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5章 這就是個笑話

當然,其中的很多謀算,井伊孫二郎不可能都說出來,林鴻年也不可能都知道的。

但不管如何,井伊孫二郎將這正牌的明治天皇送來了長崎。

就算井伊孫二郎解釋明白,林鴻年還是不太相信:“除了你說的那個鬆平定敬外,還有誰能證明他就是原來的那個皇太子本人?”

井伊孫二郎急了,自己解釋半天,要是這林大人還不相信,那就白費一番功夫了。他連忙賭咒發誓道:“林大人,我和我父親以天照大神和井伊家祖宗的名義發誓,這真的是明仁天皇的皇太子。如今京都皇宮裡的那個明治天皇,是長州藩和四國藩找來的冒充者。林大人,根據鬆平定敬透露的信息,是長州藩的藩兵將明仁天皇害死,又想控制皇太子時,沒想到被鬆平定敬帶着逃了出去,他們還將一個寺廟全部燒燬,爲的就是毀屍滅跡。大人若是不信,也可以問問睦仁本人。還可以從京都找一些皇宮內見過睦仁的人證實他是不是皇太子。”

這麼一說,林鴻年已經有些相信這名少年還真就是那個睦仁了。畢竟,找個假冒的皇太子交給自己,對幕府並沒任何好處,反倒是真的對他們有利。想明白了這一點,林鴻年心中暗樂。有了這個底牌,控制日本又更方便了。

因此,林鴻年直接問井伊孫二郎:“既然是你們日本的皇太子本人,也就是如今的明治天皇,爲何要將他送到長崎來?不接應到你們幕府的江戶去呢?”

井伊孫二郎倒回答得夠直接:“林大人,小的父親大人是這樣安排的。林大人也能想到,天皇對於我們幕府來說,只是個擺設。有這個擺設就成,無論是誰,當然,最好這個擺設能變成純粹的木頭人不多事。您也知道,天皇是日本國的象徵,父親爲了表示歸順貴國的誠意,便將日本的象徵交給貴國最爲妥當。希望能幫助貴國和九州藩迅速掌控關西之地。至於其他的,父親沒多說,小的也不清楚。”

其實,中華帝國早就可以在江戶派駐一名公使,可一直沒派,而是事實上造成以長崎的林鴻年兼顧。無奈之下,井伊孫二郎只能將人送到長崎來了,順便,示好一下,想讓中華帝國堅定出兵將反幕軍隊徹底擊潰。當然,最重要的其實還是能和中華帝國簽訂新的合約,明確不攻佔關東一帶,讓幕府能徹底統治關東地區。

林鴻年可沒想這麼多,他只想着這件事和關西割讓的事情一樣處理,都先報回聖京讓皇帝來裁決。

與此同時,熾仁親王和桂小五郎率領的討幕大軍3萬餘人在撤退到京都城中的半路上,被本從京都逃走的忠心侍奉幕府的會津殘兵所襲擾阻延,等撤退到京都城西南二十里的長岡時,被從大阪趕來的幕府援軍,老中板倉勝靜親自率領的4萬幕府聯軍和原本大阪一帶的上萬忠於幕府的軍隊前後夾擊,雙方在長岡一帶一字排開展開混戰,相互都死傷慘重。

反幕軍死傷數千人,不過幕府軍損失更大,但主將板倉勝靜不在乎手下的死傷,拼命攻擊,儘管戰事實際佔優勢,反幕軍還是狼狽撤往京都城。混亂中,熾仁親王領着數百人往東南面的奈良方向逃走,只餘桂小五郎領着反幕軍抵達京都城外。

此刻,京都城內,已經是人心惶惶,一片慌亂。

桂小五郎拖着滿身血污的身子剛剛入城,新朝廷的議定巖倉具視便領人迎了上來。

原本整個反幕派組建的新朝廷中,桂小五郎、高杉晉作和他巖倉具視三人結盟,成爲實際的權利核心,掌控了新朝。而所謂的太政大臣兼總裁熾仁親王,副總裁毛利敬親和山內豐信,實際都已經被他們三人所掌控,只是推出來的傀儡掩人耳目而已。因此,在桂小五郎領兵出征大阪,而高杉晉作又親自出使長崎,巖倉具視一人掌控新朝,壓力很大。

他不是沒想過趁兩人不在,直接奪權,但轉而一想,反幕派才聯合起來建立新朝廷與幕府抗衡,又有中華帝國來干涉。如今情況實在是太過危急了,此時內訌,只會大家都沒好下場,再加上桂小五郎掌控着長州藩的藩兵,那個高杉晉作又同自己一樣,有振興日本的理想,便壓抑自己的想法,勉強應付。甚至,連長州藩藩主毛利敬親、四國藩藩主山內豐信兩人讓人來暗示他們可以同他聯合一起對付桂小五郎和高杉晉作兩人,巖倉具視都沒有理會,反而警告了兩人,熄了他們的心思。

“小五郎君,情況萬分危急!”巖倉具視來不及客套,直接攤牌:“外部,中華帝國的軍隊和九州藩兵聯合出兵,並且分爲多路進兵,一舉進攻長州藩和四國藩。長州藩的核心駐地周防山口和荻城一帶已經被其二萬大軍攻佔,四國島上的土佐藩藩廳高知城也被討虜軍和九州藩兵的聯軍所攻克。長州藩和四國藩的軍艦也全部被其東洋艦隊所摧毀,整個海面已經完全被中華帝國封鎖。最緊要的是,連京都往長州藩的西歸之路也被中華帝國的一支二萬人的精兵所攔截,我們與長州藩的聯繫被切斷。如今我亦不知該當如何是好,只能期盼晉作君那邊能和那個中華帝國的特使交涉好,讓中華帝國軍隊退兵!”

“而內部,整個京都乃至日本國,也都是風雨飄搖。長州藩和四國藩的兩個藩主雖然被我們控制,但隨時準備反撲。還有一事,長崎那邊傳來消息,真正的小天皇睦仁出現了,被幕府的人找到並由幕府大老的兒子井伊孫二郎送到了長崎,我們合謀毒害明仁天皇以及如今的明治天皇是假冒的事情都被抖露出來。這京都城已經是一團糟,連反幕武士都開始偷偷逃離。”

桂小五郎大吃一驚!

他先前只是知道中華帝國已經出兵,雖然知道肯定不敵,但卻萬萬沒想到會敗得如此徹底和迅速!就這麼幾天時間,形勢便惡化到如此地步!這還怎麼振興日本,強盛國家?

這一刻,桂小五郎忽然感覺是如此的無力!同時,也有一股被愚弄的深深的屈辱。

既然這中華帝國的軍隊如此強大,爲何還戲耍自己一般,直接出兵征服了日本好了。虧老師和自己這些仁人鬥士還想着爲了日本國的強大和發展努力,還和幕府內部紛爭,這一切,都成了笑話!

而且,還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他們的新朝內部也開始不穩起來,偏偏這個時候那個該死的睦仁又出現。

該死的!當初就應該阻攔住高杉晉作,不讓他毒害天皇並軟禁長州藩主等,這些事情大錯特錯了!

他滿嘴的苦澀。

“小五郎君,你快說說該如何辦纔好?晉作君那邊到底如何了,爲何一點消息都沒有?”巖倉具視再一次急促地問道。

他確實心急如焚。如今的形勢沒有比現在更壞的了,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只有一點才能挽救,便是中華帝國的退兵。否則,他們只能領着一些反幕軍逃走,再呆在京都,只能是一條死路。可這是才佔領的京都啊,是日本國的國都,他們這不戰而逃,這以後,哪裡還有他們的立足之地,而且,他能想象全日本的百姓都會指責他們,一輩子擡不起頭來。

何況,就算逃走,還不知道有多少反幕士兵會跟着他們。畢竟,他們害死天皇的傳言一擴散出去,恐怕整個日本的武士和百姓,都要將他們處之而後快了。

唯一的救命稻草便是高杉晉作說服中華帝國,讓他們退兵。

“晉作那邊,你也沒收到消息嗎?”桂小五郎搖搖頭:“只怕根本就是晉作一廂情願而已。中華人根本就沒想過要跟我們談判之類的,甚至根本就沒看上過我們。他們願意同幕府談判,只是看中了幕府的軟弱,或者只是迷惑我們和幕府,讓我們和幕府相互殘殺而已。”

巖倉具視頹然地癱倒在地,唯一的希望破滅,這個結果,讓他無比的沮喪。其實也是他心理壓力太大,六神無主之下,纔會幻想着能通過高杉晉作的談判解決。如今,他已清醒過來,這不過是妄想。

剩下的,便是如何給自己找條活路了。

PS:感謝諸神的重賞,以及磐石居士、馬林2013、迪迪俠、一葉知秋幾位大大的打賞!

第四十四章 好事不斷1235章 看英國笑話的拿皇第286章 第一鋼鐵廠的建設第206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上)1238章 貪婪的本性第205章 湘南來的報喜888章 天皇駕崩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969章 佈局美國內戰的新墨西哥省第1247章 兩個沙俄政府爭相談判第1027章 首相你應該擺正位置第256章 攻佔衡陽城(下)第一百章 尤浪漫參軍(下)求支持!第561章 咸豐怒吼朝堂漢官第二十二章擴軍招兵第九十二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第673章 塞瓦斯托波爾易主第320章 出兵琉球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第568章 軍糧城小鎮第1126章 幕後真兇968章 移民情況第1157章 愚蠢的奧皇804章 討好洋人的漢奸第447章 準備擴軍第四十六章 坑蒙拐騙的人回來了第652章 定都天京831章 港島迴歸第1123章 陛下會不會被人給控制了?910章 密約第139章 再見“周彗敏”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第1080章 難以攻克的維克斯堡884章 小學老師工資是縣長的兩倍第290章 建立標準度量衡第502章 向榮歸天第463章 軍艦下水及海戰利器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685 章 貴州和衆人的歸附第458章 石達開和韋昌輝都要求出徵第274章 《南方日報》的火熱第389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上)第十一章 毒煙反擊913章 焦頭爛額的滋味第1208章 天文數字般投入第486章 翼王趕回天京第231章 叛亂頭目,全部處決738章 印度士兵起義爆發第687 章 另類科舉第532章 羅澤南的一封家書第334章 兵工廠投產第1230章 富國強兵第1059章 恭喜陛下加爾各答大捷第164章 刺殺第六章 得李開芳816章 東印度及中國聯合艦隊第596章 清軍入甕第348章 大清亂如麻第1059章 恭喜陛下加爾各答大捷第244章 回府的豔遇第1132章 慘敗造成內閣紛爭第163章 人才問題第184章 和英國公使的協議(第五更)927章 威遠炮臺第274章 《南方日報》的火熱第204章 煙土生意單章01 太平軍制簡單說明第296章 進攻南昌884章 小學老師工資是縣長的兩倍第320章 出兵琉球第256章 攻佔衡陽城(下)1006章 突然出現的日本僱傭兵(求給些訂閱)848章 老毛子搞事了第1175章 只要烏拉爾山脈以東第十四章 廟頭轉機907章 工人領袖麥喀士第147章 風起雲涌(求收藏支持!)第八十章 攻略韶州府(五)第1218章 戲弄1236章 法蘭西帝國的圖謀第204章 煙土生意第450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下)744章 印度總督的恐慌第522章 洪仁軒和容閎來廣州885章 高杉晉作的盤算第1088章 範汝增和西華德的密會第709章 對疆政策第215章 楊秀清攻佔南京城916章 憋屈的何伯第319章 秦日綱封王第304章 陷入絕境的石富貴1017章 即將成名的路透社第十六章 雲山道州第十四章 廟頭轉機第609章 登基定國號第541章 醫護兵第1302章 進軍南美銅礦業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第1118章 印度再次變天788章 廣州會館