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 章 施策

張之洞抵達上海城就任縣長已經十餘天了。

這十來天時間,他按照父親的教導,先去府城拜會了松江知府劉坤一,然後,便是將整個上海城裡裡外外跑了一遍,對於整個上海城內外,尤其是城北的法國租界和英國租界、美國租界,都跑了一趟,將情況基本都摸清楚,雖不至於瞭如指掌,但也熟悉了很多。

不過,這上海的工廠要興辦,如何着手,張之洞卻是有些一籌莫展。

原本上海有衆多的茶葉和生絲的中間商,從各地將茶葉生絲收購起來運來上海,賣給洋行,充當洋行的買辦。可沒想到,經過小刀會義軍起義之後,這些買辦們不是被搶,便是逃走,等討虜軍將士殺入上海,連僅剩的幾十個買辦商賈也躲入租界內,不肯出來了。

後來,討虜軍佔領整個租界,衆多洋人都紛紛逃離上海,前往港島和襖門,準備中轉回國。而那些買辦們,都跟隨洋人逃往各地。不過,前幾月,討虜軍統一了整個江南,並出兵北伐,佔領北京城的消息一傳開,一些洋人又從港島和澳門回來了。他們驚奇地發現,討虜軍並沒有查封他們的店鋪和工廠,只是宣佈收回租界,解除租約。

於是乎,儘管沒有往常的那麼繁榮,但整個黃浦江邊的原本租界區內,又開始熱鬧起來,洋人和買辦們又開始活躍,做起生意來。

張之洞對於上海城外的三十多個知名的買辦一一進行了拜訪,結果,根本就沒人願意開設工廠,紛紛搖頭拒絕,讓張之洞很是灰心。

這天,他正在考慮,是不是寫信問父親湊點銀兩,讓堂兄來上海開辦一家工廠,門外,他的老師兼幕僚何養源匆匆推門進來。

“大人,大喜事啊!”何養源眉飛色舞地來到張之洞身前,手中拿着一疊厚厚的令諭,急切地道:“前日,朝廷商務部下達了一份《中華帝國商律》,對帝國境內的各類經營工商、買賣、興辦廠礦等諸事進行了明確規定,而且,《中華帝國商律》中包含了諸多的分律,如《商人通例》、《商會簡明章程》、《公司律》等,還在商務部下屬設立了設立商標局、工商局、工礦局、郵政局、高等實業學堂,讓何某眼花繚亂,如今還沒弄清楚這些律法,不過,總之有一點,以後,有了這些律法,從根本上保障了商賈買辦和街頭商販等人的利益和地位。”

張之洞接過令諭,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總綱《中華帝國商律》。

他飛快地翻看着,越看越是讓他心驚不已,越來越激動,半響之後,囫圇吞棗地看完,嘆道:“這,這朝廷的商務部的大人真是奇才啊。這等發展工商業的妙計,都能想出來。若真能按此施行,我敢斷定,不出三年五載,帝國必然商事繁茂,就會有新的‘商紳’階層出現,不但不弱於如今的‘士紳’,還很有可能在未來的不久,將‘士紳’階層全部取代。”

何養源不禁驚奇道:“什麼?之洞你竟然對這些商賈走販如此看重?”

張之洞嘆道:“先生,你知道,學生在來上海之前,曾被陛下召見,曾見他對這些商賈的看重,比士紳看重得多。陛下曾經說過,日後的世界,便是這些‘商紳’的世界,如今的士農工商四大階層的排序,日後,將會實際變成士商工農,甚至商士工農。”

何養源這才恍然大悟。

張之洞連忙命縣衙裡的書吏,趕緊將這《中華帝國商律》和相應的分律,抄寫數份,蓋上縣衙的印章,派人將之張貼在縣城和城外各處。

很快,整個上嗨城內外便都得知了帝國鼓勵發展工商業,重視商賈的消息。

“張掌櫃,這下好了,你不是想辦一間生鐵鋪嗎?官府出了告示,凡是現在作坊,只要在官府進行備案,便可以獲得官府的減稅補貼,投入百兩銀子,便可享受二十兩銀子的補貼,在日後的三年內,便可少交二十兩銀子的稅。這可是大好事啊!”

“是啊是啊!李掌櫃,我也聽人說起這個消息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怎麼會不是真的呢?城北大門外都貼出告示了,上面還蓋有縣衙縣令老爺的大紅印章呢!”

“是嗎?那我得趕緊看看去!哎,李掌櫃,這樣的話,你那個生絲鋪,每年要交稅上千兩銀子,那不是可以省下數百兩了?”

“是啊!託張掌櫃您的洪福,李某的生絲鋪,也能減免一半的雜稅,每年可以省下七八百兩銀子。哎,不多說了,我得趕緊去縣衙一趟,將我的生絲鋪登記備案,申請減稅。”

“好好,這都是託陛下的洪福啊!我也趕緊走了。”

這樣的議論,在各地發生着。

……

張之洞滿臉喜色地看着何養源,驚喜道:“先生,您說的是真的?就這兩天功夫,便有數十家店鋪和作坊來申報備案?”

“大人,千真萬確!自從將朝廷傳來的《華商辦理農工商實業章程》等貼出後,前來縣衙辦理工商登記的商賈便絡繹不絕。”何養源回道:“照這樣下去,很快便能上百家。總算有了點起色了,不過,大多是商鋪,還有幾家卻都是小作坊,小工場,超過千兩本錢的工廠卻還是沒出現。”

張之洞聽到這,卻道:“可惜沒有大的工廠。當初面聖時,陛下曾說過,上海是洋人的集中地,除廣州外,是整個華夏最好的商貿港口,最利於興辦大型工廠這種實業。前幾天我去租界調查發現,城外的租界,靠近黃埔江邊,有數家洋人開辦的船舶修理廠。其中有兩家是英國人開辦的,因爲討虜軍和英國艦隊發生摩擦交火,那兩家船舶修理廠的老闆逃跑,聽說回了西洋,委託其他的英國商人幫忙出售這修理廠。若是能找到漢人商賈,將這兩家船舶修理廠接手下來,就好了。”

“大人說的是叫祥生和耶鬆的兩家船舶修理廠?這兩家可都是大廠,聽說要上萬兩的白銀,普通商賈,哪有那麼雄厚的財力?何況,也沒人懂這些船舶修理,如何承接生意?”何養源嘆息一聲,他跟隨張之洞,也清楚情況。

不過,轉念一想,突然冒出一個念頭,道:“大人,何不試試讓數個或是數十個商賈一道聯合起來,像《商會簡明章程》裡說的那樣,成立個上嗨商會,由商會名義出面,衆多商賈一起集資,湊出銀子買下這船舶修理廠。然後再僱請原來的洋僱工,或是從其他修理廠中招募僱工,再同時派華人僱工進行學習技術,再規定日後華人的船隻都必須在這修理廠進行維修,帶點生意,這樣的話,必然會有人願意接手。”

張之洞大喜,大笑道:“先生大才,此策大善!就這麼辦!”

於是,三天後,經過張之洞的四下游說,數十人齊聚上嗨縣衙,上海商會成立了。

緊接着,兩家上海最大的洋資船舶修理廠被上嗨商會買了下來,並且合併爲一家修理廠:江南船舶修理總廠。

976章 休斯頓797章 暹羅王祝大家中秋快樂!第1133章 你這是親華投降派第136章 成立南洋公司(上)第1128章 陰險的沙皇第五章 圍困全州1233章 又有什麼噩耗要告訴本王1235章 看英國笑話的拿皇931章  馮雲山的計劃第423章 進軍江南第1280章 組建工業部第681章 得天下民心第387章 四面漢歌,壓力山大1004章 借債打仗的南北兩方(不求月票求訂閱)965章 議會廣場工人起義第1321章 悲慘的英國紡織業1244章 沙俄的恐慌第505章 獻城蘇州第352章 三路出兵第1182章 錫克軍隊VS高加索軍團第713章 普魯士人的任命第1102章 帝國的殺手鐗第1069章 河西聯合王國第1348章 黃金城(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830章 菲律賓總督的秘密第1260章 鋼鐵行業要兩化和五定第1194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下)第405 章 準備出兵江南第1290章 建立財團更是建立利益集團第1134章 還我日不落帝國第221章 擊潰南澳水師第1090章 瀕臨破產的聯邦財政第616章 潑臉墨汁才放心駕崩978章 被打臉的北方內閣成員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第1128章 陰險的沙皇第九十六章 馮氏藥水破桂林 (求收藏求打賞!)第301章 景德鎮和德興銅礦第三章 天帝傳音第643章 投不投降第263章 傅善祥進軍校第1257章 羅澤南的思考第378章 建立駐美領事館813章 巴達維亞第160章 柳暗花明(上)886章 我家睦仁七歲了(打賞個月票吧)第105章 破南寧(上)第1084章 這裡將會是他們的墳墓771章 南北朝鮮省第1050章 上帝啊他們都是魔鬼732 章 來自北極熊的威脅第217章 慈禧出主意第1112章 世界上最大戰艦勇士號的悲劇第二十七章 清軍來襲(上)第九十九章 尤浪漫參軍(中)第1066章 沙皇的決定第1118章 印度再次變天第1162章 攻打維也納得不償失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第1105章 澳大利亞收入囊中第242章 親自練兵 (中)第1333章 英國陸軍參戰(感謝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1150章 錫克大君第273章 趁火打劫準備攻芸南第1097章 閒雜人等不能參加和談第264章 黃埔軍校開學典禮742章 緬甸出事了第1053章 決戰877章 鐵路建設1008章 萬邦來朝的萬壽節1237章 引起歐洲顫慄的黃禍904章 英國的菜市場內閣864章 英國人和俄國人勾結了897章 明治的釣魚宿命第708章 佔領陝甘(下)第161章 柳暗花明 (下)第720 章 佔領安南,如何處置?第292章 兵工廠第380章 首次見傅善祥第576章 張家灣襲擊戰(感謝週五兄打賞)第五章 圍困全州第420章 必須無條件投降第558章 挖墳引清兵出城第1300章 擊敗巴西第五十九章 礦洞密道803章 繳獲與追擊第259章 籌建黃埔軍校第583章 咸豐吐血第593章 坑人的談判(下)743章 聲東擊西第1042章 佔領錫蘭島全境第1191章 自污就是要讓陛下知道第528章 北伐的條件成熟第1334章 巴黎公社第1091章 攻佔芝加哥市758章 反腐第503章 蘇州攻略第455章 清兵入城1235章 看英國笑話的拿皇第三十三章 貴縣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