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8章 馬路

“陛下,微臣倒覺得最大的收穫,除了建設了這麼條鐵路通車外,更爲重要的是,不但鍛煉出一大批修建鐵路的隊伍,還掌握修建鐵路、橋樑的技術和能力,甚至刺激了水泥、鋼鐵、木材、機器設備行業的高速發展。”

馮雲山聽到這裡,想起自己曾經交代的要在鐵路司下組建中華帝國鐵路建設兵團,後來倒是聽說建起來了,不禁細問起來:“程愛卿,如今你們鐵路司下面的鐵路建設兵團如何了?”

聽到皇帝主動開口垂問,程恆生連忙回道:“回陛下,當初接到陛下的聖旨,微臣立即將當初還在工務部下面的建設工程公司進行了改建,又從美國中部鐵路公司和普魯士僱請了大批鐵路工人和技師人員,在太聖四年的時候便成立了中華帝國鐵路建設兵團,下轄三個師,共三萬人馬,實行軍事化管理,除此之外,還有近五萬的勞工,規模空前。這幾年來之所以五年計劃中的四大鐵路能順利修建完成,就是靠他們的艱苦拼搏。陛下,微臣可以驕傲地說,我中華帝國的這支鐵路建設兵團,是世界上最大規模,也是實力最爲強勁的鐵路建設隊伍。”

“除此之外,國內還有幾家大型商團商會,比如徽州商會、廣州商會、山西的喬家、常家、曹家和湖南的蔣家等紛紛自行興辦中小型鐵路建設公司,通過自行融資或是承包來幫助地方官府或是私人煤鐵礦來修建貨運鐵路,也都發展得很不錯。因爲陛下交代過,朝廷沒有對其打壓限制反而有所鼓勵,因此,這些地方財閥和大商賈開設的鐵路建設公司已經隱然成了幾分氣候。最近山西太原府的喬家和常家名下喬氏鐵路建築公司和常氏鐵路建築公司聯合起來,說是準備修建一條從山西太原府城經過他們老家榆次縣、祁縣、到直隸順德府城的的客貨兩用鐵路。微臣以爲,這條鐵路既然要修,直接連接到順德府作用沒那麼大,若是再往南修至盛產煤炭的潞安府,再經林縣至河南的彰德府,與粵直鐵路連接上,這樣便可將山西的太原府和潞安府的煤炭源源不斷地通過粵直鐵路,運至南北。”

馮雲山點點頭,勉勵道:“程愛卿此言有理!不過,對於這些私人商賈,雖然朝廷應當鼓勵他們興辦工廠,甚至修築鐵路,但你們鐵路司作爲朝廷主官鐵路的衙門,也還是要加強管理,鐵路作爲國家重要的交通運輸設施,必須完全掌控在朝廷的手中,不能任意放縱民間對鐵路隨意投資,即便放開一些小型貨運鐵路的投資建設,也要對其進行嚴格審覈。朕說的這些,主要不是禁止那些商賈和私人投資鐵路,相反還要鼓勵他們投資,但要合理規劃。畢竟鐵路投資耗費巨大,要將大量的財富投進去,必須要投在最需要的地方、最能發揮作用的地方纔行。”

程恆生聽到馮雲山的旨意,連忙答應下來,見皇帝望着自己,知道是讓自己繼續說下去,忙道:“官道方面,這幾年下來比鐵路發展的成就更大。鐵路的里程,如今修建完成通車的一共也就八千二百里,還有三千五百里年底通車,全部加起來也就一萬二千里不到。可新修築的官道,到去年爲止,已經超過二十萬裡。而且今年因爲很多鐵路的開通,方便運輸水泥和開山機器,新型官道的修築更加迅速,預計今年又會新增七萬里程的新型官道。而且,新修的主要官道側重內陸一帶,不但方便挑夫行走,還很適合馬車趕路。如今各地官府都各自開設了長途馬車公司,在投入使用的各段官道進行商客、貨物的運送,獲利頗豐。”

“長途馬車公司?”馮雲山一聽樂了,沒想到,還沒等自己提醒,手下便能想起這些個營生,果然還是有了新官道這個基礎,便會催生客貨運輸的產業啊。

不過,這新型官道造價昂貴,猶如後世的高速公路一般,若是那些私人貨運公司運輸重型貨物,很容易損毀官道,還是得如同後世一樣,加強管理才行。並且,要養護這些新型官道,也要經費,必須從這些經營的運輸公司收取一些費用才行。想到這裡,馮雲山開口了:“你們交通部要制定長期合理的章程來,鼓勵民間資本投資新型官道。唉,這個叫法不妥,既然這新修的官道方便馬車通行,以後索性就跟舊官道區分,便叫馬路吧!你們要制訂章程,既要鼓勵民間資本投資馬路,又要加強對馬路的規劃和管理以及後期的養護維修。並且,針對各地的長途馬車公司,要制訂一些管理章程和行業標準,哦,就是運人運貨的收費標準。比如每公里運送一噸貨物該收多少聖元,每百公里一個成人該收多少聖元,都有個統一的定數。當然,這些各地可以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區的修築和保養馬路的成本來衡量。”

馮雲山此時腦海中想到的是後世一個詞:可持續發展。若是新修的馬路不收費,全靠朝廷開支,肯定無法有充足的資金投入到後續更多的新馬路的建設上去,畢竟朝廷的財力要投入到各個地方,也是有限的。何況朝廷不像那些經營運輸的公司收取費用,他們也不會降低運輸價格,還不如既收取他們的費用,又規定好運輸的收費標準,這樣也可以促進貨物流通,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

而程恆生和其他大臣聽到皇帝說的馬路這個稱呼,還有制定收費標準的旨意,均是眼前一亮,不由暗自讚歎皇帝的真知灼見。

“陛下,而水運方面,除了最早成立的兩廣遠洋公司外,朝廷後來陸續組建了南方水運公司、北方水運公司,細分還有長江水運公司、珠江水運公司、浙江水運公司、閩江水運公司、漢江水運公司、黃河水運公司、黑龍江水運公司、遼河水運公司、伊犁河水運公司、紅河水運公司、湄公河水運公司等等,主營貨運,但也有部分客運,對百姓和商販的出行流動很有幫助。而兩廣遠洋公司因爲帝國國土版圖的擴大,已經改爲中華遠洋公司,所經營的運輸業務範圍從原本近海擴展數倍,不但發展到南洋一帶,還擴展爲整個太平洋甚至那個叫澳洲的地方。如今彭大人率領遠征軍爲帝國擴張了新墨西哥省,中華遠洋公司的業務便可擴展到美洲去。”

“這還僅僅是朝廷創辦的水運公司,民間的商賈,特別是那些地方財團,也紛紛創辦中小型水運公司,在本地區開創江河運輸業務。水運司對其進行審覈管理,用來活躍地方商業,倒也不錯。目前來說,水運是全國運輸的大頭,南方的糧食運送到北方,北方的煤炭運輸到上海、廣州等地,都暢通無阻。”

“最後是電報郵驛方面,雖然發展得有些晚,但因爲陛下的重視,突飛猛進。如今,敷設電報電纜近三萬裡,所有鐵路沿線、南北和東西主要馬路沿線基本都已經敷設了電纜,並且在馬路和鐵路經過的府治以上的大城都開設了電報局,其中超過一半已經投入使用,到今年底便可全部投入使用。而且,隨着帝國疆土的擴展,電報郵驛司準備在修築的馬路沿線全部配套敷設上電報電纜,讓這個能將消息瞬間通往萬里之外的電報在各地都投入使用,我中華帝國必將江山穩如泰山。陛下,如今除了哈薩克自治區、新疆、西藏、蒙古、青海、黑龍江和吉林之外,其餘各省的省治大城都已經通上電報。最遲明年,如今帝國的疆域各省都能通上電報。至於郵驛,也進行了改變,沿新修的鐵路和馬路設置了各地的郵局,以後在外地的百姓要郵寄家書,便不用一兩個月才送到,而是十來天甚至幾天便抵達。當然,若是以後開通了電報業務,那便能瞬間到達。”

聽到程恆生的話,馮雲山笑了。他明白程恆生的意思,這是拐着彎在建議自己,是不是允許民間百姓也能使用電報進行通訊呢。當初自己興建電報,主要的自然是用於軍事和政務用途,但反正電報空閒着,順帶進行一些民間業務,也未嘗不可。於是,馮雲山點點頭答應下來。

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第680章 排洪第1083章 這樣的回答你是否滿意第480章 最後一次天父下凡第1043章 馬德拉斯登陸第1163章 不相信俾斯麥第322章 南記五金鋪(上)第241章 親自練兵(上)第1062章 愁雲慘霧的英國內閣四巨頭(求訂閱)第1072章 林啓榮危險了第421章 吉爾杭阿最後的悲壯第600章 一邊在戰,一邊要逃(感謝諸神打賞)954章 中華帝國的完全統一第1181章 擊潰敵軍比攻佔城市更爲重要第437章 俘獲“密西西比”號巡洋艦第354章 鑄幣第429章 楊秀清的瘋狂第462章 建好磷肥廠第659章 魏源943章 轟動英國第574章 咸豐要談和?第394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上)1240章 瓜分兩大帝國讓大家都有好處886章 我家睦仁七歲了(打賞個月票吧)第1339章 馮雲山的打算第302章 福健的形勢第237章 衡州戰事第1060章 對印政策864章 英國人和俄國人勾結了第500章 悲慘的胡以晄第254章 攻佔衡陽城(上)第239章 計劃攻打湘軍老巢969章 佈局美國內戰的新墨西哥省868章 墨西哥遠征軍第八十四章 正和鋼鐵廠(下)742章 緬甸出事了第356章 成立聖國中央銀行第155章 招標(下)第146章 太美的秘密協定913章 焦頭爛額的滋味第1111章 孟加拉海戰(下)第1027章 首相你應該擺正位置第1222章 內閣定製1017章 即將成名的路透社第666 章 各有算盤第586章 石達開伏擊咸豐第1334章 巴黎公社第1217章 會見秦日綱第1051章 決不投降的坎寧總督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第1283章 帝國工業長足發展第532章 羅澤南的一封家書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第537章 既生國藩,何生雲山(感謝諸神和小法師賞)736 章 購買諾福克海軍造船廠第435章 逼降第257章 曾剃頭變成曾屎頭了1242章 亞歷山大三世驚呆了756章 貪官第五十一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下)第1185章 限免不取章節名第461章 被謠言煩惱的曾國藩第134章 忽悠合信(求收藏)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835章 馮雲山的石油戰略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第177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中)第1222章 內閣定製899章 馮雲山的奸笑第607章 登基第1209章 帝國國庫收支第279章 至韶州府第127章 城內善後事宜第1190章 縱兵三日776章 日本風雲(四)第1126章 幕後真兇第569章 棄守軍糧城第298章 蒸汽機鼓風攻城第1157章 愚蠢的奧皇第335章 克虜伯大炮第147章 風起雲涌(求收藏支持!)第297章 南昌混戰第674章 黃河要決口?開什麼玩笑!774章 日本風雲(二)788章 廣州會館第675章 大禹託夢說黃河要決口第1148章 亞丁港940章? 該不該出兵印度第634 章 讀書人的歸心第394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上)第二十七章 清軍來襲(上)第686 章 天下名臣盡歸朕矣(大章)第156章 與法國的交易第491章 你來我往開始內訌第583章 咸豐吐血第434章 俘虜佩裡第331章 陷入絕境的北伐軍第1074章 慘烈的勒蘇爾小鎮940章? 該不該出兵印度第132章 抄家與繳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