面一圈的百姓便自發地散開,遠離了馮雲山和王府衛士們,自發地圍成人牆,擋住最外圍的民衆再去。

碼頭上的百姓自發地高聲大呼:“不要擁擠,不要驚擾聖王!讓開道路,讓聖王先行離開。”

慢慢地,碼頭上的人們都井然有序起來,都站立不動,注視着衛兵簇擁着的聖王身影,慢慢離開碼頭。

……

就在王府衛兵不遠處,一艘從港島駛來廣州的客船上,下來4個人,2名洋人和2名華人。

若是馮雲山轉過頭來,便會發現,其中的兩個人他都認識。

洪仁軒望着已經遠去的王府衛士,和仍舊秩序井然的碼頭上的百姓,不禁嘆道:“聖王不愧爲聖王!能得百姓如此愛戴和擁護,何愁大事不成?”

他旁邊的一名比他年輕幾歲的青年,卻是一頭短髮,顯得很是精神。聽到洪仁軒的話,附和道:“既然如此,洪兄何不與容某一道投奔聖王?想必依洪兄不凡的學識,必定得到聖王的重用!”

洪仁軒有些神色複雜地看着遠處,點點頭,又搖搖頭:“洪某也不知道自己該當如何。”

容姓青年一怔。

身後的洋人卻用地道的中文說道:“喔,洪先生和容先生想要在聖王那裡謀求職位嗎?合信倒是可以幫忙引薦。”

“牧師,您與聖王相識?”容姓青年有些驚喜地問道。

“不錯!聖王待人和善,視合信爲朋友。合信此次回到中國,便帶了些西方的基礎自然學科回來,正要交給聖王。若是兩位有意,可明日隨合信一道去求見聖王。”合信平靜地說起事情的由來。

原來,當初英國牧師合信帶着譚體元和李見微等人去了歐洲,幫助尋找普魯士的克虜伯和歐洲的先進火器等,譚體元和李見微帶着克虜伯等人回國後,合信卻因爲教會的事情,在英國逗留了一段時間,如今和妻子兩人一道來到中國,卻是打算要長居廣州了。

合信從倫敦坐船,經過馬六甲時,新上船了兩名華人,也是去廣州,便結識了,一路相談甚歡,聽到容姓青年說起要投奔聖王,便熱心地提出可以幫忙。

“那太好了!非常感謝合信牧師!”容姓青年大喜,他想起自己知道了對方的名字,卻一直沒說過自己的名字,對方卻熱情幫忙,便有些不好意思,主動介紹起自己來:“牧師,我姓容,名叫容閎。這位是我的老鄉,洪仁軒洪大哥。那就多多麻煩牧師了。”

一旁的洪仁軒卻是一臉失神。

他剛纔說自己也不知道該當如何,並沒有撒謊。他現在心中便是一陣激烈的掙扎,真的不知道如何決定纔好。

洪仁軒出生在廣州花縣的蓮花塘村,他原本也是跟其他讀書人一樣,幻想着考取秀才,中了舉人,再出仕爲官。但沒想到,同村同族的一名與遠房堂兄,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這個人,便是洪仁坤,之後改名爲洪秀全的人,太平天國的天王。

在洪仁軒二十一歲那年,同在一傢俬塾教書的族兄洪仁坤不知爲何,突然說自己創立了一個能消除罪惡、造化萬民的聖教---拜上帝。偏偏自己和另二名一同教書的鄰村讀書人馮雲山和李敬芳,很是相信,都跟隨族兄---改名爲洪秀全---廝混,研究教義。

沒過多久,洪秀全和馮雲山兩人便離開老家,前往粵西傳教,而洪仁軒卻因爲年幼,父母逼迫他苦讀詩書,考取功名。無奈,他只得繼續一邊開館授徒做教書先生,一邊參加科舉。當然,他的內心其實是跟父母想法一樣,唯有中取功名,纔是出路。

再往後,洪仁軒便也想明白了,像洪秀全和馮雲山一樣,四處傳教,有些過於驚駭世人了。自己和李敬芳一樣,努力十餘年,苦讀詩書,自然要好好考取功名。

不久,便有官府的衙役到蓮花塘村四處搜尋族兄洪秀全的下落,原來卻是洪秀全和馮雲山兩人傳教圖謀謀反犯事了,被官府通緝。

洪仁軒不由暗自慶幸自己幸好沒有像馮雲山一樣,跟隨洪秀全前去傳教。

沒想到,沒過幾天,洪秀全竟回到家鄉。不過,他又不敢回家,四處躲藏,還是自己念着舊情,將他安排在私塾書館後院的柴房內,讓他躲過好長一段時間。

不久,洪秀全又去了廣西,而自己,來到廣州參加科舉考試,卻再一次名落孫山。

兩年後,馮雲山突然派人回到家鄉,將洪秀全的所有親人家眷全部接至廣西,還寫了一封信來,說是他們即將舉事謀反,邀請自己前往廣西,一道舉事。

說實話,洪仁軒當時稍稍有點心動,但很快便拒絕了。在他看來,造反成功後,自然不用再參加科舉就能榮華富貴享之不盡,但他從心底裡,卻是不認爲洪馮兩人能造反成功,很大可能,便是被朝廷滅九族的災難。

於是,就在金田起義的前夕,洪仁軒跑去廣州參加科舉,卻再一次落榜。

但可恨的是,在金田起義的幾個月後,官府也不查清楚,就直接派兵到蓮花塘村,要抓光所有人。父母已經過世的洪仁軒,目睹村裡人被官兵殺害,不敢再做停留,連忙帶着妻兒逃到廣州城。不想,遇到了傳教士韓山文,在他的幫助下,獨自一人跟隨韓山文來到港島,將妻兒留在廣州城外的教堂內。而後,他又隨韓山文輾轉到新加坡和馬六甲一帶。

經過不知道多久後,洪仁軒無意之中,從廣州港島經過馬六甲的客商嘴裡,知道了馮雲山率領義軍已經攻下廣州,建立太平聖國,自稱聖王;而洪秀全也率領義軍攻下金陵,自稱天王,建立了太平天國。

得知這個消息後,洪仁軒大吃一驚,後悔莫及!

他想不到,原本他不看好的洪秀全和馮雲山兩人的造反,竟然能獲得這麼大的成功!於是,他決定要回國,投奔二人。

但很可惜的是,他沒錢了!他連路費都沒有。

當初到了新加坡後,牧師韓山文不久便有事先回了瑞士,留下洪仁軒在教會幫工維持生計。而後,新加坡的教會負債太大,搬遷到馬六甲,洪仁軒又隨之到了馬六甲,但也只是勉強維持生計,根本身無分文,想回國都不能。洪仁軒欲哭無淚!

765章 出兵朝鮮第390章 第一家鐵路建設公司的誕生第464章 芸南有變第403 章 兩個旅長的叛亂898章 印度的新消息第1151章 附庸國組成的戰爭機器750章 繳獲814章 佔領巴達維亞第373章 琉球王覲見第七章 天火破城第334章 兵工廠投產891章 出兵東洋877章 鐵路建設第1316章 普魯士陷入困境第1103章 決戰時機來臨858章 全殲第567章 攻陷炮臺987章 羅伯特*李上校第1151章 附庸國組成的戰爭機器第1153章 英國新首相應對沙皇之死859章 進軍浩罕899章 馮雲山的奸笑第323章 進城買鋤頭第522章 洪仁軒和容閎來廣州1242章 亞歷山大三世驚呆了809章 巴達維亞來人了第1153章 英國新首相應對沙皇之死975章 軟弱的布坎南總統第188章 繳獲的軍艦和規劃的造船廠第166章 陳開之死第198章 揪出奸細第240章 討虜軍軍服第713章 普魯士人的任命第264章 黃埔軍校開學典禮第1331章 法國政變第1070章 南北談判第1340章 歐洲的後續消息第九十三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二)求支持1003章 頭頂綠幣必遭謀害(祝書友們五一節快樂!)897章 明治的釣魚宿命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第三十章 河谷伏擊(下)949章 毛瑟步槍和銅殼子彈的面世第403 章 兩個旅長的叛亂第456章 清兵大敗第1156章 各打算盤第565章 抵達大沽口第136章 成立南洋公司(上)第1112章 世界上最大戰艦勇士號的悲劇第331章 陷入絕境的北伐軍第1037章 韋俊和楊載福第651章 討論國都問題第1280章 組建工業部第134章 忽悠合信(求收藏)第549章 鎮海馮石羅再晤(加更求全訂)第483章 天京變亂(中)楊秀清的後手944章 內閣垮臺第687 章 另類科舉第605章 馮雲山進天安門第507章 讓太平軍吃驚的討虜軍第710章 開發新疆958章 孟買完了726 章 劉永福參軍第515章 咸豐的中元節第419章 這是租界?抱歉我沒收到租金第269章 商議出兵777章 日本風雲(五)811章 坤甸海戰第717章 出兵安南857章 阿古柏之死1006章 突然出現的日本僱傭兵(求給些訂閱)741章 起義爆發(下)第172章 虎門炮臺激戰(二)第307章 北方也是蝗災934章 邪惡的東方人太瘋狂了第七十四章 入夥的禮物第528章 北伐的條件成熟第1094章 決定和談第1290章 建立財團更是建立利益集團第1068章 鐵血首相的誕生(求看盜版的兄弟來起點訂閱)第631 章 千年孔府一朝破828章 竟然有戰列艦885章 高杉晉作的盤算940章? 該不該出兵印度第672章 克里米亞戰爭不一樣了908章 芬尼亞社第1173章 歐洲籠罩着戰爭陰雲第九十四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三)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796章 其實我們可以在墨西哥合作第566章 炮擊大沽口第434章 俘虜佩裡第549章 鎮海馮石羅再晤(加更求全訂)834章 電纜和油田761章 朝鮮來的消息第1333章 英國陸軍參戰(感謝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175章 虎門炮臺激戰(五)第1025章 英國財政惡化812章 請求停戰第644章 這天王府是爲朕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